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苹果渣多酚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苹果渣中多酚提取工艺,并得到提取工艺和多酚组成之间的关系,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设计了由物料颗粒、液料比、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提取时间5个因素构成的多酚提取优化试验流程,构建了涵盖黄酮、原花青素2种典型多酚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提取工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证据理论对不同工艺在评价指标下的焦元进行识别,并基于信度函数和似真函数得到了不同提取工艺的效用区间和优化方案。优化结果为:物料颗粒60目,液料比30?mL/g,乙醇体积分数60%,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70?s,此条件下苹果渣多酚的提取量为213.83?mg/100g,黄酮提取量为83.21?mg/100g,原花青素提取量为52.79?mg/100g,抗氧化的EC50值为3.71?mg/100mL,验证了采用证据理论进行苹果渣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对苹果渣多酚的吸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离苹果渣中的多酚物质,研究壳聚糖磁性材料对多酚物质提取的影响。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Fe3O4磁核,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得磁性壳聚糖微球,并进行胺基化改性;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对微球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对磁性微球吸附分离苹果渣多酚的吸附条件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吸附苹果渣多酚工艺参数对多酚吸附率有显著影响,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微球用量>摇床转速>吸附温度;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吸附苹果渣多酚的工艺参数为:微球用量0.25g/mL,吸附温度45℃,摇床转速127r/min,吸附率可达81.58%。壳聚糖与Fe3O4磁性物质相结合,对多酚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对多酚物质进行快速分离,解析后多酚得率可达78.73%。研究结果为磁性材料吸附分离多酚类物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联合提取分离苹果渣果胶和多酚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鸥  魏颖  张迪  周峰  籍保平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3):286-292
为研究从苹果渣中联合提取和分离果胶和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该文利用酸提法从干燥的苹果渣中提取果胶和多酚,并利用疏水性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结合一种基于区间数多决策属性的评价方法优化提取分离过程。提取参数为果胶的产量和多酚的产量;分离参数包括:多酚吸附率、果胶吸附率和果胶的色泽变化。经优化后,提取的最优性条件为:pH值2.0,温度95℃,提取时间1.5h和料液比1:20(g/mL)。果胶、多酚物质的平均提取得率为196.49和10.98mg/g,分别占单一提取产率的92.28%和85.92%。经优化得出:最佳的大孔树脂是XDA-5。根据最优分离条件可得到提取液中98.32%果胶和92.15%多酚。结果表明,多属性决策理论的评价方法应用在提取分离苹果渣是可行的,可减少试验量。  相似文献   

4.
苹果渣中不同极性多酚的分离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优化苹果多酚提取工艺,进而提高苹果多酚提取物中强效多酚的含量,该文采用液-液萃取方法按极性大小对果渣多酚进行分离,进而采用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法对不同极性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液-液萃取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极性多酚的有效分离,不同极性苹果多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水层多酚活性最强,其次为正丁醇层,乙酸乙酯层相对较弱,即多酚的抗氧化性与其极性呈正相关.因此,工业化提取苹果渣中多酚时,增大提取溶剂的极性有利于强效多酚的获取.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苹果渣高增值利用,该研究探索了由苹果渣制备果胶低聚糖的工艺条件。首先以正交试验选取果胶提取工艺参数,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以产量为指标优化了果胶酶(EC232-883-6)水解苹果果胶制备果胶低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温度90℃,提取时间90min,pH值1.8条件下提取,结合专利技术脱色制备了白色细粉状苹果果胶,得率11%,其多聚半乳糖醛酸含量84.3%。酶解制备低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4.91,酶用量0.082U?mL-1,底物浓度8.5μmol?mL-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4.94min,最佳条件下果胶低聚糖相对于果渣的得率为5.92%,产品较强地抑制了2种肠道有害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对几种供试霉菌作用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木薯皮活性物质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薯皮乙醇提取物同时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为了能充分提取和利用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木薯皮活性物质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超声波提取与传统溶剂浸提的提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抗胆碱酯酶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95%,超声波功率550W,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12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薯皮活性物质的平均得率为8.97%,质量浓度为0.5mg/mL时的AChE抑制率为54.62%,BuChE抑制率为45.7%;影响木薯皮活性物质得率的4个主要因素的显著程度排列顺序为:超声波提取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得率高,提取物活性好,溶剂用量少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微波辅助提取中pH值与脱色对苹果果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高得率、高品质的苹果果胶,该文利用不同pH值的盐酸溶液对苹果渣中果胶进行微波辅助提取(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之后对果胶提取液进行大孔树脂XAD-16HP脱色,研究了pH值与脱色对果胶得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中随着pH值的升高,果胶得率、半乳糖醛酸质量分数和总离子含量减少,酯化度、黏均分子量和总多酚增加,褐变度无显著变化;大孔树脂吸附脱色后果胶褐变度、总多酚、彩度C*值显著下降,色调角H°值显著增加,半乳糖醛酸质量分数和酯化度没有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对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对8种大孔树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NKA-9型大孔树脂表现出最好的吸附性能与解吸效果,是较好的富集纯化苹果多酚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NKA-9树脂的较佳动态吸附条件为苹果多酚液浓度2.50 mg/mL,pH 4.5,流速1.0 mL/min,较佳洗脱条件为乙醇浓度60%,洗脱流速1.0 mL/min,洗脱体积10 BV。  相似文献   

9.
