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其国 《土壤》1987,19(1):1-4,21
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涉及14个省(区),约2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本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10℃积温4500-8500℃,年雨量1200-2000毫米,高温与多雨同季,土壤生产潜力甚大。旱地土壤资源是本区粮食作物、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和林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面积1043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17%,主要分布于低丘岗地及高原山地,共包括以下六种类型(表1)。  相似文献   

2.
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壤的肥力特点及其利用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其国  石华  王明珠 《土壤》1981,13(5):161-168
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台湾以及安徽、湖北、四川、江苏与西藏南面的一部分,涉及十四个省(区),面积21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0%。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通报》1983,(2):13-17
现在,我们就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谈一些情况和几点意见。一、建国以来广东省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山区、丘陵和台地占陆地面积的77%。土壤易遭冲刷流失。据解放初期调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包括荒山轻度流失)共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0%。其中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是多年来治理的主要对象,分布在70多个县市。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有38个县市,尤以韩江、东江、西江、北江、鉴江中上游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富铝化土壤发生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的富铝化土壤,主要包括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及黄壤等土类.这类土壤跨越我国热带亚热带,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发展粮食、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与林木的重要基地.长期以来,国内外不少土壤学者,曾对富铝化土壤进行过大量研究[1,3,4-7],但迄今有关这类土壤的成土条件,发生过程及基本属性,特别是与此类土壤分类有关的发生诊断特性与指标仍未能完善地阐明.本文企图根据近几年的研究结果,着重讨论我国富铝化土壤的发生过程与有关化学诊断特性,为这类土壤进行定量分类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5.
文亦芾  赵俊权 《土壤学报》2008,45(3):569-572
红壤是我国南方14省(区)的重要土壤类型和耕作土壤,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浙江、云南等中国南部地区,总面积约218万hm2,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2·7%,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8%[1]。红壤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粮食、经济作物和肉类产品等的主要生产基地,其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54·8%。由于土壤发育完全,淋溶强烈,红壤呈盐基不饱和状态,土壤呈酸性。仅在云南红壤面积就有17·1×107hm2,占全省面积的32·3%,其中草地面积达1·5×10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3·9%[2]。近年来,全省各地人工草地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20%~30%[3]。土壤缺磷是造  相似文献   

6.
黄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壤是我国南方山区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山地上,以四川、贵州两省为主,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和台湾诸省(区)均有相当面积的分布.母质以花岗岩、砂岩为主,还有页岩、第四纪红色粘土、石灰岩和片岩等.黄壤的自然植被为常绿林和落叶林,目前大部份地区的森林植被已被破坏,为草本植被和农作物所代替.  相似文献   

7.
华南植物园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利用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维垣 《土壤学报》1986,23(1):89-92
华南植物园位于广州市东北郊,约在北纬23°10'与东经113°21'附近,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为丘陵河谷平原,海拔在20—30米之间,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是赤红壤。园内分为植物展览区和试验区两大部分,引种栽培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但在火炉山和青山等丘陵、台地仍有次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一部分灌木草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引种驯化的试验研究基地,普及植物学知识的园地,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南亚热带土壤,植被特征的一个代表。因此,对该园土壤的研究,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通报》2017,(1):94-100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以及养分循环转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西双版纳5种森林类型(热带季节雨林、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曼安次生林、鸡血藤次生林和沟谷林次生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以及微生物碳氮利用效率的变化。与热带季节雨林和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相比,3种次生林具有较高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沟谷林次生林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4种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总氮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碳氮比显著负相关。热带季节雨林和沟谷林次生林有更高的微生物商,表明热带季节雨林和沟谷林次生林具有更高的微生物碳氮利用效率。微生物商的变化与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总氮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可为更好地评价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活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热带、亚热带土壤地球化学类型的主组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志东  龚子同 《土壤学报》1983,20(4):432-439
我国热带、亚热带的土壤资源丰富,类型繁多.土壤工作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关于运用数学手段进行土壤物质分类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也已发表过多篇文章.本文拟从土壤地球化学观点出发,采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热带、亚热带土壤的地球化学类型进行物质分类.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丘陵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水土流失比较显著的水蚀面积150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由于水土流失,每年输送全国各大河流的泥沙约50亿吨,含氮、磷、钾土壤养分近一亿吨,建国以来,全国修梯田约一亿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7%多,相应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量。可是有些地区对水保工程的排洪能力重视不够,致使工程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黄河中游的黄土易遭侵蚀地面植被差的沟壑区,加之山高坡陡、暴雨多的特点,形成了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较为复杂;在热带和亚热带所特有的生物气候因子影响下,土壤向着富铝化的方向进行,造成大面积的红壤、黄壤和砖红壤,后者在广东的南部分布尤广。尽管这些土壤占据着华南相当大的面积,但对其生成发育、特别是发生学上的生物化学过程、植被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虽然近年已有论著涉及[1]。  相似文献   

