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汾西县坝系农业建设成效、做法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汾西县打坝淤地已有400年历史,20年来坝系农业得到迅猛发展,截至 1999年,已建成骨干坝 8座、生产坝(含谷坊)11 961座,淤成坝地0.35万hm2,坝地利用率达94%,人均坝地0.03hm2,个别地方人均坝地达0.1hm2。全县已利用坝地0.33万 hm2,仅占耕地总面积的 15.8%,而粮食产量却达总产量的 47%。实践表明,坝系农业建设在汾西县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汾西县在坝系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西黑岱沟,流域面积32km2,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1982年开展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措施面积已占流域面积的67.9%。千支沟兴建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16座,总库容854.8万m3,可淤地105.2hm2,已拦泥267.1万m3、淤地54hm2,基本形成“支沟滞洪,干沟生产”模式的坝系,在蓄洪拦沙、促进当地农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调查总结该流域坝系布设经验,分析坝系蓄洪拦沙能力,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坝系意见,使其可淤地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例由1/30提高到1/20,达到坝系相对稳定,实现坝地保收和对洪水泥沙的长期控制。  相似文献   

3.
汾西县坝地防洪能力分析和防洪保收经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坝地土肥水足,适宜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晋西水土流失严重的汾西县打坝淤地历史悠久,经过多年配套建设,目前共有坝地3344hm~2,农业人均0.03hm~2。统计资料表明:坝地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26%~10.04%,而粮食产量却占总产量的27.2%~51.7%;坝地平均每公顷淤积泥沙26595m~3,全县坝地共拦泥8527万m~3,折合11511万t,相当于治理前年均向黄河输沙量593.6万t的19倍。坝地防洪保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降雨的时间分布及雨量大小,其允许淹水深度依坝地作物株高而定。经典型小流域分析,汾西坝地具有较高防洪保收能力。其主要经验是,合理布设坝系工程,修建坝地排洪渠和加强管护。  相似文献   

4.
再论坝系农业及有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黄土高原的资源利用和大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经济的角度对坝系农业是治黄之本的治黄方略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与坝系农业有关的几个问题,最后指出坝系农业实难为治黄之本。  相似文献   

5.
以黄土残塬沟壑区——汾西县为典型,分析了汾西县坝系农业建设的自然、历史、社会条件及坝系农业发展的前景,其目的是进一步加快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步伐,使黄土高原的最大劣势变为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使其从水土流失转向农业的稳产高产,推动区域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2):i002-i002
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 第5届世界食用菌生物学及产品大会上,农业部有关人士说,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总产量由1978年的40万吨猛增到近年的。103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据农业部统计,在国内种植业中,食用菌产值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居第6位。在食用菌的国际贸易中,我国的贸易量占亚洲的80%,  相似文献   

7.
以黄土残塬沟壑区-汾县县为典型,分析了汾西县坝系农业建设的自然,历史,社会条件及坝系农业发展的前景,其目的是进一步加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步伐,使黄土高原的最大劣势变为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使其从水土流失转向农业的稳定高产,推动区域国产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雨水利用与水土保持和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雨水资源是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农田生产的主要水源。该区域年均雨水总量2757亿m^3,是当前前年地表水和地下水用量的9.2倍。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失多变”,水土流失和干旱问题严重,卫水利用率40%左右,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仅3.0-4.5kg(hm^2.mm)。人工收集与调配利用雨水,是水土保持和农业生产的一个结合点,可使降寸桑加增效,人工收集利用雨水在西北历史悠久,有坝、塘、池、井、窖和卫坡梯田等  相似文献   

