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汶川地震前后崩塌和滑坡分布特征与敏感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汶川地震活动断裂龙门山断裂带穿过的12个县(市)为研究区,分析了研究区汶川地震前后崩塌和滑坡空间分布特征,并使用统计学方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震前震后的崩塌和滑坡敏感性进行评价,结合崩塌和滑坡敏感性变化矩阵,分析了汶川地震后崩塌和滑坡敏感性的空间变化特征。震前崩塌和滑坡高敏感区主要沿河谷分布,而震后崩塌和滑坡高敏感区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震前的极高敏感区震后仍表现为极高敏感区,而靠近断裂带的区域,震前的低敏感区转换为高敏感和极高敏感区。  相似文献   

2.
选取灾区107个崩塌滑坡样本,利用遥感影像获取崩塌滑坡面积,遥感影像结合DEM获取崩塌滑坡体坡高(前后缘高差)、滑移距离、视摩擦角等信息,通过野外调查获取体积信息,对灾害评估中关注的两个关键因子崩塌滑坡体体积、滑移距离与各特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积、滑移距离与相关性显著因子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崩塌滑坡体体积与崩塌滑坡面积、坡高相关性显著,且与崩塌滑坡面积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与坡高呈二次多项式关系,与滑移距离、视摩擦角有一定关系,但不显著;崩塌滑坡滑移距离与坡高相关性显著,且呈线性关系,与崩塌滑坡面积也有一定关系,但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在考察基础上,着重对神府─东胜煤田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人为滑坡、崩塌的现状和特点及其与工程建设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人为滑坡崩塌,目前在煤田开发区的活动是频繁的、严重的,但是可以制止和避免的.最后讨论了滑坡、崩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滑坡、崩塌的区域特征、成因分析及其防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我国滑坡、崩塌的区域分布特征,滑坡和崩塌的危害程度,滑坡和崩塌类型和成因分析,并且提出了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期达到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用信息量方法建立了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其基本步骤为:第一步分析、罗列影响滑坡侵蚀形成的因子,计算各因子所提供的滑坡侵蚀发生的信息量,筛选与滑坡侵蚀关系密切的主要变量;第二步将研究区进行区段划分,计算每一区段各因子信息量的总和,其大小反映了各区段滑坡侵蚀的强烈程度,各区段的集合即为整个研究区的滑坡侵蚀强烈程度——滑坡侵蚀定量评价模型。用建立的定量评价模型对铜川市滑坡侵蚀进行定量评价,将研究区82.5 km2分为:剧烈侵蚀区13.0 km2(占15.76%),强烈侵蚀区20.0 km2(占24.24%),中度侵蚀区25.25 km2(占30.61%),轻度侵蚀区6.0 km2(占总面积的7.27%),微弱侵蚀区18.25 km2(占22.12%)。铜川市滑坡侵蚀中等以上强度区面积58.2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0.61%,说明铜川市滑坡侵蚀非常剧烈。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深入实施有效遏制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但以浅层滑坡和崩塌为主的重力侵蚀在黄土高原广泛分布,且已成为小流域侵蚀泥沙主要来源之一.为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浅层滑坡和崩塌的形态特征和发育临界地形,在陕西省安塞区纸坊沟小流域调查了 53处浅层滑坡和40处崩塌,记录其植被特征,同时进行无人机摄影测量.结果表明:浅层...  相似文献   

