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提出了重点污染指标,污染指数控制法以及减少大气和水质污染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科学判断基地的环境质量,又简化了监测评价程序。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尹君 《农业环境保护》2001,20(6):446-448,456
对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GIS技术为依托,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以单项污染指标描述该项元素污染程度,以综合污染指数作为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本文以扶宁县为例。应用GIS技术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该县绿色食品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输出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图和相应数据。评价方法可行,评价效率高,评价效果直观性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利川市茶叶、水稻、黄连和蔬菜基地重金属镉的含量状况,以期为利川市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利川市农产品基地的土壤存在镉含量超标,农田灌溉水的镉含量极低,所施肥料镉含量符合标准要求,但过磷酸钙等肥料的镉含量任不低,土壤镉含量高与长期大量施用磷肥有直接关系。部分农作物的镉含量也相对较高,同种作物镉的含量与产地土壤隔的含量呈正相关趋势,土壤镉含量偏高是导致部分农产品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民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民市柳河沟镇从1995年开始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现已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监测、分析等工作,对该基地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报刊杂志等诸多媒体上,人们了解到普通农副产品的农药、化肥、激素等含量严重超标,对身体有较大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农产品逐渐受宠,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所谓绿色农产品,是指从生产、运输、贮藏到销售过程中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无毒、安全、优质,能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可食用农产品的总称。在绿色食品不断被人们认可和接受的同时,绿色农产品企业应该采用何种定价策略,才能比普通农产品更具竞争优势呢?现在一些企业采用了农产品价格歧视策略,这种定价策略效果如何?对社会福利有什么影响呢?这些都是下面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史舟  吴宏海 《农业环境保护》1998,17(2):63-64,F003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是实现污水资源化,促进污水农业利用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污水土地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二个过程,一是对处理区域的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二是进行具体工程设计和实施。本文主要介绍了以GIS为技术辅助手段,进行待处理区域土地适宜评价研究的技术方法及样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确立沈阳是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三废”排放量大,再加上农业自身污染,使本市农田土壤、水及农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1994年,在市财政局、市科委立项,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开发工作,选择了新民市柳河沟镇“三瓜”生产基地,基地面积666.67hm2;新民市法哈牛镇番茄、黄瓜等蔬菜生产基地,基地面积533.33hm2;新城子区石佛寺乡水稻生产基地,基地面积2666.67hm2;东陵区浑河站乡草莓生产基地,基地…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雪灾定量化评估模型,提供反映雪灾地理分布特征的风险区划,以实现快速、准确地对区域雪灾进行大范围监测和情景分析。根据青海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县级行政为评价单元,提取了91.7 m×91.7 m栅格的坡度、坡向、草地类型等孕灾环境参数值,对雪灾形成的潜在地理条件进行分析;以雪灾规模、频率和密度等为致灾体危险性指标;选取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密度以及土地资源丰富度等社会经济背景数据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基于ArcGIS平台,应用数学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青海牧区雪灾定量化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在使用相关基础图件和资料基础上,对属性和图形数据库进行操作,分别得到雪灾的孕灾环境敏感性、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图层,再经过图层叠加、斑块合并以及等级划分等操作,最终得到青海省雪灾风险区划图。研究结果可对牧区越冬前采取有效风险管理以减轻损失,保障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为当地政府及防灾救灾部门制定灾前减灾规划和灾后救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对于全国其他省区的雪灾风险评估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昆山市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旋律和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昆山市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详细调查,重点对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有机污染物含量和灌溉水质进行检测,并应用国家标准和农业部的评价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畜禽养殖废弃物土地处理系统受到地形、土壤属性、土地利用、与河流和居民区的距离等区域性因素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在敏感区域施用粪肥,会引发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恶臭污染。因此,要正确施用粪肥,实现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因素,遴选粪肥施用的适宜区域。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铁山镇为研究区域,探讨了评价因子的遴选以及因子量化过程,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通过目标定位比较法确定因子权重,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土地处理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农用地绿色产能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绿色产能评价是农用地分等的进一步深化。该文在农用地分等成果基础上,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提出以产能评价、环境健康评价为主,有益元素、生态潜在风险为辅的综合性农用地评价方法,构建农用地绿色产能评价体系。最后选取吉林省西部4县(市)为研究区,进行农用地绿色产能评价,划定农用地绿色产能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总体质量良好,99.94%为绿色农田,其中绿色高产区主要分布在前郭东部和北部地区;镇赉南部及前郭北部地区有益元素丰富,大安北部及前郭西南部地区有益元素较缺乏;前郭东部地区农用地存在潜在风险,占总面积的1.5%。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污染加剧的双重压力。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协调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划分和指标体系构建是开展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系统梳理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基本指标体系模式法、专家咨询法和实例验证法,确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及指标体系,提出了将占比最大、影响最直接的县级农业规划纳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建议;构建了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大大简化了农业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提高了农业规划环评的可操作性,将为推进中国农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GIS的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准确管理环境污染数据,评价环境质量水平,进而保障食用农产品安全,该研究基于对大气、农田土壤和灌溉用水的多年监测数据,利用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构建农业基础信息、农业气象、土壤养分、大气污染物、灌溉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6个网络空间数据库;并在国家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  相似文献   

14.
