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检测江西铅山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是否存在遗传变异,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检测江西铅山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根据PAGE检测从38对引物中选出10对引物(P10,P11,P18,P23,P24,XP3,XP5,XP7,XP8,XP10);10对引物的30个样本(包括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分型基本相同,且其多样性指数较低,观测纯合度和期望纯合度也均高于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30个样本的遗传距离大部分均为0,少量为0.032 3、0.033 9或0.198 6,遗传相似系数大部分均为1,少量为0.968 2,表明遗传分化程度极低;按照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30个样本聚为一类。以上研究表明,江西铅山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无遗传变异,低温疗法脱毒可保证其遗传稳定性。本研究可为江西铅山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提供遗传稳定性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红芽芋低温疗法脱毒苗的遗传变异,本研究利用AFLP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10对引物组合对江西铅山红芽芋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进行扩增,扩增后的多态性位点数在49~70范围之内。多态性百分率最低是E36M72,为89.23%,多态性百分率最高是E59M66,为100%;观测等位基因数Na在1.892 3~2.000 0的范围之内,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1.616 6~1.908 2的范围之内;Nie's基因多样度H的范围为0.357 4~0.473 8,Shannon信息指数I的范围为0.526 8~0.666 2;依据其荧光AFLP扩增结果进行编码组合,构建了江西铅山红芽芋AFLP组合编码指纹图谱。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均出现了AFLP变异位点,每个样本变异位点平均出现的数量为8.73~23.30;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471 8~0.796 2,样本间的相似度不是很高,低温疗法脱毒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在遗传相似系数0.605 1处,4种低温疗法脱毒苗和大田苗30个样本被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样本1和样本30,第Ⅱ类包括样本27和样本29,第Ⅲ类包括样本26和样本28,剩下的样本均归于第Ⅳ类。表明低温疗法脱毒造成了江西铅山红芽芋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本试验结果为江西铅山红芽芋茎尖低温疗法脱毒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黄独冻后黑暗培养胚性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的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黄独冻后光周期培养胚性愈伤组织相比,黄独冻后黑暗培养胚性愈伤组织及其再生植株的CAT、SOD、POD和淀粉酶同工酶酶谱条带数不变,淀粉酶同工酶酶谱亮度和酶谱面积无变化,但CAT、SOD、POD和淀粉酶同工酶酶谱的亮度明显增加,酶谱面积显著增大;与黄独带芽茎段常温继代培养再生植株相比,黄独冻后黑暗培养胚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CAT、SOD、POD和淀粉酶同工酶酶谱条带数也不变,淀粉酶同工酶酶谱亮度和酶谱面积也无变化,但CAT、SOD、POD和淀粉酶同工酶酶谱的亮度也明显增加,酶谱面积也显著增大。因此,冻后黑暗培养可以提高黄独胚性愈伤组织的抗氧化机能,且其超低温保存能保证黄独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琯溪蜜柚果实汁胞粒化过程中同工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琯溪蜜柚果实粒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的变化;通过授粉处理,以未授粉的自交果和授粉的杂交果的琯溪蜜柚果实汁胞为材料,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同工酶测定;琯溪蜜柚果实粒化过程中汁胞粒化指数随着果实成熟而上升,自交果汁胞粒化指数大于杂交果;自交果汁胞中出现的POD同工酶酶谱共分离出4条,SOD同工酶酶谱分离了6条,CAT同工酶酶谱有3条,相应的杂交果汁胞POD同工酶出现2条谱带、SOD同工酶显示4条谱带,过氧化氢酶同工酶没有观察到谱带;与琯溪蜜柚汁胞粒化关系密切的同工酶为POD、SOD同工酶。  相似文献   

5.
感染立枯病对水稻旱育秧苗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幼苗感染立枯病后,体内保护酶系活力发生显著变化.根部SOD、POD活性显著降低,地上部SOD、POD活性升高;CAT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病苗地上部PAL和PPO及根部PPO活性均高于健苗,根部MDA含量升高,地上部MDA含量下降.病苗POD同工酶谱带比正常苗增加一条.  相似文献   

6.
