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机污染物根际胁迫及根际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何艳  徐建民  李兆君 《土壤通报》2004,35(5):658-662
根际环境及根际微生物是植物降解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基础。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纵深研究产生了根际修复新技术。通过总结近20年来有机污染物胁迫的根际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有机物污染士壤根际修复的可能性,为加强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调控研究及土壤有机物污染的原位修复提供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2.
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植物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物污染的机理及应用等的研究进展状况,提出了未来植物修复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
植物对污染土壤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利用植物修复污染土壤是一种被人们认为安全可靠的方法.植物修复技术不仅能修复被石油污染的土壤,而且对更多品种污染的土壤修复有效,植物降解高分子有毒化合物的基础是根际环境及根际微生物,与无植物土壤不同.对根际区微生物降解和转化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植物对杀虫剂和除草剂的降解.事实证明,生物修复污染土壤是一项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强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土壤有机污染物电化学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珍珍  耿兵  田云龙  李红娜 《土壤学报》2021,58(5):1110-1122
综述了有机污染土壤的电动力修复和微生物电化学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电动力修复中电极材料、运行条件等因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总结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引入具有降解能力的基质、与化学或生物联合等方式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强化作用,阐述了微生物电化学修复的效果、影响因素和微生物群落演变的规律.电化学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有机...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植物和微生物降解环境中石油污染物及PAHs的重要作用和最新进展。国内外大量实验室研究表明,不同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均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微生物菌群要优于单一菌株;土壤中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形成根际效应对污染物的降解起到了促进作用;生物表面活性剂较合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生态适宜性和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能力;土壤中多组分污染物共同修复虽处于起步阶段,其作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植物–微生物菌群降解石油污染物过程中,微生物菌群间协同和竞争机制及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尚需证实;实验室研究与大田环境条件的差异,使得目前的研究成果尚需田间试验的验证和支持;根据土壤类型和气候特点,研究极端(高含盐量;氮、磷等营养元素缺乏;低温)条件下的石油高效降解菌株/群,制备有效的便于大田应用的固体菌肥意义重大;同时在确定石油污染物对环境致害的限值的基础上,建立石油污染土壤评价体系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盆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外源重金单一及复合污染下富金属植物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根际中细菌的数量明显多于放线菌、真菌.细菌生长对重金属和植物生长最敏感,其次为放线菌.含高镉(200mg/kg)的金属复合污染处理对细菌、放线圈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加铜(250mg/kg)对细菌有刺激效果.在低于重金属致死临界浓度时,植物根系的存在对细菌的数量的影响会大于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印度芥菜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与微生物种类、重金属元素及组合和植物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合成有机络合剂EDTA和猪粪可溶性有机物对印度芥菜和高秆牧草根际土壤铜的活化效应。结果表明,施用EDTA可极显地增加根际土壤水溶态和交换态铜含量,猪粪可溶性有机物对土壤铜的活化作用不显。外加EDTA能活化土壤铜而提高其移动性。  相似文献   

8.
六种有机污染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幼琴  叶定一 《土壤学报》1991,28(4):426-433
为排除实验误差的干扰,得出较为可靠的分析,本文用数理统计中“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苯乙烯、间-二氯苯、邻-二氯苯、氯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十六烷等六种有机污染物对自行分离鉴定的褐球固氮细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纤维单胞菌( Cellulomonas sp.)以及土壤中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的影响。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10ppm、50ppm 两种浓度均使纤维单胞菌无一存活,其它五种污染物在两种受试浓度对土壤微生物效应各不相同。有的无显著影响,有的刺激土壤中霉菌,有的使酵母菌数量增加,有的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际污染土壤中有机污染物通常以复合污染状态存在,有机复合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及其作用机制显得更为复杂。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具有丰富的功能多样性。而有机复合污染物的降解通常由微生物组操控,通过微生物群落代谢网络完成污染物的去除。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关注有机复合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适应机制-微生物组转化过程-合成微生物组设计-原位微生物组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对认知污染土壤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具有代谢协同性及功能互补性的微生物组为切入点,系统阐述土壤中有机复合污染物的微生物组转化机制与调控原理等,探讨微生物组在复合污染土壤绿色可持续原位生物修复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根际修复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根际是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对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为及生物修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微生物降解、植物过程、非生物降解、土壤吸附、挥发、淋溶等方面归纳了有机污染物根际修复的研究进展,并从细胞培养、添加根系分泌物或根系残留物、挥发污染物收集和残留态污染物测定等方面综述了有机污染物根际行为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贵州植烟土壤有机质与氮素特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秦松  闫献芳  冯勇刚 《土壤》2004,36(4):416-419
利用 GPS 定位,3 年在全省 50 个烟叶主产县采集 9340 个植烟土壤耕层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植烟土壤有机质和全 N 含量变幅大,平均含量分别为 29.6 g/kg 和 1.75 g/kg,达丰富水平,两者处于最适宜含量范围的土壤样本分别占 48.4 %和 64.1 %。速效 N含量平均 50.6 mg/kg,处于最适宜含量范围的土壤样本占 42.4 %。不同植烟土壤类型有机质和全 N 含量差异较大,水稻土较高,紫色土较低。植烟稻田全 N明显高于旱地。  相似文献   

12.
