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基于GIS的重庆市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罗培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100-104
以重庆地区的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重庆地区干旱灾害气候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从干旱灾害发生的成灾环境、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承灾体的易损性三个方面选取了地貌、灾害频率、人口、社会经济等评价因子;应用模糊评价法建立了干旱灾害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等数学模型;运用MapInfo Professional软件,通过对属性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的操作得到干旱灾害的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图层,经过图层叠加、斑块合并以及等级划分后得到干旱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  相似文献   

2.
贵州水稻抽穗开花期秋风灾害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历史典型秋风气候年(1974、1980、1988、2002年)气候资料和水稻产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印证方法,综合考虑贵州不同海拔高度下水稻抽穗开花期的界限温度,选取冷积温作为水稻秋风灾害指标,对贵州水稻秋风灾害冷积温指标进行研究.计算2002年减产率与相应的冷积温,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方程及验证结果确定贵州水稻轻、中、重、严重各秋风灾害冷积温指标(LJW,℃·d)分别为17< LJW≤21、21<LJW≤25、25< LJW≤29、LJW >29,并对冷积温与秋风指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冷积温值对水稻秋风灾害的识别较秋风指数更敏感,其判断结果优于秋风指数.利用冷积温指标可为水稻秋风灾害监测预警、水稻风险评估及区划提供参考,有利于避免水稻大量减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基于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候数据及土壤湿度资料,用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法,针对云南多种气候类型下包含秋-冬-春连旱的一个大旱年,比较分析气候干湿指数(Ⅰ)、相对湿润度(M)、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5个干旱指标在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个干旱指标对0-20cm土层相对湿度(SM)时空变化的解释能力排序为:I>M >Ci >Pa >SPI,其中前3种指数的解释度分别为89.66%、85.47%和82.59%;Pa和SPI主要反映降水波动变化,难以准确表达旱涝气候和农业干湿变化;Ci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过于敏感,不太适用于部分天气气候下的农业干旱监测/评估.I、M辨识干湿变化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对农业旱涝监测评估的适用性优于其它3个指标,但在较长持续重早期敏感性欠佳,可结合使用低于某临界值的持续时间长度来表达干旱强度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4.
西南地区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危害及监测防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地区是典型的气候脆弱区,农业气象灾害多发、重发,抗灾能力弱,开展季节性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和高温热害等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与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促进农业减灾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保障西南地区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分析了西南地区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种类及其危害,指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防控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加强农业和气象部门的结合,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突破多灾种并发情况下的综合防控与避灾减灾技术;三是创新农业减灾成果转化应用机制,降低减灾综合成本,提高减灾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等级划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干旱是影响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稳定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建立夏玉米干旱灾害指标,开展夏玉米干旱灾害的监测及评估,对农业防灾减灾意义重大。该文根据夏玉米生长发育过程,选择土壤相对湿度和作物水分亏缺指数分别建立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干旱等级指标。首先在综合分析有关夏玉米土壤水分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夏玉米各生育阶段不同干旱等级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河南省农业气象观测站多年观测资料,建立水分亏缺指数与土壤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已确定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标计算得出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干旱等级的水分亏缺指数干旱指标。根据土壤相对湿度指标,夏玉米播种-出苗、出苗-拔节、拔节-抽雄、抽雄-乳熟和乳熟-成熟5个生育阶段发生轻旱的临界值分别为65%、60%、70%、75%和70%,发生重旱的临界值分别为45%、40%、50%、55%和50%,发生特旱的临界值分别为40%、35%、45%、50%和45%;而根据水分亏缺指数指标,5个生育阶段发生轻旱的水分亏缺指数的临界值分别为35%、40%、20%、10%和35%,发生重旱水分亏缺指数临界值分别为50%、65%、55%、45%和65%,发生特旱的临界值分别为55%、75%、65%、55%和75%。在黄淮海夏玉米区选择代表站点对确定的干旱等级指标进行了验证,土壤相对湿度和水分亏缺指数判定的干旱等级相同及相差一个等级的百分率变化在71%~91%,表明2套指标对干旱发生情况的判别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与历史典型干旱年份灾情对比,2套指标能够较好的判定出历史年份夏玉米生长季干旱发生情况,能够用于夏玉米干旱的监测、评估等方面的科研及业务服务中。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2010年旱涝灾害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河南省45个县1961~2000年4~9月的降雨量统计资料,结合Z指标法统计分析了河南省旱涝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最近40年河南省主要以干旱为主,涝年与旱年的比率为1:1.21,干旱发生率为39%,旱年平均不足3年一遇,重旱平均近7年一遇,20世纪80年代发生干旱次数最多,占59%。