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茹河流域固原二期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茹河流域固原二期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实施后的生态系统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选取土壤保持、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5项指标,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替代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对该工程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项目实施以来,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5a累计增加了85 293.09万元。在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中,保持和改良土壤价值量最大(48.86%),几乎占生态服务总价值的1/2,其次是保持和涵养水源价值量(30.16%)、固碳释氧价值量(14.96%)、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量(3.70%)、净化空气价值量(2.31%)。研究表明,茹河流域固原二期项目的实施,在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对茹河流域进行了景观格局整体优化,以期建立合理稳定的生态系统,引导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系统功能的协调与完善。分析了景观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探讨并总结了流域景观生态应用的方法和原理,对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窟野河流域地貌组合复杂,水土流失剧烈,干旱、暴雨、沙尘暴频发,是入黄粗泥沙的重点产区,多年来在该流域内开展的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积累了大量有益的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窟野河流域不同类型区的沙棘栽植布局特点,详细阐述了沙棘栽植的一些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王伟 《中国水土保持》2007,(7):F0003-F0003
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一期项目自2001年启动实施以来,项目区市、县(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三川河流域是黄河中游地区一条多沙粗沙河流。流域面积4161km~21955年开始治理,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治理区,1986年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4.5%。据水文站观测,近10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较前20年减少58.8%。采用水保法分析,1975年治理度为12.7%,减沙10.8%;1982年治理度为16.9%,减少19.0%:19.86年减沙31.6%。30多年来,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共拦沙10389万t,占同期实测输沙量的14.7%。文章指出,近20年来人类生产活动,每年约增加河流泥沙的6~8%,抵消了部分水土保持效益,应引起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6.
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林地沙棘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标准株全收获法和平均生物量法,对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地沙棘林生物量研究表明:生物量变幅在1 895.94~17 219.54 kg/hm2,地上部分占56.20%~79.25 oA、地下部分占20.75%~43.80%.各器官生物量分布比例也不同.其顺序是根>枝>干>叶.生物量与树高、地径、冠幅具有协同现象.生物量随树龄的增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8 a沙棘生长最快、经济系数最大,应适时间种或平茬等措施抚育林分.不同立地条件生物量亦存在较大差异,平坡>陡坡>斜坡>缓坡,半阴坡>阴坡>半阳坡>阳坡,下坡>脊部>中坡>上坡,黑钙土>棕钙土>栗钙土,盖度密>中>疏.降雨量、土壤水分含量与生物量变化一致,水分有效性高的种群,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单轴型个体多,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聚集型;水分有效性低的种群,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合轴型个体多,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  相似文献   

7.
岚河流域坝库工程建设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香溪河流域地质条件特殊,生态环境脆弱,氮、磷等营养元素容易流失。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香溪河水域多次发生水华。为改善香溪河流域生态环境,确保库区水环境、水生态安全,国家对该地区进行了生态综合整治。为全面评价香溪河流域生态治理效果,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2004—2008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Matlab7.0计算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流域治理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治理该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逐年增加,2004年生态效益的评价值为0.193 8,到2008年达到0.385 7,增加到原来的1.99倍;2004年经济效益的评价值为0.169 7,2008年增至0.265 8,增加到原来的1.57倍。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分析研究、总结先进经验,推广先进的保土农业技术,充分发挥梯田的生产能力,提高水平梯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987年以来我们在吕  相似文献   

10.
位于黄河上游的北川河流域,区内海拔高度2 300~3 600 m的范围内,分布着各种类型的中国沙棘林分。其中,青海云杉 中国沙棘、白桦 中国沙棘这2种自然林分类型,适宜在海拔2 700~3 000 m之间的脑山区仿建;华北落叶松 中国沙棘、青杨 中国沙棘这2种人工混交类型,适宜在海拔2 700 m以下的浅山区阴坡、半阴坡布设;而中国沙棘纯林及林草复合类型,在脑山区及浅山区的阴坡、半阴坡,均易于人工仿建;海拔3 000 m以上高寒山区,属于中国沙棘林分的封禁管护范围。中国沙棘各类林分在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分郁闭度增高,林下植物种类不仅由阳性、中生向耐荫逐步发展过渡,而且种类数量随着郁闭过程也在不断减少,丰富度指数呈现着“小-大-小”的变化历程,而优势度指数恰好相反,为“大-小-大”的过程。北川河流域植被演替趋势是达到当地顶极群落-青海云杉-藓类林。生产实践中应科学仿拟中国沙棘林的自然分布模式,充分发挥各类中国沙棘林分多方面的生态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茹河流域固原一期项目取得了突出成绩,效益显著。其主要经验: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了综合、高效开发治理模式;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各项责任落到实处;三是配备专职技术队伍,加强项目建设服务;四是实行项目捆绑,突出实施效益;五是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六是依法管护,巩固成果。  相似文献   

