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京科甜系列水果型优质玉米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甜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与国外水平相比,我国甜玉米产业发展还存在品种类型单一、品质差、加工专用型品种缺乏等问题。针对甜玉米尤其是水果型甜玉米生产及市场发展中的问题,近十年通过引进200多份国外和国内优良种质资源,并进行种质创新和优化杂优模式,按照“高、大、严”选系原则,选育出20余个骨干自交系;组配选育出京科甜115、京科甜116、京科甜183、京科甜158、京科甜2000、京科甜168、京科甜189等京科甜系列水果型玉米品种,口感甜脆、商品性明显提高,同时具有杭性强、产量高的特点。京科甜系列品种已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种子世界》2017,(9):60-61
正审定编号:国审玉2016025品种名称:京科甜533申请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育种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品种来源:T68×T520特征特性: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鲜穗采摘72d,比中农大甜413早3d。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浅绿色,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不同采收期下甜玉米籽粒含水量和物性品质的差异,以我国主推京科甜608等7个甜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授粉后12,15,18,21,24,27,30 d共计7个采收期处理,研究了不同采收期下甜玉米籽粒TPA物性特征值、感官品质和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将各TPA物性特征参数转换成3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综合指标分析,得到各参试品种不同采收期TPA物性综合评价D值。结果表明:参试甜玉米品种TPA物性特征参数、感官品质特征参数和含水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参试甜玉米品种感官品质在不同品种和采收期间存在差异,其中气味、风味、色泽和甜度随采收期的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22 d左右。不同品种间,平均外观品质、气味、风味、甜度以京科甜533、京科甜608、中农大甜413评分相对较高。柔嫩度以米哥和京科甜608评分相对较高;皮薄厚以京科甜608和中农大甜413评分相对较高。通过对TPA物性综合D值、感官品质总评分和含水量的比较得知,感官品质总评分均在85以上时,含水量在76. 39%~74. 56%,TPA物性综合D值在0. 23~0. 46。平均TPA物性综合D值在以米哥、京科甜608、中农大甜413相对较低,平均感官品质评分以京科甜533最高(80. 65),其次是京科甜608(80. 31),京科甜158和京科甜183评分相对较低,分别是76. 8,76. 7。降水速率以中农大甜413(0. 72%/d)、京科甜533(0. 77%/d)、京科甜608(0. 81%/d)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甜玉米品质性状的变化,以7个国内生产主推甜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授粉后15、18、21、24、27、30天共计6个采收期,动态监测甜玉米籽粒含水率、果皮厚度和糖组分等指标。结果表明:(1)参试甜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在授粉后15~30天呈下降趋势,其籽粒含水率变幅为80.09%~68.76%。不同甜玉米品种间籽粒含水率的平均下降速率各异。‘京科甜608’、‘京科甜533’和‘中农大甜413’籽粒含水率下降速率相对缓慢。(2)参试甜玉米品种果皮厚度随授粉后天数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授粉后21天左右。不同品种间籽粒平均果皮厚度以‘京科甜608’和‘米哥’最低,为78.40 μm;‘中农大甜413’最高,为91.63 μm。(3)参试甜玉米品种籽粒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5~30天呈降低趋势,‘京科甜533’、‘京科甜183’、‘京科甜608’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5~24天相对较高。蔗糖和山梨醇含量随授粉后天数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授粉后21~30天,蔗糖含量以‘京科甜158’和‘米哥’含量相对较高。籽粒发育初期(授粉后21天之前),籽粒中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之后蔗糖逐渐增加。不同品种间,‘京科甜533’、‘京科甜183’、‘中农大甜413’和‘京科甜608’籽粒中总糖含量均高于‘米哥’,其籽粒中糖组分主要以果糖和葡萄糖等还原性糖为主,而蔗糖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新疆制种基地甜玉米种子适宜收获期,为高活力甜玉米种子生产提供依据,选用4个甜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新疆制种基地甜玉米杂交种不同成熟度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授粉后20~45 d之间的不同收获期,参试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生长势、干物质积累、抗冷性等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京科甜179和京科甜533在授粉后35 d收获,京科甜183和京科甜158在授粉后40 d收获时,各品种种子活力指标和生长指标值均达最大,抗冷性最强,为最适收获期;品种之间,最适收获期的发芽率为京科甜183 (92.00%)>京科甜158(89.00%)>京科甜533(87.00%)>京科甜179(85.33%).在抗冷性方面,京科甜183抗冷性最强,京科甜179抗冷性最弱.  相似文献   

6.
国家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国家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可为鲜食甜玉米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2000—2015年国家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为材料,分析甜玉米参试品种产量和品质现状。结果表明:甜玉米区试点数量2013—2015年稳定在54个,除青海、西藏、宁夏和甘肃外,其他省份均有分布,且以广东省试点数量最多(5个)。16年(2000—2015年)共有658个(次)品种参试,审定了43个品种。鲜食甜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年度间、区域间和品种间均有显著差异。审定品种比参试品种的鲜果穗产量高4.5%,品尝品质总分高1.2分,生育期、出籽率、百粒重、理化性状(皮渣率、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较长、百粒重较高有利于提高鲜果穗产量;皮渣率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皮厚薄显著负相关。品尝品质总分与各项分值均极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皮厚薄、感观品质、气味风味和甜度的提高有利于品尝品质调优。今后甜玉米选育方向是优质与高产并重,兼顾抗性。  相似文献   

