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输电线路作为路径长、跨度大的典型线型工程,在生态环境脆弱的丘陵地貌、山地地貌等山丘区进行建设,会破坏该区环境,加剧水土流失。为顺应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以沿线涉及黄土丘陵地貌、山地地貌和平原地貌的陕北—湖北±8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测钎法监测水土流失,对其水土流失特征、强度及其治理体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具有点状线型分布特征; 其工程空间跨度大,侵蚀环境差异显著,侵蚀类型多且复杂。(2)输电线路工程在黄土丘陵地貌的土壤侵蚀模数〔12 000~25 000 t/(km2·a)〕明显高于山地地貌〔3 600~9 500 t/(km2·a)〕和平原地貌〔950~2 000 t/(km2·a)〕,是该工程重点土壤侵蚀防治区。(3)站区和塔基区是输电线工程造成最大土壤侵蚀量的水土流失单元,其土壤侵蚀量分别为27 267 t和37 478 t,应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单元。(4)在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基础上,融入近自然治理思想,优先选择乡土草、灌、树种,以此集成针对山丘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输电线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冻土地区青藏铁路建设水土流失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沿线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是风蚀和冻融侵蚀,风蚀控制因子是植被覆盖度,冻融侵蚀控制因子是地表热干扰。中铁四局集团在青藏铁路15标段施工中,优化施工组织,对主体工程区、取土区、弃土区和临时用地区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地表植被、土壤结构和冻土环境,减少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3.
吉林引四平市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 ,虽占地面积不大 ,但因线路长、跨越地貌类型多、穿越道路与河流多 ,施工过程中对沿线地貌植被及耕地影响较大 ,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为减少和防治水土流失 ,其主体工程的施工应避开雨季和风季 ,在管线穿越公路和河流的地段要采取浆砌石护坡或护岸 ,穿越耕地铺设地下管道时要处理好表土 ,在埋设管道的覆土上应种植浅根性植物 ,其他施工区和影响区应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4.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扰动地面,造成土壤侵蚀,而山丘区自然条件复杂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为明确山丘区水土流失特征,以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与实地勘测,探讨了其侵蚀环境、不同建设阶段、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侵蚀动力系统中,输变电工程以人为扰动为主,塔基区和站区、施工道路及弃土(渣)场是输变电工程的主要侵蚀单元; 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可达自然恢复期的1.3~16.1倍,施工期的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5~25.3倍; 站区和塔基区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占比均高于其他侵蚀单元,山丘区土壤侵蚀模数均大于平原区域,是平原区的1.2~1.9倍; 在众多建设区域中以变电站建设、塔基开挖、线路施工临时道路为重点,着重山丘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山丘区输变电工程不同建设期、不同侵蚀单元水土流失特征差异显著,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时应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其侵蚀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本论文以华北南部山丘区和平原区某500kV 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类比法计算出该工程原地貌情况下水土流失量为830.69t,因工程建设可能引起水土流失量为1975.39t.结合该工程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治方案,并对水土保持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河北南部500kV输变电工程建设中的土壤侵蚀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其侵蚀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河北南部电网衡水等500 kV输变电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依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规范,计算出工程建设和植被恢复期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为3 423.74 t,新增土壤流失量为2 471.30 t。分析水土流失重点区域,确定了本项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项目建设提出了防治土壤侵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豫西黄河流域土壤侵蚀环境特征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黄河流域是黄河泥沙的产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下游泥沙、洪水问题更加严峻。通过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地质环境及形态类型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研究区控制土壤侵蚀的主要地质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据不同地质环境特征,主要考虑地形地貌类型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将研究区土壤侵蚀环境类型划分为基岩山地丘陵侵蚀、黄土塬梁峁丘陵侵蚀、河谷侵蚀3种类型,这对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以及区内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属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其类型、程度和强度与主体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新疆段所处的脆弱环境条件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成因、特点及防治,结合管道安全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期做好新疆油气管道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从...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的环境地球化学景观与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与基底断裂关系密切。盆地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的环境地球化学景观和元素分布特征,尤其是定边—绥德断裂带和华池—大同断裂带将盆地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地貌景观区;鄂尔多斯盆地内的基底断裂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盆地的地势、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岩石类型、岩性构造、土壤类型及其性质、浅层地下水及其性质,并间接地控制了土壤岩石后期的改造、风与水的动力条件等因素。研究盆地基底断裂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用于指导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的环境地球化学景观与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与基底断裂关系密切。地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的环境地球化学景观和元素分布特征,尤其是定边-绥德断裂带和华池-大同断裂带将盆地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地貌景观区;鄂尔多斯盆地内的基底断裂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盆地的地势、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岩石类型、岩性构造、土壤类型及其性质、浅层地下水及其性质,并间接的控制了土壤岩石后期的改造、风与水的动力条件等因素。研究盆地基底断裂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用于指导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项目水土流失影响指数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II)对106个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评价,通过专家咨询法对9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专家意见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每个水土流失影响指标的权重。然后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侵蚀类型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参照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计算结果,将高速公路类项目按照影响等级分为三类,即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大于0.387的属于重度影响类;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在0.258~0.387之间属于中度影响类;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小于0.258为轻度影响类。