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土空间规划是统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格局、促进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现代化战略的重大举措,国土生态修复是针对区域空间格局失调、资源利用低效、生态功能受损的国土空间进行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活动和过程,是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点内容,生态修复分区则是合理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和科学高效开展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通过分析区域国土、生态、经济等主导功能的分区定位与内涵特征,依据"生命共同体理论"、"三生协调理论"、"适宜性管理"等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主导功能型区划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的思路与方法:1)摸清自然资源本底,完成一级生态功能基础分区;2)评价区域生态功能状况,完成二级生态修复格局分区;3)明确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完成三级生态修复模式分区。通过在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进行实践应用,可将江西省生态修复区划分为5个大区,以及24个亚区、70个修复小区,研究可为江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和国土空间管治提供决策依据。该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4点特征:一是突出主导功能;二是遵循生态规律;三是适配空间尺度;四是强化上下衔接。研究对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实施和生态管控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为国土空间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整治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国土空间分类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基础。该研究综合应用地理探测器q统计和地理时空分析法,基于土地利用及其功能的时空异质性和动态耦合性,建立了一种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构建方法,并以四川省邛崃市为例,开展了县域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构建及其与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的衔接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邛崃市土地利用优势国土空间功能存在时空异质性,土地利用与其优势国土空间功能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耦合性,二者耦合度以及与地类耦合的国土空间功能结构均存在时间异质性,这证实在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构建中考虑土地利用及其功能的时空异质性和动态耦合性的必要性;2)邛崃市国土空间分类体系由3个一级空间类型、7个二级空间类型和14个三级空间类型组成,不同于国土空间分类理论框架体系,进一步证实土地利用及其功能的时空异质性和动态耦合性会影响国土空间分类结果,基于土地利用及其功能的时空异质性和动态耦合性构建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更符合实际,可以避免定性分析理论构建产生的偏差;3)建立了国土空间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对应关系,实现"虚"的国土空间功能通过"实"的土地利用得以表达,为利用历史数据和成果资料提供了有效途径。研究可以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中,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属于最基础的一个"层级",为了确保所有国土空间要素都可以精准落地,必须立足于区域本身所拥有的资源和法定技术标准。从土空间规划治理理念、治理效果和空间引导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对乡镇一级编制切实可行的空间规划作出可行性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与利用地方自然资源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高原湖泊流域"3类空间"的布局结构,探析流域在发展过程中"3类空间"的格局变化及其变化趋势,本文以抚仙湖流域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功能空间分类的角度研究抚仙湖流域"3类空间"分类体系,并分析了2005—2015年流域"3类空间"时空格局变化特征,为抚仙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决策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 2005—2015年抚仙湖流域城镇空间呈上升趋势,10 a增加了71.37%,农业空间呈下降趋势,10 a减少了6.38%,生态空间先升后降,总体增加了0.48%;(2) 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抚仙湖流域"3类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以生态空间为主,但城镇空间格局、农业空间格局和生态空间格局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别,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主要分布于抚仙湖流域的北部,而生态空间除抚仙湖湖泊水面外在流域四周均有分布;(3)从变化程度上看,"3类空间"格局变化差异显著,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格局变化主要发生在流域北部,而生态空间则在湖泊中部沿岸地区。  相似文献   

5.
为了协调居民点布局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探索村庄规划的未来方向,以江西德兴为例,采用2020年最新的德兴市第三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提取农村居民点图斑后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热点分析法和核密度分析法分别分析农村居民点的形态、规模和集聚性特征,选取地形、河流、道路、城镇、采矿用地和地质灾害6个驱动因素,以居民点面积和景观形状指数作为因变量,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原因分析,并将居民点按照优化方向分为4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居民点形态差异较明显,但多数连片性较好,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规模上呈大规模连片和小规模分散并存的状态; 且整体呈现“四主核多副核”的格局; 驱动因素中地形、城镇因素影响较大。基于此将居民点分为城乡融合、重点发展、调整提高和搬迁改造4种类型,分别给出不同优化策略,以期为江西省及全国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及村庄规划提供参考,为当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城镇-农业-生态协调的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布局现状,探究在"城镇-农业-生态"协调下的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方案,该文以抚仙湖流域为例,基于3S技术,运用MCR-CLUE-S模型,研究流域城镇建设情景、农业开发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综合优化情景4种模式下2030年国土空间的结构和布局,最终提出抚仙湖流域"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协调下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分区。结果表明:1)2005、2010和2015年抚仙湖流域城镇空间呈上升趋势,农业空间呈下降趋势,生态空间先升后降,10 a间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2)以重要水源地、湖滨湿地和大面积自然林地为保护源,选取高程和坡度等8个阻力因子,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构建抚仙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以及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源"核心区、生态保护区、生态边缘区、农业开发区、农业边缘区和城镇建设区;3)以生态功能分区面积为约束条件,通过Markov模型结合CLUE-S模型模拟抚仙湖流域2030年城镇建设、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情景下"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的优化布局。