红松种子壳多酚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选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设计,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时间、温度、乙醇浓度及料液比对红松种子壳中多酚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并利用Fenton体系、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体系及邻苯三酚体系测定其提取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松壳中多酚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2.80h、料液比1∶26.36(g/mL)、乙醇浓度42.86%、提取温度80℃,多酚得率7.96mg/g。在此优化条件下,红松种子壳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甲基紫法)、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均具有较强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67×10-4、2.34×10-2、3.97mg/mL。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表面活性剂协同萃取苦瓜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快速有效的苦瓜皂苷提取方法,该文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超声功率(133~167 W/g)、乙醇体积分数(60%~8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15~25 mg/mL)对苦瓜皂苷萃取率的影响,并对所得苦瓜皂苷的结构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响应面所建立的苦瓜皂苷提取模型能很好地预测不同提取条件下的苦瓜皂苷提取率。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SDS质量浓度均对苦瓜皂苷提取率存在显著影响(p<0.05),其中超声波功率与SDS质量浓度间存在协同作用。验证试验表明超声功率为153 W/g,乙醇体积分数为74%,SDS质量浓度为16 mg/mL,苦瓜皂苷提取率达到3.22%,显著高于(p<0.05)乙醇及超声萃取。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表明所萃取的皂苷由苦瓜皂苷L和苦瓜皂苷F2组成。超声波-表面活性协同萃取是一种有效的提取皂苷方法,值得进一步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1.
套袋对苹果果实重金属及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测定了洛川、白水实验园中套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及不套袋苹果果皮、果肉的重金属(Pb、Cd、Cr)含量和农药残留。试验结果发现:不套袋苹果果实的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套袋苹果,套单层纸袋苹果果实的重金属含量高于套双层纸袋苹果的重金属含量,重金属主要集中在果皮中;不套袋苹果果皮中三氟氯氰菊酯的检出量为0.03 mg/kg,是套单层纸袋苹果果皮检出量0.01 mg/kg的3倍,套双层果袋苹果果皮及所有苹果果肉中三氟氯氰菊酯未检出。由此可见,套袋是苹果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二氧化氯(ClO2)对水、苹果汁中和苹果表面的酿酒酵母1450(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杀菌处理。结果表明:6、12 mg/L的ClO2处理15 min使水中酵母分别减少(5.81±0.12)和(6.20±0.05)lg cfu/mL;100 mg/L的ClO2对苹果汁中酵母的杀菌作用不明显,200 mg/L的ClO2处理1 h可将果汁中(3.79±0.04)lg cfu/mL的酵母完全杀死,使果汁中(6.48±0.03)lg cfu/mL的酵母减少(3.67±0.05)lg cfu/mL,300 mg/L的ClO2可将苹果汁中(6.52±0.06)lg cfu/mL的酵母完全杀死;10、20、30和40 mg/L的ClO2处理1 h使苹果表面接种量为(4.95±0.02)lg cfu/mL的酵母数分别减少(3.41±0.02)、(3.64±0.08)、(3.80±0.04)、(4.47±0.09)lg cfu/mL,50 mg/L的ClO2处理1 h,可将接种于苹果表面的酵母全部杀死,接种量进一步增加,ClO2对苹果表面酵母的杀灭效果将会减弱;ClO2处理对苹果汁的理化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苹果水心病在贮藏期变化的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通过自制差分仪监测了贮藏中苹果透光强度的变化,建立了贮藏中苹果透光强度和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在贮藏过程中有水心病的苹果透光强度下降较无水心病苹果快,贮藏后期发病不严重的病果症状消失,同时发现质量较大的苹果中水心病发病比率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鲜食苹果智能化高效采收需要,该研究设计了四臂并行采摘的“采-收-运”一体式机器人系统,以代替人工采收作业。