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曾维爱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450-452
摘 要:论述了辣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分布、生物学特性、毒性、药用性、化学成分及其对昆虫的生物活性;并对辣蓼在植物源农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物农药即生物源农药,指来自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具有杀灭农业害虫天然活性的天然生物物质,它包括了植物即微生物的生物农药以及具有农药作用和抗农药作用的转基因作物。这些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针对这类抗虫转基因植物(Bt),在食品中的过敏性、毒性的安全性;植物生态的基因漂流、是否能诱发昆虫产生抗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的评价做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植物源农药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本文通过应用植物粗提物、植物活性成分、植物精油以及植物之间、植物与化学农药间的复配剂对储粮害虫进行防治,总结了植物源农药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开发利用更多植物源功能活性多肽,本文归纳总结了植物源功能活性多肽提取、制备、分离、鉴定和功能验证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分析不同研究方法和应用结果的差异,总结了当前植物源功能活性多肽研究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应在降低提取成本和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为未来植物源功能性多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国植物源农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植物源农药应用,需要以植物源农药种类为基础,结合合理用药、适法施药、灵活用药、适宜机械等植物源农药应用技术,体现我国植物源农药应用进展,以期为今后植物源农药研究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豆富含异黄酮类次生物质,大豆异黄酮参与作物抗病性、环境适应性以及生长发育的调节,大豆异黄酮还是植物源雌激素,被用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和肿瘤。本文详细论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结构、生物合成的调控及其信号转导、生理生态功能、对人类的医药保健作用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大豆异黄酮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为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从植物中寻找农药活性物质,判明结构,使之成为创新农药的有效母体,是创制新农药品种的重要途径。最近,又看到利用秸秆提取物成功开发植物源生物农药的报道,说明这个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植物源农药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高、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引起世界农药界的广泛关注,为这一环境友好型农药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一、植物源农药的优点1.无污染、不积累这类农药的有效成分一般都具有生物活性,使用后可以很快失活或被自然界的微生物分解,例如  相似文献   

8.
茶园生物防治在降低茶叶农药残留和维护人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天敌-害虫-植物三者的互作关系、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等四个方面着手,探讨了近年来我国茶园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植保素及其在增强作物抗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自身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以有效地抵制生物与非生物逆境胁迫,这类物质主要有植保素、木质素、胼胝质等。其中,植保素具有侵染可诱导性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植保素的抗病机制对于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及开发环保型生物源农药有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将主要介绍植保素的种类、应用、合成及其增强作物抗病性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植物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阐述了植物提取物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植物源活性物质在水产方面的应用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东洞庭湖湿地指示植被光谱数据库,笔者通过分析指示植被的光谱特征,得到识别湿地植被高分辨率遥感波段窗口,为湿地健康监测提供技术支撑。选取东洞庭湖植被苔草、泥蒿、芦苇、辣蓼与灯心草5种典型湿地植被为东洞庭湖湿地指示植被,对它们进行研究。根据野外测定5种指示植被光谱数据,分析东洞庭湖湿地指示植被的光谱特性、植被类型识别的特征波段及其基本规律。研究发现:(1)在波段范围610~680 nm、810~880 nm、1030~1100 nm、1170~1240 nm、1635~1705 nm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特别在波段1030~1100 nm之间,5种指示植被光谱差异性最大,光谱曲线区分特别明显;(2)通过对苔草、泥蒿、芦苇、辣蓼与灯心草5种湿地植被光谱反射率(R)采用LOG(1/R)变换,得到1个可以区分5种植被的区间,即660~680 nm之间的波段,5种湿地指示植被倒数的对数值依次降低次序是:苔草、芦苇、辣蓼、灯心草和泥蒿;(3)对同一种湿地指示植被苔草不同长势的光谱数据进行降噪、倒数的对数处理后,得到1个特征区间在500~700 nm内,可以明显的区分苔草的长势情况即:长势良好的苔草光谱反射率倒数的对数值要高于长势不好的苔草。  相似文献   