针对良好农业规范在蔬菜示范基地实施中,技术专家的评价信息集结时存在很大程度的主观性,语言评价信息易损失和扭曲等问题,以山东省3个备案蔬菜种植基地的评价和选择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信息的多指标群体综合评价方法,根据良好农业规范标准构建了蔬菜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统计了3个基地的评价信息,将语言信息转换为二元语义形式,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并求解得到各基地的群体综合评价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基地的评价和选择。研究表明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语言评价信息进行集结,避免信息损失和集结结果的不精确性,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和语言信息集结结果准确等特点,将促进良好农业规范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农产品安全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在新增其他用地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针对城市边缘带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农用地大量减少的矛盾,构建了土地自然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和土地发展压力评价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为例,评价了城市边缘带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和发展压力,划分了9大耕地适宜性分区,探讨其评价结果在新增建设用地时空配置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王辛庄镇60%以上的土地都具有较强的耕地适宜性,约50%的土地都承载着较大的发展压力,不同的规划目标导向下具有不同的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时空顺序。该适宜性评价方法为城市边缘带新增建设用地的配置提供了明晰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特色农产品评价大数据多维度分析中,可信标签不足以及挖掘消费者各维度真实情感语义困难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弱监督训练的深度学习方法。首先,通过主题模型分析大规模评论,提取产品评价主题和关键词。然后,结合句法依存和情感词典为评论生成不同维度的伪标签。最后,构建多标签多分类深度网络,在伪标签上进行弱监督学习。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红心柚评论数据集上取得89.2%的准确率和80.3%的F1值,比随机森林算法提升了7.1个百分点的准确率和11.5个百分点的F1值。相比Transformer模型,准确率提高5.6个百分点,F1值提高2个百分点,参数量减少了92%。该方法能从海量评论中高效提取产品评价维度和消费者关注点,为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销售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工程集成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集成研究需要对集成技术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的实际需求,该研究进行了评价体系和方法研究。以工程应用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条件性,较为系统的提出了中国农业机械化工程集成技术评价的框架和方法。基于构建的方法体系,初步建立了农业机械化工程集成技术一般性评价指标和权重体系。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区退耕前后典型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资源的投入和产出结构角度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前后纸坊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能值指标变化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退耕前,该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农产品总产出能值为7.53E+18 sej,退耕后减小了1.50E+17 sej,单位面积农产品生产力由退耕前的5.38E+15 sej/hm2上升到退耕后的1.68E+16 sej/hm2,畜产品的产出能值有所下降。退耕后系统生产优势度指数由退耕前的0.60上升到0.72,系统稳定性指数由退耕前的0.51增加到退耕后的0.53,退耕后流域人口承载力较退耕前大。退耕前后该流域能值投入率及环境负荷几乎无变化,净能值产出率由0.11增加到0.29,退耕前流域人均能值用量为5.16×1015 sej,退耕后增加到5.41×1015 sej,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由退耕前的2.55上升到退耕之后的6.69。退耕后,能值-货币比为2.21×1012 sej/$,与退耕前相比变化不大。为了使该流域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资源投入配置,提高资源生产效率,减小环境负荷,逐步走向系统可持续性不断增强的健康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该文从耕地生态管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实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融合。基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农用地分等的理论和方法,该文提出了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技术,即在农用地分等所建立的等级体系基础上,引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系数概念,进一步利用该系数对农用地利用等指数进行修订,得到耕地综合评价指数,并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作了实证研究。根据洛阳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原农用地利用等别相比,无污染的耕地综合等别保持不变,有污染倾向的耕地综合等别有所下降,存在污染的耕地等别降为末等。这些评价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将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近红外光谱品质检测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中国加入WTO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快速、准确的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非常迫切,为满足对样品组分定量预测软件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农产品近红外光谱品质检测软件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向量、矩阵运算的封装技术,结构化存储与复合文档等软件实现技术。该系统由光谱文件管理,光谱显示,光谱信号处理(预处理),光谱校正模型的建立与管理,未知样品的组分浓度预测等五大功能模块构成。具有多种光谱仪器光谱格式(SPC、TXT、JWS、MAT、ASF等)兼容性,光谱分析功能全面性,算法(PCR、PLS、GA、ANN、Wavelet、Wavelet Package等)多样性,软件系统易维护性,用户使用操作方便性等特点。实例分析表明,无论采用本系统的PLS-NIR模型,还是采用本系统的PCA-MBP-NIR模型,组分浓度预测精度均很高。本系统为农产品品质检测近红外光谱建模和预测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