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国家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来自福建、广西、广东、云南四省(区)10个甘蔗品种在广西的生产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桂糖80、闽糖86/05两品种的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含火糖量表现突出。桂糖89/5蔗茎产量为92.9t/hm^2,分别为CK1、CK2的124.8%和138.5%;含糖量达14.41t/hm^2;分别为CK1、CK2的127.5%和138.4%。闽糖86/05新宿根蔗茎平均产量为83.9t/hm^2,分  相似文献   

2.
经1995年和1996年两个年度的试验证明,甘蔗专用高效液肥“蔗丰灵”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双重效果。在甘蔗生长期间喷施两次“蔗丰灵”,能促进蔗茎伸长增粗,降低黑穗病发病率,提高甘蔗产量12.14%~17.03%;而且还明显改善甘蔗品质,提高甘蔗蔗糖分0.79%~1.88%(绝对值)。  相似文献   

3.
1993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用广西农业大学研制、生产的甘蔗增糖增产剂在对旱地和水田蔗的5个品种进行试验,喷药后40~90d测定13个点的甘蔗蔗糖分,平均比对照提高1.30%(绝对值),甘蔗产量增加5850kg/hm2;8月份和9月份追施氮肥的甘蔗增糖增产较显著,甘蔗蔗糖分提高1.69%(绝对值),增产10351.5kg/hm2;8月份和9月份不追肥的甘蔗.喷施增糖增产剂的效果相对较差。平均来说,糖厂增利2582.25元/hm2,农民增收819元/hm2。  相似文献   

4.
在甘蔗的分蘖初期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结果表明:50mg/L,100mg/L乙烯利处理能提高甘蔗前中期的Mg2+-ATP酶、Ca2+-ATP酶、酸性转化酶、多酚氧化酶等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无机磷、还原糖等物质的含量,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差异较小。300mg/L,400mg/L乙烯利处理则降低了甘蔗生长前中期的Mg2+-ATP酶、Ca2+-ATP酶、酸性转化酶、多酚氧化酶等的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无机磷、还原糖等物质的含量,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根据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糖料蔗的种植面积分布,研究甘蔗栽培技术的实际运用,按照试点先行逐步铺开的原则,实行糖料蔗高效种植节水灌溉,保证糖料蔗的高产和高糖。糖料蔗可以选用可选用高糖、高产及抗逆性、宿根性、适应性好的品种,如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桂糖31号、桂糖32号、桂糖42号、新台糖22号等品种。基于此,介绍如何通过科学方法使甘蔗达到双高水平,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栽培甘蔗。  相似文献   