7.
山体发生崩塌等山地灾害,改变了流域运动形态。定性分析其危害远远大于常规的水土流失。但定量分析,究竟危害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详细研究报道。2008年日本学者Laurentia DHANIO等人根据2004年3月26日发生在印尼的山地灾害相关资料,定量研究了因山体发生崩塌、滑坡,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其结论是:山地灾害的发生,不仅造成河流的泥沙大量沉积,且崩塌前径流深为降水量的60%,而崩塌后下降到45%。浑浊度比崩塌前提高了400倍。此项研究揭示了流域内一旦发生滑坡,必然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增加了流域治理难度。但也提示我们应利用这种改变规律,决策流域治理手段。此项研究成果对我国研究山体崩塌、滑坡或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崩塌滑坡发育规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从半定量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崩塌、滑坡与斜坡岩性和斜坡结构特征(岩体结构类型、斜坡剖面结构形态、斜坡形态、斜坡坡度)的关系,总结了三峡库区崩塌、滑坡的发育规律,为初步预测崩塌、滑坡存在的可能性和斜坡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拟建三峡大坝坝址三斗坪到重庆,长约600公里的长江河谷两岸,计有滑坡崩塌214处,占据面积100余平方公里,总方量达13.52亿立方米;河谷平均每公里有滑坡崩塌0.36处,土石方量225.32万立方米。在214处滑坡崩塌中,有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特大型滑坡崩塌36处。它们集中分布于构造急剧转弯部位,背斜倾没端,向斜翘起端,几组构造线交叉复合地段,构造盆地的边缘和新构造活动相对强烈的上升区。整个河谷岸坡的破坏方式,以基岩顺层滑坡为主,基岩切层滑坡不多;其次是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滑坡,约占总滑崩方量的17.73%;崩塌仅占8%左右。这些滑坡崩塌,尤其是大型和特大型滑坡,集中分布在库区的要害部位,对大坝库区的安全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铜川市南塔滑坡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构造、滑体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和滑坡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分析了该滑坡产生的原因,对滑坡的稳定性作了较详细的评价。结果认为,此滑坡为一大型的多次滑动的古滑坡,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地层结构和自然因素有关。它是一个相对稳定中包含不稳定因素的滑坡。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上游100万km2的范围内即有大小滑坡15万多处、泥石流沟道1万余条,近十几年来区内每年都要发生重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数十起,每年造成数百乃至数千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亿元,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已成为影响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组建以来,坚持预防为主,实行分区分级管理和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共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244处,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成效。介绍了预警工作的思路、技术路线和预警系统的减灾成效及主要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对泉州市近年来频繁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各种诱发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人为水土流失,人为地质作用是造成泉州市滑坡,崩塌发生频率较以往有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提出今后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宣传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加强对滑坡,崩塌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崩塌、滑坡、垮落等重力构造发育甚为广泛。长期以来,繁衍生息在高原上的居民,在不稳定的斜坡地段经常遭受到崩滑体等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近年来,随着多种经营活动的发展和地表降水量的剧增,崩塌、滑坡等事件频繁发生。边坡的失稳变形效应已成为黄土高原上一种突出的地质灾害,具有降低环境质量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势头。所以探索揭示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屏山县县城新址位于真溪乡丁发村,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危岩)和滑坡,分析了屏山县县城新址的崩塌(危岩)和滑坡的分布特征和形成条件,最后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后续规划和施工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宁市山地滑坡、崩塌灾害及防治对策王维岳(青海省水土保持局,西宁市810001)蔡秋青(青海省地矿局遥感站)西宁市坐落在南川河、北川河、沙塘川河与湟水交汇的河谷盆地,四周依山傍水,人口近70万,面积350km2。市区边缘沟壑密布,山高坡陡,局部分布有...  相似文献   

16.
米脂县黄土滑塌分布及其对流域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土壤重力侵蚀在黄土高原流域产沙中占有很大比重。黄土重力侵蚀主要有滑坡、滑塌、泻溜和崩塌四种方式,其中以滑坡发生规模最大,分布也比较普遍。但是,滑坡并不是经常发生的,而且,由于滑坡产生后土体地貌条件由不稳定变得相对稳定,反而对流域产沙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如果将重力侵蚀看作影响黄土高原流域产沙的重要因素,那么主要指的应该是黄土滑塌、泻溜和崩塌。本文利用遥感方  相似文献   

17.
山地灾害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山地灾害主要以崩塌、滑坡及泥石流为主(称崩滑流灾害).长期以来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安全,广泛破坏资源环境,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日本泥沙灾害与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由于地势狭长陡峭 ,地质条件较差 ,极易发生土沙灾害。全国共有泥石流溪流 190 130条 ,滑坡危险区 92 390处 ,陡坡地崩塌危险区 1170 2 5处 ,活火山 86座 ,每年发生台风 2 0余次 ,雪崩也是日本多发的灾害。日本的水土保持工作始于 4 5 0年前 ,1897年实施治水三法 ,以后相继出台了《滑坡防治法》、《治山治水紧急措置法》、《陡坡崩塌防治法》、《土沙灾害防治法》。日本的砂防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黄土地区滑坡的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土高原的面积占陕西省总面积的45%,在黄土塬边地段,滑坡、崩塌灾害活动频繁,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笔对黄土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黄土地区滑坡的形成因素及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说细地分析,提出了黄土地区滑坡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地震除直接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崩塌、滑坡等又为震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使这些泥石流沟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活跃期。以地震重灾区陇南柏水沟泥石流为例,在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和泥石流特征的基础上,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根据泥石流危险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