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用地分等及土地开发整理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盼盼  宋戈  王越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1):258-264
解决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到位等问题,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工程(盂县段)项目为基础,进行微观案例分析,探索农用地分等及土地开发整理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可以准确定位被占耕地的数量及空间布局,经过计算和分析,确定被占耕地等级。2)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土地开发整理成果,可以确定补充为耕地的土地利用等别、数量及空间布局,补划为基本农田的一般农田的等别、数量及空间布局;可以保证补充耕地的等级和数量不低于被占耕地的等级和数量;补划为基本农田的等级和数量不低于被占基本农田的等级和数量;补充的耕地与其他耕地集中连片。3)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当中,交易机制不健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价格区域间差异甚大,在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问题的基础上,将补充耕地及基本农田补划的方法推广到耕地异地占补平衡中,为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更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与耕地质量组合评价模型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针对划定基本农田有质量、数量和空间的多重要求,该文从耕地的自然条件、质量条件、灌溉条件、区位条件、规划用途等5个层面选取16个指标建立了一般农田入选基本农田整备区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然后根据耕地质量模糊优选模型和属性层次模型2个模型评价结果的平均值对候选耕地进行质量和区位优劣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以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为例,划定基本农田整备区的空间分布范围。组合评价模型可形成多角度评价结果的综合平衡,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土壤通报》2017,(6):1324-1328
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质量,本研究重点从标准农田占补动态管理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开发了宁波市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胖客户端(单机)模式,以.Net为开发环境,以Arc GIS Engine组件为主要技术支撑,开发建成以标准农田占补管理为核心应用功能的系统,为农业行政部门提供耕地特别是标准农田质量管理服务。通过系统试运行,能够较好地实现全市标准农田建设占用与补划管理工作的动态管理,保持标准农田数据现势性,为防止"多占少补"、"先占后补"和"重复占补"等现象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划定基本农田质量、数量的多重要求,以红兴隆垦区二九一农场为例,从耕地的自然质量条件、区位条件、耕地周围影响因素3个层面建立了一般农田划入基本农田的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提取各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运用等间隔赋值法进行耕地的质量和区位的优劣排序;建立一种以耕地质量评价为基础的“按质定量”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结果表明:二九一农场优质耕地所占比重较小,且分布较为分散。若使其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评价分值≥70分的耕地区域是理想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证研究表明此种方法可以减少基本农田划定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基本农田的划定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从省域层面、地理区域、市域层面等3个空间尺度系统分析陕西省耕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分异规律,以期为保护耕地资源、划定基本农田区、制定耕地质量管护对策等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陕西省2005—2015年长时间序列的耕地分等评价数据,采用GIS的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地统计学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1)陕西省耕地数量在2005—2015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近些年通过占补平衡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减少趋势已得到遏制,基本达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2)陕西省耕地质量整体不高,平均利用等11.33;近十年来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呈下降趋势;3)陕北地区作为陕西省耕地后备资源,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程,同时进行生态建设,耕地数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该项研究成果为土地整治等耕地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基本农田划定、占补平衡等耕地质量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推进交通项目沿线占补一体化,开展交通沿线占补一体化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选址研究可以有效协调交通等线性工程建设与耕地保护空间的关系。该研究基于交通沿线占补一体化的内涵和总体构想,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爱高速公路为例,根据"明确整治范围-确定评价单元-评测整治潜力-遴选目标地块 "的选址思路,综合应用图层叠置法、距离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组合赋权法和四象限法等,确定了交通项目沿线区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选址,最终确定了新增耕地地块84个,总面积190.69 hm2,耕地质量提升地块79个,总面积261.33 hm2 。通过对比交通项目占用耕地地块和本方案遴选地块在数量、质量和产能上的变化,方案能很好落实占补平衡目标,基于占补一体化的交通沿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选址研究可以有序指导交通沿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该研究选址结果充分体现了交通等线性工程占补平衡的实际需求,可为交通等线性工程基于占补一体化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选址和差异化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增减挂钩”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模型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植  李喆  蔡霄  李鹏山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2):218-221,231
[目的]综合土地利用条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科学评判"增减挂钩"项目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情况,为科学推进"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四川省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借鉴已有耕地质量评价相关成果,模拟"增减挂钩"项目,利用新构建的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关系模型和可实现性预判模型,综合评估了项目耕地占补平衡情况。[结果]研究区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判别值(K)为-11.82%,表明模拟项目未实现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而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可实现性预判值(Q)为1.42,说明模拟项目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具有达到占用耕地数量质量综合水平的潜力。[结论]新构建的模型能够实现对"增减挂钩"项目占补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情况和可提升潜力的快速分析和判别。  相似文献   

8.