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链法对河南省各县2010年的旱涝灾害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2010年发生旱、涝灾害的县区将分别占15.5%和20%,并且大致呈现南涝北旱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Surfer在干旱预警决策服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重庆市旱涝灾害预警决策服务系统的应用背景,详细阐述了Surfer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并且用解释型的脚本语言实现了干旱的严重程度在地图上的展示,展示的效果包括等值线、细网格化和区域填充图。使用预报数据进行干旱预警,监测灾情的发展趋势;使用相似年评估和农作物应对灾情措施,为抗旱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重庆2006年的伏旱监测结果显示,干旱的严重程度在地图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为抗灾减灾工作把握重点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决策帮助。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针对强对流天气的相关预报工作主要表现在对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预警等方面。随着各监测手段的不断加强,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也逐渐向全面化的数据资料收集、分析、强对流天气系统的研究与发展、维持手段等方向发展。基于此,从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的进展和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的发展前景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干旱灾害监测及决策支持系统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利用NOAA气象卫星遥感监测资料和土壤水分人工观测资料开展安徽省干旱监测的指标进行了介绍.针对干旱灾害预警服务,重点阐述了干旱灾害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组成、实现方法,尝试采用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安徽省干旱灾害的推理诊断和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21年汛期(5—9月)重庆总体气候趋势为旱涝交替、旱重于涝,区域性阶段性高温干旱明显,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局地偏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2021年汛期重庆气象灾害趋势方面将呈现4大特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较高、气象干旱较常年偏重、高温较常年明显、5月和初秋有低温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样本历史灾害数据和长序列气象、林果生长数据的林果灾害判识,对目前历史灾害数据匮乏的林果等经济作物气象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中国陕西省富士系苹果干旱灾害为例,利用气象资料、苹果干旱灾情史料和富士系苹果发育期资料,充分考虑苹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水分需求和降水供给情况,以及前期水分盈亏状况对当前发育阶段苹果生长的影响,在水分盈亏指数计算的基础上,构建苹果干旱指数。通过概率分析、K-Means聚类、欧式距离等方法,厘定陕西省富士系苹果的干旱触发阈值。采用致灾因子序列对比分析、预留样本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验证苹果干旱触发阈值有效性。结果表明:1)苹果干旱触发阈值分别为:苹果果树萌动-萌芽期0.87,萌芽-盛花期0.84,盛花-成熟期0.73;2)基于阈值提取的苹果干旱年份的干旱指数序列与历史灾害样本干旱指数序列具有同一性;预留独立样本指标判识准确率为85.58%;典型站点长时间序列检验判识结果准确率为80.95%。研究结果可为林果灾害指标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水旱灾害对衡阳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兰芳 《中国农业气象》2002,23(1):53-56,F003
依据长时间序列的水旱灾害资料,建立衡阳水旱灾害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和优化分析,对衡阳水旱灾害进行相关分析。得出衡阳水旱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连续性与多发性等特征。并系统地分析了大气环流、地形、人为因素等对水旱灾害形成的作用,及水旱灾害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水旱灾害的综合防御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以北方为主产区的中国两大经济水果苹果、葡萄常见的水旱灾害为例,收集整理长时间序列气象、水文、灾害、生产管理、遥感及其反演参数及土壤属性、基础地理信息等多类数据,并通过数据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制定、数据库总体方案及数据库接口设计,采用开源MySQL数据库建库技术,构建了基于C/S架构的经济林果水旱灾害综合数据库;同时基于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GIS中间件、Quartz开源组件等,引入RBAC模型,研制了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建立数据库完备安全机制和作业调度机制,实现完善的数据采集、更新、管理、查询、分析和高效访问与共享功能,为苹果、葡萄水旱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模型以及风险转移综合防范技术决策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以北方苹果和葡萄水旱灾害为例的经济林果水旱灾害综合数据库的成功建设,为其他地区、其他林果种类和其他灾害类型的灾害综合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宁夏南部山区农业干旱预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建立格点尺度上的农业干旱预警模型,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综合干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的特征,选择DEM、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历史干旱风险指数、农业投入量作为孕灾环境稳定性影响因子,选择前期干旱程度、作物水分满足率、作为致灾危险性因子,选择作物种类、作物发育期水分敏感系数、灌溉条件、作物单产水平等作为承灾体脆弱性因子,在干旱灾害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量化影响因子的影响系数,建立基于GIS和空间插值的宁南区域农业干旱预警累乘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预警模型输出干旱等级与实测符合率达到90%以上,能准确预测未来干旱发展趋势和分布范围,比现有基于气候干旱指数的预警模型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模型输出结果更能反映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模型可用于区域干旱预警和干旱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夏花生生育期旱涝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河南省109个气象站点1981-2019年的气象资料、农气站夏花生生育期资料以及76个县市的产量统计资料,根据夏花生需水特性将全生育期划分为前期(播种期-分支期)、中期(开花期-结荚期)、后期(饱果期-成熟期)3个时期,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为农业干旱指标,...  相似文献   

16.
