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旗沙打旺草地土壤水分及生产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研究主要在吴旗飞播沙打旺草地,由播种第2年到完全衰败后3、4年的十三四年间,土壤水分和产草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沙打旺草地土壤水分和生产力特征。沙打旺草地2~9年的产草量是同期封禁天然草地的7.6倍,而总耗水量仅为1.1倍。可见沙打旺草地使大量降水和土壤储水变为有效水用于干物质生产。沙打旺草地在生长旺盛的3~7年,根系不断下伸,使5~8m深层储水降至4%~5%,加剧了深土层水分亏缺,第8~9年后随着沙打旺衰败,土壤水分呈逐渐恢复趋势。衰败3~4年2~3m土层水分可以得到恢复,加之土壤肥力提高,所以衰败沙打旺草地中天然草类繁茂,产草量为对照荒山草地的1.6~3.2倍。文章最后提出了沙打旺合理的种植、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吴学栋  董俊  乔小林 《水土保持通报》1990,10(6):119-123,103
本文重点对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类型沙打旺草地生长季0—3m土层不同时段土壤水分含量及其动态变化与剖面水分动态特征,及各土地类型生长季土壤水分消长状况和水分有效生产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坡地修成反坡台地种植沙打旺,既能提高产草量,又能提高自然降水有效利用率,是蓄水保墒抗旱增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半干旱的黄土区,水分是决定植物群落生产力的主导因子。水分收入与支出,对植物的生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蒸腾是植物水分支出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研究飞播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草地的效益,估价该草地质量与生产力,1980年我们对飞播沙打旺草地及对照荒山植被优势种的蒸腾进行了定位观测,对沙打旺草地蒸腾强度、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及其与产量、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1980年1月25日方毅、李先念、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对中国科学院关于水土保持研究所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吴旗县飞播沙打旺试验成功的报告做了重要批示.当时邓副主席批示"建议由王任重同志主持,召集专门会议制定出规划和具体措施,在西北各省建立专门机构,组织实行."1980年3 月农业部何康部长在西安召见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飞播组科技人员了解情况,接着起草了向国家申报的飞播牧草的规划报告.很快,我国飞播牧草从北方向南方迅速发展起来.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重视黄土高原绿化,重视科技成果推广.  相似文献   

5.
选择晋陕蒙接壤区永利煤矿排土场沙打旺草地、紫花苜蓿草地、沙棘林地和原地貌草地土壤水分为对象,研究其蒸散、剖面分布、时间变化等特征,以期揭示土体重构及不同复垦植被模式对土壤水分及其时间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排土场3种人工植被条件下土壤平均含水量同原地貌草地相比提高了50.7%~62.3%,另外,沙打旺复垦草地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苜蓿复垦草地和沙棘复垦灌木林地(均降低了7.2%)。沙打旺和苜蓿会导致深层(120—260,120—220 cm)土壤水分亏缺,但有利于20—80 cm的土壤水分的保持;而沙棘易导致浅层(20—80 cm)土壤水分亏缺,但对深层(100—280 cm)土壤水分影响较小。上述结果说明,矿区排土场土体重构过程能够改善排土场土壤的水分条件,并且在进行植被重建的过程中,不同复垦植被对土壤水分的保持与利用形式有所不同,在本研究中,苜蓿和沙棘更有利于缓解土壤水分亏缺。  相似文献   

