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力推进跨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事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对我国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努力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是一项全面包容的系统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进一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同经济、政治文明的协调有序发展。旨在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内涵的界定,了解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根据当前我国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现状与不足,找到未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加强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代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的进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科学分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探索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十六大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部署,我国的农村建设又面临新的机遇。但是在新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当关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以防止发展以后再搞环境治理事件的发生。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需要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综合考虑环保、建设并举,以达到农村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灵魂,文化更是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村文化相对贫乏,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相适应。由于文化生活的贫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乘虚而入,污染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而加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它是关系到农村三大文明发展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关键在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农村在许多方面都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景式描绘。这种全景式描绘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部分人理解的“修修路、种种树、建建房、改改墙”的狭义上的新农村,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五位一体”协调推进的新农村,其中加强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目标,是党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新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要求下,既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村沼气建设为核心的“一池三改”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四川省农村沼气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肯定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一池三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总结了四川省在结合新农村建设中推广沼气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当前沼气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县级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农村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功能,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分析了县级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对进一步发挥县级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和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推动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莱阳市以倡树文明新风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但是,几千年来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近年来急功近利的经济发展速度,造成当前农村环境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比较发达的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和走访调查,分析了当前该区农村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广生态厕所、倡导自然农业以及普及农业生态工程等对策和措施,将对吉林中部农村甚至全国的部分农村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徐喆 《核农学报》2022,(6):1297-1298
<正>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持续深入和国家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迈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的发展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建设农村精神文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助力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践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将面临全新的要求及挑战。由此可见,加强新时期农村思想意识形态,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结合时代特征强化农村思想政治宣传与教育,以及探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乡村环境、培养农民现代意识方面的新任务与新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经济关系到农村的民生,有利于统筹城乡结合发展,体现了农民的主人翁地位。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发展和加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从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内容出发,探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必须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一个开放系统,我国农业受到工业及城市生活和农业自身污染的三重压力,同时还受到外来生物入侵的影响,环境问题尤为突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整体上已进入了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的新阶段,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环境处于优先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这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新农村建设,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是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亦即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有利于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实现,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阐述美丽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美丽乡村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农村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成为了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实施生态园林工程建设,它的成功与否与生态建设的好坏休戚相关。做好农村自然生态园林化建设及人居环境治理,因地制宜地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便进一步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农村生态园林化是当代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环境为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利用乡土自然资源,让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组合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减少非功能性的硬化,创造自然生态优良的生活环境。本文在长治市农村自然生态园林化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思考了我国北方农村生态园林化的规划思想和设计原则,通过深入研究适合长治市的农村自然生态园林化建设,对带动长治市农村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改善北方农村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利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工程。“十五”期间,全县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但在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改造、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认真搞好新时期的水利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大投入力度,坚持统筹规划,继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起步、实施和评价都可能遇到不少难题。借鉴其他国家的农村建设经验,学什么,如何学,是很多立志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专家、学者、官员、管理者和实践者以及农民所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有没有更加清晰的组织路线和方法?作为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新农村建设启示录”系列之一的《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也许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出发点,同时兼顾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以吉林省东部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与做法为例,阐明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是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相符相依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