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陕北安塞县马家沟流域近20 a来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震后山地灾害活动风险对灾区的发展规划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四川境内震后灾区基础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分别对灾区的44个县(市)进行了山地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价,并以震后灾害点密度对危险性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具有线性函数关系。评价结果表明,高度危险区集中于龙门山断裂附近,并且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面积比例为39.8%;极高易损和高度易损区则主要分布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等大城市周边地区,面积比例为13.1%;高度风险区则主要位于龙门山腹地向山前平原的过渡带,属于高度危险和高度易损的结合部位,面积比例为11.0%。高风险区是今后恢复重建和发展规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中度风险区由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推进,其承灾体的易损性将会上升,容易导致其向高度风险转化,也要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以"5·12"地震前后的TM影像为数据源,根据研究区特殊的地貌特征和灾毁分布特征,采用分区处理的方法,提取了地震前后彭州市土地利用图.彭州市灾毁面积达200.53 km2,占彭州市总面积的14%.提出以R(4)G(2)B(7)波段组合的影像图来区分河流与灾毁,可以大大提高灾毁提取的精度与速度.将灾毁信息与高程数据、坡度数据、坡向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出:灾毁与高程成正相关;随着坡度的增加,灾毁比例先增后减,灾毁最严重的坡度为35°~55°;西-西南向灾毁比例相对较高,东-东南向灾毁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配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划分的8个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省(自治区)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的必要性,并以陕西省境内黄河流域为例,重点探讨了其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的方法与成果,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模式.最后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四川灾区震后公路重建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5.12"汶川地震后灾区公路设施严重损毁的状况,本文论述了灾区灾后重建过程中,公路设施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水土流失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灾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破坏性极强,不仅给灾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使灾区的山体、林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遭受重创。对四川地震灾区震前(2002年)、震后(2008年)和恢复期(2013、2018年)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侵蚀模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水土流失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基于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分析结果,对灾区下一步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可更好地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市马贵镇遭受台风袭击后的洪水灾害调查,分析其生态环境新问题,并根据洪灾破坏的特殊性、生态破坏的程度、人类活动的关联性,将马贵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划分为重点治理区、次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生态保育区以及河流景观恢复区5个治理分区,提出灾后恢复重建总体策略及思路以及各治理分区的治理策略和措施.认为坚持以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可协调生态恢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及模式确定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复杂状况,采用实地调查数据与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以行政村为单元,介绍了一种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包括整治潜力在内的影响重建区整治模式的15个典型指标,通过分析处理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及社会经济与人口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各指标进行定量描述,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提取6个主成份指标,通过层次聚类法将155个行政村进行量化分析,最终确定了5种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研究表明,绵竹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为1763.23hm2;适宜改造提升模式的村有81个、适宜特色整治模式的村15个、适宜迁村并点模式的村16个、适宜集聚扩展模式的村28个、适宜生态搬迁模式的村15个。该研究成果可为灾后重建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及整治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96.8”洪灾后,晋中市太行贫困山区榆社、左权、和顺、昔阳4县积极进行灾后重建,全方位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水保生态建设中通过项目引导、示范推动、大户经营等,积累了国家非重点治理区搞好水土流失防治和水保生态建设的经验。截至2005年底止,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2 267 km2,同时积极探索生态自然修复的路子,通过封育保护、生态移民、牛羊圈养、燃料替代等多种途径,累计封育保护面积达768.7 km2,使区内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针对生态自然修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地震对灾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救灾、灾后重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救灾、灾后重建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震震后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县2008年5月12日发生8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突显震后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问题。