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根据作者对黑土和棕壤的多年研究结果,论述了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在保肥和供肥方面的不同性能。鉴于肥地与瘦地、小粒级与大粒级微团聚体间存在着保肥-供肥性能的明显差异,作者试以10μm为界,划分<和>10μm两类“特征微团聚体”,以其比例来界定高、低肥力土壤的微团聚体组成的数值范围和评断土壤肥力水平与培肥效果。结果表明,“特征微团聚体”的组成比例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的现有状况及其调控的实际效果,是综合  相似文献   

2.
土壤肥力实质的研究——Ⅱ.棕壤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棕壤中,<10微米,特别是<5微米微团聚体有较高的碳、氮、磷储量,对氮、磷及代换性阳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强,并有较强的酶活性,但总的数量较少,不到30%;而>10微米微团聚体的碳、氮、磷储量虽然较低,但对氮、磷及代换性阳离子的解析能力较强,有一定强度的酶活性,总的数量较大,超过70%,其中肥地含有的数量又高于瘦地,因而成为影响棕壤肥力的主要部分。土壤微团聚体具有影响土壤理化生物性质多方面的作用,可能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指标。土壤酶活性可能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状况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土壤肥力实质的研究——Ⅳ.水稻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三种水稻土(黄泥土、棕壤型、草甸型)的肥力性状。所得结果与旱田土壤比较有如下一些不同之点:(1)土壤腐殖质缩合作用较弱;(2)<10微米各级微团聚体的量减少;(3)微团聚体中C,N,P含量变化随粒径增大而缓慢地减少;(4)微团聚体对NH4和P的吸附和解吸附量较高;(5)土壤的贮水能力较高,渗水能力则较差。测验证明,在腐殖质含量较多的草甸土型水稻土和旱田土壤都是以<10微米的各级微团聚体为影响肥力的主要部分,而含腐殖质较少的棕壤型水稻土和旱田土壤都是以>10微米各级微团聚体为影响肥力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4.
集约化种植下潮土养分肥力与团聚体特征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封丘潮土7个肥力指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划分为3种肥力等级(一等、二等和三等肥力),研究了集约化种植条件下潮土养分肥力与团聚体特征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肥力等级下,大团聚体的质量比例最高,微团聚体居中,而粉黏粒最低。在0~5、5~10和10~20 cm土层,一等肥力下大团聚体的质量比例分别较三等肥力提高了25.5%、20.0%和18.5%,而微团聚体的质量比例分别降低了54.3%、43.5%和33.6%;一等肥力和二等肥力土壤团聚体的质量比例之间差异不显著。水稳性大团聚体的数量及其稳定性分别与由7个土壤肥力指标组成的养分肥力系统综合主成分得分F值呈线性正相关关系。7个肥力指标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与潮土大团聚体的质量比例及其稳定性显著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关连珠  张伯泉  颜丽 《土壤学报》1991,28(3):260-267
本文通过对黑土、棕壤各级微团聚体组成及其胶结物质的研究表明,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各级微团聚体组成不同,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大于10μm微团聚体含量增加,增加幅度为2—5%;土壤团聚度增大,增大范围为2—8%。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别是松结合态有机质含量与大于10μm的微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紧结合态有机质含量及土壤中小于2μm的粘粒则与小于10μm的微团聚体含量呈正相关。去除各种胶结物质以后各级微团聚体的破坏率也证实了这一点。由此认为,各种胶结物质对不同粒级微团聚体的形成影响各异,小粒级微团聚体的形成主要受紧结合态有机质和粘粒的影响,大粒级微团聚体的形成则主要与松结合有机质以及多糖类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典型农耕区棕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半岛棕壤区耕地和荒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各级土壤团聚体质量比总体呈“两头低中间高”的不规则“W”形分布,耕地和荒地土壤微团聚体(<250μm)平均含量分别为51.74%和51.61%,耕种的扰动增加了土壤颗粒分散度,水流对大团聚体的破坏作用更大.有机碳分布受团聚体分配的制约,其含量随团聚体粒径减小而增加.耕地和荒地有机碳在大团聚体中平均含量分别为5.98,3.48 g/kg,而在微团聚体中含量分别为8.05,9.11 g/kg,有机碳含量比例分别高达55.36%和68.58%,其中<20 μm粉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最高(耕地为10.97 g/kg;荒地为11.63 g/kg),可作为研究区土壤固碳潜力评价指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解析发现,棕壤微团聚体有机碳以芳香碳和多糖碳为主.  相似文献   

7.