红芽芋茎尖低温疗法脱毒的RT-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红芽芋茎尖低温疗法再生苗的脱毒情况,本研究对其进行芋花叶病毒(Ds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芋羽状斑驳病毒(TFMoV)的RT-PCR检测。大田苗均检出芋花叶病毒(Ds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对于芋花叶病毒(DsMV),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50%,包埋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100%,包埋脱水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50%,小滴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75%,茎尖常规培养脱毒率为75%,说明包埋玻璃化法低温疗法有利于脱除芋花叶病毒;对于黄瓜花叶病毒(CMV),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和包埋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均为100%,包埋脱水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75%,小滴玻璃化法低温疗法脱毒率为75%,茎尖常规培养脱毒率为50%,说明4种低温疗法脱毒均有利于脱除黄瓜花叶病毒,但玻璃化法低温疗法和包埋玻璃化法低温疗法两种脱毒方式效果更佳。4种低温疗法再生苗、茎尖常规培养再生苗和大田苗中均未检出芋羽状斑驳病毒(TFMoV)。究其原因,可能采用的引物为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引物,而甘薯和芋头是不同物种,可能病毒序列不一样,且NCBI基因库里没有FMo V的任何信息,完全没有参考序列设计引物,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实验可为红芽芋脱毒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N+离子注入处理后小麦种子豫麦34萌发时期根、盾片、芽、胚乳中POD和S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可引起豫麦34的不同器官中POD和SOD同工酶的酶带与酶活性的不同变化,除芽中POD和SOD同工酶活性无明显变化外,其它器官中POD和SOD同工酶均表现为活性增强.4种器官相比,根和胚乳中同工酶变化较大,盾片和芽中同工酶变化不明显.其中,根中同工酶变化更为显著,N+离子束注入处理后根中POD同工酶多了Rf值为0.47的新酶带.  相似文献   

8.
采用耐冷性不同的3个茄子品系,研究不同亚低温((18±1)℃/(12±1)℃)持续时间及恢复期对茄子苗期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与活性氧清除物质(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亚低温处理过程中,茄子苗期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谷胱甘肽以及SOD、POD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亚低温处理初期大幅下降,后期变化幅度趋于平缓;POD同工酶在亚低温处理初期Rf=0.114 8时的酶活性明显增强,处理6 d时耐低温茄子品系0814出现一条Rf=0.196 7新酶带。适温恢复后,脯氨酸、谷胱甘肽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均呈不同幅度的上升趋势,超过或接近亚低温处理前水平,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恢复幅度较小,3个茄子品系的迁移率Rf=0.196 7的POD同工酶带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9.
菘蓝试管苗玻璃化过程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与组培玻璃苗发生的关系,以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正常试管苗和玻璃苗为研究材料,对其抗氧化物酶活性和膜脂质过氧化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苗和玻璃苗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始终呈上升趋势.同一培养时期,玻璃苗中CAT、SOD活性均低于正常苗,而MDA水平远远高于正常苗.表明组培过程中有氧自由基的胁迫,而玻璃苗细胞内保护酶的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发生了更严重的脂质过氧化.此外,与正常苗相比,玻璃苗中POD同工酶电泳谱带出现增加、缺失等异常现象,表明玻璃苗中酶的表达失常,遗传稳定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探究江西铅山红芽芋的主要病毒种类及其序列信息,为其脱毒苗培育提供依据。采用lncRNA测序技术确定江西铅山红芽芋的病毒种类,并利用RT-PCR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和qRT-PCR技术进行病毒验证、序列分析和组织表达分析。江西铅山红芽芋检测到芋花叶病毒(DsMV)和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两种病毒;DsMV和CaMV基因cDNA总长度分别为1780 bp和5412 bp,分别编码592和1803个氨基酸;DsMV和CaMV多聚蛋白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β-片层、无规则卷曲构成,其三级结构均为单体蛋白;DsMV和CaMV在江西铅山红芽芋根、茎、叶中均有侵染,但均在叶中表达量最高。明确了侵染江西铅山红芽芋的主要病毒种类,并首次在江西铅山红芽芋上检测到CaMV。  相似文献   

11.
