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林下土壤水分和土壤结构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田和保护地栽培的凯特杏、油桃,以及农田的土壤水分和土壤结构动态进行了研究。在3-5月期间,各类型的土壤含水量随气温升高趋于下降,其中各土壤层次之间以中层最高,上层次之,下层最低;土壤结构变化中,容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对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结构与经济林需水量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对经济林的合理经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灌溉农田深层土壤水分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华北平原农田地下水开采多,补给少,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的问题,通过分析在栾城试验站获得的2005~2006年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节不同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观测资料,探讨了地下水埋深较大条件下(大于30 m)0~6 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时期农田灌溉或降雨后,灌水和降雨(在60~170 mm之间)主要补充于0~2 m土层,在土壤湿润时期,当表层土壤水分得到一定补充后,水分会向下移动,渗漏到2~6 m土层的水量可达灌水量的9.6%~40.9%,而且灌水量越大渗漏到2-6m土层的水分占灌水量的比例越大。研究还表明,0~6 m土层土壤对降水有很强的调蓄能力,在降水较大(小于170 mm)的情况下都可以滞留在土壤中,而不形成产流。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西部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动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区土壤水分的垂直动态分布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水分不稳定层(0~40cm);中间过渡层(40~100cm);水分相对稳定层(100~200cm);旱作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与降雨的变化基本一致;作物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是当年降雨。  相似文献   

4.
利用土壤表层含水量序列预测深层含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剖面含水量的预测对于灌溉、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环境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每天测量红壤不同层次含水量,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依据表层10cm含水量序列预测20cm,30cm,40cm和60cm土层含水量。结果表明,各不同土层含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性相关;利用分布滞后模型根据10cm土层含水量预报各深层土壤含水量,模型的滞后时间随着被预报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预报模型相对误差不超过6%,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0%。10 cm土层含水量分别联合20 cm,30 cm,40 cm和60 cm土层含水量,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相应各土层含水量模拟预报,缩短了滞后时间,模型表达式更简洁,精度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运移热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目前土壤水热力学及土壤动力学的研究成果,从能量观点出发,将土壤水热力学与土壤水动力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考虑了温度场及一些其它力场对土壤水分运移特性影响的基础上,推出了土壤水分运动方程,使土壤水分运动方程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为进一步模拟各种情况土壤运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林地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得出在降雨人渗过程中,土壤水分变化过程是零通量面发散和收敛型的相互转换;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水势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林地10-20cm剖面水分变化受环境影响最显著,属表层急变型;30cm剖面水分变化相对缓慢为过渡层;50-100cm剖面水分变化较为一致,含水率也较为接近为稳变层。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地区造林土壤水分生态分区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分背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分析,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定量地分析了多种因素的作用,同时结合经验的定性分区方法,将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划分为六个土壤分生态区。此外,就人工林对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在土壤水分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多年生柠条林地土壤旱化严重,为了实现土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依据土壤水分状况,调控柠条生长与土壤水关系,而监测和预报土壤水分是防旱抗旱、调控柠条生长与土壤水关系的基础。为此选取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柠条林地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的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将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分为3个变化范围,并从3个范围内各选取一个代表土层,建立自回归模型,运用AIC准则及最大似然估计法求解模型中的参数,卡方检验的结果认为建立的模型较好。经过实例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关误差均小于10%,说明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柠条林地的土壤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紫花苜蓿品种西香和会宁不同刈次和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刈次,引进种土壤含水量明显小于当地种;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引进种西香明显小于当地品种会宁,且多数表现为高—低—高"V"字型变化。但在60~80cm,8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有所波动。这种规律性变化与引进种根系强大、有较强的生长势与生长量以及外界降水有关。引进种能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且有较强的增产潜力和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青海湖南侧江西沟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含水量和粒度测定,对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湖南侧土壤水分含量特征、土壤干层与草原发育的适宜性和土壤水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南侧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在土壤1.0 m左右深度以下有长期性土壤干层发育;从上向下土壤干层发育强度呈现加重趋势,由轻度干层变为中度干层,这主要与气候暖干化和降水量少有关。虽然该区丰水年土壤剖面上部的水分明显升高,但还没有使土壤干层中的水分得到全部恢复。青海湖南侧土壤是与黄土相似的粉沙土,但该区土层较薄,土壤水库的调蓄能力较小。土壤干层的发育和较弱的土壤蓄水能力指示该区不适于植树造林,适宜发展消耗水分较少的草原植被。  相似文献   

