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环境灾害是人类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它可分为农业环境污染,土壤生态失调和农业生物群落生态失调三大类,本文在分别论述了三类农业环境灾害的成因与发生发展过程后,对农业环境灾害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一系列不合理活动最终将导致农业环境灾害,其通过污染的农业环境而作用于植物、动物直至危害于人类。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环境灾害进行科学性的技术评价,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这是预测、防治农业环境灾害的基础,也为制定防灾、抗灾、救灾、减灾及灾后重建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正确开展农业环境灾害评价的关键在于确定科学的评价技术程序,建立适宜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洮儿河流域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分析了吉林西部洮儿河流域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特征,揭示了流域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按照地质,地貌,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灾害,环境质量等综合要素对流域进行了环境分区,最后论述了流域内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西海固地区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干旱灾害又是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实践经验和政策背景下,基于避灾农业的特征内涵,构建了避灾农业生态模式,进一步提出了实施避灾农业生态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的干旱化趋势,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干旱灾害环境背景下,基于区域内部环境质量的非均质性,初步提出并构建了宁夏避灾农业经营模式,即引黄灌区高效集约与规模经营的避灾农业亚模式和南部山区高效利用与综合发展的避灾农业亚模式。较以往农业发展模式,避灾农业生态模式更具经济上易于接受,运行上易于操作,收益上高效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从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灾害出发,结合四川灾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此次地震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灾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研究了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状况,分析了区域农业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建设性建议.选取1995~2003年资料,从自尺度和国家尺度对河北省曲周县区域农业系统进行了协调度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尺度上,曲周县区域农业系统及社会子系统以失调为主,生态子系统中期协调,前后期失调,经济子系统后期协调,前期失调;在国家尺度上,曲周县区域农业系统及其子系统均失调.表明在国家尺度上,区域农业系统与子系统的协调度较自尺度普遍降低,反映了曲周县农业系统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3方面国家尺度下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快促进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绍兴市农业生态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基于3S技术的农业生态监测和基于自动气象站、雷达、卫星、数值预报、短信息技术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测绍兴市耕地被侵占面积,分析水资源分布、土地利用覆盖等农业自然资源分布特征,并对农业气象灾害实现监测和预警,从而为根据当地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地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转型态势与中国生态农业建设路径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人类农业经历过刀耕火种、传统小型农业和工业化农业等形态之后,正在进入一个农业的生态化阶段。各国实施农业生态转型的转折点通常在人均GDP达1万~3万美元左右。不同国家、地区和国际社会根据不同社会背景,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转型策略、转型路径和转型名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和到达实施农业生态转型的拐点。中国2015年起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从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方式、实施手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全面推进农业的生态转型,生态农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明确生态农业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农业生态转型的合力。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生态转型的优势与挑战之后,提出了我国未来农业生态转型的方略。  相似文献   

10.
欧盟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农业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在农业政策中加入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在这些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中,欧盟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很具有代表性,欧盟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对我国的农业与环境和谐发展有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与演变趋势,对科学评价该地区生态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研究对象,基于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状态及耦合度演变趋势。[结果] 1990—2019年,吴起县农业生态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综合评价指数经历较快速上升—稳定发展—快速上升的发展过程;耦合协调度指数由0.29上升至0.63,反映了该地区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不断增强,耦合协调状态由轻度失调演变为初级协调水平;耦合度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系统由耗损发展阶段过渡到协调发展阶段,说明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不断趋于协调发展的态势。[结论] 在丘陵沟壑区,我们应该继续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更好地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继续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回顾农业气象科研机构40年的历程,把农业气象灾害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都起过积极的作用.估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气象灾害仍可能是困扰我国农业的问题之一,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但不应放松,还应加强.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研究的进展,探讨农业气象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预计有6个方面可望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对国外替代农业的调查研究及国内生态农业发展近况,探讨了替代农业与我国生态农业的异同,指出我国生态农业基本类似于国外的持久农业及综合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技术是国内外生态,经济效益俱佳的新农业形式迅速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发展海南省循环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农业是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与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海南省发展循环型农业存在的主要优势,以及目前制约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海南省发展循环型农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宁夏农业生态环境的干旱化趋势,要求对现有不合理农业生产模式和旧有观念进行彻底革新,在干旱灾害环境背景下,“避灾农业”应是宁夏农业持续发展的崭新思路,基于较小区域内部环境质量的非均质性,初步提出并构建了宁夏引黄灌区高效集约与规模经营的避灾农业亚模式和南部山区高效利用与综合发展的避灾农业亚模式,较以往农业发展模式,避灾农业模式更具经济上易于接受,运行上易于操作,收益上具有高的特点,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态学的新视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与演化特点,并站在国际视野上分析了现代农业生态学发展趋势,着重提出农业生态学正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不断拓展,并把研究引向深入。从宏观层次上讲,农业生态学正从已往的宏观农业生物学层面逐步深入到"三农"的社会学层面,研究水平从以往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逐步发展到人们普遍关心的食物系统(food system),即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能物流形成与运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政策法规对食物系统的调控作用。也就是说,现代农业生态学越来越重视人类社会生态觉醒对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环境,促进无污染生产及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代西方国家,许多农业生态学工作者十分重视通过各种社区运动(movement)或行动(action)来促进政府、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接受农业生态学思想,自觉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保证食物生产系统健康高效运行,这已成为现代农业生态学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重要内容,涉及科学理论研究实验示范推广各种联盟运动推进社会公众自觉参与等全过程,体现了现代农业生态学的时代特征。从微观层次上讲,现代农业生态学正进入农业分子生态学时代,它借助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成就,运用系统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深入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特别是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环境(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的问世,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未知生物世界的认知,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深层次剖析,使得农业生态学能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系统演化的过程与机制,促进从定性半定量描述向定量和机理性研究推进。客观上要求农业生态学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现代科学研究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促进传统科学向现代科学提升。本文特以例证分析了这一科学发展的必须性和重要性,旨在引发广大同行的反思与共鸣。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及其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其国  段增强 《土壤学报》2010,47(6):1249-1254
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发展现状与我国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分析,根据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提出了"构建我国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我国生态高值农业模式构建原则及相关技术体系;分析并展望了我国"生态高值农业"目标体系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荷兰生态(有机)农业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已成为国际农业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发展高效生态(有机)农业,以新的强度和效能为长三角和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作贡献,是上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是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荷兰生态(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以下成功经验: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实现生产生态共荣;在...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是生物跟环境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的统一体,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密切配合的物质生产过程.我国农业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向以商品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过渡中,农业气象至关重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有效地改善小气候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都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生态农业补偿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山东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对有效实施农业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实现农业生态补偿、促进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