土荆芥挥发油化感胁迫对蚕豆根尖SOD和POD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了解土荆芥挥发油对受体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阐明土荆芥的化感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模拟淋溶和挥发2条途径,分别以不同剂量挥发油处理受体植物蚕豆幼根,电泳后比较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淋溶途径中,细胞内SOD活性明显受该挥发油抑制,处理48 h后POD同工酶谱有POD7特征性强带出现;在挥发途径中,该挥发油对SOD同工酶的活性则表现为促进效应,处理浓度较高或时间较长(24 h,20 μL;48 h,15~20 μL;72 h,10~20 μL)时,POD同工酶谱有POD6特征性强带的表达。此外,SOD同工酶谱带变化主要为酶带的强度改变,POD同工酶谱带变化主要为酶带的数量增减。由此推测土荆芥挥发油可影响蚕豆根尖细胞SOD和POD同工酶基因的表达,其中POD同工酶基因的响应可能比SOD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阳春砂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同工酶的活性及酶谱变化规律,为阳春砂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生理调控机制的分析探讨奠定基础.[方法]以赤霉素浸种前、浸种后、培养10 d、种子露白、胚芽长至1 cm时各阶段的阳春砂种子为材料,测定其种子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研究建立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酯酶(EST)同工酶的电泳酶谱.[结果]阳春砂种子在休眠和萌发过程中,POD、SOD、CAT和EST同工酶的活性及酶谱带的数量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POD和SOD同工酶活性均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CAT同工酶在萌发前期变化不明显,后期酶的活性增强,且酶的种类也增加;EST同工酶的酶活性呈先减弱后增强再减弱的变化趋势,且在种子露白时活性达到最强.[结论]阳春砂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同工酶谱的变化特点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出种子休眠与萌发不同阶段的生理特性,这些同工酶基因的差异表达导致了阳春砂种子打破体眠和最终的萌发.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 18个冬小麦品种 4个发育期的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根和叶POD同工酶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返青期根POD同工酶谱变化较明显 ,在A区增加 1条RA1酶带 ,在C区增加 1条RC1酶带 ,而其他发育期无这 2条酶带或只有痕迹带 ;拔节期叶POD同工酶谱C区酶带比其他发育期多 1条LC1酶带 ;同时发现根RC4 酶带、叶LC5酶带在 4个发育期均较为稳定 ,表现为一级带 ;A区的RA2 酶带也较为稳定 ,在不同发育期均表现为二级带 ;冬小麦 18个品种间POD同工酶谱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四棱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阐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四棱豆中的分布规律,鉴定不同四棱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选育优势杂交亲本,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同一株四棱豆(K0027)不同节位成熟叶片和16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POD同工酶在同一株四棱豆9个不同节位成熟叶片中的酶带数均为10条,并且各酶带相应的Rf值基本相同;而在16个不同四棱豆品种中酶带数为6~11条,并且各酶带的宽窄、颜色深浅等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结合各酶带的相对迁移率(Rf值)和品种间的联合相似系数(S值)分析可知,(1)POD同工酶在同一株四棱豆不同节位成熟叶片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相似性;(2)POD同工酶在所选的16个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K0006和K0035、早熟二号,K0021和K0028品种间的S值在0.2~0.4之间,为最小值,即这两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最远,为优势杂交亲本组合;(3)同时阐明了POD同工酶在四棱豆中的相关分布规律,为植物分类或品种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杂交育种选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GPV(Goose parvovirus)侵染的病理学致病机理,探究GPV感染扰动雏鹅动态代谢网络平衡系统,对GPV感染雏鹅血液中的蛋白质、代谢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结构和功能等进行生化分析。