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化红壤肥力障碍特征及重建措施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鲁如坤  时正元 《土壤》2000,32(4):198-209
本主要通过1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退化红壤养分库(NPK)的重建措施及产量效果以及纠正酸害(铝害)的途径。本为第一部分。研究表明,我国南方红壤及砖红壤养分水平较低,这是长期土壤退化的结果,根据对1021个标本的数据分析,磷素退化最严重,其次是氮,再次是钾。研究发现,纠正红壤酸度过低可以通过施用碱性磷肥(钙镁磷肥)来达到,这既补充了磷又纠正了酸害,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2.
退化红壤的有机质状况及施肥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李忠佩  程励励  林心雄 《土壤》1994,26(2):70-76
对比研究了我国南方主要类型经红壤的有机质含量状况及腐殖质的组成特征,并定位观测了施肥对退化红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广西红壤果园土壤肥力退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广西第2次土壤普查资料,对广西柑桔、荔枝、龙眼和芒果4种果园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广西红壤果园土壤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果园土壤普遍酸化,柑桔、荔枝、龙眼和芒果4种果园土壤pH分别下降了0.95、0.70,0.89和0.64个单位;有机质减少,其中芒果园和柑桔园下降较多,降幅分别达50.63%和22.45%;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下降,柑桔园下降43.64%,而芒果园和龙眼园也有30.77%和27.27%的降幅;容重增加,比第2次普查时增加14%~39%。受施肥投入影响, N、P、K养分在柑桔、荔枝和龙眼园上有增加的趋势,而芒果园在全N、速效P、速效K方面则有较大的下降。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对果园土壤环境和养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显示,柑桔、龙眼和芒果园均表现出退化,其中芒果园退化最为严重,而荔枝园由于施肥投入较多而使土壤肥力有一定进化。  相似文献   

4.
低丘红壤肥力退化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对侵蚀红壤肥力退化过程分析为基础,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评价红壤肥力退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侵蚀退化红壤复垦后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时间和生物因素是影响土壤肥力恢复的主要因素。复垦时间长,发展林业均有助于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质的恢复。因子分析能有效地减少土壤性质指标间的重复信息,起到筛选和精简指标的作用。精简的6项指标(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过氧化氢酶、土壤物理性黏粒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微生物量碳)能概括所测定的全部16项指标包含信息的90%以上,能以较少的指标来反映土壤肥力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5.
鲁如坤  时正元 《土壤》2000,32(4):198-200,209
本文主要通过11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退化红壤养分库(NPK)的重建措施及产量效果以及纠正酸害(铝害)的途径.本文为第一部分.研究表明,我国南方红壤及砖红壤养分水平较低,这是长期土壤退化的结果,根据对1021个标本的数据分析,磷素退化最严重,其次是氮,再次是钾.研究发现,纠正红壤酸度过低可以通过施用碱性磷肥(钙镁磷肥)来达到,这既补充了磷又纠正了酸害,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6.
侵蚀红壤肥力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对 6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不同侵蚀程度的红壤退化试验小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进行了测定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 6个试验小区的红壤肥力退化进行排序和评价。通过对 16项土壤参评因子和 4项参评因子评价结果的比较 ,得出土壤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过氧化氢酶、微生物碳量 4项肥力因子已基本上反映了土壤肥力退化的综合状况 ,并建立了红壤肥力退化程度的评价指标方程 ,从而大大地简化了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7.
亚热带花岗岩侵蚀红壤的生态退化与恢复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亚热带花岗岩红壤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作者认为亚热带花岗岩红壤生态系统的潜在脆弱性是退化的内因,植被的破坏是诱因,而频繁的人为干扰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可逆退化。把亚热带山地丘陵花岗岩红壤生态退化过程简化成轻度、中度和严重退化3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特征。最后总结和提出了亚热带山地丘陵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8  
采取4种不同治理模式对福建省长汀县花岗岩区红壤严重侵蚀地进行治理,1992年对各治理模式及相应对照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治理后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明显增加,土壤水解性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得到显著的加强,土壤养分贮量和速效养分供应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表明采用合适的生物措施,辅以必要的工程措施,是改善严重退化红壤肥力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坡地红壤结构退化过程的特征,结果表明,与地带性自然植坡下的坡地赤红壤比较,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的下坡地赤红壤结构退化现象明显,表现在表土砂化,即沙粒含量相对增加,粘粒含量相对减少;土壤结构稳定性下降,主要体现在较大业径水稳性团聚体减少,土壤孔隙性变差,主要体现在容重增加和较大孔径孔隙减少,对自然赤红壤而言容重增加,较大孔隙减少更为明显,对耕型赤红壤而言,土壤结构稳定性下降,表土砂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南部地区土壤养分的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total of 2 190 soil nutrient data in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of China were collected to assess the degradation of soil nutrients in the hilly region of Southeast China. The definition of soil nutrient degradation is suggested firstly, then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re set up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degradation of red soil and latosol is assessed. The percentages of areas in four grades of soil nutrient degradation, i.e., slightly deficient, medium deficient, severely deficient and extremely deficient, were 21.3%, 43.3%, 16.2% and 3.0% for soil total N; 0.7%, 6.4%, 16.7% and 76.2% for soil available P; and 25.4%, 26.3%, 8.6% and 5.0% for soil available K, respectively. The severity of soil nutrient degradation was in the order of P > N > K. The major factors leading to the degradation of soil nutrients in quantity include soil erosion, leaching and the consumption by crops. And the principal factor affecting the degradation of soil nutrients in availability is the fixation of N, P and K, especially the fixation of phosphorus. The average amount of P fixed by soils is 408 mg kg-1, and upland soils can fix more P than paddy s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