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柠檬酸对铬污染不同质地土壤萃取与淋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柠檬酸对不同质地铬(Cr)污染土壤的萃取条件及淋洗效率,进行了不同浓度、固液比、时间的萃取和土柱淋洗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铬污染不同质地土壤修复效果为:砂土>壤土>粘土;砂土、壤土所需萃取条件较小,粘土较大。不同萃取条件对铬污染土壤萃取效果影响较大:柠檬酸浓度为0.05 mol/L时,3种土壤萃取效果较好。3种质地土壤最佳固液比和时间分别为:粘土1/14,32 h;砂土1/6,16 h;壤土1/10,28 h。通过柠檬酸淋洗,粘土在10~20 cm土层发生再吸附,砂土与壤土在30~40 cm土层发生再吸附。本研究为铬污染土壤修复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气象要素对浅层土壤水分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深入研究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作物生长期,气象要素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利用2012年4—9月土默特左旗气象站连续观测的有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有降水天气和无降水天气条件下,日平均风速、日平均地面温度、日平均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4个气象要素对日10 cm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降水天气,各气象因素重要性排序为:日平均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无降水天气,各气象因素重要性排序为: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日平均气温>日平均地面温度。研究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同一气象因素可能对同一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关注土壤水分的变化,应根据天气条件的不同,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掌握土壤水分变化的规律,有效利用土壤水分资源。  相似文献   

3.
成兆金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7):156-160
为了更好地对山东省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进行评估,研究土壤水分运动规律,根据山东省120个测墒站测定的不同土壤质地类型及其凋萎湿度资料,利用Van Genuchten模型来描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h-?曲线),建立山东省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土壤水势的关系。综合分析表明,壤土、粘土的田间稳定有效水含量高于砂土的,稳定向植物供水能力较强,对水分的自身协调能力较强,因而对旱涝灾害的抵抗力也强。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春季表层地温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揭示春季地温对各气象因子的关系与响应程度,总结地温变化规律,以辽宁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利用1981—2010年3—5月辽宁省49个气象站的地温、气温、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平均风速、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逐日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近30年辽宁地区地温变化趋势及其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与气温的差值逐渐降低,辽宁中部地温与气温差值相对较小;辽宁西部地温>辽宁东部地温>辽宁地区气温;地温与8种气象因素特别是气温的关系更为紧密且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春播期地温预报中,应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充分考虑这些气象要素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奉贤1981—2019年逐旬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观测资料及1982—2019年黄桃产量数据,分析了黄桃产量的变化趋势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并通过采用单要素指标及相关分析法着重分析2003—2019年黄桃全生育期各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构建了奉贤黄桃产量的气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黄桃产量以2003年为界,由波动上升转为上下波动,2003—2019年产量变异系数为22.9%。黄桃果实膨大—成熟期气象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大,其次为花芽分化期、萌动—开花坐果期,落叶—休眠期较小。膨大成熟期气温(日照)在4—6月与产量呈正相关,而在7—8月为负相关,降水(湿度)影响与气温基本相反,其中7月下旬的最低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日照均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花芽分化期气温除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外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且上年10℃终日及10、20℃有效积温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花芽分化期各旬降水量(降水日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波动大;落叶—休眠期的干旱及暖冬带来的蓄冷量不足可能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建立的基于气象因子的黄桃产量最小二乘偏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为黄桃生产及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蚕豆发育期气象条件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物气候评价的定量化是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昆明蚕豆生长发育适宜程度的隶属函数模型,据此模型分别计算蚕豆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度、降水、日照及光温水综合因子对蚕豆生长发育的隶属度,达到定量评价蚕豆生育期气象条件的目的。对2007年度和2008年度各气象因子进行计算,得出:温度和日照的隶属度较高,而降水隶属度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温度和日照条件能够满足蚕豆生长发育的需要,自然降水偏少是蚕豆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7.