结果显示,GPV感染雏鹅的血液中,蛋白酶、Est、POD、SOD、ALP、ADH、Amy、CAT、GPT、LDH活性分别提高约41%/63%,30%/53%,50%/14%,36%/73%,156%/142%,1005%/22%,36%/26%,13%/51%,60%/244%,289%/139%;Ig G、IgM含量分别降低约50%,40%;蛋白质含量增长约50%,GPV感染雏鹅的血浆Est、SOD、ADH、Amy同工酶分别新增2,2,1,3条酶谱带,Est同工酶消减2条慢区谱带;血细胞Est、POD、SOD、Amy同工酶分别新增1,2,1,2条酶谱带;血液中CAT、LDH、GPT、ALP同工酶分别出现7,1,3,3条酶带变异,血细胞CAT、ADH同工酶分别缺少快区和慢、快区酶带,ALP同工酶在血浆与血细胞方面分别缺少慢区和快区酶带。同时显示重链59 kDa蛋白带是CK组IgM/G的共同特征,感染组Ig G还缺失258,36 kDa蛋白带;血浆与血细胞分别新增加131,86,43,33 kDa和144,104,58,53 kDa蛋白。血浆消减1条慢区酶蛋白,血细胞增加2条慢区酶蛋白。提示GPV感染应激与寄主蛋白质、蛋白酶及同工酶基因表达的协同作用,通过独特的扰动宿主动态平衡代谢网络直接或间接调控细胞易感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3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其亲缘关系.结果表明,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的POD同工酶分离出3条酶带,其中p3为8份种质所共有酶带,p2为2份芥菜种质特有酶带;SOD同工酶共分离出4条酶带,其中s1、s2和s3为共有酶带,s4为2份芥菜种质特有酶带;EST同工酶共分离出5条酶带,其中e1、e2、e4和e5为共有酶带,2份芥菜种质缺失e3酶带.在遗传距离0.66处可将8份不结球芸薹属蔬菜种质分为芸薹种蔬菜和芥菜种蔬菜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番茄品种对ToMV抗性与氧化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6个不同抗性番茄品种接种ToMV两周后POD、PPO和PAL活性,以及P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接种ToMV后POD、PPO和PAL活性均比相应未接种株高,而且POD、PPO和PAL的酶活增长率与抗病性成负相关;感病品种接种株的POD同工酶谱带数都比相应未接种株多出2条酶带,而抗病品种只增加了1条酶带。  相似文献   

18.
以盾叶薯蓣试管苗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盾叶薯蓣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盾叶薯蓣试管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为750 lx和3 200 lx时,盾叶薯蓣试管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相对较低,而光照强度为2 000 lx时,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相对较高.因此,2 000 lx的光照强度较适宜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能提高半夏叶片POD、SOD、CAT活性的栽培条件,用愈创木酚法、NBT光化还原抑制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基质不同施肥条件下半夏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半夏叶片POD酶活性受基质影响不明显,但不同施肥处理对其活性影响极显著,其中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半夏叶片POD酶的活性最强;半夏叶片中SOD和CAT酶的活性受不同基质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以珍珠岩为基质栽培的半夏叶片中两种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以土壤为基质栽培的半夏;不同施肥处理对这两种酶的活性也有影响,其中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半夏叶片SOD酶的活性最强。栽培半夏以珍珠岩为基质、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对于提高半夏叶片中POD、SOD、CAT 3种同工酶的活性为佳。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水稻在10%PEG预处理及复水和更强的水分胁迫(15%PEG)处理条件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PEG预处理能提高叶片SOD、CAT和POD同工酶的产生,并诱导产生新谱带。当水稻受到更强的水分胁迫(15%PEG)时SOD同工酶的酶II和IV的活性升高,并有新诱导出的酶III参与其中;对POD而言酶Ⅱ升高,酶Ⅴ减小,并有新诱导出的酶VI参与抗氧化过程;而对CAT同工酶却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此外,直接15%PEG胁迫(即对照组2)的Cu/Zn-SOD、APX1和CAT1基因在转录水平有明显的上调,而预处理复水组和预处理组CAT1较对照组1略有降低,预处理组APX1与对照组1相似。说明15%PEG会使水稻受到伤害,但是经过预处理后的水稻能提高抗性使其抗氧化酶基因与对照组1有着相似的表达,表明植物在遇到较强的水分胁迫时,会通过调节自身的基因表达水平来抵抗外界水分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