稻田土壤肥力评价方法及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土作为典型的水耕人为土,其土壤肥力是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肥力评价是稻田培肥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稻田肥力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选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通过分析不同土壤肥力评价方法特点,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对我国水稻土肥力评价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的主观性,同时,如何将作物产量纳入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值得进一步探讨。在对稻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时,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土壤团聚体和黏粒含量可作为土壤物理肥力指标的主要因子;土壤化学肥力指标随着施肥、耕作模式和稻作区域的差异应各有侧重;众多的土壤生物学指标中,微生物量碳氮、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需重点关注。下一步应制定一套针对不同稻作区典型施肥和耕作模式下比较完整和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客观又简单实用的评价方法,为以水稻高产优质为目标的土壤培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秸秆残体还田能引起土壤微生物残留物氨基糖的变化,然而不同部位秸秆残体因含碳氮化学组分差异,还田到不同肥力土壤后对氨基糖在团聚体中分配的影响尚不明析。因此,研究添加玉米不同残体对不同肥力棕壤团聚体中氨基糖分配的影响,并利用微生物标识物氨基葡萄糖与胞壁酸比值变化指示棕壤团聚体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动态变化,对深入阐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在碳氮养分循环和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试验基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分别向高低肥力棕壤中添加玉米根茬(R)、玉米茎叶(S),同时以不添加玉米残体的两种肥力棕壤作为对照,进行了为期360天的室内培养,在第0、30、60、180和360天随机取样。采用干筛法将土样分为大团聚体(粒径≥250 μm)和微团聚体(粒径<250 μm),测定各处理棕壤团聚体中碳氮含量,分析团聚体中氨基糖含量及氨基葡萄糖与胞壁酸比值的变化。  【结果】  不同部位秸秆残体添加均可显著提升土壤各级团聚体氨基糖含量,提升幅度为高肥力棕壤>低肥力棕壤;提升效果为茎叶>根茬。氨基葡萄糖与胞壁酸比值方面,低肥力棕壤>高肥力棕壤,大团聚体中根茬>茎叶,微团聚体中茎叶>根茬。  【结论】  玉米秸秆残体添加有利于氨基糖在团聚体中的累积,高肥力土壤更有助于团聚体中氨基糖的积累,且茎叶处理的积累程度高于根茬处理。此外,高肥力土壤有利于细菌生存,而低肥力土壤有利于真菌生存。根茬和茎叶分别提高了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真菌残留物对土壤碳氮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棕壤不同粒级微团聚体中磷素的保持与供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对比法对采自辽宁省主要地区 1 8对不同肥力典型棕壤中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内全磷的分布以及对磷素的保持与供应状况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高肥土壤全磷平均含量为 0 .61 1± 0 .1 83g/kg ,低肥的为 0 .379± 0 .0 95 g/kg ;高肥土壤平均吸附磷量为 1 2 7.1± 37.1 7g/kg ,低肥的为 2 33.2± 4 7.2 8g/kg;解吸磷和解吸率高肥的为 2 6.8± 1 0 .77g/kg和 31 .65± 2 5 .66% ,低肥的为 2 1 .3± 8.98g/kg ,和 9.62± 4 .99% .高肥土壤中各粒级微团聚体的全磷含量、磷素的解吸及其解吸率都高于低肥的对应值 ,其中 ,1 0~ 5 0 μm微团聚体中磷素储量最大 ,<1 0 μm微团聚体在磷素的吸附和保持方面贡献最大 ,因此可以把它们作为棕壤的特征微团聚体 .  相似文献   

10.