6.
今年8月上旬,在延安召开的北方旱地农业工作会议上,胡耀邦总书记号召大量种草种树,来它个“反弹琵琶”;并多次提到沙打旺,勉励用飞机播种。这对我国北方地区、甚至对全国各地的农业改革,都是个大爆炸。要大量种草种树,首先要思想解放,“反弹琵琶”。本文根据对吴旗飞播沙打旺、酸刺等草灌9年效果的现场调查资料,介绍一些有关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作为优良牧草在黄土高原进行飞机播种试验,是1976年由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和延安地区林业局等单位在陕西省吴旗县首先开始的。试验区位于该县黄土丘陵沟壑半干旱地区,海拔1,400—1,650米,年平均降水量约400毫米,气温7.8℃。试验于1979年取得成功并通过鉴定后,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委都很重视,认为这将为治理黄土高原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因此,这一成果在生产上得到了迅速推广。与此同时,一些著名牧草专家,在充分肯定这一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在低于400毫米降水量的干旱地区进行沙打旺飞播试验的问题,并认为这对于具有大面积干旱区的我国北方地区,将是一件很有必要和很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水分与密度处理的人工苜蓿和沙打旺草地土壤呼吸特征,分析了人工草地土壤呼吸对水分和密度的响应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增加能够显著促进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人工草地土壤呼吸速率(P〈0.01),土壤呼吸对不同密度处理的响应特征因草地植被类型不同而异,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对水分增加和密度响应不敏感。土壤水分是土壤呼吸的限制因子,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在6-7月份(旱季后期)相关性不明显,8月份后(雨季)相关性增强。土壤呼吸与表层土壤水分和温度有着显著的耦合关系,加水减弱了苜蓿草地土壤呼吸对水分和温度的依赖,而未改变沙打旺草地土壤呼吸对表层土壤水分和温度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能不能快点控制住?能。水土流失的病根找准了,快速控制水土流失的措施也有了。所以曰能。植被遭到破坏是水土流失的病根。飞播种草(包括灌木,下同),就能快速控制住水土流失:飞播沙打旺,一年草高1  相似文献   

10.
激光平地改善土壤水盐分布并提高春小麦产量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为了促进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河套灌区以普通畦田为对照,分期、分段测定了激光平地畦田0~80 cm土层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及春小麦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从渠口到畦尾,激光平地畦田不同地段的土壤水分在春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无显著差异,但从拔节期开始,上层土壤盐分逐渐升高;普通畦田从三叶期开始,上层土壤水分、盐分逐渐提高,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激光平地。普通畦田从三叶期开始,激光平地从拔节期开始,从渠口到畦尾,春小麦的生长状况逐渐变差,千粒质量、产量均逐渐降低,但激光平地的春小麦千粒质量、产量高于普通畦田。激光平地改善了畦田的土壤水分、盐分分布,促进了畦田中后段的春小麦生长,提高了畦田中后段的水分利用率及产出率。  相似文献   

11.
毛乌素流动沙地飞播后沙丘的固定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飞播后的影响沙丘固定的地貌因素以及不同沙丘类型区飞类型区飞播后所能达到的固定水平和时间进程等方面,对毛乌素流动沙地飞后沙丘的固定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沙丘地貌要素中,飞播后影响沙丘固定的最关键子是沙丘迎风坡坡度,其次为沙丘高度,当播区沙丘以单相新月形沙丘为主,沙丘普遍高度在5m以下时,飞播植物可迅速占满整个播区,飞播后10年内流沙可基本上得到全部固定,当播区沙丘形态以梧状沙丘为主,沙丘高度在10m以上时,飞播后植物仅能在丘间地和沙丘下部定居,而且很难扩展其定居范围,这种消兵类型区飞播后流沙不可能得到全部固定。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水土流失区沙打旺人工草地产草量及增产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实测数据,综合分析了内蒙古东西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沙打旺人工草地的产草量,提出了采用可食牧草量衡量其增产效益,确定了不同生长年限的沙打旺人工草地的增产效益。  相似文献   

