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淤地坝的建设成果进行了回顾,概述了淤地坝坝系规划布设、坝系工程建设、淤地坝效益和坝系相对稳定理论探讨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建设黄土高原坝系物理比尺模型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土保持》2008,(10):F0004-F0004
青海省于1992年起进行淤地坝单坝试点建设,2003年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截至2008年6月,全省开工建设淤地坝551座,其中完建淤地坝506座,竣工验收了287座。多年来,青海省淤地坝建设坚持“以支流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相配套,建设沟道坝系”的建设思路,涌现出了一批以坝系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治理新典型,  相似文献   

3.
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黄土丘陵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构建模式,为该区淤地坝系建设和利用提供科学支撑。[方法] 利用文献研究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与条件,开展实例调查并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淤地坝建设现状、运行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甘肃省已初步形成坝系建设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病险隐患、坝地盐碱化治理不到位、水土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以黄土丘陵区榆林沟淤地坝系为例,提出了应构建优势农业主导模式的田园综合体以及围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营造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思路。[结论] 构建淤地坝系田园综合体是对田园综合体发展与淤地坝系利用形式的探索与创新,有利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探索小流域淤地坝监测的内容、指标、方法,分析淤地坝建设效益,更好地为淤地坝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方法]2005—2010年,在黄土高原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选择了12条典型小流域坝系,布设监测点,采用遥感、水沙观测、调查等方法,连续开展淤地坝工程建设动态、拦沙蓄水、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坝系工程安全等监测。分析了淤地坝建设与坝系配置、坡面治理、拦沙蓄水、坝地利用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小流域淤地坝坝系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促进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结论]建议在淤地坝建设中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骨干坝为主体,骨干坝、中型坝、小型淤地坝相结合,形成稳定的淤地坝坝系。  相似文献   

5.
淤地坝除险加固是确保工程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增设溢洪道是淤地坝除险加固的主要建设内容。根据大中型淤地坝在坝系中的位置,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坝的防洪标准,做好洪水组合和调洪计算,是溢洪道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山西省在淤地坝除险加固设计中的实际处理方案,按单坝和坝系2种情况讨论防洪标准,按单坝、设计坝上游串联一座淤地坝和并联几座淤地坝3种情况分析洪水组合,根据不同的淤积高程进行了调洪计算,还提出了建立坝系水动力学洪水演进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完善坝系洪水组合和溢洪道设计理论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中游淤地坝建设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治理工程。淤地坝坝系工程除险加固受资金配置、施工力量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同时开工。如何根据大中型淤地坝在坝系中的位置,科学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是淤地坝除险加固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临县万安沟小流域坝系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坝系中各坝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坝系相互影响关系图,并考虑下游影响范围内居民以及淤地坝淤积情况,较好地解决了施工时序安排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坝系建设的规模推进,淤地坝坝址泉眼封堵直接影响着坝系建设的布局,坝址泉眼封堵技术成为了坝系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通过在庆阳市西峰区淤地坝建设中的施工实践,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淤地坝坝址泉眼封堵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控制沟道侵蚀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在山西已有400多年的建设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淤地坝建设大体经历了集体组织建设(1985年以前)、骨干坝试点建设(1986—2002年)、沟道坝系工程建设(2003—2014年)和巩固提高除险加固(2015年至今)4个阶段。如何搞好淤地坝坝系工程除险加固和安全运用,就坝系工程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中的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临县万安沟小流域坝系工程为例,对坝系工程防洪标准和洪水组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坝系相对稳定原理是淤地坝规划的理论基础。依据影响坝系稳定性的7个主要因素:坝控面积、坝数、总库容、可淤库容、坝前水深、防洪能力、淤地面积,以Matlab 7.0为平台,采用混沌神经网络(COBP)模型对马家沟流域13个坝系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坝系中有7个坝系处于不稳定状态,采用坝系稳定系数来校核COBP模型的计算结果,得出的结论一致,因此,可以判定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可信。此外,分析了7个坝系不稳定的原因,采用增加坝高和增加淤地坝数量的方法使7个不稳定坝系均达到稳定状态。通过对马家沟13个小流域淤地坝重新规划,形成的13个坝系全部处于稳定状态,可见COBP方法在确定流域坝系稳定方面具有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已成坝系小流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定义了坝系和坝系单元。分析了目前坝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坝系规划的重要性和坝系规划的概念,坝系规划要体现整体防护性,功能互补性和功能转换性。并对坝系规划中有关技术问题,如沟道分级方法、坝系空间布局、大中小淤地坝的配置、坝系单元的布局、工程设计标准的确定、坝系初建阶段时序安排与间隔时间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嫩江大堤植物根系固土护堤功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嫩江大堤护坡植物根系及土壤抗冲,抗蚀及抗剪强度的测定分析,发现同一地段土壤的冲击,抗蚀指数及抗剪强度的是表土层大于底土层。植物根系有较强的固持土壤功能,抗冲指数与根长,根量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9146和0.8197。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抗蚀性强,水稳性指数大。水稳性指数与有机质含量间的相关系数0.9132,与根长和根量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7和0.809  相似文献   

