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这块寿星石,体态丰盈,眼、鼻、口均朦胧可感;银须飘洒,象征寿星的大肉瘤突显在秃顶之上……稍加注意就不难看出是一位老寿星的形象。观其神韵,令人深感自然造化之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是以笔墨写自然之形,传自然之神;盆景是以石块、树木、配件等物塑自然之形,也传自然之神,二者可谓异工同曲。盆景的内涵是诗情画意,它要求与我国的诗画一样,要形外有神,为了达到神似的效果,还可以遗其一部份形似。以制作题为《海岛晨曦》的水山盆景为例。其中,“晨曦”是神,这个“神”,是要靠石块、水和配件等物的“形”来体现的。一般用红色的石块  相似文献   

3.
如何欣赏一件根艺作品,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认为可大致分为“观”、“品”、“悟”三个阶段。观,这是人们欣赏根艺作品整个过程的第一阶段,是品和悟的基础。欣赏者经过观,对根艺作品有所感知、把握了作品的基本情调并进而考虑作品体现的主题。如根艺作品“三面头像”之一《土家少女》(注:此作品曾获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刘开渠根艺奖),初看,我们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少女头像,进一步会看到这是一位少数民族少女的头像,最后,我们再借助作品的命题,便可看到作品所塑造的是反映少数民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充满微笑的《土家少女》形象。  相似文献   

4.
通常开在早春的茶花,现在有了四季开放特别是夏秋盛花的新秀;远缘杂交的牡丹,现在有了其型其色都迥异于寻常牡丹的新品;粉红色调的荷花,现在有了花如碧玉的绿色伙伴;单瓣的白肋朱顶红,现在有了丰满华丽的重瓣后代;一片自然杂交的寒地芍药,现在有了姹紫嫣红的全新面貌;一批虽在应用却没名没分的蜡梅,现在有了国际认可的合法身份…… 本期和下期,您将在本刊看到这些浑身上下写满“新”、从里到外透着“新”的新品种。它们新得奇特。新得漂亮,新得熠熠闪光——因为出自国人之手的“自育”背景,因为绝不与其他品种雷同的“唯一”身份。  相似文献   

5.
《中国花卉盆景》第十期“大家谈”专题中,杨林祥所谈的“……苏铁开花,叶子会低垂,显出精疲力竭的状态……色泽平平……。”我之所见,苏铁开花时叶子也很有精神;花叶并茂,更能引人入胜。杨在文章结尾称:“因之,我主张:在  相似文献   

6.
今 年已60岁的胡世晨先生,早年就读 于华东农学院,毕业后,曾在安徽合肥当过炼钢工人,做过报社编辑……由于他从小就喜欢花木,尤其对棕榈科植物有着特别的偏爱和痴恋之情,人们只要在他面前提到棕榈,他就特别来神,如数家珍似的滔滔不绝,没完没了;他只要在地里接触到棕榈植物,就可不吃不喝,没日没夜地干个不停;只要走进书店看到有棕榈方面的书籍,他就会不惜重金,哪怕是几百元、上千元一册都要买到手……所以人们都称他是“棕榈狂人”、“棕榈情痴”这些年来,他为了实现自己“引棕”的梦想,可说是历尽了艰辛,吃够了苦头,但他从未动摇过,因…  相似文献   

7.
盆景《古道西风》揭示了七百年前封建统治时期山河失色,人民流离失所的凄苦情景。观之发人联想难尽。是否象官先生断言“在澎湃的热潮之外去寻求一丝冷雨。……给观赏者心上罩上阴云”呢!我看未必。因为观赏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实际与过去截然不同,绝不会有触  相似文献   

8.
树根,千姿百态。树根艺术,就是巧妙地利用树根的天然形态,注入作者的灵感和情思,经过必要的艺术加工和技术处理,洗炼地表现人或事物的艺术。树根艺术贵在发现,“发现自然之美,塑造美的自然,给人美的享受”。贵在自然:利用自然之根,保持自然之色,借鉴自然之形,抒发自然之情,表现自然之神。这是树根艺术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盆景是绘画的立体化——当属造型艺术范畴,而不是绘画的附庸;是诗的形象化——充满诗情画意,但不是诗的图解:是音乐的空间化——节奏、韵律是她内在的素质,但音乐并非其母体;是自然的缩影——她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因而若放大“缩影”却不等同于自然。可以说,盆景是人化的自然之精品。这也许更恰当地揭示了盆景艺术内在的美学本质。所谓“人化的自然”,是对自在状态自然付诸人的意志后的成果,其间经历了选择、取舍、改造、提炼、概括、夸张、变形、想象等过程,显示了人的智慧,抒发了人的感情,表现出艺术家的“自我”——独具匠心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0.
盆景的“形”,是指创作主体对所表现对象的具体形态的真实反映。“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神”则是指存在于人或自然景物之中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勃勃生气。“神”是抽象而不具体的,只可感悟不易言传。在盆景艺术中,“神”一方面是指所表现景物的自然之“神”。例如:山水的韵致风采,树木之生机、天性、姿韵等。另一方面是指创作主体之“神”。作者借景物以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表现对象  相似文献   

