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施水稻机插秧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文章从苗床的选择与制作,播种与催芽,苗期管理,机插操作流程,插秧后本田管理几个方面介绍了水稻机插秧技术。  相似文献   

2.
卢瑶 《南方农业》2008,(3):91-91
为了更好地指导广大农户搞好春播春耕生产,3月28日,重庆电视台“巴渝新农村”栏目就近期水稻苗床管理及生产上应注意的相关技术环节采访了我院水稻专家李经勇研究员。采访中,李经勇研究员就如何推进渝东南和渝西北海拔900m以上地区水稻播种和保温育秧,加强全市渝西、渝中和沿江河谷地区水稻秧苗管理,施好断奶肥,搞好水稻立枯病、稻瘟病、稻蓟蚂等苗床病虫草害的防治等技术措施作了详细介绍,同时提醒广大农户:一要关注天气变化,严防寒潮造成冻害死苗;二要积极抓好本田整理,及时备足农用物资,为适龄秧苗的移栽作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适时早播水稻,免耕移栽、抛栽水稻,加强水稻田间管理,齐泥收稻、开沟排水,带芽播种洋芋,施足底肥、覆盖稻草,稀播匀播榨菜,榨菜苗床管理,适时移栽榨菜,榨菜本田管理,收获洋芋、洋芋秸秆还田,收获榨菜、榨菜叶还田"等各方面介绍了"中稻—稻草洋芋/榨菜"种植模式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应用结果证明,该技术费省效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而有机水稻和其他栽培稻有所不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间严禁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等物质的同时,还得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结合采用种养、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持续,以健全土壤培肥体系为基础,并通过精细选地、选种育苗、适龄移栽、合理科学施肥、本田灌溉、病虫害草防治措施、收获及储藏办法、结语等方面总结了机插水稻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坦桑尼亚主推水稻品种TXD306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坦桑尼亚广泛推广应用,2011年开始,中国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在莫罗戈罗省达卡瓦镇开展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坦桑尼亚水稻品种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后增产效果显著。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和推广实践,这项技术已经示范推广到莫罗戈罗、姆万扎、桑给巴尔、姆贝亚、滨海和西米尤等多生态农业省。从秧田准备、培育壮秧、秧苗移栽、本田管理、适时收割、晾晒入库等方面介绍坦桑尼亚主推水稻品种TXD306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稀土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莉  王景晨 《土壤肥料》1997,(2):35-36,26
探讨了不同浓度稀土浸种对水稻破胸发芽,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及本田不同浓度稀土根外喷施对杂交水稻叶绿素含量、灌浆速度、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浸种水稻破胸快,秧苗白根数增多。叶绿素含量和灌浆速率及千粒重均比对照明显增加,杂交稻施用稀土增产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产过程中,各类农业技术措施的应用和落地具有突出价值。农业技术措施的有效运用,对提升水稻种植、管理和生产效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要引发足够重视。据此,阐述了水稻生产技术措施的应用背景和应用价值,并重点分析了水稻生产技术措施的应用途径和思路,提出了与之相关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期施肥对红壤不同形态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定位施肥对红壤不同形态有效碳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肥后红壤不同形态有效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全C、矿化碳的变化为厩肥>绿肥>稻草秸秆肥>本田还田>对照,易氧化碳、C库管理指数(CPMI)、C素有效率的变化为绿肥>稻草秸秆肥>厩肥>本田还田>对照,微生物生物量C变化为绿肥>厩肥>稻草秸秆肥>本田还田>对照,绿肥和稻草秸秆肥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及理化性状。C库管理指数与土壤养分因子量相关或极相关关系,反映了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C库的影响,可运用其评估土壤C库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索水分优化管理对稻虾共作模式水稻产量及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为该模式下水稻水分管理和土壤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水稻直播和机插两种种植方式下,分别设置以水稻分蘖后期和成熟期两次重晒田等措施为主的水分优化管理处理、以水稻分蘖后期和成熟期两次轻晒田等措施为主的水分常规管理处理,于湖北省潜江市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直播和机插条件下,水分优化管理相对于常规管理平均增产率分别为8.5%和9.4%,增产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对于常规管理,水分优化管理对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正效应大于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水稻分蘖后期,水分优化管理相对于常规管理0~10 cm土层亚铁含量下降40.8%~41.8%,0~20 cm土层还原性物质总量下降45.1%~46.4%;与分蘖后期相比,水稻收获后0~20 cm土层亚铁和还原性物质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由此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分蘖后期和成熟期两次重晒田等水分优化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缓解土壤潜育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陈华癸  周启 《土壤学报》1961,9(Z2):133-139
烤田是水稻水浆管理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地证实了,根据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进行合理的烤田措施是获得水稻丰产的一项重要因素。烤田对于水稻丰产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个方面是由于烤田改变了土壤的水、气、热状况,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活条件,加强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促进了某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抑制了某些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改善了水稻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往我们把烤田单纯看作是稻田水分管理和水稻栽培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水稻种植的问题,从水稻的田间管理和水稻种植的病害防治、虫害防治角度展开细致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水稻的种植管理具体措施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从而保障水稻健康生长,保证水稻的质量与产量。  相似文献   

13.
培育多蘖壮秧是水稻获得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从选择和平整秧田、选用良种、种子处理、苗床及秧田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稻多蘖壮秧培育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浅谈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国家对水稻的田间管理和病虫的防治越来越重视,并对农村的农耕用地采取了有效的治理措施。基于此,为促进水稻的种植管理,结合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的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水稻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主食,关乎国计民生。因此,国家需重视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基于此,以广东省新会区的水稻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机械化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等,着眼于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探讨推动水稻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当前水稻病害问题,对综合防治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探究和分析。包括水稻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便于为今后的防治提供可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纹枯病作为水稻生长过程中主要感染的病害之一,不仅具有复发性、蔓延性等特点,更具有感染性强等特征。在简单介绍水稻纹枯病病因和发病症状的基础上,提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措施,为水稻种植管理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南涧县南涧镇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全县水稻生产中心,水稻生产对南涧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对水稻新品种的迫切需要,南涧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了一套由十个品种组成的水稻新品种产量比较试验,并通过试验得出宜香1979、德优8号、宜香2292这3个品种可以作为中高产优质型水稻品种加以推广利用及实现高产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同时,该试验为今后南涧镇水稻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水稻种植技术概况出发,阐述了水稻种植品种选择、水稻播种育苗、插秧、施肥、水稻灌溉管理,论述了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最后叙述了水稻病虫害防治意见,并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为水稻种植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田干耕及湿耕对于土壤中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东迈  张柏森 《土壤学报》1957,5(3):223-233
1.在南京低丘地区,发育于黄土性母质上的轻度潴育性水稻土,在水旱连作的栽培制度下,本田耕地,通过干耕晒垡过程,并无效果。2.本文对不同类型水稻土干燥后的铵态氮动态,进行了测定和讨论,认为对于还原性强烈而腐殖质较多的水稻田,干耕晒垡是发挥水田潜在地力的有效措施,且只有在土壤充分干燥情况下,才能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但是,对于一般腐殖质含量较低,而无显著沼泽化迹象的轻度潴育性水稻土,由于土壤氧化势较高,土壤本身对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具有良好条件,在田间情况下,对于耕作上某一短期的土壤干燥过程,不易产生较为明显的效果是可能的。3.对于水稻生长期间,土壤中NH_4~+及NO_3~-的动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初步指出,在长江下游地区,水田肥力的发挥,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对土壤矿化过程的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