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长汀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突变级数法,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3 个方面构建11 项指标,对长汀县(1999—2011 年)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估和动态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9 年后长汀县水土保持治理综合效益显著,各项效益值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单效益突变隶属函数值服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益增幅随时间呈降低趋势,2008 年后发展平稳,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趋向协调发展态势;研究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说明运用突变级数法评价长汀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客观合理、科学可行,该方法可为其他区域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AHP法和灰色关联法对11个福建辣椒地方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构建了涵盖3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8个指标(单果重、果肉厚、心室数、果色、果形、果长、果宽、果柄长)的辣椒果实外观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黄皮尖椒、绿皮牛尖椒和牛角椒王,果实外观品质较优,其中品种黄皮尖椒果实的外观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值最大;中牛角、牛角椒、牛角尖、永安黄椒和绿皮牛角,果实的外观品质较好;武平小米椒,永安朝天椒和淡绿羊角椒,果实的外观品质一般。证明了基于AHP法的灰色关联法对于辣椒果实外观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是一种实用、快捷、有效的多层次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2014年兵团北疆早熟陆地棉新品种区域试验7个试验点的试验结果为资料,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多目标局势决策方法,对棉花各参试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赋以权重并加以综合分析,得到加权灰色局势决策综合效果测度矩阵。依照灰色多目标局势决策原理,对12个棉花参试品种在7个参试地点的综合表现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Y36-12、Y35-48这2个棉花新品种在7个试验点中的6个试验点(新湖总场除外)表现较好,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4.
采用AHP法和灰色关联法对11个福建辣椒地方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构建了涵盖3个层次(目标层、标准层和指标层),8个指标(单果重、果肉厚、心室数、果色、果形、果长、果宽、果柄长)的辣椒果实外观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黄皮尖椒、绿皮牛尖椒和牛角椒王,果实外观品质较优,其中品种黄皮尖椒果实的外观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值最大;中牛角、牛角椒、牛角尖、永安黄椒和绿皮牛角,果实的外观品质较好;武平小米椒,永安朝天椒和淡绿羊角椒,果实的外观品质一般。证明了基于AHP法的灰色关联法对于辣椒果实外观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是一种实用、快捷、有效的多层次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良种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主要途径。首次探索将基于熵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玉米区域试验中,对2018年河南农科联合体的18个品种(含对照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对品种评价的排序结果差异不大,只有5个品种排名顺序稍有差异,差异最大的品种排名相差2个名次,其余4个品种仅相差1个名次,灰色局势决策法计算过程相对简单。同时还发现基于熵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在玉米综合评价中存在产量指标权重较低的问题。因此,根据现阶段玉米育种目标和生产实际需求,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评价时应采用多种品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确保审定品种产量的基础上,降低品种在实际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从2003年,国家相继实施了多项黑土地水土保持工程,有必要对这些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近10年黑土地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分别得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有效性、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黑土地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较好且年度平稳度高,但还没有达到最优状态,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增加农民收入、优化资源配置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黄土高原10条小流域开展水土保持后的社会经济效应做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反映水土保持的社会经济影响好坏的首要因子,此外,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土地利用率、人均水土保持投资、农业总收入以及基本农田面积也是反映社会经济效应的重要因素。只有当这些单项指标效益均较好时,整体的社会经济效应才会处于良好状态,水土保持要采用系统工程原理,才能保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多维综合评判在小豆区域试验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多维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对2006~2008年国家小豆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XD01(保红9817-16)综合表现最优,XD 09(保红9823-35)次之,XD 02(湾选1号)综合表现最差.该结果与品种实际表现一致.灰色关联多维综合评判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传统评价区试品种的一种补充方法,推广应用于国家小宗粮豆区域试验中.  相似文献   

9.