针对高速公路项目水土流失影响程度,主要从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水土保持工程等级,水土保持措施配置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国家重点公路重庆奉云段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对重庆奉云段高速公路工程特点、施工工艺深入分析并类比其他地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进行了准确界定,并充分考虑了路线经过区诱发性滑坡、泥石流影响及潜在危险性.提出了包括主体工程防护、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及诱发性滑坡、泥石流预警防护三位一体的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并对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强度大的弃渣场进行了分类典型设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开发建设项目的发展,开发建设过程中引起的土壤流失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以青藏高原平阿高速公路青沙山隧道南口的两个弃土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弃土场坡面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平均降雨强度和径流深的相关性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同植物配置坡面的土壤流失量预测方程。研究结论对该地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土壤流失量的预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总结评价近几年来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指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难点和不足,包括合理的监测频率难以确定,水土流失动力因子监测不深入和高新技术引入及应用不足;展望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发展趋势,为实际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重庆奉云段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特点采用时空二维法分施工期、运营初期两个时段对重庆奉云段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扰动地表区、弃渣场、表土临时堆置区、桥涵基础弃渣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水土流失总量为46.28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42.07万t,水土流失新增指数为9.99,其中弃渣场、扰动地表区新增水土流失量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54.58%、42.07%,弃渣场和扰动地表区是严重水土流失区;施工期水土流失强度为运营初期的59.32倍,是严重水土流失时段。对USLE在高速公路水土流失预测中参数取值方法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已经实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但有不少的编制者在编制建设类和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时往往出现失误.建设类和建设生产类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根据多年编制两类水土保持方案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这两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工作在水土保持要求、服务年限、预测时段划分、防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以防止在编报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量预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以及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侵蚀坡地草被快速恢复与控制水土流失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侵蚀坡地采用条沟—草块的特殊建植草地方法。在治理后的3个月内,用条沟—草块建植草地的小区其土壤侵蚀量仅为140 kg,比整地但无种植、原坡面和全垦等高种草的小区分别减少了823,249和670 kg。用条沟—草块建植草地的小区当年的土壤侵蚀为1 500 t/km2,比整地但无种植、原坡面和全垦等高种草分别减少了10 591,3 514和7 760 t/km2;第2 a以后,条沟—草块草地的土壤侵蚀量均在700t/km2以下。治理3 a后侵蚀坡地的草被物种由6种发展到16种。在侵蚀坡地治理当年,坡地的植被覆盖率就可达85%,能在短期内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Soil carbon (C) losses and soil translocation from tillage operat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causes of soil degradation and soil eros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quantify the variability in tillage-induced carbon dioxide (CO2) loss by moldboard (MP) and chisel (CP) plowing across an eroded landscape and relate the C loss to soil properties. The study site was a 4 ha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v. Marshall) field with rolling topography and five soil types in the Svea-Barnes complex in west central Minnesota (N. Latitude = 45°41′W, Longitude = 95°43′). Soi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at several depths at a 10 m spacing along north–south (N–S) and west–east (W–E) transects through severely eroded, moderately eroded and non-eroded sites. Conventional MP (25 cm deep) and CP (15 cm deep) equipment were used along the pre-marked transects. Gas exchange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with a large, portable chamber within 2 m of each sample site following tillage. The measured CO2 fluxes were largest with the MP > CP > not tilled (before tillage). The variation in 24 h cumulative CO2 flux from MP was nearly 3-fold on the N–S transect and 4-fold on the W–E transect. The surface soil organic C on the transects was lowest on the eroded knolls at 5.1 g C kg−1 and increased to 19.6 g C kg−1 in the depositional areas. The lowest CO2 fluxes were measured from severely eroded site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variation in CO2 loss was partially reflected by the degradation of soil properties caused by historic tillage-induced soil translocation with some wind and water erosi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across the rolling landscape complicates the determination of non-point sources of soil C loss and suggests the need for improved conservation tillage methods to maintain soil and air quality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我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执法力度的加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日趋繁重.为了保证水保方案编制的质量,国家实行了资质证书制度,并制定了方案审批、监督实施的具体办法,使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逐步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理.与此同时,由于开发建设项目工程类别多,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各异,以往遵循的水土保持各类标准和规范不适应新的情况,而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的技术规范还未颁布,在当前的水保方案编制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若解决不当势必影响水保方案的编制及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本文根据近几年编制各类建设项目水保方案的实践,就有关问题与大家商讨,以期提高水保方案编制质量.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  相似文献   

20.
开展水土流失监测是对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监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家重点公路阿(荣旗)深(圳)公路粤赣段工程建设及其水土流失特点、危害的分析,结合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对开展水土流失监测的内容、监测的方法、监测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就工作中的有关具体监测细节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