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水稻4种类型代表品种对模拟阴害的反应,阐明了水稻分蘖期间不同品种受到同等程度的阴害处理后,生育期较长两处粳稻品种穗数减少的比例小,其减产率显著小于两个杂交稻组合;而营养生长期长的是粳稻品种受阴害后减穗率又小于中粳稻品种,其减产比例也比中品种小得多。不同品种在相同弱光下开花灌浆结实,其弱光对产量的影响应视各品种的结实率受危害程度而异。亚优2号与汕优63两个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分别比对照下降28.9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稻4种类型代表品种对模拟阴害的反应,阐明了水稻分蘖期间不同品种受到同等程度的阴害处理后,生育期较长的两个粳稻品种穗数减少的比例小,其减产率显著小于两个杂交稻组合;而营养生长期长的晚粳稻品种受阴害后减穗率又小于中粳稻品种,其减产比例也比中粳品种小得多。不同品种在相同弱光下开花灌浆结实,其弱光对产量的影响应视各品种的结实率受危害程度而异。亚优2号与汕优63两个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分别比对照下降28.9%和26.5%,它们的减产率分别比两个粳稻品种约高6%~4%和9%~7%。由此可见,不论是水稻分蘖期间或是开花灌浆期间受阴害,粳稻品种的受害程度轻于籼稻品种(或组合);晚粳稻品种又轻于中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水分胁迫对旱作水稻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砂土充填的PVC土柱模拟地下水埋深来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研究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下水埋深10~50 cm范围内,随埋深深度的增加,水稻生物学产量及经济产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适当的地下水埋深有利于水稻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和钙、氯元素的累积,促进水稻体内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的增加;但地下水埋深过大则不利于水稻作物对磷、镁、钠等元素的吸收,并妨碍成熟期籽粒中钾向秸秆的回流。  相似文献   

4.
大颗粒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及合理施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尿素形态对水稻生长及发育的影响,并应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水稻的氮磷肥合理施用量。结果表明,氮肥是水稻产量构成的主要影响因子,施尿素使水稻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穴穗数等各项生育指标都有显著增长;大颗粒尿素对上述各项生育指标的影响又优于普通尿素,并最终在产量上比普通尿素增产显著。但高施氮肥使成穗率和千粒重降低,产量受影响。应适量施氮肥,并配合施磷肥。宁夏灌区水稻的最大利润施N肥量为168kg/hm^2,施P205量为47.55kg/hm^2。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83008、丰收素和抗逆剂防御水稻不同生育期阴害的效果。这三种调节剂可有效地提高分蘖期受阴害稻株的净同化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改善糖氮代谢,增加植株体内糖分含量,提高糖氮比,从而促进受害植株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抗逆剂和丰收素可有效地改善灌浆期受害稻株的糖氮代谢,降低穗中氮含量,强化根系活力与净同化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减小阴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培试验,探讨了铅对生长在含过量锰溶液中的水稻生长及某些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对水稻锰毒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它能促进受锰毒害的水稻长高和分蘖,并提高水稻的生物产量;铅能促进受锰毒害的水稻对铁的吸收,提高稻叶铁、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铅也会抑制水稻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吸收,降低体内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83008、丰收素和抗逆剂防御水稻不同生育期阴害的效果。这三种调节剂可有效地提高分蘖期受阴害稻株的净同化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改善糖氮代谢,增加植株体内糖分含量,提高糖氮比,从而促进受害植株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抗逆剂和丰收素可有效地改善灌浆期受害稻株的糖氮代谢,降低穗中氮含量,强化根系活力与净同化能力,提高结实率和干粒重,从而减少阴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水稻在解决我国温饱问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虽然近些年关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控研究较多,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根据实际工作和学习经验,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应用进行探究,希望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粮食大国,受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和地理位置的综合影响,我国一直以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长久以来我国对水稻的产量、品质及相关病虫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关注。针对我国南方高产水稻栽培与高产水稻的相关病虫的治疗与预防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料结构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肥料结构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影响较大。同本地的肥料结构模式相比:不施肥的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下降较大;单施化肥的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下降,作物抗病性减弱;增施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提高,作物抗病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针对部分地区水稻生产中氮肥用量过高及水稻移植密度越来越低的状况,选择2个早稻和2个晚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施氮水平和移植密度互作试验,分析两因素及其互作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水平和移植密度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但其互作效应不显著;氮水平、移植密度及其互作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其中,低氮水平处理平均氮素利用率比高氮水平增加2.1%5~.6%;高密度的氮素利用率比低密度增加10.1%4~5.7%。