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梯田建设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年来,泾川县始终坚持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介绍了泾川县梯田建设管理机制,包括规划先行、综合治理开发,综合配套、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监管、规范运行程序等。泾川县梯田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加快梯田建设步伐,注重产业配套开发,加强项目整合力度,充分利用惠民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是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和改圈、改厕、改厨同步建设(一池三改)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能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相结合,保护了饮用水源的安全,净化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同时,因地制宜实行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实现家庭能源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以此引领山区农民走生态家园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了更好地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现代化的生活形式推广,在农村展开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是当前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农村沼气建设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改革,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与质量,为农民创收提供有效路径。基于此,结合酉阳县实际情况,就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及沼气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做一个简要分析,以期为促进酉阳县农村沼气建设提供积极的应对策略,增加农村沼气建设覆盖面。  相似文献   

4.
沼气建设的“恩施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施沼气建设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为核心,以生态家园建设为载体,打造绿色生态新农村,效果明显,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恩施模式”,被湖北省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称之为“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新模式”。沼气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引发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地方经济产业革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同时兼顾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吉林省东部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与做法为例,阐明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是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相符相依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重庆酉阳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结合重庆市酉阳县实际,分析了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性、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快酉阳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沼气建设具有广泛的效益。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可以得到定量结果。本文以一个县的沼气建设为例,对于20年内总投资5400万元发展沼气带来的多种效益进行了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发展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的短缺,而且是促进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文章还比较了不同投资方案的模拟结果。 系统动力学的分析结果可使我们定量形象地认识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以及效益变化的动态过程和趋势,为制定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淤地坝工程在水土保持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泾川县田家沟流域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泾川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和生态建设创造了条件。介绍了田家沟淤地坝工程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认为明晰产权、加强坝系管理是实现淤地坝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农户采用小型户用沼气意愿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因地制宜, 结合实际, 充分考虑农户意愿和承受能力是小型户用沼气建设、推广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对河北平原农村小型户用沼气建设的现状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运用Logistic 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小型户用沼气建设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 调查区大多数农户愿意建设和使用小型户用沼气, 小型户用沼气的建设信息主要来源于沼气技术推广部门, 技术和信息来源单一; 小型户用沼气建设的服务体系有待改进。农民参与小型户用沼气建设的意愿与受教育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和劳动力占家庭总人口比重呈显著正相关。因此, 在农村小型户用沼气建设制度设计中, 不仅要充分考虑农民的保障需求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 兼顾制度的公正与效率, 还要充分考虑农户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生产经营特征。结合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政府支持等多种因素促进小型户用沼气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沼气工程,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生物资源,有利于统筹解决“三料一明”的问题;起到了“三省、三增”的作用,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切实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切实给广大农民解决了一系列实际问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优化了农业结构,繁荣了流域经济;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巩固了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成果,遏制水土流失,成为石漠化和半石漠化地区恢复生态环境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加速器,为实现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位于半干旱区的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以甘肃省定西县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半干旱区生态经济型小流域建设途径。从流域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合理配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以退耕还草还林为突破口 ,发展以种植紫花苜蓿、放牧改舍饲为主的畜牧业 ,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外向型的流域生态经济 ,建设洋芋基地。实现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探索城区周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有助于推动城区清洁水源体系、生态屏障体系、森林休闲体系和生态景观体系建设。泾川县在吴家水泉沟进行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实践,摸索出了城区周围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对城区周围相应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重点小流域治理成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以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立项实施的 14 3条重点治理小流域 ,按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进行管理 ,通过综合治理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促进了经济发展。已有 2 3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工程示范小流域 ,为大面积综合治理提供了样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和经济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种类较多,确定各类技术的适用范围及经济性,有利于在农村地区选择合适的技术,促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在农村的开发利用。该文提出了户均用能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场沼气工程、固体成型燃料、秸秆沼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等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户用沼气技术的经济性最好,其次为固体成型燃料技术,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的经济性最差。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认为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将逐渐占主导地位,而秸秆沼气技术可以填补由于畜禽粪便短缺而带来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种类较多,确定各类技术的适用范围及经济性,有利于在农村地区选择合适的技术,促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在农村的开发利用。该文提出了户均用能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场沼气工程、固体成型燃料、秸秆沼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等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户用沼气技术的经济性最好,其次为固体成型燃料技术,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的经济性最差。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认为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将逐渐占主导地位,而秸秆沼气技术可以填补由于畜禽粪便短缺而带来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沼气技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显著作用,重点就沼气技术对于促进种植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作了阐述,并就进一步大力推广沼气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家沟小流域在多年综合治理基础上,抢抓泾川县“生态立县、旅游活县”的战略发展机遇,依托水土保持,发展生态旅游,初步形成了以田家沟试验示范站为中心景区的田家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泾川县多年来一直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经过近50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从1965年的1 389.6 km2下降到2014年的296.84 km2。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以创新治理模式为动力,以综合治理与开发为特点,具有区域特色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介绍了泾川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与经验。  相似文献   

19.
泾川县在植被建设中发扬“接力赛”精神,创新机制促发展,依托项目上水平,依法治理保成果,使全县90%以上的农田得到绿色屏障的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2.4%,粮食产量稳步上升,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做到植被建设与水土保持工作有机结合,注意合理利用土壤水分,加大灌木树种比例,适度发展经果林,完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小流域综合治理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发展农村经济上升为主要问题。北票市找到发展保护地栽培技术,作为流域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日光温室,促进农村经济,成为小流域综合治理又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