城镇建设情景综合考虑生活需要以及政策指导下以开发城镇空间为主导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数量及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农业开发情景控制城镇空间规模,开发部分生态空间潜力;生态保护情景下农业空间面积有所减少,城镇空间面积少量增加;4)抚仙湖流域2030年综合优化情景模式下,根据土地功能的不同,划为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农业空间、城镇-生态空间、农业-生态空间和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其中农业-生态空间最小,生态空间最大;5)通过分析4种情景下区域发展的特点,结合抚仙湖流域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认为综合情景方案更合理并更适合当地的发展,其他3种单要素情景方案可为综合情景方案的实施进行相关的补充和调整。研究结果可为抚仙湖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科学有效掌握国土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是优化与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的基本前提。该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围绕"过程-格局-驱动"的逻辑主线,基于2000、2010和2020年遥感数据构建国土空间分类体系,利用弦图可视化模型和地学信息图谱刻画国土空间演变过程,借助重心偏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明晰国土空间演变的时空格局特征,通过地理探测器解析国土空间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三角洲国土空间规模与结构变化日益显著,不同类型之间发生着农业空间内部互换、生态空间与农业空间互换以及城镇空间向生态空间的转移过程。2)2000—2020年黄河三角洲不同类型国土空间重心偏移呈同向连续和异向迂回现象,沿海地区的HH集聚和LL集聚特征显著,并在不同时期表现为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占用生态空间转向城镇空间反哺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的特点。3)2000—2020年黄河三角洲前后两个时期国土空间演变的驱动力存在差异,由早期的交通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为主控因子逐渐转向后期以政策制度环境为主导的驱动机制。积极开展黄河三角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构建合理有序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秩序是实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南方农业》2013,(7):102
一是规划先行,确立工作思路。和规划、国土等市级部门一道指导各区县科学合理地编制村规划和农民新村建设规划,确立"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产业发展有支撑"的工作原则。二是分类指导,分类建设思路。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小城镇规划区内建设农民新村,注重与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工业园区建设计划衔接,合理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城镇型  相似文献   

9.
生态空间与生态用地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是构成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但当前国内对于两者的认识存在较大争议,在相关研究和使用中存在混淆或错误的情况。本文基于国内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概念,辨析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分别总结了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研究进展和局限。目前,国内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的内涵认识还不统一、识别方法和分类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研究区域上,均是重点关注城市地区;在研究方法上,均注重空间分析和优化模型的使用,缺少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本文基于当前研究局限,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提出应加强乡村地区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相关研究内容。建立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需求为核心,具有区域差别化的生态空间和生态用地识别方法、分类体系、评价体系和保护利用机制等应成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周小平  李理  梁颖  杨兰 《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7):236-244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分析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碳排放效应可为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推动国土空间绿色低碳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利用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实施前后国土空间格局时空演变规律,结合碳排放数据以及贡献率分析测度了国土空间转移导致的碳排放效应。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持续增加、农业空间减少,主体功能区实施后国土空间变幅趋缓;2)各主体功能区内国土空间变化量的增减关系表现为负相关关系,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异质性;3)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净碳排放量(以C计)减少了14 956.57 kg/(m2·a),空间异质性特征显著,且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后栅格尺度上由碳排放转为碳汇的数量增多;4)农业生产空间转为林地生态空间以及农业生活空间转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导致净碳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农业空间转为城镇空间则是导致各主体功能区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后造成碳排放量变化的国土空间类型趋于多样化。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国土空间减碳增汇,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因地制宜编制低碳导向型国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与耕地质量自相关属性优化耕地保护空间布局,对于耕地质量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改进空间自相关模型,将生态环境作为耕地质量空间相关性分析框架的"第四维",从地块尺度模拟位于"三线"内地块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自相关性,据此提出优化耕地保护空间布局的方案。结果表明:1)高淳区高质量耕地呈现出东部集中连片、西部零散分布的特征,低质量耕地集中分布在高淳东部,各耕地自然指数均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2)各耕地质量指数正、负相关型分别与高、低质量耕地的空间高度吻合,均表现出较强正相关性的空间聚集特征。自然质量、利用管理、经济价值及生态环境指数的Moran''s I值分别为0.79、0.92、0.89、0.77,空间集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利用管理、经济价值、自然质量与生态环境指数。3)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与耕地质量自相关优化耕地布局,永久基本农田新增968.15hm2,等级提升0.94,确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缓冲区、生态环境保护区及综合调节区4个一级类与14个二级类。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综合质量最优,耕地质量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扩散效应,应禁止非农建设;城镇发展缓冲区耕地质量较差但区位优势突出,是城镇建设理想区;生态环境保护区耕地综合质量较差但生态优势明显,应开展生态防护工程,形成生态保护格网;综合调节区应判明耕地障碍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序开展田间整治,实现向永久基本农田的跃迁。  相似文献   

12.
