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南地区水土流失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宗新 《山地研究》1995,13(2):121-127
这里所说的西南地区指的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位于长江、珠江等江河上游,总土地面积112.51万(km)^2。当地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因子影响,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首先分析了西南地区水土流失的特征;然后计算了各县的幅员面积侵蚀模数,并根据其大小编制了水土流失强度图;再参照地貌、岩性、人口密度及工矿建设程度等,进行了水土流失区划。西南地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14个二级区。  相似文献   

2.
晋西沿黄地区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西沿黄地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水土流失面积为20777.0km~2,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79.30%,较70年代末水土流失面积17 912.54 km~2增加了2 864.46km~2,平均每年以143.23 km~2的速度在扩展。水土流失造成该区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田水利设施被破坏、生态失调等危害。为此,本文依据研究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害,提出了以山西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南汀河流域干流河谷区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汀河是一条流往缅甸的重要国际河流,干流河谷区土地总面积2 411.84 km2,水土流失面积815.97 km2,平均年土壤侵蚀量约267.31万t,水土流失导致可耕地资源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下游缅甸国造成了影响。到2009年,南汀河干流河谷区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4.37km2,占南汀河干流河谷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的9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3.55%提高到38.70%,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低丘纸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C值及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用人工模拟降雨仪研究低丘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C值,并应用C值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必须有利于降低C值,提高土壤渗透率,增强土壤蓄水力,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的水土流失虽然较轻,但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通过分析上海市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认为土地利用状况是影响上海市水土流失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在分析近20 a来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基础上,探讨了上海市水土流失变化的特点,依据未来上海市总体发展规划,认为上海市水土流失将进一步减弱,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现代滩涂和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区。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市的10个大中型输变电工程为例,对输变电工程建设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结果为:变电站区、施工便道区和塔基区是输变电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区域,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量的40.03%、17.18%和14.42%。针对输变电工程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变电站区除了要进行土地整治外,更应重视雨洪利用措施的布设;塔基区除了要做好边坡防护外,还要处理好余土余渣;施工便道区要注意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植物措施的布设。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是制约赤水河源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赤水河源区水土流失分布广泛、流失程度严重,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耕地,其土壤流失量占总流失量的83.4%。在介绍赤水河源区水土流失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重点开展坡耕地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和水土保持工作机构建设及人员培养、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监督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西秀区实际地域情况,结合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导则,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划分标准;以行政村为基本划分单元,利用ArcGIS空间叠置分析,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划分方法,进行西秀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结果表明:西秀区共划分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面积357.49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4.35%,其中: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233.26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5.89%;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124.23km~2,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46%。本次划分成果充分反映了区内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需求,为西秀区水土保持工作实行分区防治、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确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能够指导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黄土高原重点水土流失区包括黄河河口镇至龙门段沿线的35个县(图1),总面积86378.5km~2,1985年总人口602.69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70人/km~2。这一地区地形复杂,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农林牧业生产基础薄弱,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该区一直被作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及遥感应用动态监测的重点研究区。本文通过动态仿真模型模拟该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和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优选出能促进该区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并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土流失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广西属于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区和西南岩溶区。总体来说,广西的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水土流失分布广,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及危害严重;岩溶区生态系统退化引起的土地资源丧失,已成为广西的头号生态问题。广西全区可分为桂西(缺水少土区)、桂中(坡耕地多、土壤贫瘠区)、桂北(水源涵养区)、桂东南(崩岗侵蚀区)4个区域。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应按照预防为主、分区施治的思路进行,并强化水土保持宣传、加强科研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区域、局地、小流域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该系统回顾了近些年来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情况,指出当前规划工作在类型分区、资料获取、定额计算等方面缺少统一、明确的技术标准。从当前和长远考虑,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各地规划工作经验基础上,逐步研究制定一套内容系统、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方法明确、操作易行的规划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土壤环境基准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推动我国今后在国家层面上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的系统研究,本文还对土壤环境基准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阐述和辨析,并首次提出了分类开展土壤环境基准的设想并进行尝试性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壤环境基准研究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概述,提出了今后本领域的研究方向、路线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
As part of a project for identifying which natural features in the state of Maine could and should be protected, systematic criteria based on thirteen characteristics were developed, described, and used to evaluate several hundred species. The criteria are applicable to programmes to conserve endangered species, natural areas, and to the broader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4.
