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州市山地面积83.1万hm^2,约占土地总面积的72.1%,且地跨中,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优良,农村劳充充足,具有极优越的开发作用条件,如能善于开发,可获极丰厚的回报,对繁荣农村经济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详细论述了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山地土壤造林种果以取得预期的经济,生态效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公元前四世经的古代书藉中,早巳有了关于中国土壤的记载,“禹贡”对九州土壤地理分布的叙述比较全面而有系统。近代土壤科学研究也有了25年的历史,中外土壤学家会经作了不少的调查研究,累积了相当数量的科学资料,了解了全国土壤分布的一般情况。作者现就在这些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全国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石灰性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的测定,通行的方法是采用70%乙醇溶液反复洗盐,再经pH 8.50.1 mol L-1氯化铵-70%乙醇(CH3CH2OH)溶液进行多次交换处理,测定交换液中的K+、Na+、Ca2+、Mg2+浓度。但此方法常常受操作步骤繁琐,以及土壤中碳酸盐的溶解量因多次浸提而增加的困扰,最终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基于上述原因,选择不同浓度、不同pH的NH4OAc和NH4Cl 10种交换剂,对比分析10种交换剂中的碳酸盐溶解度和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结果表明,pH=8.5 1 mol L-1氯化铵-70%乙醇(CH3CH2OH)溶液较适合石灰性土壤交换性盐基的测定。此新方法是先经70%乙醇(CH3CH2OH)溶液洗盐,再用pH8.5 1 mol L-1氯化铵(NH4Cl)-70%乙醇(CH3CH2OH)溶液进行一次性交换处理,然后测定交换液的K+、Na+、Ca2+、Mg2+浓度,简化了操作程序的同时有效抑制了土壤碳酸盐的溶解,降低了测定结果的偏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交换性钙含量是衡量土壤钙丰缺状况的重要指标,剖析耕地土壤交换性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可为耕地土壤钙肥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方法  本研究以福建省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6 ~ 2019年期间1900个土壤监测点数据,量化不同自然条件(海拔、年平均降水量)、土壤性质(土壤交换性镁、速效钾、pH、有机质、土壤类型和质地)以及作物类型对土壤交换性钙的影响,并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这些影响因子对土壤交换性钙的相对重要性。  结果  福建省耕地土壤交换性钙平均含量为519 mg kg−1,49.3%的地区低于400 mg kg−1,31.6%的地区在400 ~ 800 mg kg−1之间。随着土壤交换性镁、pH和有机质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海拔高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水稻土和砖红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别为650 mg kg−1和632 mg kg−1,显著高于黄壤。稻-菜轮作和蔬菜种植体系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作物种植体系。随机森林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交换性镁是影响交换性钙含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海拔、土壤pH和作物类型,而年均降雨量、土壤质地、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类型影响较小。  结论  福建省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总体较低,建议通过增施钙肥提高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在钙肥施肥中,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作物类型等因素,提高钙利用效率,促进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5.
五指山之土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俊民  龚子同 《土壤学报》1957,5(2):143-158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之中部偏东南,为海南岛最高山岭,拔海1,870米,以此为中心,东南有三角山、吊罗山,西北有黎母岭、金鸡岭,东部有白马、思河岭,构成了海南岛中部山区和南北的屏障。山区的土壤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原有状态,殊少破坏。因此详尽的研究本山区土壤的特性及其生成条件,无论在瞭解热带土壤的生成过程或在热带与亚热带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即叙述五指山土壤的成土条件、主要土壤种类的发生学特点和土壤的垂直分布等问题的一些研究结果,并对有关问题略加讨论。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GPS定位采集云南曲靖核心烟田耕层土壤样品651个,测定土样交换性钙、镁及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研究交换性钙、镁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其他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交换性钙、镁含量均值分别为3 054.3、258.12 mg/kg,变异幅度较大,且两者含量属适宜的占比较低,仅为6.3%和29.8%,总体含量丰富。不同烟区间交换性钙、镁含量差异较大;②交换性钙、镁含量与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交换性钙含量与全钾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交换性镁含量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采用曲线估计分析每两个属性之间的回归关系,共建立9个拟合曲线函数方程,决定系数为0.118~0.285,拟合误差均在3%以内,拟合优度较好,调节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对钙镁养分的平衡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贵州省铜仁市植烟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的状况,以铜仁2019年植烟耕层土壤交换性钙镁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元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交换性钙镁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铜仁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整体丰富,平均值分别为1.72、0.27 g·kg-1,但仍有19.31%的交换性钙和27.59%地区的交换性镁含量处于低与极低水平。