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级法研究了典型棕壤及其各级微团聚体中有机磷组分在林地、柞树林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有机磷总量在3种利用方式下表现为林地>耕地>柞树林地,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却为林地>柞树林地>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对棕壤活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的含量及有效性影响甚微,开垦为耕地可保持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并提高其有效性,开垦为柞树林地则显著降低其含量,耕垦可显著降低耕地中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及其比例.耕垦可以降低有机磷总量在各级微团聚体中的含量,且降低率随粒级的增大而增加,提高50~250 μm粒级活性有机磷的有效性,降低<10 μm和50~250 μm粒级中的中活性有机磷含量,开垦为耕地有利于<10 μm粒级中其有效性的保持,可显著降低10~50 μm和50~250 μm粒级中稳性有机磷含量,尤其显著降低耕地中其占有机磷的比例,开垦为柞树林有地有利于高稳性有机磷在各粒级中的分解转化,开垦为耕地的却有利于高稳性有机磷在10~50 μm和50~250 μm粒级中累集.  相似文献   

11.
Calibrations enabled controlled application of a range of known dispersive energies to a selected soil sample. The corresponding levels of dispersion were measured in terms of the weight fraction of particles <2 μm equivalent spherical diameter produced, and are used to define a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 for the test soil. Interpretation of this characteristic in terms of a microaggregate theory provides the energy value associated with complete ‘primary dispersion’ of microaggregates, which under normal field conditions is a direct practical measure of soil stability. This leads to a definition of the specific stability index (σ) of a soil which for the gleyed brown earth used in this work has the value (25±3) J g?1.  相似文献   

12.
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对Cu~(2+)吸附解吸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宁  颜丽  梁晶  刘晔  王旭  关连珠 《土壤通报》2006,37(1):92-95
采用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棕壤及其各粒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解吸作用。结果表明:棕壤与其各粒级微团聚体相比,对Cu2+的吸附能力较弱,而三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10μm粒级微团聚体>10~50μm粒级微团聚体>50~250μm粒级微团聚体。同时,通过NH4OAc,EDTA对Cu2+的解吸情况的研究得出,棕壤及其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机制是不同的,在棕壤和各粒级微团聚体中,<10μm粒级的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机制以专性吸附为主,固定Cu2+的能力最强,从而能降低Cu2+的活性,不易为植物吸收,其次为10~50μm粒级微团聚体和棕壤,而50~250μm粒级微团聚体对Cu2+的吸附以静电吸附机制为主,其吸附的Cu2+可以被交换,因此固定Cu2+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魏朝富  高明  车福才  邓春 《土壤学报》1990,27(2):172-178
本文研究了垄作免耕下稻田土壤团聚体和水热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垄作免耕下的稻田土壤,<0.01mm土粒团聚度有增大的趋势,其中>0.01mm无机微团聚体和>0.01mm级铁、铝-有机微团聚体所占的比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提高,而>0.01mm级钙、镁-有机微团聚体显著下降;土壤水热状况处于新的协调状况促进了土壤潜在肥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邵宗臣  陈家坊 《土壤学报》1980,17(3):267-274
土壤的亲水性是土壤胶体的一个重要属性.它不仅与土壤胶体的许多其它重要性质(如胶体的分散、絮固、胶溶、胶凝和老化等)密切相关,而且对土壤的结构特性,水分状况和吸附性能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上也有其重要的实际意义.土壤胶体颗粒具有亲水性主要在于它的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东南部的南迦巴瓦峰地区,面积约6.43×10^4km^2。章探讨了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结构特点,土壤水平地带与垂直带的关系,土壤垂直带的结果类型;论述了湿润程度,逆温、人类活动对土壤垂直带影响,以及山体高度和大小与山地土壤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贵州土壤的发生特性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国础 《土壤学报》1981,18(1):11-23
贵州省在云贵高原的东部,大地构造是滇桂台向斜和鄂黔台向斜的一部分.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峦起伏,丘陵盆地,高山峡谷和宽谷盆地交错分布,具有显著的高原岩溶地貌特征.高原面呈阶梯状上升,海拔高度由600米左右逐渐升高到2300米左右.成土母质类型在山区以残积物和坡积残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7.
