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业气象数据库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志成  高苹 《中国农业气象》1996,17(6):17-20,23
农业气象数据库系统由逐日气象资料数据库、逐旬气象资料数据库、年月气象资料数据库、农业气象观测资料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设置6大功能模块组成。具有快速、通用、随意、实用、点面结合、资料共享、操作简便的特点,内容丰富,查询和统计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2.
采用Windows98操作平台,利用Visualf FoxPro5.0作为开发语言。重建了农业气象数据库系统。新系统保留了原来规范的数据库结构和合理的查询,统计功能,增加了全省分区管理功能;首次实现了将AB报旬资料自动添加到历史逐旬资料库中的功能,并可进行实时特定的统计分析;完善了数据库的建立,文件格式转换功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农机事故档案手工管理中报表重复、工作量大、照应性差、统计范围窄、查询速度慢等问题,开发了农机事故档案辅助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能完成事故档案的输入、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统计分析、报表打印及多种辅助功能,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通用性、开放性、安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气候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基本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及气候分析资料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实现数据的统计计算、查询、追加及空间属性分析等功能设计及分等级的数据共享设计,系统建成后可提供气候资源及生态环境基础数据信息、数据加工信息、图像信息及相关技术产品,为开展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土地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原立峰  谢永生 《土壤》2004,36(3):333-336
手工管理土地资料的方法,数据更新周期慢,综合利用率低,查询统计复杂,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土地信息系统研制过程中系统数据库建立工艺流程的介绍,详细阐述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及其管理模式,土地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以及系统的运行特点和系统建立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3S技术,以Visual Basic为开发平台,设计、开发了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系统管理与维护、空间操作与分析、查询统计等7个核心功能模块,为科学合理地经营和管理林业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植物检疫咨询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各地的病虫草害疫情资料,气候资料,建立了计算机植物病虫草害检疫咨询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查询各地病虫草害的疫情或查询各种病虫草害的疫区;分析预测各种检测对象的可能发生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讨论了Internet上的水产统计信息查询网页的开发制作。程序的开发选择了ASP解决方案和动态网页开发制作技术,通过ODBC接口访问后台水产统计数据库,从而实现互联网上Web数据库的访问。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武威市凉州区和民勤县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危机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实施退耕保育工程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然而,该地区耕地分散度高、地块数量大,给退耕保育的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亟需开发高效快捷的生态信息管理系统。该研究以实地测量数据为基本数据库、资源二号卫星影像资料为辅助校正,采用ArcGIS二次开发技术,通过MO2.4组件和VB6.0语言相结合,建立该地区退耕保育生态信息统计查询系统。该系统通过加载全部2 190个地块的属性,实现对不同空间尺度、不同行政单元和不同年份退耕保育面积及属性进行实时、快捷查询和有效管理。该系统的建立为今后该地区高效动态实时管理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生态信息平台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水稻褐稻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oxpro2.5BforWindows将本站历年的褐稻虱虫情资料及气象资料输入计算机,本系统具有褐稻虱数据的存贮,修必主要查询及统计分析绘图等功能,为科学合理利用历史资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蒙古10个盟(市)农区58个气象站1961-2010年降水和气温日资料,38个旗(县)1961-2008年小麦、1979-2008年玉米和马铃薯单产资料,用自然对数曲线模拟作物趋势产量,并从单产序列中剥离气象单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大部盟(市)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气象单产与生长季降水量和气温变化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利用PRECIS区域气候模式在SRES(A1B、A2和B2)和国家气候中心CMIP5数值气候模式对未来30a(2011-2040)10个盟(市)3种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积温和降水量的模拟结果,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各盟(市)作物的气象单产。