植烟土壤中钙镁比处于适宜范围的比例仅占29.70%,说明钙镁比失调较严重。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总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钙镁比总体呈现由中部向东南和西北逐渐减小的趋势,思南中部钙镁比处于最高值,江口南部与松桃南部钙镁比处于最低值。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其比值的空间变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pH对交换性钙、镁空间变异的影响最大,分别能够独立解释其变量的41.6%、55.7%,且与交换性钙、镁分别呈现幂函数和三次函数关系,随着pH值升高,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含量升高。综上,贵州铜仁植烟土壤空间分布不均匀、差异性较大,钙镁比失调比较严重,pH值对交换性钙、镁空间变异的影响最大,并与其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铜仁烟区在指导钙镁施肥时要注意其空间差异性、做到分类指导,可以通过调控钙镁肥料施用量或含钙镁的改良剂调节土壤pH值来达到平衡土壤养分的目的。本研究可为铜仁市烟田钙镁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选择祁连山东段哈溪林区的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和青海云杉林3种典型植被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0~100 cm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交换性盐基离子(K~+、Na~+、Ca~(2+)、Mg~(2+))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高山灌丛林、祁连圆柏林和青海云杉林的土壤CEC值均不断减小,不同植被按其土壤CEC值大小排序为祁连圆柏林>青海云杉林>高山灌丛林;土壤交换性K~+、Na~+、Ca~(2+)、Mg~(2+)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规律各不相同,交换性K~+含量不断减小,交换性Na~+、Ca~(2+)、Mg~(2+)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TEB)变化规律各不相同,按其值大小排序为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高山灌丛林;土壤中交换性K~+、Na~+、Ca~(2+)和Mg~(2+)含量占TEB比例大小为Ca~(2+)>Mg~(2+)>Na~+>K~+;不同森林土壤盐基饱和度(BSP)变化规律亦不相同,按其大小排序为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高山灌丛林。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贵州烟田土壤pH、交换性钙(Ca2+)、交换性镁(Mg2+)和碳酸钙(CaCO3)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指导土壤酸碱调节及钙镁肥料施用。【方法】采集贵州全省烟区500个典型烟田耕层(0~20 cm)土样,采用经典方法测定土壤p H、Ca2+、Mg2+和CaCO3含量,利用SPSS比较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区域之间pH、Ca2+、Mg2+和CaCO3的含量差异,定量分析pH与Ca2+、Mg2+和CaCO3之间的关系。【结果】土壤pH、Ca2+和Mg2+含量偏低的烟田分别占20.0%、18.2%和56.4%,偏高的烟田分别占37.0%、55.8%和29.6%。CaCO3低于10 g kg-1 烟田占88.4%。不同成土母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方不同母质土壤pH剖面特征及酸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母质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不同母质土壤pH的剖面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防治土壤酸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南祁阳白茅草植被下七种母质(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花岗岩、石灰岩、紫色页岩、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测定不同层次(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pH,通过比较表层(0-20 cm)与底层(60-100 cm) pH的差异来表征表层土壤是否酸化及酸化程度;测定0-20 cm土层的酸碱缓冲容量、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及颗粒组成,分析影响表层酸化的主要因素。【结果】石灰岩剖面土壤的pH (8.46~8.72)最高,呈强碱性,其次为河流冲积物(7.37~7.87)、紫色页岩土壤(7.41~8.00),呈碱性;花岗岩、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四种母质发育的红壤呈酸性或强酸性,以花岗岩红壤pH (5.31~5.70)较高,其次为第四纪红土(4.62~4.97)、红砂岩红壤(4.31~4.67),板页岩红壤pH (4.25~4.49)最低。比较表层(0-20 cm)与底层(60-100 cm)土壤的pH,发现七种母质剖面土壤的表层均出现了pH降低,说明表层已出现酸化现象,酸化程度大小依次为:紫色页岩土壤>河流冲积物土壤、花岗岩红壤>第四纪红土、红砂岩红壤>石灰岩土壤、板页岩红壤。对表层土壤的比表面积、颗粒组成(黏粒、粉粒、砂粒含量)和pH、酸碱缓冲容量、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共八种理化因素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由于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七种母质土壤并未发现影响表层酸化的主要因素,但在四种母质(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花岗岩)发育的酸性红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是影响表层酸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表层红壤酸化差值呈显著负相关,是影响第四纪红土、红砂岩、板页岩和花岗岩四种酸性红壤表层酸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土壤学报》1999,36(3):8
研究了中南地区3种土壤的电荷量、电荷零点(PZC)和净电荷零点(PZNC)等表面电荷性质及其与土壤矿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赤红壤、红壤到黄棕壤,永久负电荷量(CECp)趋于增大,主要与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和粘粒含量有关;可变负电荷量(CECv)变异趋势不明显,主要与土壤氧化铁铝的组成及含量有关;可变负电荷量占负电荷总量的比例趋于降低;正电荷量趋于减小。(2)供试赤红壤、红壤和黄棕壤的PZC分别为3.90、3.35~3.50和2.96~3.12;赤红壤和红壤的PZNC分别为3.85和2.15~2.84,黄棕壤不存在PZNC。(3)初步提出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指标为PZC>3.0、PZNC>2.0、PZC朠ZNC<1.0和CECv/CEC8.2>0.4。  相似文献   

12.