说明提高移植密度,减少氮肥用量,既可通过大幅度增加有效穗来实现高产,又能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在资源日益短缺、生产成本渐高及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形势下,密植少氮应是值得推广的水稻栽培技术。在本试验条件下,早稻移植密度在29.33~6.0万穴/hm2的基础上施N 153.11~69.4 kg/hm2、晚稻移植密度在23.13~0.0万穴/hm2的基础上施N 161.51~90.1 kg/hm2氮素是高产高效节氮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产量及其上部三叶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2011年, 以双季早稻"陆两优996"和双季晚稻"五丰优T025"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稻株型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等养分条件下, 较单施化肥相比, 稻草全量还田能显著提高双季早稻的产量, 而双季晚稻产量稻草全量还田处理与稻草全部烧灰还田和单施化肥基本持平; 在不施化肥区, 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 稻草全量还田处理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稻草烧灰还田和稻草不还田处理。稻草还田改善了双季稻上三叶株型特征, 早稻上三叶株型指标的优化效应高于晚稻, 但两者与水稻产量均呈显著相关(P<0.05); 当产量最高时, 早稻稻草还田处理上三叶株型指标趋近适宜值, 而晚稻规律不明显。稻草全量还田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双季稻上三叶的叶片质量, 其高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率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 比叶面积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 双季稻上三叶叶系配置的改善是稻草还田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花后增温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未来气候变暖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采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早稻以金早47(常规籼稻)、两优287(杂交籼稻),晚稻以象牙香珍(常规籼稻)、万象优华占(杂交籼稻)和甬优5550(籼粳杂交稻)为试验材料,研究花后增温对双季优质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増温(早稻1.29℃,晚稻1.73℃)对早晚稻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增温条件下,早稻加工品质和垩白粒率均无显著变化,垩白度平均提高了16.0%;晚稻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平均提高了1.8%、3.5%、30.3%和27.2%;早晚稻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了6.27%,但直链淀粉含量平均降低了3.53%,淀粉颗粒的平均粒径提高了0.09 μm。增温对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影响在季别和品种间存在较大变异。综上,花后增温对早晚稻产量无显著影响,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但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本研究结果为未来气候变暖下双季优质稻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冻结温度对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冻胀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寒气候条件下,因工程扰动造成的众多岩石裸露边坡亟待生态修复的现状,选取植被混凝土这一典型人造复合生态基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冻结温度变化对其冻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混凝土作为弹塑性材料,在试验设定的负温环境中均将产生冻胀现象,其冻胀历时随冻结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而冻胀率随冻结温度的降低呈极为显著的线性减小趋势;同一冻结温度条件与冻胀变形稳定时,在植被混凝土中将形成近似稳定的温度场,且试样中的温度降低幅度随着植被混凝土与冷源距离的增大逐步减弱;冻结温度场将明显改变水分在植被混凝土内的分布状况,冻结温度越低越不利于试样中水分的自由迁移。  相似文献   

15.
以植被混凝土生态基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冷端温度、含水率、植生土类型及融化温度4个因素对其冻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植被混凝土冻融效应影响的强弱顺序为植生土类型 > 含水率 > 冷端温度 > 融化温度;随冷端温度升高或含水率增大,植被混凝土的冻胀率与融沉系数均显著增大;其它条件都相同时,黏土配置的植被混凝土在冻融效应上比砂土表现的更为敏感;融化温度对植被混凝土融沉系数的影响微弱,且无规律可循;冻胀与融沉过程对植被混凝土耐久性的破坏主要体现在内部的微观结构上,冻融双重作用对植被混凝土的体积变化影响并不显著;以冷端温度和含水率为影响因素所建立的综合预报模型拟合度好,可有效预测植被混凝土冻胀与融沉变形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不同直播方式对早晚兼用双季籼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常规早籼稻湘早籼45号和杂交晚籼稻泰优398为材料,进行早晚双季直播种植,比较人工撒直播(AS)和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直播(PHDD)对早晚兼用双季直播稻出苗、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AS相比,PHDD显著提高供试品种的出苗率,早晚季增幅分别为7.4%~14.2%和6.9%~8.0%;PHDD有利于提高供试品种周年产量,2个品种的增产幅度为3.23%~21.66%,其中湘早籼45号早晚2季增产均显著,泰优398为晚季增产显著;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PHDD下供试品种的产量提高主要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有关;PHDD显著提高湘早籼45号早季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度以及泰优398晚季的垩白粒率,显著降低泰优398早季的整精米率及湘早籼45号晚季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PHDD显著提高泰优398晚季米粉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显著降低糊化温度。