植物修复对重金属镍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外源镍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用水稻土中添加NiSO4.6H2O(100~1 600 mg kg-1)经过12周的驯化培养后,种植了2种超累积植物和1种耐性植物,经110 d的试验后进行了植物修复后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非根区土中添加镍的质量分数为100 mg kg-1时,对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最大;当添加镍的质量分数大于100 mg kg-1时,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不利的影响。在植物修复过程中,通过植物的减毒(吸收重金属)作用和根系分泌物的作用,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经过植物修复后,根区土壤微生物较非根区土壤的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总DNA序列多样性指数相应增加,但不同植物对根区土壤微生物的贡献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特征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跃  张甘霖 《土壤学报》2006,43(2):177-182
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人为活动的深刻影响,城市土壤的一些性质被强烈地改变。城市土壤有机质由于来源的多样性和受到不同程度人为活动的影响,其组成和分布特征表现出异质性和多样性。本研究以南京市为对象,研究了功能区之间土壤有机碳和黑碳含量的差异。与郊区土壤相比,城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通过对有机碳组成的分析发现其中稳定的黑碳含量较郊区土壤明显偏高,且在不同功能区之间呈现差异性,体现了人为影响过程和污染来源的差别。同时发现路边绿化带土壤正受到来自交通环境的强烈影响,其有机碳和黑碳含量与其他功能区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功能区之间因人为影响的差异,土壤中黑碳含量与有机碳含量的比值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可以指示黑碳的可能来源。城市土壤环境中黑碳可能构成了总有机碳中的很大部分,这与自然土壤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主要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平衡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根据田间测定的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和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结果 ,以及统计测算的有机物质进入量 ,分析了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平衡状况 ,并对其作为大气CO2 的源汇功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 ,各农业区农田土壤中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的变化趋势为 :松嫩平原 (作物秸秆 0 3 7,作物根 0 47,绿肥 0 2 6 ,粪肥 0 5 4 ) >红壤丘陵区(相应值为 0 2 8,0 45 ,0 2 5 ,0 42 ) >下辽河平原 (相应值 0 3 5 ,0 3 9,0 2 2 ,0 3 3 ) >黄淮海平原(相应值 0 2 5 ,0 3 2 ,0 1 8,0 2 7)。各区间的腐殖化系数并不随气候而呈规律性变异 ,而主要是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特别是土壤性质有显著影响。现实有机物质进入量条件下 ,各农业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年形成量分别为 :松嫩平原 5 3 8 0kghm- 2 ,下辽河平原 6 79 7kghm- 2 ,黄淮海平原 76 0 7kghm- 2 ,红壤丘陵区 1 0 5 9 7kghm- 2 ;农田土壤有机碳年矿化量分别为 :松嫩平原 90 5 3kghm- 2 ,下辽河平原 72 3 5kghm- 2 ,黄淮海平原 72 3 1kghm- 2 ,红壤丘陵区 782 9kghm- 2 。因此 ,松嫩平原黑土的有机碳库处于亏缺状态 ,土壤有机碳含量还将下降 ,并向大气释放CO2 ;红壤水稻土的有机碳库处于盈余状态 ,土壤有机碳含量还将不断提高 ,是大气C  相似文献   

15.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88,自引:5,他引:8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峰  杨浩  蔡祖聪  赵其国 《土壤学报》2001,38(4):522-528
