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北京郊区河岸带自然性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岸带是水陆交错带,是河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各种对河流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安达木河水域特点和野外调查,从结构和功能两方面选取了相互匹配的16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河岸带自然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一个平衡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特点以及结构和功能等特点,可以将河岸带的近自然程度分为4个等级:自然状态、近自然状态、退化自然状态和退化状态.并以安达木河为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合,可作为北京郊区河岸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自然”理念的河流自然性评价是对河流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以潮河古北口大桥至辛庄桥河段为例,依据潮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服务属性,在划分河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水文、形态、水质、河岸带功能和景观娱乐功能5方面、24个指标组成的河流自然性评价体系。参照“河溪近自然评价”方法获取评价指标,并根据各指标的评判标准依照自然状态、近自然状态、退化状态和人工状态进行归一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权重。通过点到区间距离的灰色关联度计算方式进行自然等级判定。结果表明,调查河段由于受到自然演变和人为影响,处于人工状态的河段为2段,处于退化状态的河段为9段,处于近自然状态的河段为4段,处于自然状态的河段为1段,其中,退化和近自然状态的河段分别占调查河段全长的60%和31%,长度约为12.58和6.6 km。总体上,调查河段大部分处于退化状态,但仍具备进行近自然修复的潜在条件。采用层次-灰色关联分析的河流自然性评价方法计算简单,评价体系系统性强,各项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
西苕溪是太湖的主要源头水系之一,其健康状况对浙西区域的居民饮水安全和太湖流域都有重要影响。在探讨国内外河流评价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为例,从生态特征、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3个方面选取2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了近自然评价。结果表明:调查的31个河样带中,处于自然、近自然、退化自然、人工化状态的河段分别占总河长的8%、48%、32%和12%,评价河段的整体结果处于近自然状态。对影响河流状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西苕溪的生态恢复与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矩阵法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河流健康评估,针对威胁河流生态健康及河流治理的问题,提供关于河流健康及其问题河段的科学解释与依据。在综合国内外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方法及各项表征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模糊矩阵法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从多个因素对河流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具体评价时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结合模糊矩阵采用层层推进的计算方法,最后将计算结果分为自然、近自然、退化、人工4大类。结果表明:怀沙河总体得分为2.6分,其中自然状态占整条河段的41%,近自然状态占整条河段的32%,退化自然状态占整条河段的27%。分段评价结果表明:三岔、渤海、口头河段状态较好,四渡河、南冶、辛营需要采用合理措施来改善河流生态系统。该评价方法可以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城市郊区河流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考虑河流生态健康评价指标层面的基础上,以国内外河流评价指标为依据,以北京市汤河为例,以沿河典型河段所测21个样点的5类因素涉及17个指标为基础,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对于北京市汤河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河床作用因子、植被作用因子在头道穴段和汤河口段对汤河总体生态健康影响较大;2)在21个调查河段中,对北京市汤河生态健康起显著影响作用的主要为河流岸坡因子、植被作用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汤河(北京段)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被和土壤作为组成河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其空间分布与变异对河岸带生态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以北京市怀九河河岸带为研究对象,在基于60个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植被数量特征和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比了自然型(15个)、近自然型(25个)和人工型(20个)3种典型河岸植被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河岸带植被组成以草本占绝大多数(占总物种数的79.22%),而乔木与灌木种类分布较少,且不同河岸类型下的植被多样性指数差异性显著(P<0.05),自然型河岸植物多样性(4.6±0.16)以及丰富度指数(7.26±0.40)要明显大于近自然型(3.82±0.16、6.36±0.32)以及人工型河岸(3.94±0.18、5.40±0.42)(P<0.05),表现为干扰下的河岸带生境不断退化.2)随干扰程度的增加,土壤质量不断下降,且土壤质地、密度和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在不同河岸类型条件下,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布表现为自然型(4.88±0.43)>近自然型(3.47±0.31)>人工型(1.92±0.15)(P<0.05),土壤密度(g/cm3)分布表现为自然型(1.18±0.03)<近自然型(1.35±0.03)<人工型(1.52±0.03) (P <0.05).3)植被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间具有潜在的相关性;其中,植被的均匀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P<0.05),植被丰富度指数与土壤密度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总孔隙度显著正相关(P<0.05),而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该研究不仅说明干扰条件影响植被与土壤间紧密的相关性,也为北京山区河岸带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基础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浅谈河流生态恢复内容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河流生态恢复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河流生态恢复的内容主要包括河流水体污染治理、河流水量恢复、河流形态重建与丰富、河流生物多样性恢复及河流生态恢复效益分析与评价等五个方面;河流生态恢复技术主要有清除河流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生态除藻,自然型河流构建,土壤生物工程等技术。  相似文献   

8.