13.
黄土塬区三种豆科牧草的竞争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沙打旺、紫花苜蓿和达乌里胡枝子3种豆科牧草在黄土旱塬以不同密度单播、混播时的竞争生长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单播时苜蓿生长次年3个密度的生产力分别为15349kg·hm-2、20582kg·hm-2、21531kg·hm-2,沙打旺和胡枝子3个密度的生产力分别为7979kg·hm-2、16440kg·hm-2、21055kg·hm-2和2412kg·hm-2、5270kg·hm-2、7102kg·hm-2.混播草地生产力以苜蓿 胡枝子最高(平均19227kg·hm-2),沙打旺与胡枝子混播的生产力最低(平均11977kg·hm-2).和生产力较高的参混种苜蓿、沙打旺单播相比,苜蓿与沙打旺混播及沙打旺与胡枝子混播的生产力在3种密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苜蓿主根下扎深度2m,0~60cm根系占总根量的66%,沙打旺和胡枝子根系最大下扎深度分别为1.8m和1.5m,0~60cm根系占总根量比例分别是80%、91%.3种牧草中苜蓿的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5.75kg·mm-1·hm-2,胡枝子最低为7.71kg·mm-1·hm-2,沙打旺居中.苜蓿群体种内个体间竞争强度高于沙打旺和胡枝子.结果表明在黄土旱塬上苜蓿的竞争生长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沙打旺和胡枝子;不同牧草混播后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生产力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下小麦(小偃6号)幼苗出土及幼苗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轻微的土壤水分亏缺使根的伸长加快,根量增加;严重的土壤水分亏缺使根和幼苗生长受抑,干旱下根/冠比增大.土壤水势低于1.80MPa时,幼苗几平不能出土.土壤水势在-0.61MPa时,形成的苗既小又弱,形成弱小苗的原因是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呼吸增加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本文提出,小偃6号向较旱区推广是一慎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人工草地通常生长数年后即自然衰退。由于沙打旺具有强烈的土壤干燥化作用,在衰退草地上播种深根性豆科牧草生长不良;而播种的浅根禾本科牧草则生长正常,这就为衰退后草地的特续发展提供了人工更新草种,并为在不宜农作的土地上建立永久人工草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地区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其土壤水分消耗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不同生长年限苜蓿生产力及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该文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地区3年、4年、6年、8年、12年、18年及26年生紫花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土壤水分的消耗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苜蓿鲜草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苜蓿草地土壤水分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增加,300cm土层以下,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平缓。苜蓿生长超过18年,上层土壤水分开始恢复,但深层土壤通体干化,水分难以恢复。苜蓿水分利用效率随生长年限的延长而降低。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半湿润区紫花苜蓿适宜的生长年限为8年,第6年为苜蓿的生长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分异质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与侵蚀过程密切相关,但土壤水分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一直是水文学,土壤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小区,生态系统,坡面,小流域和区域等不同尺度综述了土壤水分变异性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土壤水分异质性有待深化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选择典型植被油松林、沙棘、苜蓿、农田和自然草地,对其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分析,得出结论:观测期内植被类型、土壤剖面和生长季节对土壤水分具有显著影响(P<0.01).植被生长季节前期,土壤水分变化平缓;在植被生长季节中期,土壤水分变化具有显著差异.通过方差分析,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水分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植被类型间,沙棘的土壤水分最大,农地次之,而油松林的土壤含水量最小;不同植被在试验区生长适宜性顺序为:草地>沙棘>苜蓿>油松.  相似文献   

19.
梯田埂坎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田埂坎利用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软埂植物与农作物争夺水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本文通过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软埂4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得出不同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分布规律,不同利用方式对梯田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为软埂上部柠条〉软埂中部柠条〉柽柳〉黄花菜。  相似文献   

20.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属森林草原地带,荒山面积较大,地貌和土地类型多样。区内树种资源比较丰富,群众有造林的经验,这是发展林业的有利条件。但是在植树造林中不注重适地适树,加上重造轻管,普遍存在种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林木生长慢,难以成林成材等问题。影响林木难以成林成材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而不同地形部位又决定着土壤水分的变化。1982—1983年,我们在安塞县水土保持实验区的不同地形部位(立地条件),进行了土壤水分定位观测和1979年及1984年不同立地条件下林地土壤水分和林木生长情况观测,研究不同造林立地条件的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