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L系统是虚拟植物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描述了L系统的基本特征、图形解释含义,阐述了各类L系统的基本概念:DOL系统、随机L系统、上下文关联L系统、参数L系统、微分L系统和开放式L系统。对L系统在国内的应用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2.
系统耦合理论在我国草地农业系统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系统耦合概念及其在草地农业系统的应用 ,并对其发展历程分类综述。指出今后系统耦合发展的关键是深入研究草地农业系统 3个界面所发生的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机理。  相似文献   

3.
构件化启发式多媒体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专家系统是计算机农业应用领域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多媒体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系统目标、系统设计及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蔬菜有机与无机生产系统能流,经济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莴苣、洋葱有机与无机生产系统的能流、经济流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系统蔬菜的长势、产量、经济效益均高于无机系统;能量产投经有机系统受施肥种类影响很大;土壤微生物量有机系统高于无机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提炼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不同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共性及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特点,初步确立了作物管理知识模型系统的通用设计与开发框架,包括系统总体结构框架、软构件的基本标准、开发平台框架及系统应用框架等。其中,开发平台框架包括系统开发平台的结构和功能、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功能设置和模型库管理系统的框架及构件;系统应用框架包括系统应用框架结构、应用系统开发框架、应用系统功能框架及构件、应用系统功能构件的输入输出接口框架及应用系统自定义构件中的通用算法函数框架等。研究结果对于提高作物管理知识模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农村发展系统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发展系统特征及其空间格局分异,是确立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该研究着眼于县域尺度,利用均方差权值评价法、系统耦合理论、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从系统总体状态、子系统间的耦合关系、系统的空间格局分异与规律等角度探讨三峡库区农村发展系统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三峡库区19个区县属于中度协调、基本协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4类之中,区县之间系统协调度差异不大;农村发展总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资源环境系统3个子系统在空间整体上都呈现空间正相关特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区域分别集聚分布;农村发展总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资源环境系统3个子系统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十分显著,空间自组织性较强。该研究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制定跨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完善农村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土丘陵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演变轨迹发生变化的现实,参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模型,建立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过程模型。并对模型参数(k1,k2,k3,k4)的变化过程及其代表的生态经济意义进行重点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县南沟流域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不同参数k值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产业—资源系统互动关系。退耕后,县南沟流域资源所依赖的环境系统的提升空间现已达到极限,产业发展未建立在对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上。现阶段资源系统发展态势与资源系统演化速度和产业系统演化速度都成负相关,产业系统发展态势与资源系统演化速度和产业系统演化速度都成正相关。将碳汇产业融入系统后,可使资源系统演化速度提升2.56倍,若通过"轮牧+舍饲"养殖模式进一步改良,可使资源系统演化速度提升4.66倍,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从岩石力学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基本理论出发,将边坡力学系统的破坏分成五类,对其中的连续协调变形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据,找出了系统的控制变量是系统的广义刚度系数,同时对影响系统控制变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探,指出影响边坡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变量主要是系统的几何结构因素和系统的力学参数性质,最后提出对系统控制变量进行人为的调控,达到调整系统,加强系统稳定性和防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莴苣、洋葱有机与无机生产系统的能流、经济流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系统蔬菜的长势、产量、经济效益均高于无机系统;能量产投比有机系统受施肥种类影响很大;土壤微生物量有机系统高于无机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Peer-to-Peer网络系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系统中资源的公平共享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因信誉机制的缺乏而导致的问题越来越多。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合同的、第三方审计的机制,以确保节点能够从系统获得的资源量与其提供给系统的资源量成比例,发现和处理Peer-to-Peer网络系统中节点对于资源的非法使用,从而推动Peer-to-Peer网络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仪器和神经网络的禽蛋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针对现有禽蛋无损检测方法系统集成度不高,操作界面易用性差,测量误差大、试验效率低等不足,研制了基于Lab Windows/CVI的多传感器融合的禽蛋无损检测虚拟仪器品质分级系统。该系统以Lab Windows/CVI软件为设计操作平台,以MATLAB神经网络的分析算法为分析模块核心,充分结合计算机视觉检测和声学检测方法的优点,在无损检测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层面实现了多传感器融合。系统通过系统静态分级测试,系统动态分级测试和系统连续动态测试等3种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界面易用性好,在快速运行(27个样品/min)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系统连续动态测试准确率大于90%),和漏检率(最高速情况下小于3%)。  相似文献   