11.
“表象”是指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山峦峰壑、优美景色的自然之象。是“意象”产生的基础。本文所谈的“表象”为山形石所独有,其最大的特点是“浑然天成”。若再引伸一步,还可以细分为“拙、清、幽、奇、秀、顽”等特征。山形石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丰采、涵自然之野趣。其形千姿百态,其色绚丽多彩。以下我们以一块广西幽兰石《峰壑迭嶂》为例(参见图1),分析其表象的美学特征。《峰壑迭嶂》为一块直经22×9×15厘米的山形石,虽仅比一掌略长,但却奇妙地凸现了自然山体中难能一见的肃穆清秀与险峻纵逸之态的完美对比。“拙与秀“、“阔与幽”、“奇与漏”诸美学特征凝  相似文献   

12.
从北方到南方,看过几处工厂的屋顶花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上海深井泵厂的大楼顶上的“奇观”了。气魄之大,规模之广,景物之新,布局之美,真可谓无以伦比。“胜景苑”“又一春”“别有天”“倚红采风”“怡然自得园……”小小天地竟然做到景景格调不同,栽植花卉各异,犹如红楼“大观园”的缩影,吸引了络绎不绝的中外来宾。  相似文献   

13.
组合盆栽通过植物素材设计提升盆栽观赏价值,充满动手的乐趣,展示植物自然之美,是一种活的花艺设计及绿色雕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花卉消费者的青睐。组合盆栽常用植物包括观花、观叶、观果、观根茎等几大种类,几乎包裹所有盆栽观赏植物。其优点为观赏寿命长,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充分展现植物各个时期的自然之美。缺点是运输成本高,尤其在运输条件差时开花类盆花易受折损。观叶、观果和观根茎植物是以欣赏其特殊的叶片、果实和根茎为主的观赏植物,这些非观花类植物是组合盆栽的基础。其种类繁多,可以是一个组合盆  相似文献   

14.
鸡蛋花为夹竹桃科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原产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目前,我国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南部都有栽培。由于这种树从仲夏到晚秋盛开一种花冠裂片外沿乳白色,近花心处鲜黄色的花朵,观之使人联想到剖开的熟鸡蛋,所以它获得了一个通俗而又令人难以忘怀的名称——鸡蛋花。又因为我国栽培的鸡蛋花多由印度、缅甸等国传入,而且其开花时异常芳香,故民间又称它为“印度素馨”或“缅桅子”。鸡蛋花能自然形成三叉分枝(也有二叉或四叉的),树冠呈半球形;花形端庄隽秀,色彩清新淡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只要提到高科技,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关村“;只要一说起农产品批发市场,人们又自然而然地想到“新发地“.……  相似文献   

16.
盆景享有“高等艺术”之誉,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对制作盆景的浅见,供园艺爱好者探讨。一、制作的手法制作一件盆景,可粗分为两种手法: 1.“因材立意”制作法自然衍生的老椿头,是不会按人们意志去生长的,但它的苍老之态,颇具古朴之趣,故可依它的姿态而名为“枯木逢春”、“劲松”等。可在这样的立意上去做进一步加工布置。自然中  相似文献   

17.
浙江,有名湖江潮之胜,有宁绍沃野和浙北粮仓之丰。北天目,南雁荡,西千岛,东普陀,山川茂气流溢,自然与人文景观星罗棋布。物产富饶,瀚墨如薮,素称文化之邦。盆景,是自然与文化之结体,在浙江,其渊源之久远,非同寻常。远溯河姆渡文化遗址,有出土文物草本盆栽陶块赫然在目。此物既往“碳——14法”考古鉴定,自非天方夜谭。当地同期出土文物尚有木结构居室采用“燕尾榫”“企口板”[即凹凸缝衔接]以及原始乐器  相似文献   

18.
盆景是以“缩龙成寸”的手法,将自然山水搬入庭院,又从庭院转入室内,置之几案,产生一种景小如盆、胸怀如海的“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由此,现代人们创作、鉴赏盆景艺术作品的基本原则是:“自然”(高于自然)、“写意”。这是当今盆景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离开了这一基本原则而制作的,拿今天的眼光来看,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南京地区的许多专业和业余树桩盆景制作者,都在努力探索具有南京风格的金陵树桩盆景。要创立金陵树桩盆景之艺术风格,我们首先要继承金陵画派“密笔短皴、积墨重渲”的画理。其次在加工形式上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力求“平中见奇”、“拙中寓巧”的传统风格,反对矫揉造作,削足适履;要师法自然,追求奔放、飘逸、古拙、清新,从而达到苍劲自然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个梦,在海峡两岸盆景艺术家心底里编织了很久很久……“何年何月祖国大地升起的盆景艺术之星更耀眼,更明亮,更和谐和更温馨……“何年何月连接两岸的江海齐声鸣唱一曲同心协力、情意浓浓的合作之歌?”花儿是和平的象征,盆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