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都-孔雀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功能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开都—孔雀河流域(以下简称"开孔河流域")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揭示土地利用转型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为该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1990,2000,2010和2015年开孔河流域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根据"生产—生态—生活"用地(以下简称"三生用地")的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开孔河流域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格局特征以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1)1990—2015年,开孔河流域的土地利用转型表现为生产用地、生活用地的快速增加,生态用地的迅速减少。(2)1990—2000年开孔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65 4下降为0.453 9,2010—2015年上升到0.455 9。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相对平衡,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3)1990—2015年,开孔河流域上游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但存在恶化趋势,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流域下游主要为低质量区和较低质量区。[结论]农业生产用地、城乡生活用地面积增加与草地退化和水域生态用地被占用是造成流域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得到改善的原因是大量其他生态用地转型为林地生态用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河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简称“三生”空间)土地利用转型的结构、空间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定量权衡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以黄河流域为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与制图技术、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环境的贡献指数等模型方法。[结果] ①2000—2020年黄河流域“三生”空间土地利用结构表现为生产用地面积减少,生态用地面积相对稳定,生活用地面积不断增加。②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450 2,0.450 5和0.456 7,呈稳定上升趋势。③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由东南向北部递增。④2000—2020年黄河流域牧草生态用地对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贡献率最高。20 a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改善和恶化两种趋势,前者大于后者,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结论] 城乡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占用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应合理规划“三生”空间,优化国土资源空间配置,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3.
昌黎县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借助ArcGIS 10.2,GS+7.0和Excel等工具,以昌黎县2009年、2012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昌黎县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格局特征与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 2009—2015年,昌黎县基于"三生用地"的土地利用转型表现为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快速增加,生态用地和生产生态用地的快速减少,生活生产用地的稳定。(2)昌黎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2009年的0.330持续降至2015年的0.325,整体质量有所恶化,高质量区面积与比重保持较为稳定,较低质量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构成了土地利用环境状况的主体。(3) 2009—2015年,昌黎县同时存在生态改善和恶化的两种趋势,生态环境改善小于环境恶化的趋势。其他生产用地和村庄生活用地对农业生产生态用地的占用是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基于格网单元的广东省“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为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广东省8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对该区“三生”用地转型特征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①1980—2018年,广东省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大幅减少,共减少了5 369.61 km2,城镇生活用地、工矿生产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分别增加了4 526.02 km2,2 406.93 km2,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间转换现象明显。②“三生”用地空间转型主要表现为工矿生产用地、林地生态用地中心逐渐靠近广东省几何中心,农业生产用地、城镇生活用地中心逐渐远离几何中心。③广东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80年0.648 1降至2018年的0.641 4,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明显,呈现“沿海低—内陆高”的分布特点。④Getis-Ord Gi*指数表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热点区域集中在粤东西北地区,冷点区域多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⑤广东省生态环境存在改善和恶化两种趋势。[结论] 建议充分考虑区域自然条件、功能定位以及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制定土地政策措施,实现土地利用方式创新,更好地推动广东省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准确评估“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环鄱阳湖城市群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使用土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了“三生”用地转型过程、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梯度分异特征。[结果](1) 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活用地大幅增长(1 063.45 km2),生态用地持续减少(997.41 km2),生产用地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的用地转型模式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侵占。(2)时序变化上,2000—2010年,随着工矿生产用地和城乡生活用地的扩张,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1.428下降至1.424;2010—2020年,伴随着生态用地的恢复以及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内部格局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1.424升至1.447。(3)空间分布上,整体上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了以南昌大都市圈为中心的中部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区和以宜春市、景德镇市、上饶市为中心的东西部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识别海口市土地利用转型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为海口市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土地功能重心迁移与小波相干模型等方法,研究了 2009-2018年海口市土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①2009-2018年来,海口市城镇生活用地面积增长,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减少.其中农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1990—2020年陕西省延安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偏移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分析,为该区生态恢复工程的有效实施及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利用延安市1990—2020年7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信息熵和偏移份额模型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结果] ①1990—2020年延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由1.14 Nat降至0.99 Nat,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增强,均质性降低。