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角度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定位于“以生态恢复为目标的中长期时间尺度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提出评价生态修复成效的监测指标和综合评判初步设想,克服传统水土流失治理中以中短期保水保土为主要目标和任务的不足,为全国方兴未艾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理清思路,为生态修复规划和项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老干沟由于特殊的地质、地形和土壤条件,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通过采取“稳、拦、排、固”等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控制了其所产生的危害,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角度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定位于“以生态恢复为目标的中长期时间尺度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提出评价生态修复成效的监测指标和综合评判初步设想,克服传统水土流失治理中以中短期保水保土为主要目标和任务的不足,为全国方兴未艾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理清思路,为生态修复规划和项目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滑坡综合治理方案比选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比选滑坡综合治理方案,针对影响治理方案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安全可靠性、环境协调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施工难易、施工工期等做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基于熵权决策法的滑坡综合治理方案比选评价模型.根据专家意见建立判断矩阵,利用熵权决策法的原理确定"理想点";通过计算4个设计方案与"理想点"的贴近度与距离来确定方案的排序.结果表明,方案二(锚索抗滑桩与截排水相结合)为最优方案.熵权决策法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中主观确定权数的缺陷,保证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是一种可行的、定量的滑坡治理方案比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部,属于典型的山区地貌,15°以上的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4.52%,面积大,范围广,集中分布在全区三大流域。在分析区域坡耕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坡耕地利用中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对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殊的地质地貌及土壤状况 ,使三峡库区生态脆弱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三峡水库的修建 ,使三峡库区原有的中低山峡谷生态环境变成新的水生态环境。三峡库区生态修复必须以维护库区山体稳定为前提 ,以保证水库水质为核心 ,以治理水土流失为切入点 ,维持山水一体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因界河塌岸使得我国每年流失大量国土。界河塌岸除受到河岸系统和水力作用的影响外,同时还受到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影响。以额尔古纳河和哈拉哈河为例,探讨了界河塌岸的原因,提出一体化的治理方式,并就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土滑坡稳定性及其整治对策研究——以明圣宫滑坡为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位于骊山的明圣宫滑坡是一个古滑坡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 ,为进行稳定性评价 ,对滑坡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明圣宫滑坡活动的原因是地层、大气降水、地下水、地貌条件、滑动带贯通、拉张裂隙形成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应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得知 ,明圣宫滑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必须及时整治 ,以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因界河塌岸使得我国每年流失大量国土。界河塌岸除受到河岸系统和水力作用的影响外 ,同时还受到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影响。以额尔古纳河和哈拉哈河为例 ,探讨了界河塌岸的原因 ,提出一体化的治理方式 ,并就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设计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东北黑土区振祥小流域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坡面防护、沟道治理等工程措施,配置相应的林草措施,并辅之以适当的耕作措施,对振祥小流域进行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并对治理后产生的效益进行初步评价。经过5a的实践,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各项措施全部生效,每年拦蓄径流30.65万m3,保土总量1.71万t,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2350 t/(km2.a)下降到416t/(km2.a),年增加经济收益29.39万元,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9.0%增加到12.3%。证明该综合治理措施适用于黑土区,为黑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全面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定西市为例,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如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循环农业进行了探讨。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可持续循环农业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建设生态环境修复体系和农业循环体系:生态环境修复体系建设要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遵循分区、系统、序性、对位配置、注重效益的原则,实行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相结合,按照农田区、荒坡林草区、村庄道路区、沟道区4个不同的功能区进行建设;农业循环体系建设要优化循环结构,实现系统物能高效循环转化,通过生态链循环型、产业链循环型、综合互补循环型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的必要性,以江西省进贤县为例介绍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工程概况,探讨了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做法与经验,分析了工程实施后产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针对坡耕地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蒋家沟部分滑坡是在老滑坡的基础上 ,经过后期条件改变如坡脚流水切割、降雨入渗激发而再次发生规模不等和形式不一的滑动。选择蒋家沟流域这一相对稳定的老滑坡体 ,通过人工降雨激发促使其二次滑动 ,观测滑坡滑移过程 ,分析描述实验过程中坡面出现的各种滑、溜、崩等现象 ,并进行部分有关的土力学实验 ,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可供进一步讨论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陕北生态修复现状与对策——以榆林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搞好该区生态修复工程,对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针对该地区生态修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生态修复提出了3条对策:一是遵循自然规律;二是要做好生态修复分区工作,因地制宜,合理营建生态结构;三是生态建设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预测长江流域滑坡灾害分布情况,旨在开展隐患排查和危险评估,提升灾害的应对能力.[方法]基于1211个滑坡分布点数据和15个环境变量,通过MaxEnt模型对江西省的滑坡易发区分布进行预测,同时采用Jackknife检验评估15个环境变量对预测结果的重要程度,最终确定不同程度滑坡易发区的面积和分布以及影响滑坡灾害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苏赣榆丘陵山区生态修复区修复效果的总结分析,为赣榆县及周边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根据。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生态修复,项目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从修复前的43.5%提高到96.1%。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植被群落向良性循环发展,人工幼林长势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量由2758t/km2减少到1369t/km2,减沙效益为50.4%。本项目仅进行3年的监测工作,对今后人工补植林成林后,该区的林草变化情况、植被群落的演替趋势、动物及土壤结构的变化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监测,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降低动水压力型滑坡体内的动水压力,提高其稳定性,采取布设水平排水管的措施对该类型滑坡进行治理,并对排水管的布设方案进行优化,为同类滑坡的加固设计以及获得高效合理的排水管布设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土体级配曲线,采用间接方法近似确定滑体土土—水特征曲线,并尝试通过FredlundXing函数模型预测获得滑体土非饱和渗透函数曲线。采用均匀设计方法、有限元、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开展排水管布设方案优化研究。[结果]获得了卧沙溪滑坡最优的排水管布设方案为:管长L为26.6m,间距D为6.88m,倾斜角θ为7.3o。[结论]采用该排水方案加固后的滑坡安全系数为1.101,大于设计安全系数1.10,满足滑坡加固安全与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几十年来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和实践,为水土保持实践中合理应用相适宜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已有试验成果总结,以江西省为例,根据区域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综合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治理工程实践和水土保持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模式。[结果]对于南方红壤区难于治理和危害较大的侵蚀地类,系统总结了坡耕地"一控二保"治理模式、坡地果园"一高双低"治理模式、崩岗"三型"治理模式、林下水土流失"两类"治理模式、强烈侵蚀"两荒"地治理模式等5套可行的技术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2类工程实践模式,以及农户帮扶模式、大户治理模式、以奖代补模式、精品园区模式等4项政策引导模式。[结论]结合江西省长期以来效果良好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新时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与内涵。治理模式的提出可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稀土是我国保护性开采的战略资源,在开采稀土过程中必须强化综合治理。基于离子型稀土矿开采采用的池浸、堆浸、原地浸矿主要工艺和特点,总结了三种采矿工艺产生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危害,阐述了当前研发废弃稀土矿生态恢复新技术和开采新工艺现状,以及废弃稀土矿综合治理监管模式,并提出了完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市马贵镇遭受台风袭击后的洪水灾害调查,分析其生态环境新问题,并根据洪灾破坏的特殊性、生态破坏的程度、人类活动的关联性,将马贵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划分为重点治理区、次重点治理区、一般治理区、生态保育区以及河流景观恢复区5个治理分区,提出灾后恢复重建总体策略及思路以及各治理分区的治理策略和措施.认为坚持以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可协调生态恢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