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善栋  吕晓 《土壤》2018,50(1):195-201
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归纳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特点与研究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思路,对推动中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研究的系统和深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5—2016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有关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中文文献,运用文献资料法、网络检索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耕地保护补偿研究的主要特征及问题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耕地保护补偿相关文献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已初步形成,但核心期刊载文量不多,学术水平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耕地保护补偿研究仍处于理论分析和方法初探阶段,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不足,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实证研究空间分布不均衡,研究尺度与空间范围分布不协调;补偿标准的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还未形成一致意见。最后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与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近年来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推动耕地可持续利用,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基于Cite 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法,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主要中文学术文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研究发现:①早期研究主要基于经济学视角,强调投入-产出效益,内容以农业集约经营的现实意义、农业目标、实现途径等理论为主;随着实证研究逐渐深入,基于多种模型方法的结合与应用,围绕结构特征、评价体系、空间差异、驱动机制、政策调控等方面展开了进一步探索;多学科视角下的理论、实证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其研究内涵。②微观尺度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化的驱动力主要是农户主体的经济效益,区域尺度则表现为社会经济、耕作制度等,且各省市间驱动力差异性显著。③基于国家、省域层面的大尺度与地市、县域中尺度研究较丰富,农户、地块微观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区域间分布不均。④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传统研究受到较大冲击、近年来发表论文的数量明显下降。未来耕地利用集约化研究应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大数据等新技术优势,探索新模型、新方法,以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可持续集约化等社会需求,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耕地集约利用关系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供给保障乃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了解耕地集约利用状况及其变化过程、格局、机理、效应与调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归纳法,对近30 a来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概况进行了总结,认为现有研究表现出了研究视角与分析尺度的多元化、研究内容的广泛化以及研究方法的实证化等主要特点,并结合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耕地集约利用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旨在为进一步深化耕地集约利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35年中国耕地集约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对比分析全国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探索耕地集约度变化关键节点,利用198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含17项指标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各研究区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动态变化模型分析耕地集约度变化差异。结果表明:(1)在国家尺度上,耕地集约度总体表现为"缓慢上升—迅速增加"的趋势;(2)在区域尺度上,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东部地区耕地集约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升;(3)在省域尺度上,耕地集约度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影响较大,区域差异明显;(4)随着耕地集约度增速变缓、生产要素集约度降低和国家政策调整,"产量—生态"平衡下的可持续集约化将是耕地利用的发展方向。因此,未来应关注耕地集约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及风险,更好地促进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分析区域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对于促进耕地资源集约潜力挖掘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案例地,从投入强度、利用强度、产出效率及持续状况等维度上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定量测度1978—2016年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基于流域、省域、市域多尺度视角,通过变异系数、ESDA、GIS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多尺度时空分异格局;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分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1978年以来流域尺度上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提升态势,但演化过程中呈现"东高西低"差异特征;省域、市域尺度上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并且尺度越小空间集聚越显著。2)研究期间省域、市域尺度空间关联类型均以正向相关为主,且市域尺度上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存在空间集聚"俱乐部趋同"现象,表现为H-H(high-high)型主要集聚在上海及苏南地区,并逐渐向绍杭、皖江地区演化;而L-L(low-low)型主要集聚在川西高原区。3)自然因素、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及制度政策可有效解释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其中人口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对耕地集约利用分异影响显著,而政策因素呈现较强驱动效应。4)最后从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加大要素投入力度、优化调整耕地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耕地集约利用提升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耕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费罗成  程久苗  王秉建  李琴  樊小凤 《土壤》2009,41(5):696-702
耕地集约利用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有助于把握当前研究的侧重点和薄弱点和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耕地集约利用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总结出未来研究展望:①在研究视角上,应着重展开多学科交叉研究,积极开展生态型耕地集约利用研究;②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多层次、分区域,尤其是大区域的耕地集约利用研究;③在研究内容上,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驱动机制、时空变化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等应加强研究;④在研究方法上,应进一步强化定量研究,引入GIS、RS等现代技术和数学模型来进行深层次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不仅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更对城市和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的特点和评价方法,采用文献法、模型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DSR模型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武汉市为实证研究区域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武汉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得益于武汉市政府采取了正确且有力的响应措施;武汉市DSR系统协调度与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存在DSR系统驱动力相对不足以及响应的大幅提高制约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的问题,需合理改善和投入响应系统和驱动力系统的相关指标。研究结论:DSR模型能够成功运用于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为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提供了概念模型,避免了指标归属模糊问题,并能够有效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及文献参考法建立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集理论提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灰色概率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湖北省及其所属的17个市(州)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湖北省耕地处于基本集约利用向比较集约利用过渡状态;湖北省17个市(州)中高集约利用的有2个,比较集约的有6个,基本集约的有7个,不集约的2个。通过区域差异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应用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切实可行,可以为耕地集约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各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耕地集约利用与空间分异进行评价和研究,为科学规划该区耕地资源,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增加耕地产出及统筹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县域尺度采用熵权TOPSIS法和GIS计算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各县(市、区)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空间格局。