6.
选用甘蔗特早熟品种新台糖1号、中熟品种桂糖84/332为供试材料,在分蘖期用0,100,200mg·L-1浓度的乙烯利对甘蔗叶面喷施,在不同时期取样测定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后的一段时间内甘蔗叶片SOD、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三种酶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7.
对处于伸长生长后期的两个甘蔗品种,用三种生长调节剂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粤糖71/210经草甘膦处理及桂糖11经乙烯利处理后,有降低叶片含水量,减少绿叶面积的作用,表现有良好的催熟增糖效果.增糖最佳时期为:粤糖71/210经喷施草甘膦后2个月,桂糖11经喷施乙烯利后1个月,甘蔗蔗糖分分别比对照高1.45%和2.42%;PP_(333)的作用不明显。三种处理在植株株高、茎节数、节间长度、蔗产量及宿根蔗出苗数等方面,与对照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8.
甘蔗生长后期 ,分别在 9月 15日、 10月 2 1日和 11月 2 2日用浓度为 4 0 0 mg· L-1的乙烯利进行叶面处理。结果表明 :处理后 ,甘蔗叶片中的中性转化酶、Ca2 +ATP酶、Mg2 +ATP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同期的对照高 ;而 NADP 苹果酸酶、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则比对照低。同时 ,处理后 ,可以提高甘蔗蔗糖分和甘蔗品质。其中以 10月份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在旱地栽培条件下,选用F172、F134、选蔗3号、桂糖11号和粤糖57/423为试验材料,于分蘖期、伸长初期、伸长末期、工艺成熟初期分别测定光合强度和比叶重,于分期和伸长初期测定气孔扩散阻力、蒸腾速率和叶温。结果发现,甘蔗+3叶的光合强度、比叶重、气孔扩散阻力和蒸腾速率与栽培品种的抗旱能力有密切联系,表明利用甘蔗叶部的某些理化性状来预测甘蔗的抗旱能力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乙烯利对不同甘蔗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选用4个熟性不同的甘蔗品种桂糖11号、桂糖17号、新台糖10号、新台糖20号作为供试材料,在甘蔗生长前期以100mg/L乙烯利进行叶面喷施,测定了叶片中C4途径的两个关键光合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与甘蔗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乙烯利处理可以提高甘蔗叶片中NADP—苹果酸酶的活性,而对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活性因品种不同有一定差异,对桂糖11号与桂糖17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而对新台糖20号却表现了一定的抑制。(2)乙烯利处理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3)乙烯利处理可以提高甘蔗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但对不同品种的效应不同,尤以对桂糖11号和新台糖10号的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氟磺胺草醚在大豆根际土壤中的微生态效应,及其在根际土壤中的降解动态,为进一步研究除草剂的残留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中黄13号大豆为材料,采用根箱进行了模拟栽培试验。设施用氟磺胺草醚3.75 mg/kg (低)、7.5 mg/kg (中)、18.75 mg/kg (高) 3个水平,以不添加氟磺胺草醚处理为对照,调查了大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析了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蔗糖酶4种酶活性,以及氟磺胺草醚在大豆根际土壤中的降解规律。 【结果】 低浓度氟磺胺草醚处理的大豆根际土壤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根际土壤 (P < 0.05),高浓度氟磺胺草醚处理在28 d时显著高于对照 ( P < 0.05);中浓度氟磺胺草醚处理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浓度氟磺胺草醚处理的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氟磺胺草醚处理的大豆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磷酸酶活性在取样初期略有降低;低浓度氟磺胺草醚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降低,中浓度和高浓度处理对脲酶活性表现为先刺激后抑制;高浓度氟磺胺草醚处理的蔗糖酶活性在42 d和56 d时显著低于对照。高浓度氟磺胺草醚降解速率明显高于低浓度和中浓度,并且在试验初期降解迅速;3种浓度氟磺胺草醚在大豆根际土壤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逐渐变短。 【结论】 3种浓度氟磺胺草醚总体上降低大豆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而对大豆根际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没有显著影响。氟磺胺草醚对大豆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在短期内对磷酸酶活性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低浓度氟磺胺草醚可以显著降低大豆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而高浓度氟磺胺草醚在试验后期可以显著抑制大豆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大豆根际土壤中氟磺胺草醚初始浓度越高,降解速率越快,半衰期越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天津杨柳青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猪场废水原水、厌氧出水和仿生态塘与地下水稀释(1:5)灌溉以及厌氧出水高、中、低定额灌溉对潮土0~20cm和20~40cm土层的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猪场废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中量厌氧水灌溉增强土壤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过高或过低量厌氧水灌溉降低土壤酶活性;原水、厌氧出水和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对土壤酶活性也有显著影响;与对照(正常施肥和灌溉)相比,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促进土壤脲酶活性;所有的稀释灌溉处理对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有抑制趋势,但其中仿生态塘水稀释灌溉处理的降幅较小。建议适宜的猪场养殖废水厌氧出水灌水定额为500m^3·hm^-2,适宜的稀释灌溉处理为仿生态塘水与地下水1:5的稀释比例。  相似文献   

