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孙朋 《中国种业》2014,(12):77-78
淮麦33小麦新品种是淮安农科院以烟农19为母本、郑州991为父本杂交,经过7年精心选育出的常规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原名为淮麦0882,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305。经国家区试接种鉴定,抗纹枯病,高抗梭条花叶病。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小麦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31.9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6.3%,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度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29.9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6.0%。  相似文献   

2.
泗麦1108小麦为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以鲁麦14/泗阳279为组合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单株选择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在江苏省三年中间试验中,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高抗条锈病,中抗纹枯病等特点。2000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产量表现1996~1997年度参加淮阴市小麦新品种(系 )比较试验,6点平均单产6720kg/hm2,比对照1扬麦158增产10.54%,比对照2博爱74-22增产10.5%,达极显著水平,居7个参试品种第二位。1997~1998年度被推荐参加江……  相似文献   

3.
济儒麦20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以丰收60为母本、08鉴75为父本,利用常规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水平高,抗病性好,高抗叶锈病和条锈病,高抗干热风,落黄好,越冬抗寒性1级。2021-2022年度参加山东省高肥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745.5kg/hm2,比对照济麦22增产5.3%。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20005。  相似文献   

4.
<正>淮麦31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淮麦20/邯郸4564育成的半冬性、大穗、多抗小麦新品种。2007~2010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区域试验,2007~2008年度平均产量7 793kg/hm2,较淮麦18增产3.67%。2008~2010年度两年平均产量7 740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5.8%。2010~2011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321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4.2%。201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  相似文献   

5.
张容 《中国种业》2020,(1):64-66
扬辐麦6号(原代号扬辐麦2054)系采用辐射诱变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而育成的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4-2016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由于其产量和农艺性状突出,2016-2017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12)。该品种熟期较扬麦20早熟1d,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品质达中筋小麦标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做到良种良法的配套,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协调群体生长、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6.
济麦 4075 是以山农 22 为母本,以含有长穗偃麦草血缘的 Ag073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常规系谱法选育出的高产小麦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2021 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 20210003;2022 年通过山东省引种备案。2019-2020 年度山西省区域试验中每 667m2 平均产量 555.1kg,比对照济麦 22 增产 5.5% ;2020-2021 年度山西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 568.0kg 和 543.0kg,分别较对照济麦 22 平均增产 7.0% 和 8.8% ;2022 年实打验收结果折合产量821.92kg。抗病性鉴定显示,济麦 4075 高抗小麦黄花叶病毒病,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对今后选种的启示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偃丰29是偃师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周麦22为母本、烟农1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多穗型、抗病、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10009)。2018—2019年参加河南省冬水组区试,14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9 163.5 kg/hm~2,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8.3%。2019—2020年参加河南省冬水组试验,15点汇总,15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7 965.0 kg/ hm~2,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7.8%。2019—2020年参加河南省冬水组生产试验,16点汇总,16点增产,平均产量8 640.0 kg/hm~2,增产点率100%,比对照品种百农207增产6.7%。  相似文献   

8.
国审小麦新品种豫农035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豫农35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4-2006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7827.15kg/hm2,比对照品种豫麦49增产4.05%,达显著水平,2006-2007年度国家生产试验中比对照新麦18增产4.4%。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7006号,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种子》2020,(5)
浚麦169由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周麦16和濮麦9号杂交,经过系谱选择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19)。2015—2016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D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91.7%,平均产量8 329.5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9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居15个参试品种第2位。2016—2017参加河南省冬水D组生试,14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率85.7%,平均产量8 148.0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3%。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适应性广和综合性状好等,在河南省小麦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选育适于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2001年以‘烟农19’和‘郑州991’进行杂交,用系谱法选育出小麦新品种‘淮麦33’,201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麦201305),2014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麦2014001)。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结果:2010—2012年江苏省淮北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77.90 kg/hm2,较对照‘淮麦20’增产6.28%;2012—2013年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48.95 kg/hm2,比对照‘淮麦20’增产5.96%,居参试品种第1位。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结果:2011—2013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563.3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6.83%,增产差异极显著,增产点率94.10%,均值变异系数10.11%,适应度82.34%。2013—2014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34.00 kg/hm2,比对照增产6.13%,居该组试验品种第1位,增产点率100%。通过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表明:‘淮麦33’株型理想、产量潜力高,对黄淮麦区小麦主要病害、逆害具有良好的抗(耐)性,尤其是2010年、2012年赤霉病大发生、2013年倒春寒严重发生的情况下,稳产性突出。  相似文献   