12.
何首乌含有二苯乙烯苷、蒽醌和磷脂等多种有效成分。阐述了何首乌的功能成分和保健功效,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促进何首乌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砂地柏的生物生态学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地柏是中国西北干旱沙区的一种重要灌木,对该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该植物也是中国北方城市的一种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近年来,中国还发现该植物是一种优秀的杀虫植物,并对其杀虫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砂地柏生境与分布、生长繁殖特点、抗旱机理等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栽培造林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总结、回顾了中国利用砂地柏进行沙漠治理、园林建设和植物源农药开发方面的进展和成就,并重点探讨、分析了开发砂地柏农药中的植物资源与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参照国内外开发植物资源和发展“沙产业”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该植物的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桑树活性物质1-DNJ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和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将被不同浓度1-DNJ浸泡30s后的甘蓝小叶饲喂4龄的甜菜夜蛾幼虫。结果表明:甜菜夜蛾4龄幼虫对1-DNJ在24、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77.20%、92.01%,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48、0.21 g/L;生长抑制检测表明,1-DNJ对于甜菜夜蛾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92.34%,说明1-NDJ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DNJ对甜菜夜蛾体内保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SOD和CAT活性,在各时段的检测结果均呈现先被诱导后被抑制,CAT活性较对照下降幅度明显,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水(P<0.05),而1-DNJ对甜菜夜蛾体内POD活性影响不大。1-DNJ对甜菜夜蛾幼虫拒食和抑制生长的作用时间上滞后于对保护酶系统的破坏作用,表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保护酶系统对桑树活性物质1-DNJ反应敏感。本研究结果说明:桑树活性物质1-DNJ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和保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其结果可为将桑树作为开发植物源杀虫剂的原料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植物源联合保健技术对黑胫病防治的大田防效,确定其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1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源药剂、化学增效剂、氟吗啉·三乙膦铝3种措施联合施用能大大降低烤烟黑胫病病指,降幅达78.61%。其防治方法为:选用抗根茎病品种,在连作障碍较轻地块,在苗期用保健方法预防病害后,将植物源药剂600 kg/hm2、奇农素600 g/hm2和氟吗啉·三乙膦铝3种药剂混配,于黑胫病高发期前进行2~3次叶面喷施和灌根。  相似文献   

16.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研发化学杀虫剂替代品的热点。本文对植物源杀虫剂的优势与机遇、开发研究现状、主要的作用方式、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山西运城小麦和玉米苗期地下害虫调查与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解山西运城地下害虫对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危害并有效控制,调查了2011年山西南部运城市小麦和玉米的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同时研究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及常用的化学制剂吡虫啉和氟虫腈3种药剂拌种对小麦和玉米种子的出苗率、被害株率、防虫效果以及保苗效果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拌种后幼苗的株高、根长及相关的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的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地老虎和蛴螬3种,为害程度因地块变化较为明显;苦参碱对小麦和玉米的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而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和保苗效果相对低于吡虫啉和氟虫腈;幼苗的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相对提高,抗性增强,且植物源农药对环境友好,可以在农业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Motsch)成虫,比较吡虫啉、灭幼脲、阿维菌素对其离体保护酶(SOD和CAT)和解毒酶(CarE和GST)活性的影响,为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指导。取榆紫叶甲成虫制取酶液,将吡虫啉、灭幼脲、阿维菌素3种农药配置成5个浓度梯度0.001、0.010、0.100、1.000、10.000 mg/L,测其对离体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010 mg/L吡虫啉、0.001 mg/L灭幼脲对CAT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分别为49.62%、52.11%,阿维菌素对CAT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阿维菌素对榆紫叶甲成虫离体SOD活性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较弱,高质量浓度的吡虫啉(>0.010 mg/L)对SOD活性具有促进作用;阿维菌素对榆紫叶甲成虫离体CarE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而吡虫啉、灭幼脲对离体CarE的活性具有促进作用;3种农药对榆紫叶甲离体GST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吡虫啉抑制作用最强。由此可知,离体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与杀虫剂的种类直接相关,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对其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