13.
孙权  王静芳  王振平 《土壤通报》2008,39(2):304-308
调查了宁夏御马酿酒葡萄基地不同栽培年限下土壤的蔗糖酶、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并与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为强碱性反应,耕作施肥对土壤pH和全盐含量影响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速效磷、阳离子代换量大都处于最低的六级水平,但肥力随耕种年限的延长显著增加;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表层土壤磷酸酶活性、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增加;蔗糖酶、脲酶活性随剖面深度的加深而显著减小;表土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栽培年限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但不同土地利用下表层以下各层次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高于表层,且差异显著。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缓效钾、速效钾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磷酸酶活性、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缓效钾、速效钾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关系;四种酶之间,磷酸酶与脲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脲酶与蔗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由此表明,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大小可以代表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栽培区土壤肥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两种除草剂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常用除草剂及其浓度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为评价除草剂对水田土壤生态效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开展大田试验,设置了华星草克和丁草胺两种除草剂及其高、中、低3种浓度进行试验。[结果](1)中、低浓度丁草胺和华星草克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较小,即使在短期内会产生细微的抑制作用,但恢复较快;(2)高浓度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较为明显,但随除草剂施入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在21d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3)两种除草剂处理对土壤脲酶、蔗糖酶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但随着药效的降解,抑制作用逐渐消失,酶活性恢复至对照水平;(4)两种除草剂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影响与其他两种酶不同,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结论]两种除草剂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因不同的施药浓度以及施药后作用时间的推移而异,不高于中等浓度处理对其影响较小,且短期内易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适量的除草剂对水田土壤生态系统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叶绿醇对铅污染土壤酶活性及土壤铅有效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铅污染土壤中添加叶绿醇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铅离子有效态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处理时间下叶绿醇对铅污染土壤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短时间内在土壤中添加叶绿醇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对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每种酶对叶绿醇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碱性磷酸酶最为敏感;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铅离子有效态降低,蔗糖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土壤重金属铅浓度为600 mg/kg时,叶绿醇浓度为50 mg/kg蔗糖酶活性最强,比空白对照组高出122.28%;当土壤中叶绿醇浓度为250 mg/kg时,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是空白对照组的251.61%。总之,在铅污染的土壤中添加叶绿醇后能改变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中铅的有效态,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叶绿醇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宿根蔗生长后期叶面喷施KH2PO4和石灰水,能有效地提高甘蔗蔗糖分,降低蔗汁还原糖分,以KH2PO4效果较好。KH2PO4和石灰水处理使甘蔗叶片的酸性转化酶活性降低,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则明显提高。KH2PO4处理明显降低了甘蔗叶片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而提高了中性转化酶活性。石灰水处理提高叶片水溶性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而使水分含量和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Evolution of invertase activity in honey over two yea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vertase activity is a good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honey freshness. Invertase activity evolution was determined on 57 fresh, unheated, commercially purchased Galician (northwestern Spain) floral honey samples. All honeys were stored in darkness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up 24 months and analyzed each 6 months so as to determine the invertase activity evolution tendency for the first time. Invertase activity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Siegenthaler's method and in a simple assay, the latter showing a good precis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between 0.35 and 0.66%). Initial invertase activity mean value was 163.9 (48.4-251.0) micromol of 4-nitrophenyl-alpha-D-glucopyranoside hydrolyzed/kg of honey/min.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the values of invertase activity showed five types of temporal behavior: exponential (56% of samples), linear (25% of samples), logarithmic (11% of samples), inverse (5% of samples), and quadratic (3% of samples).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invertase activity at 6, 12, 18, and 24 months from the initial Galician honeys' invertase activitie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activities calculated from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相似文献   

18.
The dehydrogenase and invertase activities of three soils were studied under flooded and nonflooded (60% water holding capacity) conditions. Flooding increased (× 1.25 to 2.50) the dehydrogenase activity. In contrast, invertase activity decreased considerably upon flooding. The addition of rice straw increased the invertase activity under both water regimes, but dehydrogenase activity only under flood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玉米间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忠明  杜少平  王平  包兴国 《核农学报》2011,25(4):796-801,823
为探讨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对灌漠土小麦/玉米间作不同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地第26年耕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酶活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肥下,间作小麦/玉米生育期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总体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小麦拔节期至灌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