11.
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6-2007、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846.5kg/hm2和7987.5 kg/hm2,分别较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在2008-2009年度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9001。该品种适宜河南及相临省份相近小麦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杰尼 588(晋审玉 20200019)是由山西农业大学以自选系隰 928 为母本、隰 501 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2018 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2 年每 667m2 平均产量分别为 895.4kg 和 879.0kg,比对照先玉 335 分别增产 6.0% 和4.4% ;2019 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757.7kg,较对照先玉 335 增产 7.8%。2020 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稳产、高产、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明泉 《中国种业》2020,(10):97-98
龙单9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13年以选育的杂交种,组合为HR11N4?HRKZ41。2017-2018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平均每hm2产量11529.7kg,比对照品种鑫鑫1号平均增产10.7%。2019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每hm2产量10079.4kg,比对照品种益农玉10平均增产13.8%。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玉 20200014。该品种籽粒品质优、抗病抗逆性强、高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江麦816由徐954与烟2801杂交并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2010-2012年参加江苏省淮北组小麦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31.8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6.3%,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524.0kg,较对照淮麦20增产4.8%。2013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属于半冬性小麦品种。幼苗匍匐、株型较紧凑,株高78.1cm,分蘖力强、综合抗病性好、抗倒性强,容重高品质优,高产潜力大,在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西南 11 号是利用蓝粒标记小麦隐性核型不育系 12L8016 与恢复系川 14 品 16 配制的杂交组合,2 年区域试验每 hm2 平均产量 3664.54kg,比对照渝麦 13 增产 9.43%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3717.12kg,比对照渝麦 13 增产 7.27% ;异地制种最高产量达到 8173.5kg,克服了杂交小麦制种产量低的缺点。2021 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麦 20210001,定名为西南 11 号,适宜于重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1品种来源濮麦9号系濮阳农科所1994年用徐州174×内乡183的F1代作母本,豫麦24号作父本复合杂交,经多年单株选择,于2000年选育而成。2004年河南省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2004009);2005年国家审定(审定号为:国审麦2005012)。2产量表现2002~2005年参加河南省、国家区试及生产试验,获得5个产量第一位。2002~2003年度参加河南省超高产区试,平均亩产518.4kg,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5.02%,居12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3~2004年度参加河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92.6kg,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12.06%,达极显著水平,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  相似文献   

17.
郑单 7167 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 642 为母本、郑 638 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018-2019 年参加河南省金粮联合体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 年平均产量为 10329kg/hm2 ,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6.3% ;2019 年参加河南省金粮联合体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10485kg/hm2,比对照郑单 958 增产 6.1%。郑单 7167 于 2020 年 9 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 20200019,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性较强,适宜河南省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太114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晋太114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后代材料2003 F1686矮败为母本,长687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 692.8 kg/hm2,比对照(2013-2014年度为长4738,20142015年度为中麦175)平均增产8.7%,产量居第1位;2015-2016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 498.2 kg/hm2,比对照中麦175增产6.9%,产量居第1位.籽粒容重790 g/L,粗蛋白质含量13.16%,湿面筋含量28.9%,稳定时间3.3 min,达到国家中筋小麦品质标准.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冻、抗病、抗热、抗青干、灌浆快、落黄好、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宜于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川麦 614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组合为 Ta1/02-3987,抗条锈病、白粉病,耐赤霉病。其籽粒均匀度高,膨化效果好;茎秆壁厚,具有耐低温特性。2 年区域试验每 667m2 平均产量 402.10kg,较对照绵麦367 增产 5.1% ;生产试验产量 468.77kg,比对照绵麦 367 增产 8.8%。2023 年 5 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 20220003。  相似文献   

20.
淮麦16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通过冬春性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方法选育而成,原编号淮核9412。多年参加省、市和国家各级试验,表现综合抗性好,可在淮北和淮南两大小麦生态区种植。199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5~1996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224.05kg/hm2,比对照冀麦5418增产6.74%,达极显著水平。1996~1997年度省区试比对照冀麦5418增产11.57%,达极显著水平。1997~1998年度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陕麦229增产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