9.
坝系建设在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步伐,2001年国家启动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山西省涉及昕水河、县川河两条黄河一级支流,项目区总面积l857.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610.86km^2,占86.7%。按照建设规划,新增骨干坝159座,淤地坝224座,坝系工程国补投资7002.2万元,占整个项目国补投资的79.3%。文章简述了坝系建设的措施,分析了预期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揭皮沟流域属渭河上的一级支沟。多年来共建各类坝库56座。建坝密度为0.51座/km~2。骨干坝与淤地坝配置比例为1:2.7。结果表明:通过坝系建设,防洪能力提高,可防御2%频率的洪水。坝系工程初步实现了流域水沙的利用平衡。同时,保收面积和保收能力逐年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淤地坝对于入黄泥沙减少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其他措施;造林的贡献率居第2位,梯田的贡献率居第3位,种草的贡献率则最小。黄土高原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为淤地坝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今后尚可新建控制性的治沟骨干工程2万多座,新建淤地坝13万座,涉及七省(区)32条主要支流。据初步预测,可累计拦蓄泥沙259亿 m~3,新增坝地3333km~2,加上已有坝地,将达到6667km~2,届时坝地成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1.
治黄之本在于水土保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幅度很大,有时异常强烈,有时则很轻微。子午岭地区土壤侵蚀由强变弱的实例以及许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先进典型说明,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完全可以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自然侵蚀为主” 的论断并由此而得出“水土保持只能治理人为加速侵蚀部分,对自然侵蚀是无能为力的”结论是不恰当的;仅靠打坝淤地,发展坝系农业,解决不了群众的生活问题,“治黄之本在于打坝淤地”的提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水土保持才是根治黄河水害、促进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淤地坝属于黄土高原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兼具淤地造田之效。以淤地坝为载体,坝地作物种植为核心的淤地坝旱作农业系统是黄土高原独特的农业系统和农业景观。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研,对黄土高原淤地坝旱作农业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黄土高原淤地坝的人工修筑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距今至少已有400余年的历史,1950年代以后得到普遍推广;(2)淤地坝传统的修筑技术和坝地旱作农业耕作技术体系,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准则和先民智慧的生活理念;(3)淤地坝旱作农业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社会价值与科研价值等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在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耕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隔坡水平梯田是高效农业与水保林的有效措施梁荣森,曹学森(山西省吉县水利水保局,042200)山西省吉县地处黄土高原,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总面积1779.67km2,耕地面积3.16万hm2,其中坡耕地1.68万hm2,占耕地面...  相似文献   

14.
绥德王茂沟流域淤地坝调查及坝系相对稳定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茂沟流域面积5.97km ̄2,位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1953年开始综合治理以来,在沟谷建成大小淤地坝45座,已拦泥176.18万m ̄3,淤垫坝地33.3hm ̄2,形成较完整的坝系.使年输沙模数由18000t/m ̄2减少到460t/km ̄2。随着淤地坝的逐年淤积,坝系的抗洪拦沙能力有所降低,暴雨中水毁坝体和坝地作物保收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在调查分析坝系布局和抗洪能力基础上,按坝系相对稳定条件和标准,采用坝系相对稳定系数(坝地面积与坝控集流面积之比)1/20、暴雨洪水频率2%,对流域内的10座淤地坝进行加高加固规划,使其达到坝系相对稳定,以实现对流域洪水泥沙的长期控制、坝地作物保收。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群众生活贫穷。该区降水的约对量少县季节分配不均,70%集中在6-9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十年九旱,旱魔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该区水资源匮乏,大面积实现水利化,灌溉农业缺乏条件,单纯走坝系农业之路也不太可能,种种原因决定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必然是充分利用天然走旱作农业高产稳产之路,也是该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有效途径,多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运行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沟壑中筑坝淤地,变荒沟为良田,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保持水土,制止沟浊。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设计、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多数坝已经淤满,库坝设施老化失修,滞洪拦沙能力大幅度降低,病险状况日趋严重,急需对现有中、小流域的坝系进行一次大规模改造加固,提高坝系的利用率,增强坝系滞洪拦蓄能力;进一步加强沟道坝系的科学研究,按坝系相对稳定理论指导坝系建设;加强对淤地坝工程的管理、养护,建立坝系发展基金,促进坝系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董海京  殷晓松 《农业环境保护》1994,13(6):264-266,278
农村土地的减少与生态破坏,严重威胁着农业和其它各个产业的发展,本研究提出了生态破坏经济损失分析的方法,并对云南省山地农业的不合理利用及耕地减少造成的生态进行了经济损失分析;耕地减少损失占总损失的90.05%,山地农业不合理利用的损失占总损失的9.94%。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土保持》1989,(12):14-15
<正> 我县位于青海省黄土高原最西端的日月山下,湟水上游,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结合部。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总面积1509平方公里,海拔在2470—489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3℃,年平均降水量468毫米,没有绝对无霜期。现有11个乡(镇),1417个行政村,总人口1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95万人。耕地面积29.75万亩,其中山地占83.1%,  相似文献   

19.
大理州农业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理州农业环境质量现状(1)水资源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日趋突出。2000年全州共布设水监测点41个,符合Ⅰ类水质标准的监测点无,符合Ⅱ、Ⅲ、Ⅳ、Ⅴ类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29.3%、46.3%、7.3%、4.9%,超过Ⅴ类标准的占12.2%,与“八五”期间相比,洱海水质保持在Ⅱ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流和湖泊水质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州内主要的几条河流水系的水质仍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洱海水污染在点源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面源污染逐渐上升为主要污染源。即: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的氮负荷比例为9∶1,磷负…  相似文献   

20.
榆林沟流域坝系建设调查郭玉梅,张庆伟(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陕西绥德县718000)寇俊峰,武哲(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榆林沟流域是无定河中游左岸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65.8km2,其中沟谷地占51.13%,沟间地占48.87%,主沟道长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