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提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确定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修订现行国家标准,实施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判别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程度和项目水土保持敏感性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结果]提出了综合考虑项目所处水土保持一级区划情况,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情况,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重要性,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程度,项目所在地水土保持敏感度等多种因素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等级。水土流失影响程度与水土保持敏感度越高的项目,其防治标准应越高,反之应降低。[结论]执行一、二、三级防治标准的生产建设项目数量呈现较为理想的"金字塔"形分布,能够充分体现不同类型项目间的明显区别,也便于操作,方便判定。  相似文献   

2.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分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分类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以满足新时期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方法]采用模糊聚类法,将全国31类生产建设项目划分为极严重、严重、一般、较轻微和轻微5个水土流失程度等级。[结果]根据项目区域敏感性和所在地区敏感性分析结果,将生产建设项目划分为极敏感、敏感和轻度敏感3个水土保持敏感等级。综合分析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程度、水土保持敏感性和项目规模,将生产建设项目划归A,B,C 3个水土保持管理级别。[结论]对于A类项目,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后续设计到方案审批各环节均应采取非常严格的管理措施。B类项目中极敏感和敏感程度的项目也应该采取较严格的管理措施。对于C类项目可以简化有关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类与分类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系统总结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分析管理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实行分类管理的具体意见。[方法]采用调查分析法,调查国家级、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省级及其典型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的经验与成效,分析生产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的实践经验。[结果]按照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特征、影响程度以及项目所在地域地形特点和水土保持敏感程度,进行分类管理。[结论]根据分类结果,将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划分为报告书、报告表和报告简表三类,在方案审批中的审查、审批、变更、公示环节,方案实施中的监督检查、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工作,项目竣工时的水土保持验收环节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程序并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建立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体系,广泛应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对有效预防和治理生产建设活动导致的水土流失,减少水土流失危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现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二类别、三等级、三阶段、六指标体系在某些方面已不适应新时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需要。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体系的主要思路和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生产建设项目引发的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为水土保持科学分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31类生产建设项目中,筛选出国家、省、地(州、市)、县(区、市)共2 227个项目,收集每个项目的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植被面积、土石方挖填总量、永久弃渣量、是否涉预防保护区及地貌类型等13项水土保持相关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类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水土流失影响等级)、准则层(生产建设项目类别)、约束层(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指标层(水土流失相关指标)4个层次。[结果]线性工程的影响指数基本呈现出:西南岩溶区(西南紫色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南方红壤区(北方土石山区、东北黑土区)北方风沙区的趋势。点式工程在西南岩溶区和西南紫色土区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较高,而在北方风沙区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较小。[结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指标体系中层次划分合理,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的综合指数可以作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反映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的水土流失影响潜在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划定县级以上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指导水土保持措施的科学制定和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方法]在参加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和完成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及分析研究,提出了土壤侵蚀强度、林草覆盖度和水土流失治理度等定量指标和江河源头、引水水源、基本农田等保护区的定性指标。[结果]利用GIS和RS技术,以乡镇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按照定量指标,解译遥感影像数据,生成了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图。利用定性指标,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突出重点,适当概化的原则,对划分成果进行了归类修正。以地貌类型为主线,并参照水土保持功能,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分类和命名。[结论]陕西省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6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共计12个大片区,是编制《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规范生产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也为市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GB/T 51240—2018)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自2019年4月1日起实施。标准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要求、范围与时段、内容、方法与频次、监测点布设、重点监测对象、水土流失防治评价和成果等进行了全面规定。为指导和规范监测实践,标准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基本要求出发,将监测的指标与方法、频次、监测点布设、数据记录等关联对应,将监测的范围、分区与水土流失评价、防治成效评价等关联对应,将监测的时段与阶段性成果及其主要内容、形式、必须资料等关联对应,为全面施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18),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设施评估与验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技术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为该技术应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施工监理和水土保持验收等方面奠定基础。[方法]以浙江省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为例,结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从背景资料分析、遥感数据获取、监测信息提取及应用3个方面,开展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案例分析。[结果]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并结合传统定位观测手段,能够精细化、定量化地完成土地利用类型、扰动范围及流失量、弃渣场挖填方量、水土流失隐患及危害和水土保持措施等监测工作。[结论]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可靠性高,实用性强,计算结果的精度满足《监测规程》要求,有利于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技术水平,可为防治水土流失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生产建设项目建设期水土保持效果,为水电站水土保持后续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生产建设项目——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拉哇水电站为研究评价对象,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和监测技术规程为体系框架,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包含红线范围扰动、水土流失控制、绿化恢复、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和水土流失危害5个方面14个水土保持指标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对拉哇水电站建设中水土保持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7—2021年拉哇水电站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840,0.727,0.571,0.786,0.792,评价等级为优、良、中、良、良,呈现先减小后增加趋势,水土保持效果总体评价结果表现为良好。[结论]在拉哇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包含红线范围扰动、水土流失控制、绿化恢复、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和水土流失危害5个方面的水土保持工作总体表现良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是水土保持规划中水土保持措施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在国家和自治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全市地形地貌特征、植被类型及分布、水土流失现状及分布特点、现有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及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实际需要,并充分考虑原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三区”划分成果及划分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按照以乡镇为基本划分单元、集中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定量指标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要求,进行了呼和浩特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合理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为落实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为全市水土流失防治明确了重点工作区域,确定了分区防治方略,为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现有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能否满足多元的现实需求,尝试提出可以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为进一步细化控制值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选择易获取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和背景土壤侵蚀模数作为依据制定土壤流失控制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区域维护生态服务功能的优缺点,提出一个可以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确定方法。[结果]基于容许土壤流失量确定的土壤流失控制值,在山区可以同时满足维护供给和文化服务功能的需求,但在平原和部分水土保持敏感区不能充分满足维护文化或调节服务的需求。基于背景土壤侵蚀模数确定的土壤流失控制值,在平原和部分水土保持敏感区能满足维护文化和调节服务功能的需求,但在山区不能满足维护供给服务功能的需求。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确定北京市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能够同时满足维护山区和平原区供给和文化服务功能的需求。[结论]维护多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值的确定方法弥补了单纯依据容许土壤流失量确定土壤流失控制值的不足,为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地面,造成土壤侵蚀,而山丘区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为明确山丘区水土流失特征,以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勘测,探讨了其侵蚀环境、不同建设阶段、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侵蚀动力系统中,输变电工程以人为扰动为主,塔基区和站区、施工道路及弃土(渣)场是输变电工程的主要侵蚀单元; 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可达自然恢复期的1.3~16.1倍,施工期的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5~25.3倍; 站区和塔基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占比均高于其他侵蚀单元,山丘区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平原区域,是平原区的1.2~1.9倍; 在众多建设区域中以变电站建设、塔基开挖、线路施工临时道路为重点,着重山丘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不同建设期、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差异显著,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时应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电力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电力工程的组成、占地以及施工和生产工艺、土石方量及弃渣等工程特点的分析,总结出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与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特点。对照涉及电力项目产业发展规划、国家政策与产业布局,分别从电力项目水土保持的准入、限批和缓批方面提出共50项准入条件。根据有关技术规范和水土保持新国标的规定,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提出须修正主体设计的11项方案准入条件、须修改水土保持方案的7项方案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14.
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电工程建设对地面扰动大、影响范围广、影响时段长、水土流失及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加之在江河上修建,引发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分析水电工程占用资源特征及其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与水电工程建设相关的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经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的准入条件,从水土保持角度将水电工程建设分为批准、否决、限批、缓批4类,并分别确定了适合批准、否决、限批、缓批的条件。提出了水土保持方案准入条件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准入排序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