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传统的工程治理技术已不能满足城市河流治理的需要,以生态学为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流近自然治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结合国内外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探讨今后城市河流研究应注意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总结经验 不断创新 扎实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特大型城市,水污染问题突出,人为水土流失严重。面对新的形势,针对存在的问题,北京市水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2003年以来,确立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路,转变观念,明确目标,统一规划,突出重点,科学防治,依靠政策支持,坚持部门联动,创新技术,强化监督,科学监测,保护了水源,促进了山区新农村建设,维护了河流健康生命。提出了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区域水资源自然分布状态,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失衡和河岸植物群落毁灭等一系列问题,为水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为此,作者在研究生态水利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指出生态性作为生态水利的最大特点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我国在发展生态水利过程中的若干思考,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古梯田的现状及开发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古梯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南方古梯田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中国南方古梯田开发和保护的对策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以保护为前提,深入研究梯田灌区水源林的水资源涵养量,合理确定和调整林-寨-田的结构和面积;以保护为目的,通过恢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切实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以保护为手段,统筹规划,发展古梯田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5.
大汶河流域健康状况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坤荣  徐跃通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336-337,340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汶河流域显现出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水患频繁、水体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大汶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遭到严重的损害。在大汶河流域健康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围绕“维持河流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提出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搞好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山区生态,推广节水产业,节约用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善待河流水体,恢复河流健康等对策,努力实现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促进流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辽东山区植被恢复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被恢复是保持水土、恢复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在充分考虑辽东山区植被破坏原因、植被恢复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依据植被恢复的生态学原理,从生态自我修复的角度出发,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采取了封禁保护、舍饲圈养、退耕还林、生态移民、调整能源结构、推广节柴技术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加强人工辅助措施,加速自然植被的原生演替。  相似文献   

7.
冀北山区作为京津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对于保障下游的水资源安全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评估其生态服务价值是对其进行生态补偿的直接依据。选取京津水源区的典型小流域——东北沟小流域进行了评估,经计算,其生态服务价值为7 104.07万元,其中农地的生态价值为183.09万元,林地的生态价值为6 714.34万元(主要是涵养水源价值,占56%),水域主沟的生态价值为206.64万元。在水源地的保护过程中,应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充分发挥林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并对流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量化测量,以期为制定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水源地生态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川西亚高山区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为明确该区的水源涵养动态特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岷江上游的杂谷脑河流域为例,根据杂谷脑河流域出口处的历年降水、气温和水沙资料,应用水量平衡原理,研究该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特征。[结果](1)研究区径流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2.83 mm,即水源涵养量平均每年提升28.3 t/hm~2,特别是2000年左右(开始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至2020年,平均每年减少3.12 mm,即水源涵养量平均每年提升31.2 t/hm~2;(2)径流中的含沙量也呈显著的递减趋势,即表明该区的径流在递减而土壤保持能力在提升;(3)研究区降水无显著的波动式变化,表明径流减少不是降水导致的。[结论]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等生态工程对水源涵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辽东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通过对辽东生态退化区生物防治水土流失的理论、模式与技术等进行系统研究,在辽东地区全面开展了水土保持多元生物防治技术工作,根据不同的地貌类型分别采取陡坡板栗经济林地生物治理模式、缓坡耕地植物地(护)埂治理模式、沟道生态经济林植物封沟治理模式、小河道植物护岸(堤)绿堤治理模式进行治理,取得了预期效果,从而为加快全区水土流失生态退化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辽东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化相国 《中国水土保持》2007,(9):F0002-F0002
<正>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针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突出和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北京市的水土保持工作从单纯服务农业生产向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承担起保护首都饮用水源、促进宜居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功能的任务;北京市水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观念,明确目标,统一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依靠政策支持,坚持部门联动,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保护了水源,促进了山区新农村建设,维护了河流健康生命。2000年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62km2,各项水保措施累计减少土壤流失408万t,减少流失总磷109t,总氮462t,CODMn1910t,每年减少农村入河入库污水300万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