近30a陕西省气象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灾害是陕西省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素有"十年九旱"之称,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干旱灾害进行科学分析及风险评估,为各级政府制定防灾减灾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陕西省96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的降水量等气象资料,采用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对陕西省干旱灾害的发生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1)陕西省的干旱灾害分布极不均匀,其总体特征是北多南少。(2)陕西省干旱灾害出现既有全省性的大范围干旱,也有区域性的局部干旱,陕北、关中发生区域性干旱频率高于陕南。(3)陕西省的干旱灾害发生季节在陕北、关中、陕南有显著差别,陕北干旱灾害季节性差异最大,关中次之,陕南最小。(4)持续性干旱灾害有的出现在同一季节,有的要跨2个季节。陕西省的干旱灾害总体上是春旱、秋旱、秋冬连旱或冬春连旱较多,陕南连续性干旱较少。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河南省历史干旱灾害统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南旱灾变化特点,从气候背景角度对河南旱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能对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和指导农业生产有一定帮助。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旱灾发生频率较高,局部旱灾几乎年年出现,大范围、全省性的大旱也时有发生,同时旱灾也具有明显的年代变化特征;(2)年内降水分配不均,无降水日数多是造成河南干旱频发的成因之一;(3)对大尺度环流特征分析表明,冷、暖空气均偏弱,导致冷、暖空气无法在黄淮流域交汇,也是造成河南省干旱频发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苹果过量施氮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 黄土高原苹果氮过量施用现象普遍,了解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指导果园科学施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保障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化肥用量零增长目标实现。 【方法】 通过对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进行调研和取土,收集了 2012~2013 年苹果产量、收购价格、氮肥用量、生产管理技术和 2013~2014 年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数据,分别从苹果市场、土壤质量和配套技术采用三个方面对影响黄土高原苹果过量施氮的因素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氮肥用量对苹果产量和果实大小 (收购价格) 的影响,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氮肥用量的影响,不同生产管理技术下的果农采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PFPN) 差异。 【结果】 当前黄土高原苹果氮肥用量大,中位数和算术平均值分别为 921 kg/hm2 和 (1032 ± 32) kg/hm2,氮肥过量施用的果农比例高达 90% 以上。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中位数和算术平均值分别为 9.8 g/kg 和 (10.2 ± 0.3) g/kg,远低于我国丰产优质果园有机质含量标准 (> 15 g/kg)。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苹果产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而果实大小 (收购价格) 却与其显著正相关。随着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不断降低,果农氮肥用量呈上升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原因是果园有机质普遍较低,区组间差异较小)。不同生产管理技术间的果农采用率差异较大,其中减氮增效配套技术的采用率普遍低于其他技术。果农间减氮增效配套技术应用效果差异大、技术到位率 (正确的应用方式) 低。 【结论】 苹果市场偏爱大果、果园土壤质量低、减氮增效配套技术普及不足是影响黄土高原苹果过量施氮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苹果品质评价体系并引导农户,加快果园提质工作的开展,加强减氮增效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是今后我国苹果减氮增效工作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承德市农业旱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根据旱灾风险的统计特征,提出2种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旱灾风险评价方法:1)旱灾损失的概率分布曲线,2)旱灾损失与干旱概率的关系曲线。以滦河上游承德市辖区的农业旱灾风险为例进行应用研究。根据1990-2007年历年农业旱灾损失数据计算粮食因旱减产率,拟合其概率分布。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得到该区域1956-2005年0~50 cm的月平均土壤含水率,识别农业干旱事件,计算农业干旱烈度概率,选用对数函数拟合因旱粮食减产率和农业干旱烈度概率关系曲线。采用因旱粮食减产率期望值表征区域旱灾风险,2种方法结果一致性较好,研究区域农业旱灾风险上游大于下游,各个县的多年平均因旱粮食减产率为7%~15%。  相似文献   

20.
三江平原土体构型与旱涝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春起 《土壤学报》1984,21(1):70-78
三江平原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区,大气降水是农业的基本水源.据调查研究,在同样的降水条件下,有的土壤产生旱情,有的土壤产生涝情,有的土壤则恰到好处.这与其土体构型有密切关系.因此,搞清土体构型的属性,找出障碍土层和障碍因素,采取有效的改土措施,提高土壤调控水分的能力,对减轻旱涝灾情,夺取好的收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