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可能  陈通权 《土壤学报》1981,18(4):335-344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大团聚体(直径大于0.25毫米)形成过程则更为复杂。以往,许多研究者认为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大团聚体形成的基础。但是在具体地探索那些和大团聚体形成有关的有机矿质复合体的实质,如有机质的数量,有机物质的种类,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类型等等问题时,现有的资料仍然是不充分的。不同研究者的结果并不很一致,有一些结论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从而影响这一成果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壤微团聚体是有机一无机复合体经过多次聚合而形成,以不同粒级微团聚体的形式组合在土体内.土壤微团聚体的组成密切影响着土壤的保水、供水性能,是土壤中水分和养分保贮和释供的关键,与土壤肥力水平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土壤微团聚体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而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所起的作用又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1.通过微团聚体分析和微团聚体的显微镜形态观察表明,微团聚体主要分布在0.01毫米以下部分,呈疏松多孔绵絮状态,肥土比瘦土的数量多,且细小孔隙多,颜色也较深暗.0.25—0.01毫米部分,肥土比瘦土的数量少,基本上都呈单粒状态存在,多半是细分散的石英、长石等,颜色较浅,仅含有少量的微团聚体.1—0.25毫米部分,肥土比瘦土的数量多,一部分是团块,一部分是粗砂,肥土的团块边缘呈波浪状,瘦土则较平滑.2.土壤越肥,腐殖质合量越多,腐殖质渗透到土壤细小部分中的也更多,因而形成的微团聚体品质较好.过氧化氢和水对<5微米微团聚体的破坏情况亦证实了肥土微团聚体的稳固程度比瘦土高.3.土壤及<5微米微团聚体分析结果都反映出:土壤肥瘦不同,结合的腐殖质的形态也不同.土壤越肥,紧结态腐殖质合量越高,而游离松结态胡敏酸含量越低.肥瘦间这种差异在微团聚体中表现更为显著,特别是紧结态腐鱼质尤为明显.肥土微团聚体中占总量的72.76%,而瘦土仅为63.33%(土壤肥瘦间分别为58.27%和54.64%).然而吸着联结态胡敏酸却有相反的趋势,即在土壤中,肥土含量比瘦土高;而在<5微米微团聚休中则反之.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土壤中存在着部分胡敏酸与游离二三氧化物相作用,形成有机矿质化合物所致.不论土壤或微团聚休中腐殖质的结合形态都说明了,土壤越肥,有机矿质胶体的融和越为彻底,从而也证明了土肥相融的实质——土壤中有机矿质胶体的融和.4.中壤质浅色草甸土中,两种粒径团聚体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不论土壤肥瘦,紧结态腐殖质在两种大小团聚体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占团聚体腐殖质总量的81—90%左右,游离松结态及吸着联结态胡敏酸二者合计仅占19—10%.土壤越肥,紧结态腐殖质的合量更显增高;而游离松结态和吸着联结态胡敏酸合量则越低.不论肥土或瘦土,紧结态腐殖质在3—1毫米团聚体中合量都大于1—0.5毫米,而其他二种形态胡敏酸则有相反趋势.同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也以3—1毫米为大.因此,这些结果都从不同角度表征着与粘粒紧密结合的腐殖质在创造土壤良好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值得注意的是游离松结态胡敏酸含量,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差别较为显著,不论肥土或瘦土,1—0.5毫米的含量几为3—1毫米的三倍.我们认为这显示出:新生的活性较大的腐殖质,大部分先与土壤细小颗粒作用,然后随着时间的加长和水热条件的变化,腐殖质和粘粒结合越来越紧,胶膜亦愈增厚,加之植物根系的挤压等生物因素,以及土壤中不断形成的新鲜腐殖质的胶结作用,使小团聚体进一步彼此团聚为大结构体,从而使土壤结构性更加良好.  相似文献   

