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理念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科学合理的理念是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前提,是决定信息化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有效实施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在分析总结信息化发展规律和水土保持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发展、变革发展、融合发展、动态发展、顶层发展等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理念,供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者在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互联网+"模式下监管信息化工作在加强整体规划与支撑机构建设、集中经费投入、整合社会化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是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通过对辽宁省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新时期如何做好全省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思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监测和信息化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是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全面系统分析当前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管理制度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从管理层级、管理对象、管理流程、管理要素等角度,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思路,并从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技术规定3个层面,明确了近期的主要工作,旨在逐步形成水利部、省级、地(市)级、县级自上而下、覆盖全面、设计科学、管理规范、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最终达到统一要求、上下协同、稳定推进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武亚云 《计算机与农业》2011,(8):114-115,149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云南省农业信息化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十二五时期,要完成既定目标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融入群众难、取信群众难、作用发挥难、工作开展难等普遍性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可将信息化作为村官工作的切入点,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信息化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做事中锻炼,实现激情与现实的对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北京市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利用遥感技术探索"天地一体化"监管模式,不断完善监测网络体系,出台地方性标准规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平台组成的北京市水土保持信息化体系,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监测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做好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是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延长信息系统生命周期、高效发挥系统投资建设效益、实现水土保持信息化的关键所在。在分析总结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成效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工作特点,探讨提出了水土保持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总体目标、工作内容,并对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组织方式、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息化成为各行业领域长期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监督管理、重点治理工程图斑精细化管理、专业系统的开发运用等信息化手段为水土保持工作高效发展提供了先进技术手段。介绍了广东省水土保持信息化的建设背景和工作现状,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下一步广东省水土保持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借鉴并总结国外农业信息化比较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经验,结合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对甘肃省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农业系统是一个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与自动化等多种现代高新技术为一体的,融合现代农业技术的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和应用系统。在充分分析数字农业系统的研究意义、内涵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环境下数字农业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方法和架构,并详细探讨了数字农业系统核心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及设计结构,以及未来物联网环境下数字农业系统,乃至智能农业系统地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香菇培养料中投放一定浓度的重金属镉(Cd),研究香菇子实体对Cd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香菇子实体对培养料中Cd的吸收富集规律为y=541.77x2.938(2R2=0.9135)(x、y分别为培养料、香菇中Cd的含量),富集系数达到10.39~18.00,当香菇子实体中Cd的含量为y=1.5mg·kg^-1时,培养料中Cd的临界含量值x=0.1347mg·kg^-1。分别选择3个香菇主栽品种、两种不同栽培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研究香菇对Cd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Cd低富集的品种为"庆元9015",比对镉积累最多的"庆科20"Cd含量降低33.19%,Cd低富集的栽培方式为"离地层架栽培方式"。据此形成了香菇中重金属Cd的综合控防技术,为香菇质量安全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索了构建农业产业链信息流模型,以"关联数据采集-多源数据同化融合-海量数据分析处理-多用户交互应用"为研究路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解决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处理、基于领域本体的数据解析、信息编码标准等问题,集成其他相关的技术,支持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获取、管理、分析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如何利用农产品现代交易方式健全价格机制、改善农产品流通过程,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博弈论为分析论证的基本方法,主要依据农产品价格及本身特性,建立了买卖双方选择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博弈模型,并找出了该模型的纳什均衡解——买卖双方都选择电子拍卖交易方式,从而为农产品电子拍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农业生产技术问题诊断、农业专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农业生产者对专家系统应用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种适用于农业领域问题的推理机制,并成功地在诊断型农业专家系统推理机开发集成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的复合性、交叉性影响了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也影响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构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工学并行式"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封育对退化草原植被恢复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封育是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梳理现有封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封育对植物多样性、生物量、植被演替、土壤物理与化学性状的影响效应,发现:受地理区域、气候条件及封育前退化程度等本底条件的影响,封育条件下植被多样性呈现出显著增加、基本稳定和明显下降3种结果,生物量则表现为围封初期增加,围封时间过长不利于维持较高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封育使得种群拓殖能力与群落资源冗余,土壤种子库结构改善、密度增长,退化草原呈正向演替,并可能出现3种演替模式。封育消除了土壤紧实层,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状,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效应不一致。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今后应深入研究的6个内容与方向,对丰富封育条件下退化草原恢复效应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将国内外高校学科馆员服务内容归纳为一种模式,即学科馆员"藏、参、教—联3+1"模式。所谓"藏",即馆藏建设;"参",即参考咨询;"教",即教育培训;"联",即院系联系。阐述了该模式四个要素的意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对普通高校实施学科馆员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能本管理"理念内涵和原则的介绍,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引入能本管理理念的意义,以及能本管理理念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农艺措施对铜胁迫苹果树毒害效应的缓解效果,利用长期盆栽试验(600d),研究了棕壤上介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三级标准间的低剂量铜胁迫下,钙(CaCO3)、铁(FeSO4)、钾(K2SO4)以及半腐熟鸡粪(CM)对苹果幼树生长和果实铜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320mg·kg^-1的铜胁迫600d导致苹果树春梢萌动迟缓,生物量、果实数量下降,果实铜含量升高(P〈0.05)。施加CaCO3对铜胁迫苹果树的生长(新梢萌发和果实数量)有明显的缓解效果,并降低果实铜含量(P〈0.05),降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的风险。K2SO4虽能够缓解铜胁迫对总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却导致果实数量减少,果实铜含量增高(P〈0.05)。FeSO4和CM对于植株生物量和果实数量没有明显的缓解作用(P〉0.05),但能降低果实铜含量(P〈0.05)。综合考虑对果树生长和人类食品安全的影响,将缓解效果分为“安全的解毒”、“安全的不解毒”、“危险的解毒”和“危险的不解毒”4类。K2SO4属于“危险的解毒”,在农用棕壤上应慎用;FeSO4和CM属“安全的不解毒”;CaCO3属于“安全的解毒”,具有较好的缓解毒害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