气象要素对陇东塬区春玉米灌浆速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气象要素对陇东塬区春玉米灌浆速度的影响,利用2018—2020年全国农业气象试验站西峰试验点玉米分期播种作物资料及气象资料,分析气象因素与玉米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速度与灌浆天数变化呈二次曲线,开花始期后第24天开始到第46天是百粒重增长最快时间段,开花后第38天灌浆速度达到高峰;影响灌浆速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有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日较差及日照时数、空气湿度和降水量;温度和日照的影响呈现正效应,湿度和降水影响呈现负效应;应根据当年的气候年型综合来确定玉米适宜播种期,使玉米百粒重快速增长期与庆阳高温少雨时段重合,避开多雨寡照天气的影响,从而通过调整播期来减轻或避免灾害造成损失,达到玉米稳产、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较为全面地揭示中国黄土高原气候系统年代际演变特征,寻找近地面气候因子演变规律,利用近50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该区域气候演变的主要趋势。结果表明,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气温上升以对称性变化为主,气温要素逐因子月变幅格局差别较大,其中最高气温变化复杂程度最高,最低气温复杂程度最低。降水的量和日数在上、下半年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6月增多明显,9月减少明显;秋季连阴雨天气时段缩短、连续无雨时段增长、过程雨量减少,春季与秋季相反;降水日数变化复杂程度最高,最大日降水量最低。地面风速明显减小,水汽上升,日照总量下降。云量、相对湿度年均量增减倾向不明显,上半年增加,下半年明显减少,春秋季反差较大。蒸发量下降幅度较大,上半年尤为明显,与众多气候因子显著相关。地温升高,夏半年表现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气象条件对油菜生产影响的分析—以安徽宣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研究气象条件对油菜生产的影响,为本地油菜生产和开展油菜专题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笔者选取安徽省宣城市2001—2015年油菜产量和油菜各生育期内的温度、降水、日照、日较差等气象因子资料,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油菜气象产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发现,油菜的气象产量年际间的波动很大。油菜的气象产量与花期和成熟期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各生育期的平均气温均呈正相关,特别是与蕾苔期的平均气温正相关性通过0.05的显著检验;与营养生长期日照时数和成熟期日较差也呈显著正相关。整个生长期间,油菜的气象产量与温度、日照、日较差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其中与温度的相关系数通过0.05的显著检验,相关性最大,其次是日照和降水。  相似文献   

10.
旨在为樱桃园灌溉管理和土壤水分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实测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气象资料,分析其土壤水热特征、相互关系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樱桃园各层土壤水分在降水和蒸散共同作用下,呈波浪式补给与消耗且变化特征不一致;土壤温度年内变化大致呈倒"V"型。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稳定性提高。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变化趋势同步,基本表现为水热同期现象。不同时间尺度下,旱、雨季影响土壤水分的主要气象因子不同;随时间尺度增大,土壤温度对气温响应越显著。土壤水热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存在累积效应,为土壤水分挑选预报因子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本溪山区水面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和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气象因子,利用本溪市草河口气象站1953-2010年E601小型蒸发皿蒸发量、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和水汽压等气候资料,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蒸发的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山区水面蒸发与气温、降水和水汽压关系比较密切,与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风速相关较差。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气象因子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气温>水汽压>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风速。如果年平均气温升高1℃,年水面蒸发将增大66 mm;年降水量增大10 mm,水面蒸发将减少2.7 mm;年相对湿度增大1%,水面蒸发将减少16 mm;年平均风速增大1 m/s,水面蒸发量将减少154 mm。本研究揭示了主要气象因子对本溪山区水面蒸发量的影响程度,为山区水资源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石羊河流域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效率。笔者利用1961—2010年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逐日日照及年总云量、低云量、降水、相对湿度、沙尘日数和平均风速等观测资料,运用线性系数法系统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各县区近50年来日照时数的时空分布及强度特征,然后采用相关系数和多元线性回归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了影响日照时数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貌以及天气系统等影响,石羊河流域日照时数低海拔地区大于高海拔地区。除凉州外,各地年、年代日照时数总体呈增加趋势,民勤、永昌的增加趋势尤为显著,年日照时数的时间序列存在5~8年的准周期变化;各季节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不太一致,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春季增加最显著;月日照时数变化也存在差异,除天祝外,6月为1个高峰,9月和12到次年1月为2个低谷。各强度日照时数的日数变率较大,随着日照时数长度的增长,各地日照日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石羊河流域日照时数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总云量和低云量,其次是相对湿度和沙尘日数,降水和平均风速的影响最弱。