4.
陶漉  马东豪  张丛志  陈林  张佳宝 《土壤》2021,53(4):715-722
本文选取5种碳酸钙含量(4.29、17.45、98.66、131.85、143.82 g/kg)差异显著的北方碱性旱地农田土壤(黑土、淡黑钙土、潮土、灰钙土和黄绵土)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及其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碳酸钙和不同形态钙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探讨碳酸钙对碱性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土有机碳含量与碳酸钙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但在0.002~0.053、0.002 mm团聚体中二者含量显著负相关(R~2分别为0.67、0.83),碳酸钙含量过高影响微团聚体有机碳积累。土壤钙形态中酸溶态和可氧化态是影响微团聚体有机碳积累的主要钙形态,全土中占全钙含量都在64.09%以上,团聚体中其含量随粒径减小而增加。钙离子是有机无机复合体的重要胶结物,但钙离子过多则可能会抢占土壤颗粒上有机碳结合点位,与黏粒和粉粒结合形成微团粒结构,影响有机碳积累。  相似文献   

5.
以侵蚀和沉积过程明显的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地形部位表层和典型剖面土壤不同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P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对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坡三个侵蚀部位表层土壤大团聚体、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以及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含量随侵蚀速率增加而减小;沉积部位(尤其是坡脚)POC含量和POC/SOC较低,而MOC含量和MOC/SOC较高。始终处于沉积状态的坡脚部位,各粒级有机碳组分的深度分布均表现出土壤累积和埋藏特征,并随着粒级的减小累积现象趋于明显。上述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优先使与细颗粒和微团聚体结合的SOC迁移流失,并在低洼的沉积区累积;埋藏层中的侵蚀物质(如微团聚体、颗粒态有机质)通过深埋作用和重新团聚作用形成稳定的大团聚体,最终促进SOC的固定。  相似文献   

6.
连续不同施肥对土壤团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乾县试区土壤定点培肥试验地土壤团聚体及微团聚体的分析测定,得出连续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各级团聚体及微团聚体数量与组成差异明显。与对照相比,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土壤有机质、10-250μm微团聚体和〉0.25mm团矛体不断增加,〈10μm的微团聚体含量有下降趋势;土壤分散系数减小,结构系数增大,土壤容重降低;特别是施高量有机肥或有机一无机配施,更有利于土壤中较大粒径团聚体的形成和土  相似文献   

7.
胡荣梅  刘世全 《土壤学报》1964,12(3):358-362
土壤是生物机体及其代谢产物和地表矿质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土壤中有机矿质复合体的形成条件、类型、形成机制、特性,以及它们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甚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以黑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化学试剂模拟根系分泌物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低分子量根系分泌物及主要组分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低分子量根系分泌物及主要组分短期内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进了>250μm大团聚体,尤其是>2 000μm团聚体的形成,显著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低分子量根系分泌物中葡萄糖组分有利于土壤中细菌的生长,从而在细菌活动的驱动下,促进了微团聚体的形成;苹果酸和谷氨酸组分则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在真菌菌丝网络的缠绕和牯结作用下,促使微团聚体进一步胶结形成大团聚体.因此,低分子量根系分泌物中各主要组分共同参与并影响土壤的团聚化过程,改善根际微区土壤的结构,以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甘肃景电灌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李小刚 《土壤学报》2000,37(2):263-270
本文对甘肃景电灌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团聚性很差,团聚体以非水稳性为主,稳定性很低。粘粒对于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影响最大,显示土壤中粘粒物质是目前这一地区土壤结构形成的最为重要的胶结物质。碳酸钙对于团聚体形成的胶结作用次之,有机质由于含量低,其胶结作用最小,但是有机质对于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大于碳酸钙的影响,易溶性盐使团聚体的数量和稳定性降低,土壤微团聚体研究表明,土壤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福建省建瓯市山地红壤的农业用地(坡耕地、茶园、桔园)、林地(杉木、木荷、封育)不同土层(0-10,10-20 c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作为农地后,>2 mm土壤大团聚体的数量明显下降,<0.2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上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大团聚体呈现粒径越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越高的趋势,林地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都显著高于农业用地.林地随着团聚体粒径增大,土壤碳贮量增加;而农地正好相反,随着团聚体粒径增大,土壤碳贮量反而下降.土壤总有机碳增加主要受到大团聚体有机碳增加的影响,其中>2 mm和0.5~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对土壤总有机碳贡献最为突出.因此亚热带山地红壤内林地开垦为农业用地会导致富含碳的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幅度下降,团聚体的稳定性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