12.
不同蔬菜生产模式对日光温室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农业作为常规农业的一种替代模式,其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该文通过对日光温室有机、无公害和常规生产模式的比较试验,分析有机生产模式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碳氮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年的试验,有机生产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并提高土壤主要酶的活性,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有机模式优于无公害模式优于常规模式。有机生产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质量,有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3种生产模式下夏茬番茄产量有机模式高于无公害模式高于常规模式,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机模式秋茬作物产量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系统工程和统计学理论的中国土地整治体系框架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新要求,亟需土地整治体系顶层设计的指引。该文结合国内外土地整治体系的研究现状,在分析现有土地整治体系和土地科学体系在内容组成、侧重点和框架层次等差异的基础上,从人类对土地利用和认知的逻辑思维过程出发,将土地整治体系划分为土地整治核心层、土地整治配套层和土地整治准则层3个层次,具体包括技术体系、理论体系、学科体系、管理体系、文化体系和法制体系等6个部分。依据系统工程理论和统计学理论,提出了土地整治体系框架的构建方法和基本原则,并构建了土地整治体系框架。该体系具有系统性、开创性和引导性3个特点,完善了土地整治体系,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科学的体系框架,对中国土地整治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分条件下银叶椴根系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植物根系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通过对不同水分条件下4年生盆栽银叶椴根系的分形维数值及根丰度和根系长度等进行研究发现:水涝处理根系的分形维数值最小,干旱胁迫也使分形维数变小,先干旱后复水促使维数值变大。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银叶椴的根丰度变小,但差异不显著,根系长度变小并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同时分析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根系活力的变化,并对根系活力与分形维数值及根丰度和根系长度等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根系活力与这些指标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设计并实现了农业R&D系统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在总体框架设计、数据接口和模型接口设计方面具有特色,对推动我国农业R&D问题决策分析与支持系统的建立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农作措施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研究了 6种不同农作措施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 ,结果表明 :同顺坡农作措施相比 ,其它农作措施均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 ,休闲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4 2 .8% ,减少泥沙流失量 85 .0 2 % ;等高土埂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70 .2 0 % ,减少泥沙流失量 95 .0 4 % ;水平草带能减少径流流失 3 2 .3 3 % ,减少泥沙流失量 4 5 .88% ;水平沟处理能减少径流流失 4 5 .6% ,减少泥沙流失量 63 % ;等高农作能减少径流流失 5 6.3 3 % ,减少泥沙流失量 87.70 %。等高土埂、等高农作、休闲处理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优于水平草带和水平沟处理 ;泥沙流失除等高土埂和等高农作以外 ,其它处理均是推移质流失量大于悬移质流失量 ;径流流失和泥沙流失主要集中在 5~ 8月份 ,约占全年流失总量的 80 %以上。影响径流和泥沙流失的主要因素为降雨量、降雨侵蚀力、植被覆盖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专业序列的中国多层次土地复垦标准体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与法制建设,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中国土地复垦事业健康发展,该文根据标准体系以及土地复垦行业的具体特点初步阐述了土地复垦标准体系的内涵,提出了土地复垦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分析中国土地复垦标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土地复垦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按土地复垦的专业序列(包括调查、评价、规划、设计、预算、施工、监测与管理)从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3个层次初步构建了土地复垦标准体系框架,制定了中国土地复垦标准体系表,提出了27个标准,可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供技术 支撑。  相似文献   

18.
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建立实践教学思想监控体系、组织监控体系、过程监控体系、制度监控体系、督导监控体系及评价考核体系等六个方面对实践教学监控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Continuous mono-cropping of rice-wheat (RW) system with conventional tillage (CT) based management practices have led to decline in soil health, groundwater table and farmers profit in north-west India. A medium-term (4 years) farmer’s participatory strategic research trial of basmati RW system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CA) based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rop yields, water productivity, profitability and soil quality. Six treatments were compared varied in the cropping system, tillage, crop establishment and residue management. CA-based management under zero-till direct seeded rice-wheat-mungbean recorded 36% higher system yield than conventional till rice-wheat system (14.91 Mg ha?1). CA-based rice-wheat system and rice-wheat-mungbean system saved ~35% irrigation water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RW system (2168 mm ha?1). Total water productivity (WPI+R) was improved by 67% with CA-based rice-wheat-mungbean system (0.90 kg grain m?3) over the conventional system. On system basis, 42% higher net return was recorded with CA-based rice-wheat-mungbean system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ystem (USD 2570 ha?1). Mungbean integration in basmati RW system contributed 29% share in system net returns across the treatments. Soi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improved by ~40% and 150%, respectively, with CA-based manage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