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板栗作为陕西省商州区的传统干果树种之一,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长期以来板栗是山区群众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无公害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板栗栽培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优质无公害板栗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为此,在商州区开展无公害板栗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 豫南大别山区,经济树种多,资源丰富。受遗传因子的影响,嫁接栽培的经济树种变异性大,产量低,致使该区经济林果发展形不成大的规模。为了探求经济树种无性繁殖技术,开发利用本地区的优质经济林果资源,加快经济林发展速度,为水土流失的山区人民治穷致富提供行之有效的技术服务,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ABT广谱性生根促进剂和多菌灵药剂处理经济林木插穗,采用营养钵育苗,对板栗、桃树、樱桃等树种进行了绿枝扦插试验。试验表明,这种方法可加速插穗的下切口愈合,缩短生根时间,促进不定根原基分生组织细胞分化成多个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当前气候背景下预测板栗树种在中国的空间分布和生态特征,为板栗树种的合理引种、产业持续发展以及在水土流失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基于261个分布点和40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板栗树种的潜在地理分布并确定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对比国家级水土流失区和板栗树种的潜在分布确定其应用范围。[结果] 年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表层土壤酸碱度、平均日温差和温度季节变化方差5个环境变量对板栗树种适生区的分布贡献较大,累积贡献率在83%以上。同时板栗树种喜水怕涝,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潜在适生区面积总计为2.92×106 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0.46%,其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云南省的东北部,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大部分地区,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和山东省的部分地区。中度适生区分布以高度适生区为中心向外扩展。[结论] 对比中国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重点治理区,除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不太适宜板栗树种的引种外,在其他水土流失区都可以考虑选择板栗树种作为水土保持的经济树种。基于MaxEnt模型的板栗树种潜在分布预测拓展了人们对板栗树种分布和生态特征的认识,同时为水土保持功能区的树种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核桃是世界四大坚果(核桃、扁桃、板栗、腰果)之一,也是吕梁市栽培干果经济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在总结吕梁发展核桃有利条件和栽培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对今后的生产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板栗林夏季林冠郁闭度较高,影响其他灌草的生长,秋季落叶后,林冠截流作用下降,与此同时果农为满足板栗采收及土壤保墒、堆肥的需要,在采收前一般将林下灌草全部清除,因而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板栗林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须考虑当地老百姓需求,既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又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缫舍小流域板栗林水土流失治理方案设计,采用以工程措施(坡面小型拦蓄排水工程)为主,林草措施(套种毛竹、白茶、扶芳藤)和耕作措施改进为辅的方法,并辅以生产便道改造、路侧排水沟修建等工程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6.
板栗是我国当前经济林中重要的树种之一,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却没有得到大幅度提升。春季管理是板栗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春季栽培管理技术的忽视是当前导致板栗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简要介绍了板栗建园时应当注意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板栗春季嫁接工作和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山西板栗繁殖与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我省中条山南部自然分布着的木本粮食树种,其营养丰富,是老百姓喜爱的优质保健食品,大力发展能为果农增加可观的经济收入.本文提出了板栗的繁殖方法与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可为板栗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漆树是河南省主要的特用经济树种,也是重要的用材树和水土保持树种。河南省地形复杂,气候条件优越,漆树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对于综合治理山区、繁荣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河南省漆树栽培历史及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漆树的经济价值、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油茶作为目前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并且有着越来越高的经济效益,因而有效发展油茶产业十分重要。在当前油茶栽培种植过程中,油茶幼林套种已经成为常见的模式,其中油茶林下套种大豆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基于此,通过对油茶幼林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为油茶林下套种大豆提供有效技术支持与依据,实现油茶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姜用途很广 ,它既是一种调味品又是一味中药。栽培试验表明 ,板栗套种生姜成本低、效益高、管理方便、易于推广。介绍了板栗套种生姜的理论依据与试验示范结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南安市眉山乡为南安市山区乡镇之一,随着近几年大量公路提级改造项目的实施,在方便群众出行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水土流失危害。文章通过分析眉山乡公路建设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根据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公路建设环节,提出山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便为其他山区公路建设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提供参考,实现山区公路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陇南山区农林复合模式划分与种植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波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203-205,220
甘肃省陇南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0.15%。坡耕地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山坡地及梯田中进行农林复合栽培,可提高土地产出率,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根据生产方式和栽培结构将陇南山区农林复合栽培的模式种类划分为林药复合、林粮间作、田间地埂利用、果菜种植、特种林粮复合、庭院经营、小流域综合治理、林草复合等8种农林复合栽培模式,以便在坡改梯、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中较好地应用复合农林业技术。  相似文献   

13.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良好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的经济树种。贵州是西南山区油茶发展的重点省份之一,望谟县是贵州油茶发展的重点区域,全县已拥有油茶种植面积约153410 km2。本文从建园要点、定植、定植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油茶栽培关键技术,切实提高油茶生产力水平,对望谟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资源,是构建生态文明、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深化调整,风能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山区、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集中发生的区域[1],因此在山区建设风电场由水土流失因素触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视。本文以云南大理某风电场为例,阐述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水土保持防治对策建议,为更好地防治山区水土流失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灵宝市地处豫西丘陵山区,为黄土高原的东延部分,山岭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从20世纪90年代起,灵宝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经过多年实践摸索,逐渐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规模化种植杜仲这一古老国药树种完美结合,全市目前已发展杜仲3 333 hm2,实施了果园式标准化的种植模式,并开发出杜仲雄花茶、杜仲亚麻酸胶囊、杜仲胶等一系列产品,为山区治理水土流失、增加群众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闯出了一条全面开发利用杜仲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损失和水的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在山区和丘陵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发现平原区也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且由于平原面积大,地貌类型多,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平原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从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的角度出发,本文重点介绍平原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并提出了治理各种类型水土流失的措施。对于保护平原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多以国家的资金投入力度布设治理措施,依靠发动群众完成水保工程,甚至搞所谓的“精品工程”等,其结果是有些“工程”,扰动土层,破坏原有土壤结构而丧失本身具备的水保功能。有些引进树种存在随意性,忽视山区植被自身恢复功能,极少考虑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造成二次的水土流失。因此怎样做好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溪市在综合治理中,根据自己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特点与优势、水土流失规律、各产业形成的可行性、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需要,创造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经济科学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林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土地得到保护;水保产业也形成规模,为全区农业可持续发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韶关沙坪镇是粤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问题典型地区之一,以韶关沙坪镇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参与式调查评估法,从农户意识行为、农户耕作行为、农户种植模式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在农户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猪(农)一沼一果模式、农林复合系统等适合粤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岩溶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扶贫区域。农户行为是农村水土流失产生的主体,是水土流失治理和农村生态恢复的主体。岩溶山区水土流失是在自然环境与农户行为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部分地区形成石漠化。针对严重的水土流失提出耕作、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并对农户水土流失治理行为的变化原因进行探析,提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是我国分布较广的用材树种之一,栽培区域达16个省(区)。东自浙江、福建沿海山地,西至云南东部、四川盆地西缘,南至两广中部,北至秦岭南麓、桐柏山、大别山,约介于东经102°~122°和北纬22°~34°之间。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产量高,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是亚热带山区水土流失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