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从种子准备、精细整地、土壤处理、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沈丘县夏花生、玉米套作高畦垄机械化简易高效栽培技术,以期稳步推进沈丘县花生、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豫南夏花生病害对夏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及"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主要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农业产值。摘要: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花生基地建设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无工业“三废”污染、符合环境(土壤、水质、大气)质量标准的生态区域(豫南中小果产区,豫东、豫北大果产区)作为绿色食品花生生产基地。豫南中小果产区采用夏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豫东、豫北大果产区采用小垄宽幅麦套种或大垅宽幅麦套种地膜覆盖栽培,通过选用优良品种,优化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农业措施控制黄曲霉污染等措施,花生荚果产量可达6000~7500㎏/hm2,出口价(花生仁)比普通花生高出1200元/t,增收达2700~3600元/hm2。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豫南夏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危害特点,总结了蛴螬危害逐年加重的原因和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摘要: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近30年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性变化,揭示花生生产格局演变规律,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指导,促进全省花生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利用1990—2018年河南省统计数据,采用生产重心、产地集中度、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变化及影响因素。随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花生生产由最初的集中走向分散,且生产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豫中、豫东等传统花生产区在花生主产地市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豫南地区在河南省花生生产中重要性越来越大,该地区拥有较高的生产集中度和较强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已成为河南省花生生产优势区域,且优势在逐步增强。科技支撑和政策引导推动了各区域花生的生产,且导致各市发展差异化显著。例如豫南地区优势逐步增强,豫西地区小幅发展,而豫东和豫中的优势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6.
宋江春  任丽 《中国种业》2021,(3):110-111
鲜食花生生长季节短,价格较高,较传统花生经济效益好,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豫南地区鲜食花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鲜食花生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花生种植的全程机械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究花生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要点,从集体种植、机械生产、宣传和技术几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花生机械化种植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花生的机械种植技术,为实现花生种植的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花生全程机械化发展状况及其在新疆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提高新疆花生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花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回顾和总结了国 外花生机械化收获的发展状况,从中归纳出国外发展花生机械化生产的主要经验,同时分析中国花生种 植概况与生产特点、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疆花生全程机械化发 展对策和建议,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最后整理介绍了新疆天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新疆率先实现花 生种植全程机械化的成功范例。新疆是中国西部花生单产最高的地区,通过农艺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 术紧密结合,从花生新品种(系)培育、推广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建设(成)绿色有机花 生原料生产基地、形成南北疆花生种植产业带、研制或引进适用的花生播种与收获机械、培育一批以花 生深加工为主的大型龙头企业等方面努力,必将推动新疆花生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花生经济效益较好,豫南夏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年种植面积为30万hm2,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南阳、周口等地。由于有些地块常年进行连作,再加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缺乏高效的防治措施,夏花空秕现象较普遍发生,对夏花生的产量影响很大。2011~2013年通过在驻马店市汝南县老君庙镇、新蔡县蛟停湖乡部分田块调查,夏花生空秕率在10%~30%,有的地块超过50%。  相似文献   

10.
以豫南为侧重点,通过对有豫南豫北地区典型代表性的驻马店市和新乡市夏玉米主要生育时段近30年气象资料对比分析,找出了两地气候特点及对玉米生育阶段的影响,明确了降雨、积温、光照等气象因子对两地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关系,得出豫南地区气候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夏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只是年度间气象要素时空分布与玉米生育阶段的需要有时不相吻合而影响其产量的结论,并提出了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为促进豫南地区夏玉米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夏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当阳、枝江近年夏玉米发展迅速,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多,在家种田劳动力减少,而且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对夏玉米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适宜机械化的夏玉米品种,研究适宜夏玉米机械化种植的最佳密度,大力推广夏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经过多年的夏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初  相似文献   

12.
南阳是豫西南地区的花生主产区,年种植面积在23.33万hm~2以上,其中夏花生13.33万hm~2左右。本研究调查了南阳夏花生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县、市、区的花生种植成本及收益情况,分析了各生产环节在总成本中的比重,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豫西南地区夏花生节本增效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的花生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夏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在夏花生生产上对夏花生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的正向影响。本试验采用花生配方肥(15-8-20)为基础肥,配施不同数量的微生物肥料,在其他田间管理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调查夏花生根系、根瘤菌、主枝长、有效结果枝、单果数、双果数、烂果、瘪果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情况,找出最佳夏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最佳绿色高效施肥技术方案为每667 m2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15-5-10,有机质≥20%,有效活菌数≥0.5×109/g)60 kg的效果最好;花生产量为254.59 kg/667 m2,经济效益为1 670.08元/667 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进行小麦秸秆还田对麦茬花生影响的分析试验,探讨了小麦秸秆还田对麦茬花生各项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日照市夏直播花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配置方式与密度对夏直播花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个中早熟大花生品种,研究了5种配置方式与密度对夏直播花生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方式与密度对夏直播花生产量影响很大,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单株结果数量。生产上,实收株数以掌握在24万~28万株/hm~2,采用宽垄密植或窄垄稀植配置方式和单粒精播技术有利于夏直播花生高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夏直播花生面积逐年扩大.但适合夏直播种植的花生品种匮乏,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花生品种生育期普遍较长,在夏直播的情况下,饱果率低,籽仁饱满度差,商品性降低,已不能满足生产的发展及市场的需要.因此,培育高产、早熟、优质的大果花生品种,对于促进花生生产的发展及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内花生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简述了中国当前花生生产发展概况,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目前花生生产在品种与种子、栽培技术、机械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花生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分析认为,为进一步挖掘花生产量潜力,必须加强关键生产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笔者最后就国内花生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为促进花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花生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与经济作物,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简述了中国当前花生生产发展概况,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目前花生生产在品种与种子、栽培技术、机械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花生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分析认为,为进一步挖掘花生产量潜力,必须加强关键生产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笔者最后就国内花生生产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为促进花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金环  许巧 《种子》2010,29(11)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提高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中投资少、见效快的一项有效措施,优良种子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中的有利因素,抑制和克服不利因素,发挥其高产特性.我区地处豫南花生产区,白沙1016、豫花14、豫花15、远杂9102等品种都有种植.经多年试验,小果型花生较大果型花生高产,所以小果型花生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从品种选择、精细整地、底肥施用、土壤处理、种子加工及精选、药剂拌种等方面提出了无公害花生机械化高畦垄简易栽培技术要点,以利于对花生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