12.
土坝坝坡栽培结缕草草皮的技术及护坡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质坝坝坡易遭暴雨径流冲蚀而破坏,草皮护坡是常用的一种护坡措施.山东省招远市采用当地野生的结缕草进行坝坡防护,取得良好效果。结缕草耐旱、耐寒、耐瘠薄、耐践踏碾压。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茎叶茂密,繁殖生长快,是优良水土保持草种。该市勾山水库下游坝坡,1990年按照一定的栽培、管护技术进行结缕草护坡,护坝面积2.67万m2,栽植成活率达98%,两年后完全覆盖坝面,经6个汛期32次暴雨袭击,坝坡未发现水毁现象,较采用人工培植的专用草皮护坡节省资金13.35万元。结缕草草皮护坡已在招远市库坝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氧化塘底泥对风沙土微生物区系影响的试验表明 ,施加底泥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提高微生物活性 ,加快土壤有机成分转化 ,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
嫩江大堤植物根系固土护堤功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嫩江大堤护坡植物根系及土壤抗冲、抗蚀及抗剪强度的测定分析,发现同一地段土壤的抗冲、抗蚀(水稳性)指数及抗剪强度均是表土层大于底土层。植物根系有较强的固持土壤功能,抗冲指数与根长、根量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9146和08197。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抗蚀性强,水稳性指数大,土壤抗蚀性与有机质含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9132,与根长和根量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8137和08091。土壤稳定性与植物根量关系密切,根量大,其抗剪强度就大,相关系数为09814。在现有的植物中,牛毛草地抗蚀能力最大,其固土护坡护堤功能最强,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汾河下游运城段为例 ,提出了平原冲积性复式河道生物护堤和生物固岸护弯新模式。对防洪土堤 ,采用优化栽植乔灌木林带建设的方法 ,削能防冲 ,固坡护堤 ;对弯道险段 ,在岸坡及河底 ,插植矮化的紫穗槐、绵柳等灌木林带 ,控制河势 ,稳定主槽 ,防止其畸形发展。并提出了护堤林带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As the first one in construction of eight planned hydraulic projects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Wanjiazhai key hydraulic project bears responsibilities for water supply, power generation, and flood and ice flood preventio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ites occupy 7.5 km 2 of area ,and are located in interim regions of dry grassland, desert and gullied loess hills with original soil erosion modulus of 6 000 to 10 000 t/km 2 and erosion models of water and wind erosion. Wanjiazhai Key Hydraulic Project Co., Ltd. implements comprehensive harnes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in the area at the same time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re have been 5.75 km river dykes lined from 1995 to 1998, 1 900 000 m 3 of waste solid protected, 11 hm 2 land created and 40 000 m 2 grassland planted on the beach of dyke protection. Two dams have been built respectively in Niulangbei gully and Daqing gully for storage of waste solid, waste soil from living area and supplementary construction sites has been harnessed. Trees are planted in slopes and leveled top of waste soil piles, and Common Seabuckthorn of 23 3 hm 2 and Chinese Pine of 36 hm 2 have been planted on waste slopes of acquired l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Living areas and waste mountains at dam head have been forested.  相似文献   

17.
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工作与矿山生产并重,积极开展矿区水土保持工作。自建矿以来,公司投资3,000万元修建了4个大中型尾矿库,总库容1.7亿立方米,妥善储存了投产以来的近4,000万吨尾矿沙,投资40多万元、投工近20万个、动土方20多万立方米,对两个已达服务年限的尾矿库进行了覆土造田,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了7个废石场、2个冶炼渣场、3座拦渣坝、5个坑口废水净化站,治理了废石废渣1,000多万吨,年节约水量1,000万吨,在矿区主要河道修建了15座防洪坝,5,000米引洪渠道,1,500米堤坝,18座桥涵,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防洪体系,植树5.6万株,建设草坪绿地20多万平方米,共占可绿化地面积的83%。  相似文献   

18.
ORIGINS AND STABILITY OF SOIL POLYSACCHARID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ecent work on the origin of soil polysaccharide and its biological stability in soil is reviewed. It is concluded that much of the constituent hexose and deoxyhexose sugars are of microbial origin, whereas the pentose sugars are derived from plant residues. The stability of soil polysaccharide in its native state is not related to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but to its unavailability. This is caused by inaccessibility within undecomposed biological residues and to insolubility resulting from adsorption on clay, the formation of metal complexes, or tanning by soil humic substances. Complexing by metals and tanning may also inhibit enzymic hydrolysis.  相似文献   

19.
等高垄作垄沟的水土流失特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紫色土地区等高垄作法耕作中垄和沟的侵蚀特点,结果表明,等高垄作法在无覆盖时,相对于平板耕作法有保水作用,而无防蚀效果;  相似文献   

20.
白军红  欧阳华  王庆改  王春梅 《土壤》2003,35(5):419-423
本文研究了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垂直带土壤-植物系统中Pb元素含量的水平变异和垂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垂直带土壤Pb含量均在25mg/kg以上,且各土壤带Pb的平均含量与其变异程度相反,棕色针叶林土Pb平均含量最低但变异最大,而山地生草森林土Pb平均含量最高但变异最小;垂直带植物Pb含量均低于克拉克值,与垂直带土壤Pb含量高低基本相吻合,但其变异以高山苔原带变异最大,岳桦林带变异最小;植物Pb含量垂直分异显著高于土壤Pb含量,变异系数达89.76%;植物对Pb的富集能力依植物种类及器官不同而异;成土母质和母岩、土壤pH值、有机质及土壤质地是影响Pb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