灰色关联分析在花生抗疮痂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1个抗病性不同的花生品种开展多性状综合评估试验,建立了花生抗疮痂病品种综合性状灰色选择模型。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花生品种开农60综合性状关联度 r=0.9221,与理想抗病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中花9号次之,冀花7号最差,评价结果与大田种植的结果基本一致。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用作花生抗疮痂病育种中优质抗病品种筛选的一个较好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1988~1989年度北方水稻区试中早粳早熟组的丰产、稳产、抗病、米质等10个性状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参试6个品种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法定量评价一个品种综合性状的优劣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宜尽快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土壤可蚀性K值作为评价土壤特性的重要参数,是水土保持规划、土地利用评价、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基础数据。笔者从贵州省五大石漠化治理类型区的空间角度出发,选择五个典型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C模型分析其土壤抗蚀性,探索不同类型石漠化土壤可蚀性的特征及差异,初步认为贵州省岩溶地区总体由北向南K值逐渐增大,峰丛洼地石漠化类型区土壤可蚀性最大,土壤最易侵蚀。  相似文献   

12.
果园生草栽培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研究果园生草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果园生草对果园水土保持的相关因子研究,如土壤水分、结构、肥力、地温等果园小气候、水土流失综合、生草品种筛选等诸多方面,发现果园生草在水土保持作用方面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拓,特别是对成熟果园面源污染控制效果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今后还需从生草方式、生草品种筛选与应用、果园生草的配套技术、对土壤水分、地下水及水质的影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在四川省的适用性分析及修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1991-2013年四川省156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和干旱灾情资料,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建立了实际干旱灾害等级划分标准,进而分析了MCI指数在四川省的适用性,最后利用投影寻踪方法对MCI指数进行修订。结果表明,选择农作物受灾面积、社会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建立的灰色关联度可以很好的表征干旱灾害的综合损失情况。适用性分析表明,基于MCI的干旱等级评估准确率普遍偏低,其中实际发生特旱21次,而MCI评估结果达115次。MCI指数对旱情等级评估偏重,这可能与四川省灌溉和供水能力逐渐提高有关。以灾害灰色关联度为参考序列,利用投影寻踪方法揭示MCI各个分量对实际旱灾的影响,找到最优投影方向,建立了MCI指数的修订系数。修订后的MCInew较MCI对旱灾等级的评估能力明显提高,其中对特旱评估的准确率从16.5%提高到62.5%,个例分析也表明MCInew与实际旱情的发生发展过程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14.
彰武县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沟小流域3年来的综合治理实践证明:根据辽北低山丘陵区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因地制宜地布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就能收到显著的保水保土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经统计,在近11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上,拦洪量达32.5万m3,拦沙量达到0.93万t。经济效益中的内部收益率为60.6%,经济效益费用比:3.85。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综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有利于保护土壤、水等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并防止土壤和水资源退化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中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发展保护性耕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肥力状况、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水分和温度几个方面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综合特性的影响,阐述了保护性耕作对减轻土壤水蚀、风蚀的作用,总结了目前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展   总被引:78,自引:6,他引:72  
范拴喜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310-315
【研究目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环境污染中污染面积最广、危害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内外提出了众多的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笔者将其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为以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笔者综述了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几何均值综合评价模式、污染负荷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模糊数学法、灰色聚类法、基于GIS的地统计学评价法、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环境风险指数法等国内外典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及模型,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之处和适用范围;【结论】通过分析表明各种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之处,在评价中要对实测数据样本点进行充分分析,反复试验比较,结合评价的目的和侧重点选择较优的方法。最后提出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同时,应该从重金属污染生态效应着手,开发生物评价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强度水土流失区理想的生物治理模式,为南方水土流失区治理提供植被恢复“范本”,通过对福建长汀强度水土流失区4种不同生物治理模式的群落调查、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不同治理模式恢复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物治理模式恢复效果均比对照好,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蓄水保肥功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丰富植被物种种类和数量。不同模式恢复效果不同,灰色关联序为:乔灌草混交模式(0.934)>经济林+封育模式(0.794)>灌木+草本模式(0.487)>灌木模式(0.484)>对照(0.337),其中乔灌草混交模式、经济林+封育模式的改良土壤肥力作用显著,植被物种多样性高,治理恢复效果好,是南方强度水土流失区值得推广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