12.
茹河流域水保生态建设项目彭阳县项目区一、二期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7.5k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彭阳县项目区的治理模式有立体防治模式、高科技示范园体系建设模式、一条流域一种治理模式、开发特色产业模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水土保持工作模式等。上述治理模式的实施拉开了小流域集中治理、样板示范、逐步连片的大幕,其建设机制与措施配置模式、经济开发模式可推广应用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环境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3.
沙棘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 ,但其育苗需灌水、遮荫 ,难度较大 ,尤其在干旱山区大田育苗很难成功。经 5年试验 ,摸索出了沙棘干旱无遮荫大田育苗的简便方法。该方法简单 ,成功率高 ,投劳少 ,投资小 ,适用于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4.
伊犁河流域杨树—小麦复合系统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伊犁河流域新垦区杨麦复合及单作系统水分生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小麦需水关键期,灌水后1~2d,两系统麦田0—44cm土层土壤湿度增加了5%左右,复合系统土壤剖面下层(110—154cm)土壤含水量增幅较单作地大。(2)复合系统在水平方向上S2测点小麦吸水根分布最少,垂直方向上20—30cm土层杨树与小麦根系分布最多,两种植物对水分、养分吸收的竞争最激烈。(3)单作小麦千粒重比复合小麦高4.56%,复合型麦田S12测点处小麦千粒重为S2测点处的1.11倍。(4)复合型比单作型小麦的蒸腾速率日均值低30.8g/(m2.h),比麦田100cm3土面日蒸发量低1.07g/d,比日均温低0.46℃左右,比土温低0.24℃~1.20℃。研究结果从水分利用角度为杨麦复合立体经营模式在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区的可行性和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土保持》1993,(6):13-16,40
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的三川河流域,十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29km~2,累计治理度达到57.6%,平均治理速度4.1%,其中第一期71条重点小流域治理度达73.4%,年均治理速度5.6%。通过重点治理,全流域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1hm~2,人均经济林0.055hm~2,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7.8%的速率递增,98.7%的贫困户脱贫,年均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较治理前减少50%以上,治理成效显著。并在实施治理中创造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领导经验。  相似文献   

16.
雅鲁藏布江流域生长季NDVI对湿季降水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嘉琪  任志远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09-212,218,347
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和奇异值分解法对200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生长季植被覆盖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及时空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雅鲁藏布江流域湿季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型是东西差异分布型,每年7,8,9月份这一特征逐渐显著,且长期变化趋势的显著性逐渐增强。植被覆盖的主要模态贡献率达到55.7%。东部米林宽谷地区植被覆盖度较高,时间系数震荡周期明显且呈微弱的上升趋势。研究区内的植被覆盖与湿季降水的耦合模态基本成正相关,最大耦合贡献率达到61.8%。植被覆盖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最为直接,其次受地形地貌因素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特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皇甫川流域近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皇甫川流域降雨量、水土保持措施数量以及皇甫川把口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法及水土保持分析法计算近期(1997—2006年)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计算结果表明,皇甫川流域1997—2006年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为657.9万t,经与前期研究成果对比分析,论证了水土保持分析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同时,对减沙效益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目前水文分析法存在的理论缺陷,并建议改进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援助玻利维亚沙棘种植示范项目是水利部第一个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援外项目。根据该项目在玻利维亚实施3年的成功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项目运作上,要把任务落实到当地的镇或村,受援国农业部和各省政府起协调和监督作用;沙棘的种植季节宜在12月份左右,沙棘的播种应选在7~8月份,在国内进行苗木运输应选择11~12月份。  相似文献   

19.
<正> 三川河流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东部,属黄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161km~2,覆盖吕梁地区的方山、离石、中阳和柳林四个县。流域内黄土丘陵沟壑区占39%,土石山区占61%。全流域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767.2km~2,占总面积的66.5%。治理前,流域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7024t/km~2,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56万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带走大量适宜植物生长的表土,导致土壤贫瘠,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环境恶化,生态严重失调。重点治理前的1982年,流域内人均产粮259kg,人均收入仅69元。1983年三川河流域确定为全国八个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