12.
<正>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涉及4省、34个地(市)、184个县,是我国粮、棉、麻、油的重要产区之一。流域内人口、耕地均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在不到全国3%的土地上,生产了全国16%的粮食,其中小麦、棉花和上交的商品粮分别为全国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淮河流域还有三分之一的山丘区,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涉及23个地(市)、100个县,一直处于低产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亚热带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指出亚热带区是我国得天独厚的“物华天宝”之地,但水土流失影响本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重点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历史演变、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阐述了建国以来不同空间尺度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在分析流失面积变化的基础上指出,50多年来,全区水土流失形势与全国一样,呈抛物线发展态势。最后,强调指出水土保持和土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密切注意保护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预防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4.
大明山位于北回归线上,北纬23°24′~23°30′,东经108°22′~108°24′。蕨类植物非常丰富,现已发现49科、114属、290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可划分为12类型(变型),种可划分为13种类型(变型),科内、属内种类贫乏。本区系具亚热带性质,带有明显的热带性,热带分布属占70%,热带分布种占47.82%,亚热带分布属占12.28%。特有现象明显,有中国特有种47个,其中大明山特有种9个。本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特别是印度支那蕨类区系有密切的联系,属的相似率高达97%,种的相似率为65.39%。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及湿地保护工作在20世纪末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面积已跻身世界前列 ,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据了解 ,截至2000年年底 ,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276处 ,总面积1.23亿公顷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44 % ,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自然保护区有155处。江泽民总书记题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为3180万公顷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31 %。从1996年开始的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显示 ,到2000年底 ,全国已经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89处 ,…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富铁铝土壤的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我国富铁土和铁铝土分类的历史。我国控工土壤分类开始于30年代,从50年代开始,我国土壤分类深受前苏联地理发生分类的影响。在地理发生分类体系中,按生物气候气候条件,热带、亚热带地速性土壤分别为燥红土、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从80年代,我国土壤科技工作者结合我国实际,引入了土壤系统分类。这一分类的虽根据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划分土壤类型。据此,这一区域的地带性土壤主要是铁土和铁铝土。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葫芦改善水质及提供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葫芦是世界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最重要水生杂草之一。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等地,水葫芦都广为分布。佛罗里达州的总面积中有8%(120万公顷)为淡水水面,其中约有20万公顷每年为水葫芦所复盖。该州的政府和私人机构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其国  王明珠  何园球 《土壤》1991,23(1):8-15
本文研究了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凋落物的数量、化学组成、分解速率及其土壤发育特点。研究表明,季雨林的凋落物量 > 雨林 > 常绿阔叶林;凋落物中灰分总量以季雨林的最大、雨林的次之,阔叶林最少;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以最初的90天内最快,以后渐趋缓慢,凋落物在地表的分解速率比表土层快10-20%。热带亚热带森林有明显地生物富集作用,通过凋落物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凋落物归还给土壤的养分元素总量为0.305-1.123吨/公顷·年。由此可以判断土壤发育进程的快慢,如季雨林土壤的发育进程相刘较快,雨林次之,常绿阔叶林最慢。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水土资源是极为丰富的,但我国又是一个地形、地势复杂而又多变的国家。海拔高度超过500米以上的土地面积,就达到全国面积的88%,而山区面积也有69%,平原面积仅为12%。这样广大的水土资源,如何加以保护和利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著称。但是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丰富的水土资源,尤其是山区的水土资源,并未列入为“物产丰富”的内容。所以水土流失的面积和数量,都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20.
陆长青  廖海秋 《土壤》1986,18(4):219-219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粘土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各类土壤中高岭石的化学性质,一直无法直接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