黄河健康评价与修复基本框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河流健康评价与修复是当前河流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黄河生态退化日趋严重,研究其健康评价与修复,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探讨黄河健康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健康评价框架,包括干流与支流健康,河源、上游、中游、下游与河口段健康,流域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建立了包括水质、水量、水生生物、物理结构与河岸带等5个要素的黄河健康表征指标体系;还提出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层次上的黄河河流修复内容,识别出黄河修复的优先行动领域。  相似文献   

9.
沈阳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反映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水量、水质、河岸带、水生生物与物理结构等5个方面的因素,构建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各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根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8个评价指标,提出了5级评价标准,对浑河沈阳段2009年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浑河沈阳段处于不健康状态。通过对比模型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河溪近自然治理技术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溪近自然治理作为恢复退化河溪生态系统的一种重要手段,包括河溪近自然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与技术措施施工2部分.在分析国内外通行的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不甚发达的经济情况和复杂的水域特点,提出了由11个因子组成的河溪近自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河流的平面形态;2)河流的横断面形态;3)河流的水深;4)水体宽度;5)岸坡的结构;6)水流的流速;7)缓冲带植被宽;8)水体与河槽的接触情况;9)河道粗木质情况;10)水质;11)底栖大型动物.然后,根据其评价结果对处于不同健康等级的河溪采用相对应的河溪近自然治理技术,从而为我国整体河溪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河溪生态系统自然性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河溪生态系统自然性评价的意义出发,以北京市南沙河为案例,确定河溪自然性评价的3大类指标,即河溪生态特征指标、地貌学指标、水文学指标。在3大类指标中,分别给出各自具有可操作性的亚指标,详细介绍亚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采用指标数量化的评价方法—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河溪自然性综合指数—自然度。应用这种方法对南沙河自然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是,南沙河整体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人为干扰,自然状况较差。通过河溪自然性评价图直观反映了南沙河的受扰程度。  相似文献   

12.
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综合评价方法,为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从经济效益、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对河道基本功能的影响、污染情况、自然条件等5个方面,系统地构建了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合肥市派河紫蓬镇河段4种生态修复技术综合评价值分别为:植物修复85.058,河道曝气70.255,人工湿地73.456,生态浮床68.018,表明应选择植物修复技术进行生态修复。[结论]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所建立的生态修复技术评价体系全面客观,结合所确定的选择标准可为乡村河道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牛栏河的生态现状,为今后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研究河段的水质状况、河岸带状况和污染来源等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评价。[结果]牛栏河整体近自然状况较好,研究河段8—10号河段均处于自然状态,3,5—7号河段均处于近自然状态,1,2,3号河段均处于退化自然状态;牛栏河总体水质较差,继续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与治理,有由下游到上游逐渐变好的趋势。[结论]研究河段的主要污染源为养殖粪便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以及生活污水污染,在今后牛栏河的治理中应着重考虑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方法,为城市河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护坡安全性、生态环境性、景观适宜性和社会经济效益4个方面构建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合肥市四里河、南淝河和十五里河3种生态护坡综合评价值分别为:多孔生态砖护坡1.57,生态混凝土护坡-2.39,生态砌块直立挡墙为0.82,多孔生态砖护坡评价结果较好。影响生态护坡综合评价的主要因素有结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水环境修复、亲水性和公众认可度;评价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一致。[结论]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易于确定影响生态护坡的主要因素,可作为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河道生态护坡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得潜  张伟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6):197-201,208
[目的]探讨乡村河道生态护坡的评价方法,为提高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水平提供支持。[方法]从生态护坡成本、施工材料、对基本水利功能影响、生态功能和社会景观功能等5个方面系统地构建平原、丘陵和山区3种乡村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这3种乡村河道生态护坡指标权重,并运用秩和比法对生态护坡进行评价。[结果]对生态石笼护坡、生态混凝土护坡、植物护坡、木桩护坡、山石护坡、生态砖挡墙和生态袋护坡等7种生态护坡进行选择并在3种不同乡村河道下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生态砖挡墙和植物护坡适用于十五里河中下游河段,其加权秩和比值(WRSR)值分别为0.692 3和0.662 2;生态砖挡墙和生态混凝土护坡适用于慈湖河采石段,其WRSR值分别为0.663 5和0.659 0;生态混凝土护坡和生态石笼护坡适用于九华河上游段,其WRSR分别为0.551 6和0.537 8。[结论]该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较为合理,可用于改善和提高乡村河道生态护坡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6.