总体来说,PHDD有利于提高优质水稻品种周年产量,主要与穗粒数协调有关,增产途径因品种和季节而异,同时显著改善湘早籼45号早季加工品质及晚季外观品质,降低泰优398的早季加工品质及晚季外观品质,但改善其晚季蒸煮食味品质,PHDD下晚季直播稻稻米品质改善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双季直播籼稻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赣州近30年气候变化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赣州市1980-2009年逐日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资料为基础,对赣州双季早稻生长期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早稻气象产量与其生长期气象因子间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近30a早稻的单产随时间呈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呈线性增长,90年代后期开始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近30a早稻生长期的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升温速率为0.35℃/10a,90年代末以前增温不明显,但随后气温跳跃上升,其中2000-2009年的平均气温比90年代上升了0.7℃,气温与早稻产量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气候变暖对早稻增产起抑制作用;(3)近30a早稻生长期的降水量呈减少态势,其递减速率为157.6mm/10a,降水量与早稻产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早稻生长期间降水量由多变少,并有逐年减少趋势,降水不足将是影响未来早稻高产的主要因子之一;(4)近30a早稻生长期的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年际间和年代际间的变幅都较大,日照时数与早稻产量呈明显的负相关,表明日照太强对早稻生产有不利影响;(5)近30a早稻灌浆乳熟期的气温呈明显增加趋势,特别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高温逼熟"天气明显增多,且灌浆乳熟期气温与早稻产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灌浆乳熟期的高温热害也是影响赣州早稻优质高产的关键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在湖南大通湖区按照裂区设计进行大田试验,以水稻品种泰优390和H优518为材料,设常规机插秧(T1)、人工手抛秧(T2)和精量有序机抛秧(T3)三种处理,观察测定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秧苗素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和生育期,以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寒露风影响下晚稻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找出在寒露风影响下更具有稳产减灾效果的种植方式,并对其减灾机理进行探究,为水稻生产和防灾减灾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采用钵苗育秧技术培育秧苗的精量有序机抛种植模式的秧苗素质相对较好,与采用毯苗育秧技术育秧的机插种植模式的秧苗素质差异显著。(2)移栽后,精量有序机抛秧返青最快,分蘖发生最早。(3)精量有序机抛秧的水稻生育期较手抛秧、机插秧显著缩短,品种泰优390可缩短生育期4~12d,H优518可缩短生育期3~8d。(4)在寒露风影响下,精量有序机抛秧的水稻成穗率、结实率、收获指数、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千粒重及产量较手抛秧、机插秧高,且与机插秧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品种泰优390和H优518精量有序机抛秧的产量分别比手抛秧、机插秧增产21.7%、273.5%和12.9%、19.6%。研究结果说明使用精量有序机抛方式育出的秧苗素质较高,移栽大田后返青较快,分蘖速率较快,后期分蘖下降幅度小,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较高,比人工手抛秧、常规机插秧更能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综合气候条件考虑,使用精量有序机抛方式能缩短晚稻生育期,在冷害严重的年份具有明显减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2间玻璃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早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夜温升高促进早籼稻的生长发育,缩短早籼稻生育期;前期夜温升高能提高早籼稻的分蘖能力,增加有效穗;中后期夜温升高不利于早稻颖花分化和籽粒灌浆,导致结实率的下降;另外,夜温升高显著降低早籼稻稻米的碾磨和外观品质。但夜温升高对早籼稻产量的影响与生育期内的白天温度有关,白天温度较低时,夜温适度升高,有利于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钾肥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粳稻品种空育131为试材,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其产量构成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为寒地水稻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显著提高了有效穗数、穗粒数、稻谷产量和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和胚乳直链淀粉含量,而对结实率、千粒重、糙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的影响较小;施钾使胚乳中总氮和蛋白氮含量增加,并提高蛋白氮比例,改善营养品质;施钾降低了糊化开始温度、冷胶黏度、回复值和消减值,提高了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各特征值以回复值受影响最大。钾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品质指标及淀粉黏滞性谱特性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施用量增加变化较明显,达到一定用量后继续增施钾肥效应减弱;试验条件下,以90.0kghm-2K2O的施用量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