7.
<正>赣科甜3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T323为母本、T725为父本,于2010年组配选育而出的优质、高产、抗倒伏、抗病性强的甜玉米单交种。201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玉2013001。1选育经过赣科甜3号是以自交系T323为母本、自交系T725为父本,于2010年组配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母本T323是选自华甜6号的二环系,于2007-2008年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及海南三亚连续选单株自交6代而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甜玉米新品种种质资源与品种创新,本研究通过常规选育方式,以“TY-134为母本、TY-99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甜玉米单交种金禧甜玉米。该品种于2015-2016年参加广东省品种审定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连续2年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丰产性、稳产性好;皮薄渣少,口感佳,品质较优;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高抗纹枯病,且不易倒伏,抗病性和抗倒性较强。2017年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9.
浙甜9号为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最新选育的黄白色超甜玉米新品种,以自育的自交系S114为母本、S2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浙江省甜玉米区域试验中,表现出茎秆粗壮、熟期适中、产量高、外观品质和食用品质佳、适应性广,抗病虫性强等特点.大面积生产试验和示范,鲜穗产量高,食用品质佳,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2007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赵立庆 《中国种业》2023,(9):150-151
针对辽宁省甜玉米品种缺乏的现状,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 T311 为母本、T315 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培育出甜玉米新品种铁甜 601。该品种具有熟期早、甜度高、适应性广的特点,于 2021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铁甜601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德超甜2号是云南省德宏州农科所黄必华研究员主持选育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是以自选自交系德甜36为母本、自选自交系德甜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超甜玉米单交种.2007年2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桂甜 571 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利用群体选育和二环系选系相结合的方法,创制自交系 STB638 和STA1121,再利用 STB638 为母本、STA1121 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甜玉米新品种,于 2021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 2021029 号)。该品种品质优良,产量高,综合性状好,2020 年参加广西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730.0kg/hm2,比对照华珍增产 16.8% ;品质得分 86.35 分,达到国家区域试验鲜食玉米感官等级指标二级。适宜在广西各地及周边甜玉米区域种植生产。对桂甜 571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为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赣科甜7号是江西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自交系T14-6-6为母本、T7-1-2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口感好、风味佳,综合抗性强;2017-2018年参加江西省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2年平均每hm2平均鲜穗产量为12604.5 kg,比对照赣科甜6号增产9.1 %;品质得分84.6分,与对照 赣科甜6号(85分)相当,于2019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赣科甜3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T323”为母本,“T725”为父本,于2010年组配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2011-2012年参加江西省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株高175.6 cm,穗位高39.9 cm,株型为半紧凑型,穗型为筒型,穗长18.0 cm,穗粗4.6 cm,穗行数14.6,每行粒数37.0粒,鲜出籽率68.8 %,鲜百粒重30.6 g,单穗净重为226.9 g,籽粒黄白色,平均鲜穗产量为11957.6 kg/hm2,品质得分87.1分,优于对照“粤甜3号”和“粤甜16号”,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13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赣审玉2013001”。  相似文献   

15.
杭玉甜12是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TM-1为母本、TF-5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优质、高产、鲜食甜玉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玉2019001)。该品种2017-2018年区试每667m2平均鲜穗产量1030.9kg,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22.4%,达极显著水平;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产量1065.5kg,比对照增产10.3%。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82.8d,比对照长0.8d;鲜食品质综合评分86.7分,比对照高1.7分。该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品质较优;感小斑病、纹枯病,中抗大斑病,适宜在浙江省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李桂双  段俊  郭发华  陈建通 《种子》2004,23(10):75-76
超甜玉米南甜2号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父本"南选26"与母本"南选42"组配,选育成的优质超甜玉米新组合.该组合表现生长旺盛,植株健壮,籽粒甜度适中、口感好,产量较高,抗病性强,抗倒伏性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4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玉2004001).本文对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制种关键以及栽培技术作简单介绍,以便于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1 品种选育过程 为了选育适合在北京及附近地区种植的超甜玉米新品种,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采用两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组配的超甜玉米杂交种-甜单66.该品种2006~2007年通过北京市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2008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超甜玉米新品种闽甜1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适宜福建省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和福建省种子总站以闽甜系 0059为母本、闽甜系 0165为父本,组配选育出甜玉米杂交新品种闽甜 107.该组合已于 2005年 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信粳糯631是以皖稻68为母本、信粳64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8910.0kg,比对照郑稻18号增产15.5%,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9829.5kg,比对照9优418增产3.8%。2016年参加河南省豫南粳稻品种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9034.5kg,比对照9优418增产3.8%。2014-2015年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最高为6.25,感纹枯病,对白叶枯病最高为5级。出糙率83.6%、直链淀粉含量1.6、胶稠度100mm等品质指标达优质一级米标准。201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7001)。  相似文献   

20.
浙甜16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甜玉米新品种,201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玉2018004)。该品种分别参加了2016-2017年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病鉴定、品质分析,表现出高产、稳产,甜度高、色泽好、品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作春、秋玉米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