国际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伴随着生物质能的快速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可持续性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也日益引起高度重视。该文概述了国际上主要的生物质能可持续政策和标准,着重对其准则和指标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就温室气体排放这一核心指标及不确定性加以分析。阐述了生物质能可持续准则和指标对生物质能产业政策的支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中国应在《可再生能源法》和《生物质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可持续性要求,生物质能产业政策应与可持续性要求挂钩,可持续准则和指标的选取应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明确(greenhouse gas,GHG)排放核算方法学,并对最低排放要求的设置进行充分论证,同时,优先在航空生物燃料等领域构建生物质能可持续标准。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是门新兴的自然科学,无论是丘陵山区,还是平原和城市,都涉及到水土保持。但是,讫今还未形成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系统计算方法。根据多年的实践,重点讨论了水土保持三大效益的分析计算,对于在基层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干部和技术业务人员开展小流域综合分析计算效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田间调查是一项非常单调、繁重的劳动 ,如何激励基层植保站的科技人员坚持系统、规范的病虫观测调查是全国各省级病虫测报站最棘手的事。经过十多年的实践 ,广西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本文就农作物病虫系统观测考核管理的办法、可操作性、实施和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泥农用的环境效应及控制标准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城市污泥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营养元素和有机质, 城市污泥农用已成为污泥资源化进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十几年来, 国内外在污泥重金属的形态、生物有效性及其在污泥-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并取得显著进展。同时, 污泥中有机污染物质和病原体的环境效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在我国, 污泥农用的环境风险评价的长期性、系统性和田间数据验证还需进一步加强, 为合理制定或修改污泥农用标准积累有效的科学数据和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城市污泥的理化性质、污泥农用环境效应以及我国污泥农用标准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并对污泥农用研究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我国污泥农用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Review articles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often the only source of evidence used by decision makers in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 assess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f interventions and other action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have established ‘systematic review’ guidelines to minimise bias and explicitly document methodology, allowing replication and updating in light of further advance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was to assess the methodological and reporting rigour of reviews from the disciplines of conservati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ferred to as “ecological reviews”). This was achieved by comparing them to medical systematic reviews, using 27 detailed criteria well established in medicine. When compared with medical systematic reviews, ecological review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prone to bias, lacking details in the methods used to search for studies, and were less likely to assess the relevance of studies, quality of the original experiments and to quantitatively synthesise the evidence. Overall, ecological reviews show lower quality and greater variation in reporting style and review methods. To address this, reviewers could use a systematic review approach and journals could provide more explicit guidel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review articles.  相似文献   

19.
稻麦生产体系的制约因素来自于两种作物对不同土壤结构状态的要求,提升其系统产出需要有效的手段实现不同土壤结构状态的转化,而对耕后土壤结构状态的准确描述又是其基本问题。尺度划分是描述土壤结构的基础,耕作力学的土壤结构起点尺度为2mm,且以2倍频的尺度分割规则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模型表达。实验表明,粘性水稻土耕后的土壤破碎体主要以大于2mm结构体为主,平均土块径在50mm以下,分形维数为2。不过,平均土块径无法提供准确的土壤破碎体尺度分布信息。而模型描述可以直观且准确反映耕作生成的土壤破碎体尺度分布状况。但是,模型描述仍然不利于提供基于土壤破碎体尺度分布信息的土壤功能及作物生长模型,因此对分布模型进一步参数化是提供高阶土壤结构——作物生长模型的基础。结果分析发现,分形维数D能够将耕后土壤结构参量化,从而这一携带尺度分布信息的单一参量有利于建立高阶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土壤厚度的划分标准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厚度一般包括土体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它能直观地表达土壤性质。基于前人对于土壤厚度定义及相关厚度指标划分所做的工作,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长期野外考察经验,从土壤发生学角度明确了土体的概念,并提出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应的土体厚度和有效土层厚度的具体划分方法。利用新提出的划分标准对近些年国内各省野外采集的16个剖面(包括安徽、湖北、山东、青海、甘肃、内蒙古等省份)进行具体厚度划分,为国内今后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