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生产条件、气候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河南省小麦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提出2017-2018年度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布局和利用意见.介绍了部分适宜河南省生产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近两年新审定的小麦品种及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0,(9)
为了全面了解小麦新品种太412的生产与育种价值,根据2015—2016年度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2016—2017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的资料,通过方差分析对小麦新品种太412的产量、品质及抗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412在2015—2016年度山西省区域试验中比对照中麦175增产10.08%,在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中比中麦175增产7.74%,说明太412是适应范围较广的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是适合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地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绿色、高效、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高产小麦品种扬辐麦 4 号为母本、优质抗病小麦品种镇麦 9 号为父本,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13。2017-2020 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 20210005)。扬辐麦 13 综合抗性强,中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抗小麦黄花叶病、高抗穗发芽、抗倒伏;品质优,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该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小麦的清洁、高效生产,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到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料运筹、综合病虫害防治并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4.
《农药市场信息》2017,(小麦中后)
正近日,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邀请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省气候中心及国家和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等专业测报人员,对河南省2017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会商。根据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基数、品种抗性、苗情及3~5月份天气形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测河南省小麦中后期病虫害总体将偏重发生,主要病虫害发生总面积2.5亿亩次左右。具体预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江汉平原小麦常年种植面积约40万hm2,是湖北小麦主产区。为了解江汉平原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于2017-2019年采用入户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以湖北省天门市为代表的172个农户小麦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小麦生产情况、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农机投入及生产效益,分析影响江汉平原小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小麦平均产量为4762kg/hm2,小麦种植成本为5776元/hm2,其中机械作业费>肥料费用>种子费用>人工费用>农药费用,年均生产效益为3215元/hm2;与稻茬小麦相比,旱茬小麦单产高、种植成本低、生产效益高;不同年际间小麦生产由于气候条件及播种质量的影响差异明显,2018-2019年度小麦产量及生产效益显著高于2016-2017和2017-2018年度。提高江汉平原小麦产量和生产效益,可从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和抗灾应变技术以及优化小麦品种布局等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6.
2016年12月8-9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各省(区、市)测报人员和有关专家,对2017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依据病虫害发生基数、作物布局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分析,预计2017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3.47亿公顷次.其中,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水稻螟虫、水稻纹枯病、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危害重,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可达偏重发生,黏虫、飞蝗总体发生平稳,局地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草地螟维持轻发生状态.  相似文献   

7.
对2010年以来小麦生育期间黄淮南片麦区非生物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以及大面积生产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品种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冬春干旱、春季倒春寒冻害,灌浆后期高温、干热风、倒伏等灾害,以及纹枯病、赤霉病、根腐病、叶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是影响该区小麦生产和品种利用的主要因素。大面积生产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一般为冬春抗寒、抗倒性较好,后期根系活力强,耐热性好、灌浆快,抗(耐)病性好[抗(耐)赤霉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等]的品种。对品种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黄淮南片麦区不同地区小麦品种利用原则。对2012年以来部分新审定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南阳栽培小麦历史悠久,全市各地都适宜小麦生长,但因产量瓶颈,以及干旱、洪涝、风雹、病虫害等灾害频繁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小麦生产形势与品种布局利用提出对策,对南阳市小麦产量、质量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谈孝凤  刘晋  印侠  金星 《种子》2004,23(3):52-54
条锈病是我省小麦区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流行危害并呈加重之势,品种抗病性丧失,是条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19个参试品种及材料对条锈病的抗性监测和分析,明确了参试品种及材料的抗性类型和经济性状,提出了不同抗性品种及材料适宜种植的区域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麦链格孢叶枯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从新疆伊犁地区采集的小麦叶枯病病叶,经分离纯化后,对其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小麦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 Fr.Wiltsh.)。对20个大、小麦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大、小麦品种抗性差异较大,其中小麦具有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江苏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轻于2017年,发生较突出的病虫主要是小麦赤霉病、麦类白粉病、稻纵卷叶螟、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以及局部地区的小麦腥黑穗病、水稻细菌性病害、稻曲病、烟粉虱等。根据2018年主要病虫越冬基数,结合2019年耕作方式与作物布局、品种抗性、今冬明春的气候趋势等因子,以及近年来病虫害发生特  相似文献   