11.
12.
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类型区分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际上对于土壤水分状况和土壤温度状况区分的最新进展以及利用气候数据对它们进行估计的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麦及玉米产量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洪义  聂俊华  聂宜民  李传廷 《土壤》1993,25(3):137-140
作者利用山东省气象局提供的52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按有关公式计算出了山东省各地冬小麦及夏玉米的最高产量;还对作物各生育期水分短缺对产量的影响作出了估算。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西侧石乃亥附近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海湖西侧石乃亥乡土壤的打钻取样、颗粒分析以及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变化特点、土壤干层与土壤水库等问题。结果表明,青海湖西侧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殊,含水量变化范围很大,上部0.6m深度范围内水分丰富,并有较多重力水存在,这是2009年该区降水量明显增加造成的。土壤0.6m深度以下含水量较低,有些剖面有轻度干层和中度干层发育,代表了正常年土壤水分含量特点。青海湖西侧土壤主要为粉砂土,土层厚度较小,土壤蓄水量较少,土壤水库的调蓄功能较差,在干旱年易于出现土壤缺水。研究得出,该区适于发展耗水少的草原植被和消耗水分少的农作物,不适于发展人工林。青海湖西侧在丰水年土壤上部水分尚未达到饱和状态,正常年降水量较少,该区大气降水通过土壤径流和地表径流补给湖水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分动态的随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康绍忠 《土壤学报》1990,27(1):17-24
本文把随机模拟方法应用于土壤水分的定量研究之中,并假定土壤水分的变化序列满足时间序列的通用加法模型。经检验证明:土壤水分变化序列由一确定的周期分量与一非确定的随机分量迭加而成。周期分量反映了气候的周期性波动和作物需水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随机分量则反映了随机性的气候波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经对陕西武功、山西永济和陕西扶风三站土壤水分变化过程的模拟,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以较高精度预测或模拟土壤水分在长时期內的动态变化过程,为采取灌溉排水和蓄水保墒等调节农田土壤水分的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土壤水是重要的生态水源和水文要素之一,它与黄土区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密切.水土保持措施是人类对土壤流失区下垫面性质的综合改造,这种改造会影响土壤水分的静态分布和动态过程.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坡面工程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人工林草植被使土壤含水量降低,甚至造成人为干层.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相反,这是黄土高原植被营造及规划中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毛乌素沙地人工林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特征,于2018年3月—2019年10月利用CNC503DR型中子仪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固定沙丘长柄扁桃林地中30个测点的0~300 cm剖面土壤含水量连续测定,运用经典统计学和时间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和时间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各土层土壤...  相似文献   

18.
乔灌草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16年的定位土壤水分实测资料为基础,对乔灌草植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年度、季节及垂直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0~100cm和0~500cm深度上,草地土壤水分含量大于乔木和灌木;生长盛期乔木和灌林土壤含水量较低,草地变化不大。土壤垂直动态分析表明:乔木、灌木和草地土壤水分按照速变层、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划分,其位置和排列顺序都不尽相同,荒草地0~60cm为速变层,依次再往下60~280,280~400,400~500cm分别是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山桃林0~40,40~240,240~400,400~500cm分别是速变层、相对稳定层、次活跃层和活跃层;柠条林0~80,80~220,220~320,320~500cm分别是速变层、活跃层、相对稳定层和次活跃层;土壤干层在3种植被条件下都有存在,但以乔木垂直范围最广,历时最长,灌木次之,草地再次之,草地植被随深度下降,其水分波动越来越小;乔木土壤表层水分变化剧烈,但到100cm左右水分变化程度较小,再往下,变化又趋剧烈;灌木与乔木相似,但变化程度不及乔木强烈。  相似文献   

19.
在6年长期施用N,P,M,NP,MN,MP和MNP的土壤上,连续种植一季谷子和两季小麦,研究长期施肥对后茬作物产量和吸N,P量的反映及N,P养分在作物体内分布情况。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磷肥,有机肥单施或与其它肥料配施均有后效,纯施N肥没有后效,而且影响和限制了后茬作物的生长和发育,P肥的后效最多能维持3年,有机肥后效公能维持一年。经过三料作物吸收,其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和碱解N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