②1990—2020年延安市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属增长性结构。延安市北部为建设用地、林地、水域的竞争优势区,中部地区周围是草地的优势区,南部地区耕地竞争优势显著。③1990—2020年延安市ESV由23.75亿元增至31.45亿元,ESV增长率呈“北高南低”特征。[结论] 建设用地、林地、水域是延安市土地利用增长的根源,且ESV增长率和土地利用结构竞争偏移整体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1990-2018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对科学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1990、2000、2010和2018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以具有中游和下游双重属性的黄河流域(河南段)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弦图(Chord Diagram)可视化模型及重心迁移模型,探讨了近30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土地覆被变化的流量、流向、多样性程度及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粮食保障用地(约55%)和生产生活用地(约10%)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带,生态保育用地(约35%)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地。2)1990-2018年间旱地的流出和流入行为均体现出显著的主导性,水田、水域和草地以流出行为为主导,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以流入行为为主导。3)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在整个时期内具有明显的区域带动效应。4)粮食保障用地和生态保育用地的重心均向西迁移且面积呈减少趋势,说明下游平原地带的优质耕地减少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逐步减弱;生产生活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城镇用地重心向东迁移表明下游各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活跃,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重心向西迁移表明中游的人口规模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RS和GIS技术,以东营市为例,研究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结构特征,确定综合土地生态风险指数,然后通过系统采样、变异函数分析及空间插值对土地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变量空间化.生成1996和2005年土地生态风险演变规律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东营市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居民工矿用地大幅增加,次生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油田生产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比较突出;近10年来,生态风险重心已经由南部的广饶地区转移到中部的东营地区,生态风险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区域内土地生态风险分布极其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高风险区域为居民及工矿用地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东营区;中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广饶地区和土地盐碱化严重地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河口区和垦利县的东部。最后针对土地生态风险分布格局,提出了生态环境安全的政策建议及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FAST (中国天眼)工程周边的贵州省平塘县、惠水县、罗甸县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变化,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FAST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2000,2005,2010,2013和2017年5期TM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RS和GIS技术解译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惠水县、罗甸县、平塘县“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其生态贡献率,分析研究区近20 a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特征及区域生态环境响应状况。[结果] ①FAST周边林地面积比例最大,但呈减少的趋势。研究区土地利用面积表现为:生态用地>生产用地>生活用地,但生活和生产用地面积增加,分别由1 661.74和12.84 km2增加到1 674.07和25.66 km2,生态用地面积则由6 610.55 km2减少到6 590.86 km2。②FAST工程建设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促使FAST周边林地生态用地、草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水域生态用地相互转换,其中林地生态用地的转出面积最大,占转出面积的46.14%。③FAST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0.471 0下降到0.468 1,生态环境呈现下降的趋势,FAST周边的发展促使高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转向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类型。[结论] FAST周边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耦合关系,生态环境质量随生态用地向生产、生活用地转变呈现下降趋势。提高FAST周边生态用地质量,有助于FAST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蒙阴县土地利用动态与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7、1997和2007年的TM影像,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蒙阴县1987—2007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耕地变化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20年间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林地、城镇村及工矿交通用地面积增加,耕地等其他用地面积减少;在空间上,各类土地利用变化在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耕地减少去向被开发为林地和城镇村及工矿交通用地的面积较多;驱动耕地变化的因素是经济总量增长、社会发展和农业发展。研究成果可指导蒙阴县土地利用规划,为其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40年新疆三生用地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新疆近40年三生用地转型的研究,探讨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背后深层次的生态环境效应演变问题,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基于新疆1980 ~ 2020年共8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利用ArcGIS、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生态环境贡献率等方法分析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生态环境效应。  结果   1980 ~ 2020年新疆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大幅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 1980 ~ 2020年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降低,其中2015 ~ 2020年降幅最快,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对生态环境起到正效应的因素主要是其他生态用地转型为草地生态用地,对生态环境起到负效应的因素主要是水域生态用地转型为其他生态用地; 新疆生态环境高质量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1980 ~ 2020年面积不断缩减;生态环境低质量区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准噶尔和吐鲁番三大盆地,面积呈扩张趋势。  结论  水域生态用地面积不断减少是新疆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环境高质量区域面积不断缩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和G IS技术,以东营市为例,研究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结构特征,确定综合土地生态风险指数,然后通过系统采样、变异函数分析及空间插值对土地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变量空间化,生成1996和2005年土地生态风险演变规律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东营市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居民工矿用地大幅增加,次生盐碱地所占比重较大,油田生产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比较突出;近10年来,生态风险重心已经由南部的广饶地区转移到中部的东营地区,生态风险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区域内土地生态风险分布极其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高风险区域为居民及工矿用地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东营区;中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广饶地区和土地盐碱化严重地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河口区和垦利县的东部。