12.
小麦黑胚病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黑胚病是近几年新发生的种传真菌病害,它严重降低小麦的品质。不同品种的抗性差异显著,栽培技术对该病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年度间菌量有累积效应。种子包衣和灌浆期喷药相结合是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而只做种子包衣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3.
混植是指多品种(系)混合种植,即把生育期相近,农艺性状相似,抗性基因不同的品种(系)按一定的比例混播混栽,以期控制病害的流行,改善田间植株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群体对逆境生理的抗性和对田间水、热、气、肥的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提高作物生物产量或经济产量的目的。这一技术国外已成功地应用于对付小麦锈病,国内对水稻病害的防治和旱地棉对逆境生理的抗性均作了初步的研究。有关混植在油菜栽培植保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鉴于当前油菜生产中提倡大面积连片种植,品种布局单一化问题突出;病虫害容易流行爆发,并且单一品种对灾害性气候抗性脆弱,油菜籽生产年度间波动较大,产量提高受限制,为此,我们于1999年10月设置了油菜多品种混植试验,以期探明混植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生产实际作指导。  相似文献   

14.
花生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农业防治 1.1选用抗病新品种 花生品种对不同病虫害有一定的抗性和耐性。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丰产品种,可起到减轻病虫危害,减少药剂施用量的作用。在选用抗性品种时,应考虑当地病虫害种类、品种熟性、消费习惯、生产目的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容 《中国种业》2020,(1):64-66
扬辐麦6号(原代号扬辐麦2054)系采用辐射诱变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而育成的高产早熟小麦新品种。2014-2016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由于其产量和农艺性状突出,2016-2017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80012)。该品种熟期较扬麦20早熟1d,高抗小麦黄花叶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品质达中筋小麦标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应做到良种良法的配套,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运筹肥料、协调群体生长、综合防治病虫害、及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驻麦305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情况,结合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国家黄淮麦区(南片)区域试验和2017-2018年度生产试验的汇总数据,采用方差分析(ANOVA)和高稳系数(HSC)法对驻麦305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病性和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驻麦305在2016-2017...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江苏省农作物病虫害总体为中等至偏重发生,程度略轻于2014年,发生较突出的病虫主要是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玉米锈病以及局部地区的水稻螟虫、穗期蚜虫等。根据2015年主要病虫越冬基数,结合2016年作物布局、栽培方式、品种抗性等因子,以及近年来病虫害发生特点综合分析,江苏省植保站预计2016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偏重发生,程度略重于2015年。其中,小麦赤霉病、麦类白粉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水稻"两迁"害虫等偏重及以上发生;麦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螟虫、玉米螟、棉花盲蝽象、烟粉虱、夜蛾类害虫等在局部将偏重发  相似文献   

18.
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麦病虫害因受气候条件、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品种抗性等影响而日趋严重。山东省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 1 小麦赤霉病 1.1 症状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麦区都有发生,在华北麦区更有明显发展趋势。自幼苗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  相似文献   

19.
肖轶娆 《中国种业》2019,(10):65-61
为了更全面了解邢麦18号的生产特性,利用2014-2017年度河北省冀中南小麦品种试验数据资料,对邢麦18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邢麦18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适合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大面积种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性作物,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维护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作用。近些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小麦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从总体的生产情况来看,基层地区的很多种植户一直沿用传统的栽培管理方式,普遍表现为品种更新速度较为缓慢,连续多年在同一个地块种植小麦,没有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田间管理不当,小麦植株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导致了病虫害发生流行率逐渐增加,病虫害已经成为制约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现代化小麦种植过程中就需要从科学栽培管理角度入手,深入探讨引起小麦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原因,并做好科学的栽培管理,提高植入的抵抗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危害,确保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向着纵深化方向推进。本次研究探讨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常见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