本文从震后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地震灾后伴随的环境灾难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灾后重建的九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展中山市境内平原河网区水土流失易发区的划分工作,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保护宝贵的水土资源,为政府依法行政、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区域内土壤抗蚀性弱,母岩易风化,降水多,强度大且年内分布不均,水热条件充裕等自然特点,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较强等社会经济特点,基于GIS,RS技术开展研究。[结果]通过划分水土保持分区,明确了需界定水土流失易发区的平原河网区范围,也探明了研究区地形地貌、降雨、土壤、植被及河网区水土流失易发敏感因子,合理选取定量和定性指标,构建了水土流失易发区划分指标体系,划分出中山市平原河网区水土流失易发区。[结论]中山市平原河网区水土流失易发区主要有小榄镇、黄圃镇等9个镇区,土地面积约666.92km2,占该市土地总面积的37.39%。易发区划分成果完善了中山市水土保持规划体系,同时也可为编制地市级水土保持规划或制定规章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快速城镇化地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不同地形梯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本研究以2000年、2008年和2016年3期影像和ASTERGDEM为数据源,分析2000—201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选用坡向、坡度变率、地形起伏度、地形位指数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指数对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分布特征和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6年,榆次区建设用地主要向西北方向扩张,主要分布在地形起伏度30m、坡度变率2°、阳坡和半阳坡及地形位为1~3级的地区。土地利用以建设用地、耕地和未利用地为主,其中耕地所占面积最大,2000年、2008年和2016年的平均比例为46.91%。2000—2008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43.07 km2,未利用地面积减少37.33 km2; 2008—2016年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21.00 km2,而耕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70.61 km2和37.36 km2。2)在坡度变率、地形起伏度和地形位梯度上,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主要分布于低梯度带,而林地和未利用地分布于中高梯度带;建设用地和耕地在平地、阳坡和半阳坡呈分布优势,林地在阴坡和半阴坡具有分布优势,而未利用地的优势分布区为阳坡和半阳坡;2000—2016年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向地形起伏度30 m、坡度变率为2°~15°、地形位为4~11级的区域扩张。榆次区土地利用变化地形梯度差异明显,地形因素、人类活动、政策因素、交通和区位为其主导因素。该研究结果为区域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合理规划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土地退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退化是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严重的土地退化已成为岷江上游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了该区土地退化的现状: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河谷进一步扩大;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人口快速增长和草场过度放牧等土地退化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改善生态环境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大坡耕地的坡改梯力度、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加强法制建设及其监督管理的土地退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地形复杂区小流域划分方法进行研究,为区域生态小流域建设、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湖北省为例,其地形涵盖山地、丘陵和平原,且多河流、湖泊分布。首先基于DEM自动提取全省小流域,然后辅助沟道、遥感影像、居民点数据人工修正山区小流域,在平原区采用高精度水系替代常规沟道进行人工修正,并对适宜集流阈值、小流域面积频率、精度以及河网密度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共划分小流域5 806条,面积在30~50km2的占60%,且划分精度高;面积小于20km2划分精度低,在平原区分布密集;总体上,山区小流域的划分精度高于平原区,但其小流域平均河网密度低于平原区。[结论]对任何地形进行小流域划分,都必须使用人机交互修正,才能获得较好的结果;平原区小流域自动划分的精度低于山区,需辅助高精度水系资料进行修正才能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适合北京市区域环境特点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完整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为有效控制城市扩张发展生态安全底线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北京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功能及各类自然保护地提取生态源地;综合考虑全域多要素指标,运用生态源地扩张阻力面和城镇用地扩张阻力面差值划分生态安全格局(即高水平生态区、中水平生态区、低水平生态区、生态城镇临界区、低水平城建区、中水平城建区和高水平城建区)。同时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区域,从而构建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 北京市生态源地总面积为3 568.95 k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1.7%,集中分布在北京市西北区域,呈包围中心城区态势;北京市重要生态廊道11条,生态节点153个,其中石景山区生态网络密度最大,东城区生态网络密度最小,北京市中心建城区呈“摊大饼”式蔓延,城区的生态廊道断裂程度较高。[结论] 北京市生态格局破碎化明显,未来应优化生态节点空间布局,以保护生态源地,规划生态廊道,控制生态城镇临界区建设等方式获得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赵世伟  李壁成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6):170-173179