[结果]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布表现为以东平县为界南部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低,北部高,北部中又以东北部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高,西南部低,中间一般,并存在"俱乐部趋同"的态势,即同一集约利用水平的耕地表现为集中成片分布态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各县(市、区)数量上呈现"金字塔"的趋势,即水平越高数量越少,水平越低数量越多;从指标层指标来看,化肥投入指数、机械投入指数、复种指数、机械化率、粮食安全指数、耕地安全指数、粮食单产和人均产粮是影响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指标。[结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评价单元,采用最优组合赋权法、协调度评价模型、聚类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1989—2008年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9—2008年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耕地投入强度和利用效益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较大;省域范围内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呈现4级分布,河南北部、东部、南部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中部次之,西部相对较低;区域间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益差异明显,且出现错位发展。1989—2008年间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平原地区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山地丘陵地区,且向山地丘陵地区不断扩展,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法从耕地生态安全研究阶段、概念、特征、驱动因素、评价尺度、评价方法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模拟预测、保护措施等方面对国内外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对比和分析。研究表明:耕地生态安全研究经历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初始研究阶段、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发展研究阶段、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的崭新阶段,并逐渐成为研究的难点与热点;耕地生态安全概念初步建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刚刚起步,中尺度综合研究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缺乏,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现状分析,缺乏动态变化和模拟研究,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区域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规律与机理。因此,今后开展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模拟研究十分迫切,对于完善耕地资源安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可为控制未来耕地规模减少以及保护耕地生态环境,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县域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构建衡量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P—S—R模式指标体系基础上,以县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将GIS技术与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相结合,测度了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划分为5个利用水平等级与4种分异类型,并从时空角度探讨集约利用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异性。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西耕地集约利用总水平与单项水平不断提高,状态准则为影响主导因素;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较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与区域差异性,平原区集约水平高于丘陵与山区,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水平相对较高;局域空间上,水平高、低区域各自集聚;LISA集聚类型中,以"H—H"、"L—L"类型为主,分别对应于高、低水平等级。其中,"H—H"关联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区、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而赣东北、西北及南部的丘陵山区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L-L"关联特征。  相似文献   

13.
探究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制约因素,为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该研究基于2018年湖北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eneralized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GPSM)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流转会显著提升耕地复种指数0.244个单位,水田转入和旱地转入会分别显著提升耕地复种指数0.299和0.204个单位;土地转入面积、水田转入面积和旱地转入面积对农户耕地复种指数的提升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即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的比例要比流转面积提高的比例更大,且水田转入面积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更明显;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土地流转能够通过每公顷流转费反作用路径和要素集约促进路径提升农户耕地的复种程度,每公顷流转费起到调节作用,要素集约率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的大小为8.9%。建议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鼓励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制定耕作制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提高耕地复种指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能为我国耕地空间格局优化和耕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研究缺乏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动态变化的综合研究,因此在深入分析耕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基础上,构建了图斑尺度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异质评估模型,全面评估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了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水田和旱地重心分别向西北和东北迁移。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旱地持续增加,东北平原区水田持续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2)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减幅分别为1.35%和0.55%。耕地供给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增加,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总价值与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3)中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空间分异明显。北方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单位价值减少; 青藏高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价值均减少; 其他农业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而单位价值增加。应通过优化耕地空间格局、精准实施耕地休养生息策略、建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等有效提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施耕地休耕是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亟需科学合理地确定我国可休耕耕地规模,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和扩大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约束构建粮食主产区耕地休耕最大规模测算仿真模型,同时提出休耕规模弹性边界的确定方法并以江苏省为实证区域进行仿真预测。结果表明:当前江苏省在兼顾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调配任务且考虑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基础上,仍能保有10.16%的耕地资源来支撑耕地休耕制度的实施;仿真期内区域耕地资源面积可能会由于城市快速扩张和耕地保护不力出现大幅减少,并对区域耕地休耕条件环境产生影响;同时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和休耕规模适宜程度的恶化导致江苏省休耕规模弹性边界从2017年的9.93%缩减至2036年的4.81%,区域粮食安全稳定状态终将被打破。建议充分利用粮食主产区的耕地资源基础积极有序推广开展耕地休耕工作,深入部署"藏粮于地"战略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建立休耕规模与生态安全挂钩的指标预警体系以实现对休耕实施方案的宏观动态调节;统筹休耕与其他耕地保护政策的正向联动,创造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内部的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入手,提出了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耕地污染和生态功能退化等。然后从农作物遥感估产、土地变化监测及驱动机制研究、耕地粮食生产力和人口承载力研究等方面探讨了耕地资源及其利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系统共同决定了耕地可持续的生产能力,测算二者之间的协同比例关系可为耕地资源的保护分区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该文以辽宁省不同地貌区为例,通过构建不同地貌区耕地自然质量评价系统与耕地立地条件评价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量化分析二者之间的协同关系,最后依据二者之间协同关系特征建立耕地资源保护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省西部的丘陵地貌区、中部的平原地貌区以及东部的山地地貌区,耕地资源保护优势条件特征存在区域差异,3个地貌区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条件协同关系比值分别为4:6、6:4和5:5,应遵循耕地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特征实行协同保护。在此基础上,依据耕地资源优势条件特征将辽宁省耕地区域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优势整治区以及重点调控区,并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资源差异化的利用和保护措施。该研究结果体现了不同地貌区耕地资源优势保护条件特征的差异性与规律性,可为省域尺度耕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