根据河流现有生态状况,首次将海河流域平原河流划分为干涸沙化、水质污染和生境破坏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河流特点和修复目标,分别用植被需水定额法、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和槽蓄法计算了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平原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8.12亿m3,相当于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8.4%。最后将上述四种计算方法分别与Ten-nant法进行了比较。用植被需水定额法计算的干涸沙化型河流生态需水量结果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4%~5.5%,远小于Tennant法的最小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计算的水质污染型河流所需的生态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15%左右,略高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用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计算的滦河生态需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6%,接近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槽蓄法计算的生态需水量结果与河流水量修复目标密切相关。总的说来,本文所采取的计算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在海河流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以干旱内陆河流域典型区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及其评价方法,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前后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实施后,研究区内没有生态极不安全区分布;甘州区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2.453,处于生态较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能反映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便于识别空间差异和主导生态环境问题,说明构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CATENA》2010,80(3):265-276
Many alpine gravel-bed rivers have been altered in the past due to human interventions. A typical transboundary alpine river in Central Europe flowing over Austria, Slovenia, Croatia and Hungary is the Mura River (length: 465 km, catchment area: 14,304 km2).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river before leaving Austria is bed degradation (average 0.5 m from 1970 to 2000) as a combined consequence of river regulation works and the reduced sediment supply from the upstream reaches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o power plants. River restoration measures for the river reach on the border between Austria and Slovenia (SLO–A Mura reach) were proposed in 2000 to support both ecological and flood protection purposes that apply the concept “of self-restoration”. In order to apply similar process-oriented restoration strategies in the Mura River downstream in Slovenia, we consider the potentials for self-forming river processes. We have analysed the sediment granulometry and morphology of the Mura River in Slovenia, and discussed morphodynamic processes to detect potential for the Mura River recovery into a more divers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The cross section area increased by 8% between 1979 and 2005 on average, mainly due to riverbed degradation. On average, the thalweg of the Mura riverbed in Slovenia had degraded by 0.28 m in the 1979–2007 period, with the highest degradation of 2.28 m in one cross section and some cross sections being stable. The high river degradation trend from the SLO–A Mura reach is slowly shifting to the downstream direction into the Mura River in Slovenia. Nevertheless, the clear downstream coarsening of river sediments turns into the normal trend of sediment fining in the Mura River reach in Slovenia. The “self-restoration” potential in the Mura River reach in Slovenia is larger than on the SLO–A Mura reach due to still active morphological fluvial processes. These processes can be enhanced by the inflow of fresh coarse sediments from the SLO–A Mura reach, where active measures for re-establishing sediment transport are under way. In the long term, this will not work as proposed, if no sediment inflow is re-established from the Mura headwaters in Aust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