以土地生态景观格局优化为基础,以功能定位与建设为目标,进行了上黄示范区生态经济功能区规划与建设,提出了生态保护功能区、旱作农业功能区和高效生态农业功能区的景观生态特征、主体功能、主体模式和指标要求。通过5a的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上黄示范区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4470元,人均产粮480kg;植被覆盖率达到70.3%,土壤侵蚀模数小于500t/(km2.a),初步实现了生态保护区"保土、理水、储碳和植物资源保育利用",旱作农业区"土壤培肥、粮食增产、土地生产力提高",高效生态农业区"光热水资源优化组合、低碳高效、社会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功能目标。建立的功能区模式和相应的建设技术体系,将为宁南及黄土丘陵区乡村一级为基本单元的生态经济功能区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定量揭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为该区及类似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基于Landsat8卫星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的遥感生态模型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8年,杨凌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遥感生态指数均值由0.45升至0.50,呈上升趋势的面积为50.77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8%;杨凌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空间分布具有向西北优而东南城区差两极扩散的趋势;干度分量对生态指数模型整体影响最大。[结论]杨凌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区人为活动密集区和大型工业园区,体现出高度聚集的特点。在杨凌区未来规划和发展中,应控制并有效减小裸地和建设用地面积,重视生态景观和城区绿化。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吉隆坡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揭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港口城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规律,为当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马来西亚吉隆坡市2000,2005,2010,2015,2020年5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交互式数据语言(IDL),采用指数分类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并应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吉隆坡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最后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5年吉隆坡市土地利用数据。[结果] 2000—2020年吉隆坡市种植园和林地大幅减少,建设用地迅速增加,港口与城市圈中部区域种植园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化、不规则化,景观类型空间连通性降低,景观异质性增强;2025年吉隆坡市建设用地和种植园面积分别为1 624.12 km2和2 216.99 km2,与往年相比,建设用地增加,种植园减少。[结论] 2025年吉隆坡市土地利用类型仍主要以种植园为主。宏观来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种植园的数量持续减少。未来发展规划需进一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对种植园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划定县级以上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指导水土保持措施的科学制定和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方法]在参加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工作和完成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及分析研究,提出了土壤侵蚀强度、林草覆盖度和水土流失治理度等定量指标和江河源头、引水水源、基本农田等保护区的定性指标。[结果]利用GIS和RS技术,以乡镇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按照定量指标,解译遥感影像数据,生成了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成果图。利用定性指标,按照相对集中连片,突出重点,适当概化的原则,对划分成果进行了归类修正。以地貌类型为主线,并参照水土保持功能,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分类和命名。[结论]陕西省划分为6个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6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共计12个大片区,是编制《陕西省水土保持规划》、规范生产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也为市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西北干旱绿洲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景观格局特征,以及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变化,本文以干旱典型绿洲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为研究区,选取2000年、2005年的Landsat TM和2010年环境一号星CCD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室内解译与野外核查相结合,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该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基于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选取3年的MODIS数据进行了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主要以耕地、草地和灌丛为主,占总面积的88.9%。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干旱绿洲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发生明显变化,草地和灌丛呈减少趋势,面积分别由2000年的2 603.2 km2和1 166.2 km2减少至2010年的1 677.3 km2和933.8 km2;耕地和城镇逐步增加,面积分别由2000年的2 892.8 km2和209.2 km2增加至2010年的4 038.3 km2和259.1 km2;耕地主要由草地和灌丛转化而来,城镇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处于不平衡发展趋势。2)研究区景观特征趋于简单,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该区域景观格局,景观多样性、均匀度减少,优势度明显增大,破碎化程度降低,生物多样性也呈向单一方向转变的趋势。3)受气候等主要因素的影响,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呈先降低后逐步升高的趋势,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表现为林地耕地草地灌丛荒漠,林地、灌丛、草地和耕地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6.7%、38.2%、15.6%和12.3%;较高和高等级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中、较低和低等级植被覆盖度面积减少。4)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降雨量是影响干旱绿洲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以及合理规划生产模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