红壤水稻土肥力性状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大田条件下 ,通过选点采样分析 ,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 ,土壤颗粒组成呈现规律性变化 ,粘粒 (<0 0 0 2mm)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3 9%下降到 80a稻田土壤的 1 7% ,而粉砂 (0 0 2~ 0 0 0 2mm)含量升高。土壤pH一般增加 0 5~ 1个单位 ;0~ 1 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从荒地红壤的 4 5 8gkg- 1和 0 3 9gkg- 1增加到 3 0a红壤稻田的1 9 6gkg- 1和 1 62gkg- 1,其后 ,即使利用时间长达 80a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 ;土壤全磷含量 ,经 3a水耕利用后可从荒地红壤的 0 5gkg- 1提高到 1 3gkg- 1,表明通过施肥可使红壤磷素快速积累 ;而在水耕利用过程中 ,红壤稻田土壤的钾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经 80a利用的红壤稻田 ,0~ 1 0cm土壤钾素含量仅为荒地红壤的 80 % ;全铁和游离铁的含量也呈下降趋势。随着水耕熟化过程 ,细菌数量和脲酶活性也明显升高。不同利用年限红壤稻田土壤的各项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还表明 ,荒地红壤水耕利用后要达到高度熟化的稻田土壤肥力水平 ,需要经过 3 0a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不同熟化度红壤及红壤性水稻土的腐殖质组成及其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林明海  赖庆旺 《土壤学报》1982,19(3):237-247
土壤腐殖质是评价红壤肥力的重要因素[2],根据前人研究[8,3,1]:一般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及组成受土壤地带性的影响。胡敏酸与富啡酸的比值自南向北逐渐递增,红壤胡敏酸与富啡酸的比值小于1。本文着重研究同一地区自然成土因素类同的情况下,红壤通过水旱耕作和培肥,土壤腐殖质的组成及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在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中的作用   总被引:87,自引:2,他引:85  
土壤酶学的研究,从一开始便与土壤肥力的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世纪五十年代初,Hofmann[5]提出了用土壤的酶活性作为衡量土壤的生物学活性和生产力的指标.其后,Lajudie与Pochon[8]指出,根据土壤蛋白酶活性进行的分类,能较好地反映土壤的表观肥力.Moureaux[9]在研究了许多土壤的转化酶活性后,也提出了类似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The quantification of phosphorus(P) in bulk soil and P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ize fractions of water-stable aggregates(WSAs)are important for assessing potential P loss through runoff. We evaluated available and total P distribution within WSAs of a sitty clay to clay soil in a long-term fertility experiment of a rice-wheat cropping system in India. Surfac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even plots amended with NPK fertilizers in combination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amendments, farmyard manure(FYM), green manure(GM), and paddy straw(PS). The plot with no NPK fertilizers or organic amendments was set as a control. The soil samples were separated by wet sieving into four soil aggregate size fractions: large macroaggregates( 2.0 mm), small macroaggregates(0.25–2.0 mm), fine microaggregates(0.05–0.25 mm), and a silt + clay-sized fraction( 0.05 mm). Structural indices were higher in the soil receiving organic amendments than in the soil receiving inorganic fertilizer alone. Organically amended soil ha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stable macroaggregates than the control and the soil receiving inorganic fertilizer alone, which were rich in microaggregates. Total and available P contents within WSAs wer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aggregate size, irrespective of treatment. The distribution of available and total P in the soil aggregate size fraction was as follows: silt + clay-size fraction small macroaggregates fine microaggregates large macroaggregates. Within a size class, aggregate-associated available and total P contents in the organically amended soil wer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FYM PS ≥ GM. The available P content of the microaggregates( 0.25 mm) was 8-to 10-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croaggregates( 0.25 mm), and the total P content of the microaggregates was 4-to 5-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croaggregates. Cultivation without organic amendments resulted in more microaggregates that could be check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mendments such as FYM and GM, which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water-stable macroaggregates by consolidating microaggregates into macroaggreg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