日照时数与低云量和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总云量、降水、相对湿度和沙尘日数呈负相关,影响各地日照时数的主要因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近54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笔者运用甘肃省1960—2013年28个气象站逐月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气候趋势分析法对月、季和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研究降水量、风速、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对日照时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4年来,年日照时数呈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1.2 h/10 a。甘肃最高和最低日照时数出现在5月和2月。四季日照时数春季和秋季呈增加趋势,春季增加较明显,冬季和夏季呈减少趋势。甘肃年日照时数与年均降水、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27和 -0.51,与风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黄淮海夏玉米籽粒脱水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尚  明博  李璐璐  谢瑞芝  薛军  侯鹏  王克如  李少昆 《作物学报》2018,44(12):1755-1763
玉米籽粒脱水与气象因子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明确影响籽粒脱水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影响程度, 能够更好地预测籽粒含水率的变化动态, 对筛选玉米机械粒收品种, 从而合理安排粒收时间等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研究于2015—2017年在河南新乡进行, 选用4个目前当地生产中主栽玉米品种京农科728 (JNK728)、郑单958 (ZD958)、先玉335 (XY335)和农华816 (NH816), 通过连续测定获得玉米籽粒含水率的变化过程, 并利用Logistic Power模型拟合, 借鉴去趋势的分析方法, 将玉米籽粒的实际含水率分为趋势含水率、气象含水率与随机误差, 明确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籽粒的气象含水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利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筛选出玉米籽粒生理成熟前后影响籽粒脱水的主要气象因子。分析发现, 玉米籽粒气象含水率与研究分析的大部分气象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生理成熟前筛选得到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平均温度(x1)、平均风速(x5)和蒸发量(x11), 生理成熟后为平均温度(x1)和平均相对湿度(x7), 回归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通径分析表明, 生理成熟前蒸发量的贡献最大, 而温度、风速主要通过蒸发量起间接作用, 生理成熟后温度和相对湿度主要为直接作用, 且相对湿度的作用略大于温度。本研究所用去趋势的方法, 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层面均更具科学性, 其研究结果也更为可信, 对其他类似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咸阳地区参考蒸散量变化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咸阳地区作物参考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1981—2012年咸阳地区的气象资料,根据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参考蒸散量(ET_0),分析咸阳地区的ET_0及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响应曲线和敏感矩阵分析咸阳地区ET_0对气温、日照时数、风速、相对湿度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咸阳地区年平均日ET_0整体上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以2.37 mm/d为平均值、±0.3 mm/d的范围内波动;(2)咸阳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增长趋势,平均风速与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3)咸阳地区多年日平均参考蒸散量年际变化以及四季变化趋势不明显;(4)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的变化与日ET_0呈正比关系,而平均气压和平均相对湿度与日ET_0呈显著负相关,并且平均相对湿度对日ET_0的影响最为明显。该结果对确定咸阳地区的作物需水量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县近60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陆面水分循环特征以及干旱致灾过程和机理,利用甘肃环县1958—2014 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环县57 年来蒸发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趋势、阶段性突变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及四季最大蒸发量均出现在20 世纪50 年代后期,最小蒸发量出现在2000 年后。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蒸发皿蒸发量与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具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分析发现环县蒸发量出现减少趋势的原因主要是风速减小,其次是日照时数的减少和降水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分析内蒙古达拉特旗沿黄河灌溉区春季返盐气象条件,探究土壤盐分表聚过程中的可预报性气象指标。采用达拉特旗国家气象观测站1980—2013年间的月观测统计资料建立数据集,选择温度、降水、风速等方面的20个气象指标为分析变量,运用SAS 8.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个气象指标中的9个指标在个别月份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土壤返盐较为严重的春季所含月份为3月和4月。选出了达拉特旗气象条件的8个关键性气象因子,其中空气相对湿度、月平均风速、月最大风速与冬、春季6个月份的对应关系较好。得出达拉特旗黄灌区土壤春季返盐的可预报性气象指标为:2月到3月中旬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地表温度和月平均最高地表温度,以及3月下旬到5月份的月平均风速和月最大风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