阐明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统计的重要意义 ,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的最新进展 ,探讨了一种较为精确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计算方法并列举了计算实例 ,为全面而细致地统计我国土壤有机碳储量提供了一条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吴龙华  骆永明 《土壤学报》2002,39(5):679-68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EDTA和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溶液性质、土壤铜形态变化和印度芥菜生长及铜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pH6.3的EDTA溶液 ( 3mmolkg- 1 )显著地增加了土壤溶液铜 ,特别是难解离态铜的含量 ,其消长规律与土壤溶液TOC的变化相一致 ,也显著地增加土壤NH4NO3提取态和NH4OAc提取态铜量 ,但对芥菜生长没有显著影响。EDTA的加入显著地增加芥菜各组织铜浓度和铜吸收量 ,从而增加了芥菜的铜总吸收量 ,提高了植物修复效率。施用 3mmolkg- 1 pH6.3的草酸、柠檬酸或苹果酸对土壤铜含量及其形态分配和芥菜生长及铜吸收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库的平衡值确定及固碳潜力分析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平衡状态时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确定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红壤典型地区不同时期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动态、以及有机碳输入输出量状况,分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库的平衡值,进而估计较大区域内水稻土的固碳潜力。过去20余年来江西省余江县水稻土的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高产水稻土的有机碳含量稳定在18.5 g kg-1;水耕利用30 a,土壤有机碳含量达到19.0(±1.20)g kg-1,其后变化幅度很小;若使目前的较高形成量水平达到平衡,则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9.2(±1.10)g kg-1。综合分析,在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红壤水稻土有机碳的平衡值为18~20 g kg-1,平均为19.0±1.0 g kg-1。过去20余年来,江西省余江县水稻土有机碳储量增加了6 955(±1 116)kg hm-2。据此计算我国亚热带地区水稻土过去20年固定大气CO2量555.1(±88.7)Tg,其作为碳汇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目前仍有相当面积的水稻土其有机碳含量低于平衡水平,估计还可平均固碳5 150(±1 063)kg hm-2。据此,若保持现实较高生产力水平,则我国亚热带地区水稻土未来可新固定大气CO2量411.0(±84.7)Tg。  相似文献   

18.
几种有机酸对恒电荷和可变电荷土壤吸附Cu2+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恒电荷土壤(黄褐土和黄棕壤)和可变电荷土壤(红壤和砖红壤)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乙酸、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对土壤吸附重金属铜离子(Cu2 )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酒石酸浓度下,土壤对酒石酸的吸附量依次为黄棕壤(2 1 8mmolkg-1) >红壤(15 4mmolkg-1) >砖红壤(9 5mmolkg-1) ,土壤吸附有机酸后负电荷量增加,相同条件下增幅为砖红壤>红壤>黄棕壤;无有机酸配体时,供试土壤对Cu2 的吸附量为黄褐土>黄棕壤>砖红壤>红壤;加入有机酸时,随有机酸浓度增高,土壤对Cu2 的吸附一般表现为“峰”形曲线,峰所对应的有机酸浓度因有机酸类型而异,且随土壤可变电荷性质增强而增高;土壤吸附有机酸后对Cu2 的次级吸附不同于有机酸与铜共存时的竞争吸附,且因土壤性质表现迥异。这些结果意味着在存在有机酸配体的根际环境中,恒电荷土壤与可变电荷土壤对Cu2 的吸附明显不同,并将影响重金属离子在根际的转化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壤放射性碳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良梧  茅昂江 《土壤学报》2001,38(4):506-513
我国地域辽阔 ,土壤类型众多。土壤中不仅含有有机质和腐殖质 ,而且许多土壤中还含有丰富的钙质结核、分散碳酸盐以及贝壳、珊瑚等可供放射性碳断代的良好对象。土壤有机和无机1 4 C年龄研究表明 ,我国大多数土壤是全新世时期的产物。其中又以全新世中期和晚期的土壤占绝对优势。人为土纲中的土壤年龄与六千余年来我国悠久的农业耕种历史密切相关。相比之下 ,只有少数土壤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而另一些土壤有数个形成、发育阶段 ,它们的年龄自然亦就跨越不同的地质时期 ,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及其对污染物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2,自引:4,他引:62  
溶解性有机质(DOM)已成为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土壤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DOM对重金属、养分和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很大影响,因此开展DOM与污染物(或养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系统地评述了DOM的来源、组成、分级及其对土壤中污染物吸附一解吸行为的影响。尽管关于土壤中DOM的研究还不完善,许多工作也只是刚刚开始,至今对土壤中DOM的性质、组成和分类方法等问题都不是很清楚,但现有的结果已经表明,DOM是土壤圈中一种十分活跃的重要化学组分,它对土壤中化学物质的溶解、吸附、解吸、吸收、迁移和生物毒性等行为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