最后针对土地生态风险分布格局,提出了生态环境安全的政策建议及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青岛地区热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关系,为青岛市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Landsat TM/ETM+数据反演青岛地区的地表温度,解译出土地利用类型,比较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度均值及标准差,计算热环境影响指数,分析GIS重心轨迹。[结果]1990—2010年,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地表温度最高,水域最低;耕地的热效应贡献度最大;未利用土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温度超过平均温度的地块较多;耕地类型中高于平均温度的地块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较大;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中高于平均温度的地块占区域总面积的比重随时间明显增大;1990—2010年热岛重心一直向东北方向迁移,其中2000—2010年热岛重心迁移方向与城市重心迁移方向一致。[结论]青岛地区热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城市扩展逐渐成为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2000-2018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为促进该省土地资源综合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00,2010和2018年陕西省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定量分析陕西省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 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耕地面积下降最多,工矿建设用地面积增速最快,水域面积变化最小。土地利用类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空间差异性显著。农村居民用地、未利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的空间聚集性强,水域、城镇居民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的空间集聚性性相对较弱,草地、工矿建设用地形成新的集聚区。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土地利用转移相对频繁,陕南山区土地利用转换相对较小。榆林市和延安市主要表现为耕地向林地和草地转移以及未利用地和草地向工矿建设用地转移,西安市主要表现为耕地和农村居民用地向城镇居民用地转移。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结论] 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较大,应因地制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促进人口—经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重庆市北碚区1990-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结构数量分析方法,就莺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05年,多样性指数、多样化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优势度指数、集中化指数却呈减少的趋势,几个系数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基本一致;(2)北碚区土地利用各指数表明其土地利用结构更加趋于平均化和多样化;(3)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强度表现为: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耕地>未利用地.  相似文献   

17.
林菲  池泽龙  杨伟  刘庚  马小红  常博 《水土保持通报》2022,42(2):322-329,353
[目的]分析1980—2020年汾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为该流域生态环境的科学调控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汾河流域1980—2020年5期Landsat-MSS/TM/E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估算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 1980—2020汾河流域土地利用中耕地、林地和草地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土地利用整体变化表现为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土地利用动态度表明2000—2020年土地变化明显高于1980—2000年。1980—2020年汾河流域土地利用总生态服务价值持续减少,空间分布整体上呈上游高,中下游低的趋势。从不同功能价值来看,调节和支持服务减少最多。不同土地利用程度与ESVI双变量LISA聚集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负相关性,主要以汾河上游的低土地利用程度与高ESVI聚集分布为主。[结论] 1980—2020年汾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有较大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向高生态服务价值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的干预程度也越来越大,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特别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对湘西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以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的扩张,该区居民、工矿和交通等建设用地持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天然林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相应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使该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张荣天 《水土保持通报》2014,(4):255-259,263
以镇江市为例,基于其1997-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Shannon信息熵和空间洛伦茨曲线,对宁镇扬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及其区域分异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 1997-2009年镇江市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耕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分布较为均衡,而牧草地和林地的分布则相对集中;(2) 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具有阶段性特征,划分为"缓慢增长(1997-2000年)、快速上升(2001-2004年)、稳步发展(2005-2009年)"3阶段,耕地和城镇用地是影响土地利用结构演变的主要类型;(3) 该区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存在区域分异规律,经济发达的市区及新区的信息熵整体上高于其它区县,且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表明该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性逐渐提高,而其它稍欠发达区县的信息熵却呈现出日益上升的态势,表明其土地利用结构的有序性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0.
高原传统农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高原传统农区不同梯度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征的差异性,选取云南省昌宁县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农区垂直梯度上土地利用功能格局多样,近20 a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变化表现为生活用地、生态用地分别增加2 784.18,2 561.29 hm2,而生产用地减少5 345.47 hm2,生态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高起伏地貌区,生产、生活用地主要集中在低起伏地貌区。(2)高原农区生态环境效应空间差异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平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维持在0.598 2的良好水平,尤其在北部和中部的中、高起伏地貌区,坡耕地、低效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用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向好发展; 而由于人口集聚、土地承载和利用过度,在中南部的低起伏地貌区,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化占用耕地、林地和草地等现象多发,致使局部生态环境质量呈退化趋势。总体而言,伴随人口压力的转移和利用程度的减弱,高原农区土地利用整体格局趋于优化,土地利用功能可持续性增强,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