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稻品种区试是育种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其主要目的是评定新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以确定新品种推广价值和适应区域以及栽培技术等,为新品种审(认)定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考察,就国家黄淮水稻区试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田霖 《中国种业》2004,(3):17-18
水稻区域试验是水稻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不可缺少的中间试验,通过对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的鉴定,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水稻区试水平,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并参考了相关资料,对水稻区试的试验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合镇江市栽培的水稻新品种,2006年镇江市种子站从江苏省的供种单位引进11个早熟晚粳稻新品种,进行区试,鉴定与评价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性状,为镇江市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扩大种植,首先要经过有关种子机构的审定。目前我国对作物品种审定的依据是通过指定的农业单位对几个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品种区域试验,根据区试中各品种产量的高低排名定位,确定其品种可否在该地区推广种植。我国现行的品种区试办法是确定一个已推广的品种为对照,与其他拟推广的几个品种在同一块田地、同一生长季节的同等面积内(包括重复区),  相似文献   

5.
郑旋 《中国种业》2004,(6):26-27
水稻区试是正确客观利用水稻新品种(组合)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实质是考察新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表现,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新品种的产量表现,而产量受遗传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共同制约,二者的互作一般都很显著,因而,丰产性及稳定性是判别参试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育种家也把高产稳产作为新品种选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就福建省2003年晚稻高产组区试材料,分析了参试组合的丰产性、稳定性及产量特征,并提出了参试组合的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6.
区试是检验品种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的一项重要手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把品种区试工作做到客观、公正、准确,从而使区试工作真正体现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尤其重要。笔者总结近几年承担的江西省水稻品种区试工作经验认为:承试者要提高思想认识,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规范区试程序、科学管理就能有效地减少区试误差,更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各区试品种优势和特征特性,有效地提高水稻区试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是从水稻育种研究到生产应用必须经过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评定新育成品种和引进品种在不同生态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产量稳定性、抗逆性、品质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以确定新品种推广价值和适应的区域以及适宜的栽培条件等,为新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丽 《种子》2008,27(12)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农作物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定和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的主要科学依据。区试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问题。通过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区试人员的辛勤努力,四川省区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分析四川农作物品种区试现状,针对性地研究对策,以进一步提高试验质量,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相似文献   

9.
赵玉山 《种子》1992,(3):56-58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定和品种区域化种植的主要依据,是育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心环节。品种区试工作在整个种子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区试工作搞得好坏,影响着种子工作顺利开展,而搞好区试工作的重要一环,就是强化区试管理。实践证明,区试管理工作制度化,是提高区试质量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即将推广的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感特性以及筛选一批抗性育种材料,在岑溪设立自然诱发病圃,对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试新品种、广西水稻区试新品种及部分水稻育种材料进行抗性鉴定。结果显示,参加国家区试、广西区试的1171个水稻新品种未有抗级以上的,中抗水平也只有极少数品种,大多数新品种都是感病或高感品种;11236份水稻育种材料表现高抗的有82份、抗级473份、中抗987份,筛选出一批抗性材料供抗病育种用。自然诱发病圃不仅可以用于推广品种的抗性监测,还可作为抗病育种筛选基地。  相似文献   

11.
杨隆维  李继辉 《种子》2003,(5):118-119
通过本试验鉴定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评选出适宜我州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为全州水稻品种审定、加速良种推广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海南蔗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宜机收甘蔗优良新品种,以参加全国第十四轮区试的 13 个新品种和 1 个对照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机械收获条件下,进行了 1 年新植和 2 年宿根的田间区域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糖 1301、福农10-14405、桂糖 13-386 和粤甘 51 号 4 个品种蔗糖分较高,宿根性和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海南蔗区进一步扩大面积开展生产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水稻年种植面积已达170多万hm2,其中1998年确定推广的龙粳8号、绥粳3号新品种,以及2000年认定推广的空育131新品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万hm2,约占水稻总面积的1/3.尤其龙粳8号多次被评为优质米品种,1999年纳入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96-002-03课题”后补助品种.为此,现就1996年全省区域试验结果,主要采用方差和AMMI模型等方法,分析供试材料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以期为进一步推广和利用上述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稻新品种吉粳69号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我国北方稻区对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的需求,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水稻良种生产中心品资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熟期适中、抗稻瘟病、耐盐碱、抗旱、抗寒耐霜打、丰产性好、米质优的水稻新品种-吉粳69号.1998年2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决定从1998年起为推广品种.1997~1998年推广面积为7.2万hm2,1999年被列为国家、吉林省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推广面积为8万hm2.吉粳69号的育成,在丰产性、抗病性、耐盐碱性、抗旱性、耐冷抗霜性、米质、适应性等诸多方面均显著地优于对照及生产上应用的主栽品种,是该省水稻育种史上一个表现优异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育成到应用推广的必要环节,必须以科学、公正、严肃的态度对待品种区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区试质量,为品种审定提供可靠数据。下面谈谈品种区试值得注意的九个问题,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农作物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重要手段,是品种审定和实现品种区域化布局的主要科学依据。我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是河北省品审委根据我市特殊的自然气候特点在全省授权成立的两个市级审定小组之一。通过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区试人员  相似文献   

17.
玉米品种区试和审定是玉米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区试,对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品质进行鉴定,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通过审定,对新品种的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使新品种推广科学化、合法化,避免盲目推广给生产造成损失。为了提高玉米品种区试水平,改进审定工作,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实践,对玉米品种区试及审定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提高棉花区试客观公正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试是联结品种选育和推广利用的纽带,依据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鉴定的结果来选育农作物品种,确定农作物主推品种,将加快优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培育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物种类,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基础。《种子法》实施后,育种单位增多,参试品种大量涌现。科学、客观、公正的评审品种是区试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中迟熟水稻杂交种选育一直是贵州省水稻育种工作的重点,生产上中迟熟生态区应用的品种也较多。以代表贵州省最新育种水平的2007~2008两年区试迟熟组各育种单位选育参试新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1.0和高稳系数(HSC)分析法对产量和主要性状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参试品种水平予以分析评价,提供迟熟水稻新品种市场信息,推荐未来生产主导品种或接替品种,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20.
加强品种区域试验管理之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以下简称区试),是在相关生态区鉴定农作物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科学、准确、真实地评价其利用价值和适应范围,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是新品种审定和推广不可逾越的关键程序。随着《种子法》的实施,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技术服务市场逐步向世界开放,国内外大型种业集团及其品种相继进入湖北省,对湖北省种子市场带来冲击、挑战和机遇。区域试验如何适应群雄争霸的竞争形势,与时俱进,持续、快速发展,是区试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笔者根据从事区试工作的体会,对加强湖北省玉米区试管理提出拙见。1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