考虑耕地生态质量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合理评价耕地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该文以海南省屯昌县为例,在综合考虑耕地自然质量和区位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土壤侵蚀模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地质灾害率、连片度等表征耕地生态质量的指标,强调耕地生态质量的重要性,构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基本农田划定综合评价方法。结果显示:依据综合评价方法,屯昌县分值≥70分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8.91%,主要分布在屯昌县中南部及北部的台地平原区。通过与仅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分划定的基本农田对比分析可知,该文方法划定的基本农田不仅自然本底质量良好、区位便利,而且地势平坦、土壤侵蚀和自然灾害等较少发生,在空间分布表现为向地势平坦区、城镇聚集区集中的趋势,同时平均图斑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有利于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该文方法将耕地的生态质量考虑到基本农田划定中,划定的耕地更符合基本农田的要求,有助于维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长期稳定。该研究可以为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丰富耕地质量评价与基本农田划定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是永久基本农田的直接补划来源,划定并建设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对于稳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格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从适宜性、集聚性、稳定性三个维度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评价体系,在一般耕地区开展综合质量评价基础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进一步结合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方法,制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整治分区方案,并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开展了方法实证。结果表明:1)从约束准则和评价准则两方面构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准则,有利于提高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筛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研究区基于耕地适宜性、集聚性、稳定性指标综合评价,在研究区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7 307.8 hm2;3)结合耕地综合质量和空间分类方法可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分为综合利用潜力区、生产改善潜力区、发展提升潜力区、生产改善-发展提升潜力区等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区实施相应的整治措施,可进一步提升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质量,为后续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通报》2015,(5):1049-1055
耕地自然质量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耕地立地环境是高标准基本农田永久稳定的保障。本研究以重要农地建设的LESA体系思想为指导,开展了东港市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自然质量评价结果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自然限制因素条件改良提供依据,耕地立地条件评价结果降低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稳定性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与建设重点选择更具有针对性;(2)依据耕地自然质量条件和立地条件评价不同分值区间的表现特征,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结果可将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耕地自然质量条件和耕地立地条件重点整治潜力区、区位条件影响风险范围内的耕地可划为一般耕地区或建设预留区,整治潜力较小的耕地可划分为生态保育用地;(3)本研究以LESA体系理论指导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区域选择以及建设重点,该方法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性,建议研究成果由辽宁东部山地区逐级推广到中部平原区、西部低山丘陵区,在全省形成具有指导性和标准统一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虚拟土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它为合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与贸易政策、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深化农用地价值研究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国学术界关于虚拟土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该研究对虚拟土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主要包括:厘定了虚拟土的命名、内涵与特点,分析了虚拟土的研究意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探索了虚拟土的研究内容,并对虚拟土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土地经济系数的设置意义和确定目标,针对土地经济系数宏观分区计算,分析比较了逐级计算法、相关计算法、区划采样法和统计指标法四种思路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计算进行了验证。为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土地经济系数平衡汇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地经济系数宏观分区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土地经济系数的设置意义和确定目标,针对土地经济系数宏观分区计算,分析比较了逐级计算法、相关计算法、区划采样法和统计指标法四种思路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计算进行了验证.为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土地经济系数平衡汇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毛乌素榆林沙区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毛乌素榆林沙区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根据该区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速该区沙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Potentia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modern methods for the eco-economic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s are discussed. It is argued that the use of the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soil science will make it possible to resolve certain ambiguity in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s.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14  
中国土地整治自1997年发展至今,内容不断丰富、功能不断拓展,对于实行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该文回顾了近20 a来土地整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认为中国土地整治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正在经历1次新的调整,迈向以生态理念为导向的第4阶段。当前,中国土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土综合整治实践程度较低,资源环境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建设用地整治的实施效果区域差别大,土地生态整治实践水平不高,土地整治资金稳定性不足。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一要创新理念,引导土地整治向绿色化为主导特征的方向转变;二要顺应发展要求,重构土地整治新战略,稳定布局、消除障碍、阻止退化、修复污染,分类型、分区域、分程度规划组织土地整治工程项目;三要重点建设生态良田,使中国高标准生态良田达到6.67×107 hm~2以上;四要依托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全面节地战略;五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六要加强示范建设、完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讨论了土地开发与土地整理的内涵,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在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作用,强调了在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过程中,应对占用的和开发整理增加的耕地进行地力鉴定;对开发整理项目区的土地进行宜耕评价;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区内耕地的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8.
县域耕地的样地法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该文首先进行了县域耕地样地法评价的方案设计,该方法的核心是在耕地质量分计算中,将评价单元的特征与设置与评价区域内的标准样地进行对比后完成的。然后应用样地法将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的耕地评价为Ⅰ~Ⅷ等。Ⅰ~Ⅲ等的耕地中,有87.6%的面积分布在冲积、湖积平原区;Ⅳ~Ⅵ等耕地中,有61.4%的面积分布在垄岗区;而Ⅶ、Ⅷ等耕地集中分布在丘陵区。样地法所划分耕地等别的分布在总体上合理地体现了不同地貌类型及土壤条件下耕地质量的差异。利用210个样点单元的标准粮产量与其对应样地法耕地质量分进行线性拟合,判定系数等于0.876的含义是指标准粮产量的变异中有87.6%是由耕地质量分引起。样地法耕地质量分的高低较好地反映了耕地的生物生产力水平。所以,所设计的样地法可为中国县域样地法耕地评价提供方法与模式参照。  相似文献   

19.
Transnational land deals are among the most contested but inadequately understood topic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features of large‐scale transnational land deals (LSTLDs) in the Global South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Ethiopia. We apply a mixed metho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design.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2005–2015, the government leased nearly 2·47 million ha of the country's approximate total 114 million ha area and offered 11·5 million ha of cultivable land to domestic and transnational investors. We explore the prevalence of LSTLDs deals by companies of the Global South, particularly entrepreneurs from India. Ethiopia's example validates emerging arguments on the rise of South–South investment deals rather than the established explanation of North–South capital flows. However, 75% of the land deals show poor performance. The study shows that LSTLDs have contributed to raising dome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have resulted in non‐performing loans of the banks of the host country. In sum, the land deals have resulted in financial grabbing, where Ethiopian banks end up with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then must chase investors to settle the approximate €791 million in loans that investors borrowed for their projects.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保护耕地并合理制定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在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的同时,需综合考虑耕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问题.从耕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和耕地发展压力两个方面构建耕地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浙江省义乌市岩南村为例进行了该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利用GIS作为辅助手段,将岩南村划分为9个适宜性评价区域,评价分析了各区域内土地资源配置方向,探讨了评价结果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为村级土地规划中耕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