结果显示,大部盟(市)气象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预计未来30a全区平均小麦气象单产将增加179.0kg/hm2,玉米和马铃薯的增幅分别为51.6和50.7kg/hm2。叠加趋势产量后,小麦预计约增产1221.4kg/hm2,玉米和马铃薯预计约增产2121.1和1008.0kg/hm2。研究结果可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确定粮食生产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模拟增温增雨对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于2011年7-9月和2012年5-9月两个植物生长季在以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为主要建群种的典型草原进行模拟增温和增雨的控制试验,以探讨增温和增雨及其交互作用对内蒙古克氏针茅(S.krylovii)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速率日内变化和逐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趋势,全天15:00达到最高值(2.26μmol·m-2·s-1),生长季8月初达到最高值(5.51μmol·m-2·s-1)。9:00-11:00土壤呼吸速率能较好代表全天24h均值。(2)与对照相比,增温1.91℃使土壤呼吸速率降低19.0%,且白天降幅大于夜间。增雨20%使土壤呼吸速率较对照增加18.6%。而增温增雨(气温增加1.64℃,降雨量增加20%)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较对照增加13.0%。(3)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约79%的土壤呼吸速率是由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共同决定的,其中以土壤含水量为主(R2=0.797,P〈0.001)。气温升高使土壤含水量降低,间接导致土壤呼吸速率下降。研究结果可为典型草原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SRES A2/B2情景下未来黑龙江省积温带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模拟SRES A2和B2情景下2021-2050年黑龙江省积温,利用GIS精细划分积温带,并对积温带的移动与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RECIS能较好地模拟黑龙江省生长季气温及积温的空间分布;2021-2050年黑龙江省大部地区≥10℃积温增加300~500℃·d,西部新增2900~3100℃·d积温带(定义为APP),集中在松嫩平原南部;第一积温带大幅北移东扩达8个经度和2个以上纬度,第二积温带主带北移约1.5个纬度,APP、第一和第二积温带面积总和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50%以上,比基准时段(1961-1990年)增加约42个百分点,区域面积扩大4倍以上;第三积温带主带北移2个以上纬度,第四、五积温带在农区基本消失,第三、四、五、六积温带面积均显著收缩,面积总和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45%左右,区域缩小一半。研究结果对黑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品种熟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白思杰  魏忠义 《土壤》2011,43(2):323-328
采用轻量级框架集合SSH(Spring+Struts+Hibernate)搭建J2EE平台,结合相应的数据库技术,以ArcIMS作为地图服务器,提出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Browser/Server)模式的城市土壤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功能,并据此设计方案建立了沈阳城市土壤信息系统。结果表明,基于J2EE与ArcIMS的城市土壤信息系统的建立为城市土壤调查、城市土壤数据的存储管理与网络分发共享、城市土壤资源的规划利用与污染防治等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冬小麦/大葱轮作体系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N2O排放特征及排放系数,分析了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等环境因子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农田N2O排放高峰值主要出现在每次施肥+灌溉或强降雨之后的一段时间,大葱生长季排放峰值高且出现的频率比小麦生长季密集;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3.85~507.11μg N·m-2·h-1,平均值为251.63μgN·m-2·h-1,对于不同施肥处理,其年度N2O排放总量介于1.71 kg N·hm-2到4.60 kg N·hm-2之间。整个轮作体系不同处理N2O排放系数介于0.31%到0.48%之间,均值为0.43%;相对比农民习惯(FP)处理,优化施肥(OPT)、优化减氮(OPT-N)以及秸秆还田(C/N)处理均能显著减少N2O的排放,秸秆还田处理和优化减氮处理N2O排放总量比优化处理分别减少了17%和10%。在10℃〈土壤温度(T)s〈20℃时,N2O排放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整个小麦生长季N2O排放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达到0.05的显著水平;大葱生长季在20℃〈Ts〈30℃时,土壤水分含量成为主要限制因素,N2O排放与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呈显著指数正相关关系。