热带亚热带土壤中存在着性质活跃且含量较高的氧化铁和氧化铝,其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及肥力性质等有着深刻的影响,由于它们带有大量的可变电荷而使其行为在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研究中倍受关注[1~6]。就氧化铁对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一些学者采用DCB处理脱去土壤中游离铁的方法,将处理后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变化归结为游离铁的作用[1~3]。事实上,DCB对土壤的提取液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氧化铝,因此,"DCB提取的游离铁"对土壤表面电荷的影响应视为"DCB提取的游离铁和部分氧化铝"的共同作用。本研究在比较我国中南地区几种土壤的电荷零点和永久负电荷量测定方法、探讨土壤表面电荷特性及其与土壤固相组成关系的基础上[7~9],用DCB溶液处理土壤,观察其正负电荷、电荷零点(PZC)和净电荷零点(PZNC)的变化,以进一步明确氧化铁铝对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西(山弄)岗自然保护区石灰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我国碳酸盐岩分布很广,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而以广西、贵州和云南最为集中[1]。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由其风化发育的土壤与赤红壤、红壤显著不同,通称为石灰土,归于隐域土中。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土壤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土壤水的研究,从Henri Darcy(1856)提出达西定律算起,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历了由经验到理论、由静态到动态、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发展的过程[1].1877年Briggs L.J.提出毛管假说,将土壤孔隙组成的孔道看成是一些大小不同的毛细管,认为表面张力是土壤保持水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三江并流区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采自三江并流区的26个典型土壤剖面进行了土壤形成条件调查和理化性状分析,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明确了供试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检索结果共有6个土纲(富铁土、淋溶土、灰土、雏形土、新成土、潜育土)、11个亚纲、18个土类、19个亚类,并与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国际土壤分类参比基础(WRB)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景电灌区次生盐渍化土壤冻融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景电灌区一个冻融周期的现场观测,发现盐渍化土壤冻结期缩短,冻结深度减小,冻结起始位置不是地表,而是位于地表以下某个深度,这导致在冻结发展期间有两个冻结锋面出现,使水热盐动态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两相分离技术研究红壤微生物组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鄂南不同母质和利用现状的6个红壤样,用2%PEG+6%Dextran两相分离技术(Aqueous two-phase partitioning technique,简写为A2PP)纯化细菌,测定细菌生物量,研究两相分离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可应用性。结果表明:(1)采用0.1%胆酸钠、钠型离子交换树脂、玻璃珠与土壤一起在4℃下振荡2h,能较好地分散土壤细菌。供试土样细菌分离率介于0.41。0.60之间,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细菌分离率高低依次为:砂页岩〉花岗岩〉第四纪红色粘土;(2)A2PP技术能较好地纯化土壤中的细菌。6个供试原样的细菌多与土壤颗粒及有机质结合在一起,而两相分离技术能够得到较为纯净的细菌个体,土样细菌大多被分离存在于PEG相中,纯化率为63%~78%;细菌提取率介于0.31-0.48,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细菌提取率顺序与细菌分离率顺序相同;(3)供试土样的细菌形态都以小球状、小杆状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8.
19.
东北几种耕作土壤的微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黑土、白浆土、苏打盐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耕作土壤。为了培育高肥沃度土壤,不仅需要了解它们的保肥量、供肥量、供肥速度和土壤的水、热、气状况等。也要摸清其结构性态,即土壤颗粒间的团聚垒结程度、团聚体的大小、排列状况和所形成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孔隙性。以便揭示土壤肥力形成的机理,为进一步调节控制土壤肥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钱国平  曹树钦 《土壤学报》1992,29(3):318-327
本文研究了皖南山地主要土壤的特征和分类。结果表明,本区土壤风化和淋溶作用强,富铝化特征明显,且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特征有差异。海拔600-700m以下的土壤,B层颜色以红棕色和亮红棕色(5YR5/6-5/8)为主,粉砂/粘粒值小于1.00,风化淋溶系数小于0.35,盐基饱和度小于35%,粘粒SiO2/Al2O3多小于2.4。粘粒矿物以高岭石为主。氧化铁的活化度和络合度低,表层HA/FA小于0.35。该类土壤定为黄红壤(红壤土类中的一个亚类)。海拔600-700m以上的土壤,B层颜色以黄色(2.5Y8/6)和亮黄棕色(10YR6/6-6/8)为主,粉砂/粘粒值大于1.00,风化淋溶系数大于0.35,盐基饱和度小于35%,粘粒SiO2/Al2O3一般大于2.3。粘粒矿物以蛭石和高岭石为主,并有较多的三水铝石出现。氧化铁的活化度和络合度高,表层HA/FA值0.35-0.75。该类土壤定为黄壤。从粘粒矿物组成和SiO2/Al2O3,判断,皖南山地上部不存在山地黄棕壤和山地棕壤。土壤垂直带谱主要由黄红壤和黄壤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