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甘肃鼢鼠的生命表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515只甘肃鼢鼠的年龄分布和性比,编制了甘肃鼢鼠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绘制了死亡曲线和存活曲线图,计算了甘肃鼢鼠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结果是;甘肃鼢鼠种群的净增殖率R0=1.8075,内禀增长能力rm=0.4056,种群数量的翻倍时间大约为20个月,周限增长率λ=1.0023。以上数据表示,甘肃鼢鼠是一个增长速度缓慢,数量相对稳定的动物种群,这对防治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地植被恢复的时间序列和该时序中鼢鼠种群的消长规律。通过延安市17个样地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种群密度与退耕还林地的植被覆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在黄土高原,针对预防鼢鼠危害,认为幼林成林的生态安全植被覆盖度的阈值为64.15%。  相似文献   

4.
中华鼢鼠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普遍存在的有害生物之一,其推土造丘使草原植被盖度下降、产量降低、群落结构发生逆向演替,从而造成草原水土流失.通过对鼠丘覆压下牧草生理反应的观察和鼠丘覆压草地面积的测算,开展了相关试验,提出了"控鼠+鼠丘平复+年度封育"的高原鼢鼠危害地植被恢复模式,用以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为甘肃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分析了甘肃农业的发展现状及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把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加快研发推广良种、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等加快甘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水热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甘肃黄土高原代表站地温、土壤含水量及降水资料,运用统计模拟方法,分析了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及土中热交换特性,评述了水热耦合效应。地温的日变化特性用谐波分析方法描述,各季典型天气下24小时热通量值由热平衡台站规范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各层次地温的日变化基本表现为一阶谐波,这种正弦的波形尤以晴天最为明显。不同季节典型天气下土中热通量的变化由正值转为负值的时间基本一致出现在16时,阴天提前1时,由负值转为正值的时间基本一致出现在7时,冬季阴天出现在9时。水热交互作用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柴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甘肃中部的最佳采收期。结果表明,柴胡根长、根粗、根干重从 5 — 9月一直以不同的增速在上升,根干重在9月下旬达到最大。生物量累积高峰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8 — 9月累积速度最快。10月进入干枯期,植株鲜生物量明显降低,干生物量略有降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累积达到最大。10月果实成熟之后进入干枯期,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皂苷含量(柴胡皂苷a+d)、单位面积皂苷产量都呈下降趋势。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的柴胡产量和皂苷含量相对较高,干根产量2 008.33 kg/hm2。因此,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柴胡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10.
甘肃泥石流灾害及其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是泥石流灾害高发地区之一,1950~1990 年间共发生灾害性泥石流237次,重大泥石流31次.它与干旱、洪涝灾害一起影响着甘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甘肃泥石流形成的自然环境,分析了甘肃省泥石流的分布,泥石流灾害及危害, 对甘肃防灾减灾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寒草甸区高原鼢鼠新生土丘水土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原鼢鼠是青藏高原的优势地下啮齿动物,掘洞造丘是其独特的行为之一。高原鼢鼠新生土丘属于次生裸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研究高原鼢鼠新生土丘水土流失对于合理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径流小区法和风蚀桥法,测定不同地形(平地和坡地)、不同直径大小(大土丘:直径75 cm,中等土丘:直径50~75 cm,小土丘:直径50 cm)单位面积新生土丘年土壤流失量和有机质流失量,并比较经过1年侵蚀后的土丘与无土丘草地表层(0—10 cm)土壤粒径组成、含水量和营养成分,旨在明确高原鼢鼠不同大小和不同分布的土丘的水土流失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平地和坡地新生土丘单位面积年均土壤流失量分别为4 039.91,3 731.79 g/m~2,单位面积年均土壤有机质流失量分别为266.83,252.76 mg/m~2,土壤侵蚀级别为中度侵蚀;(2)土丘表层土壤粒径0.25 mm和5 mm的团聚体含量均显著小于无土丘草地(P0.05),0.25 mm的团聚体含量显著大于无土丘草地(P0.05);(3)土丘表层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小于无土丘草地表层土壤(P0.05);(4)雨季坡地新生土丘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显著高于平地新生土丘(P0.05)。风季平地风蚀厚度大于坡地风蚀厚度,分别为4.33,3.62 cm;(5)风季不同丘型土丘的侵蚀厚度表现为大土丘小土丘中土丘,分别为5.50,3.59,2.82 cm。研究认为高原鼢鼠新生土丘会导致高寒草甸风蚀和水蚀发生,且不同地形和不同大小的土丘水土流失情况各异。  相似文献   

12.
陕北黄土高原啮齿动物的区系及鼢鼠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4000余号标本鉴定及文献记载,陕北黄土高原的啮齿动物有2目4科21种,其中属于古北界的种类有13种,占该区啮齿动物种数的61.4%,属于东洋界的种类有4种,占该区鼠种的19.3%,世界广布种有4种,占19.3%。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特色,将旅游引入农业,共同构筑休闲农业,是甘肃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甘肃省休闲农业发展态势强劲,规模效益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和市场间匹配度差、低层次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欠佳、配套设施落后、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  相似文献   

14.
甘肃张掖市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刘普幸  张红侠 《土壤》2003,35(6):485-489
本文通过对张掖市耕地动态变化的分析,得出影响该市耕地变化的驱动力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指出自然因素中水资源居于首要位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归纳,概括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3个方面。并针对耕地变化的不同驱动力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工业、农业、社会、能源、资源等方面提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技术政策,并呼吁落实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16.
从良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晾晒清选等方面总结出适宜甘肃不同生态区的啤酒大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甘肃河西灌区啤酒大麦施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3年多点田间试验 ,探讨了钾肥对啤酒大麦的增产效应及适宜施肥量。结果表明 ,影响啤酒大麦产量的限制因子为 N>P>K。通过建立肥料效应方程 ,确定了河西灌区啤酒大麦适宜的施肥量为纯 N180~ 2 10 kg/hm2 ,P2 O512 0~ 150 kg/hm2 ,K2 O70~ 90 kg/hm2 。河西灌区土壤虽富钾 ,但钾肥仍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该文在分析甘肃农民收入结构特征、区域差距及不同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的基础上,结合甘肃实际和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培植民营中小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甘肃黄土地区农田土壤水分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甘肃黄土地区4个土类的土壤水分特征,动态及空间变异规律,以及最大吸湿水,凋萎湿度和持水性能的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动态变异规律呈“双峰-双谷”,据此在时序上可划分为5个明显的时期,(1)春季增失墒交替期,(2)春夏严重失墒期,(3)夏秋墒情恢复期,(40秋冬缓慢失墒期;(50冬季墒情稳定期,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明显减小,上层土壤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鸸上层及螺积层肋从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20.
根据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市、平凉市和庆阳市1981 — 2010年共30 a的气象站数据,依据各季节各站点累积降水量平均值划分干旱等级,分析了甘肃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特大干旱、严重干旱、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在甘肃半干旱区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有发生,其中春季以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为主,夏季以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为主,秋季以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