秸秆还田处理作物产量高于其他处理,是具有减排增产"双赢"效果的农田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潜在蒸散影响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分析1961-201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并用偏微分方法定量分析各气候因子变化对潜在蒸散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50年来黄河中上游地区气温显著升高(α〈0.01),风速和日照时间显著减少(α〈0.01)。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气候总体呈暖干变化趋势。2)潜在蒸散对实际水汽压变化最敏感,其次为最高气温、风速和日照时间,对最低气温变化最不敏感。夏季潜在蒸散对日最高气温最敏感,其他季节对实际水汽压最敏感。3)风速对年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其次为气温和日照时间,实际水汽压贡献最小。春夏秋冬对潜在蒸散变化贡献最大的气候因子依次为风速、日照时间、气温。温度升高、湿度减少埘潜在蒸散的正影响已被风速、辐射下降的负影响所抵消。综合考虑各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的作用有助于加深对气候变化影响机制的认识,并为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中国东部不同地区垂柳(Salixbabylonica L.)、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刺槐(Robinica pseudoacacia L.)、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Linn.f.)Marsili)4种植物的展叶期物候观测资料(1963-1988年),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4种植物对春季温度的敏感性和敏感时段。结果表明,4种木本植物的展叶期自北向南逐渐提前,年际波动逐渐增加;展叶期对温度的显著敏感时段集中在2-4月,南方地区的敏感时段(40~60d)长于北方(10~40d);展叶期与春季时段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敏感性为南方(3.3~9.0d/℃)大于北方(1.6~5.6d/℃)。植物展叶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对不同植物、不同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主要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历史气候数据(1961-2010年)和气候情景数据(1961-2100年)驱动CENTURY模型模拟高寒草甸、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和温性荒漠4类主要草原生态系统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分析考虑和不考虑大气CO2浓度增加的直接效益(以下简称“CO2增益”)未来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对A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1-2010年,高寒草甸的ANPP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与生长季内最低气温上升密切相关;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和温性荒漠的ANPP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年际波动较大,均与同期降水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与同期气温的相关性较弱.(2)若不考虑大气CO2增益,在A2和B2情景下2020s(2011-2040年)、2050s(2041-2070年)、2080s(2071-2100年)时段该4类草原生态系统的ANPP相对于基准时段(1961-1990年)的平均增幅分别为4.9%、12.0%、18.6%和3.0%、6.6%、8.9%,其中温性草原的ANPP增幅最大,其次是温性荒漠,而温性草甸草原和高寒草甸的ANPP有增有减,变幅较小.(3)若考虑大气CO2增益,在A2和B2情景下2020s、2050s、2080s时段该4类草原生态系统的ANPP较不考虑大气CO2增益均有显著增加(P<0.05),平均增幅分别为20.0%、31.8%、45.6%和9.0%、13.7%、18.0%,其中温性草原的ANPP增幅最大,其次是高寒草甸和温性荒漠,而温性草甸草原的ANPP增幅稍小.  相似文献   

19.
马海霞  白泰 《计算机与农业》2010,(11):102-103,118
采用动态Web技术,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结构,构建基于Internet的甘肃马铃薯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甘肃马铃薯产业信息化、高效化管理和信息传播,进一步提高了马铃薯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江西早稻高温逼熟气象灾害指数保险费率的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早稻“五优157”为试材,于2012年在早稻灌浆期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温逼熟的气候模式(白天35℃/夜间28℃分别持续2、4、6、8、10、12、14、16d),建立早稻减产率与高温持续天数间的关系模型.再依据江西省11个市1960-2007年气象数据,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模拟不同地区发生高温逼熟的概率,结合减产率模型确定免赔额为15%、30%、45%的保险纯费率.结果表明:“五优157”的减产率(y,%)与灌浆期高温持续天数(x)呈对数函数关系,即y=32.082lnx-22.681;鹰潭和赣州地区的高温逼熟发生概率较高,达87.5%,抚州、景德镇、宜春和萍乡等地区较低,均在70%以下;江西省高温逼熟气象灾害指数保险纯费率呈北高南低的趋势,鹰潭地区的纯费率最高,达4.707%,宜春地区的纯费率最低,为2.138%.研究认为在免赔额为30%时的纯费率较适宜,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早稻开展政策性气象指数保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