以中国矮砧密植高纺锤果树为对象,根据树冠内果实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四臂并行采摘执行部件的作业方式;建立了基于多任务深度卷积网络的果实可见区域识别模型,实现受遮挡果实离散区域语义分割及其归属关系的端到端判别;在此基础上,根据果实表面局部点云信息对其质心进行空间定位;提出了基于时间最优的四臂协同采摘任务规划方法,以实现机械臂对树冠内不同区域的高效遍历。最后在采摘机器人关键部件集成的基础上,在矮砧密植标准果园进行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对树冠内可见果实的识别率为92.94%,被识别果实中定位精度满足机器人采摘操作要求的比例为90.27%;机器人平均采摘效率为7.12 s/果,其中四臂协同采摘效率约为单臂采摘效率的1.96倍;对可见果实采摘成功率为82.00%,对树冠内全部果实的采收率为74.56%,枝叶遮挡干涉是造成采摘失败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为鲜果智能化采摘模式的探索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苹果EST中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ISA(microsatellite)软件分析了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在苹果EST中的分布频率与密度。结果表明,在263820条EST序列中,共获得160686条SSR序列,SSRs之间的距离约为0.79kb。其中,六碱基重复丰度最大,占57.2%,而单碱基、三碱基、二碱基、四碱基和五碱基重复丰度分别为14.5%,13.1%,10.1%,4.1%和1.0%。在单碱基、二碱基、三碱基和四碱基重复模体中,丰度最大的分别是A/T,AG,AAG和AAAG,而CG在编码区内丰度很低。用CAP3软件进行冗余分析表明,在这六种类型的重复模体中,冗余与非冗余的苹果EST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可从现有的ESTs数据中方便地获取有效的苹果微卫星标记。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榨前破碎对细胞的破坏程度及细胞液的游离率以利于水果出汁,试验中采用高速钝击对苹果进行了榨前破碎.试验结果发现,高速钝击可造成苹果果实细胞的广泛破坏,破碎后果肉细胞残片仍呈团絮状.钝击破碎后苹果细胞液游离率可达到67%~69%,较目前采用的剪切破碎的细胞液游离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出汁率提高15个百分点;具有相同出汁率时钝击破碎压榨工艺较剪切破碎压榨耗时减少近50%.高速钝击较目前广泛采用的剪切破碎等方法对降低压榨力、提高出汁率等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苹果汁冷冻浓缩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渐进冷冻浓缩原理对苹果汁冷冻浓缩特性进行研究,试验证明渐进浓缩苹果汁浓缩效果良好。影响冷冻浓缩的主要因素是搅拌速度。搅拌速度1200 r/min时浓缩效果最佳,溶质损失最少。冷冻浓缩对苹果汁中酸度和维生素C含量无影响,是提高浓缩品质量的较佳方法。浓缩产品感官质量均匀一致,保持了果汁的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 we assessed the macronutrient levels of apple fruits cv. “Golden Smoothee” by monitoring their fruit absorption rates (mg fruit?1 day?1)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s (mg fruit?1) throughout fruit development. Nutrient accumulation was a continuous process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 with patterns of absorption rates varying according to the nutrients concerned. Calcium was chiefly absorbed by the fruit during the first developmental stage, while the greatest absorption rates of other macronutrients occurred later in fruit development (from the end of shoot growth until harvest). From these patterns, it would be desirable to reduce the supply natural calcium (Ca) antagonists, such as potassium (K), ammonium (NH4+), and magnesium (Mg), during the first part of fruit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a good Ca balance with other nutrients and, consequently, an optimum fruit quality. Knowing these nutrient 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s is essential for planning optimum nutrient supply and improving their influence on fruit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