农用地既是重要的生产空间,也是乡村生态空间重要的生态要素,面向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综合治理修复的要求,科学划分农用地生态修复区域对新时期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立足于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农业空间生态修复目标与要求,构建涵盖"生态功能、投入、耗散"3个维度的农用地生态修复评估框架,选取苏南地区为研究区,以500 m×500 m空间格网为评价单元,综合运用经济社会数据空间化、地理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在2010年和2018年两个时间断面下进行农用地生态修复潜力测算,并提出生态修复分区方案,探讨相应的修复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时间断面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指数及生态功能、投入、耗散的空间分异显著。2)2010-2018年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指数明显提升,两者相差0.018,生态功能变化呈现出区域差异性,投入与耗散表现为降低态势。3)遵照潜力测算结果将苏南地区划分迫切修复区、优化提升区、重点管控区、协调发展区4个大区,每个大区包含综合因素型、功能约束型、耗散约束型、投入约束型4个小区,形成15个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并提出针对性修复对策。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用地生态修复评估创新思路,并希冀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与差异化管理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国土综合整治背景下上海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编制土地整治战略转型阶段的工程建设标准,以引领和支撑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成为落实土地整治从"搬土填坑"的斑点式整治逐步转向以"田水路林村厂"为工程对象的区域国土综合整治转型的关键。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系统工程法等,剖析了当前中国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上海实践经验,提出应将土地整治工程体系重建、绿色化整治工程、村庄整治工程、现代农业支撑工程等作为国土综合整治背景下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的编制重点和标准核心内容。研究认为:新的上海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及其编制以土地整治创新实践为基础,以土地整治战略转型目标为基本遵循,响应了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等土地整治战略转型的基本要求,可为新时代土地整治未来发展做好标准支撑,为国土综合整治背景下土地整治标准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景观农业理论的综合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实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景观农业基本理论出发,运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法,探讨由单一农田土地整理规划扩展到涵盖农田、ⅱ水系、林地和村庄的区域性综合土地整理规划与设计的新模式.实证表明,综合了农田系统、水网系统和人居系统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融合了区域内的景观基质、斑块和廊道等要素,保证农业景观单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为土地整理项目构建一个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奠定规划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功能用地适宜性的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方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业科技园区用地适宜性评价和规划方案评估是规划区用地功能配置的前提。该文以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为例,应用GIS地形数据和RS遥感数据,在已有用地适宜性模型的基础上,将水生态安全因子融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程、坡度、噪声和土地利用等评价因子,构建功能用地适宜性空间定量模型,阐述了功能用地适宜性评价在规划方案评估中的应用与技术路线,分别对生活功能、公共服务、农业实践、展示功能和教学实践等功能用地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最后对6种不同规划方案综合用地适宜性进行总体评估,并充分结合空间布局中规划理性要求,确定方案6为最佳规划方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结合水生态安全因子对功能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能够较好地对不同规划方案综合评估,从而选取最佳规划方案,最后为用地功能布局进行辅助决策,因此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文将区位选择与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中的功能布局进行关联,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是科学可行的,为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方案评估探索了一种途径,也为城乡用地统筹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遥感影像的县域土地功能分类及功能转换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城市化、工业化引起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改变了土地功能。为探索区域土地功能的演变规律,该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首先对土地功能进行分类,并应用GIS和RS数据,分析2008—2014年土地功能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采用生产能力核算模型和净初级第一生产力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了生物性生产功能及生态环境功能值,从而揭示土地功能用地面积及功能值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参照建立的土地功能分类方法,研究区可以分为6大功能类及21个功能亚类。2008—2014年土地功能特别是生产和承载功能变化较剧烈;生物性生产功能与土地质量等别关系很大,而生态环境功能与土地利用方式密切相关;2008—2014年生物性生产功能值增长1%,而生态环境功能值则减少了1.1%,生物性生产功能的提升保障了粮食安全,但生态环境功能的降低则要求严格保护生态用地。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地功能评价、生态红线划定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国土空间格局变化将深刻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和功能,科学揭示其响应规律是构建高质量国土空间体系的应有之义。为此,从“三生空间”视角切入构建了两级衔接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转移矩阵和修正的ESV评估模型,刻画了黄河流域2000–2020年间多级自然边界的国土空间格局及ESV演变特征,并采用图谱法揭示了ESV的时空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一级空间中的生产空间持续减少,生活空间逐渐增加,生态空间较为稳定;二级空间中,除了农业生产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面积减少外,其他均呈上升态势。转化类型以草地生态空间与农业生产空间、其他生态空间以及林地生态空间的相互转换为主,集中分布在流域中上游地区。2)近20a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看涨,由2000年的10 976.59×108元上升至2020年的11 210.96×108元,草地生态空间、林地生态空间贡献最大。空间格局呈现“中部及西南部最高,东北部和东南部较高,西北部最低”的特征,显著增加的区域逐渐增多。3)生态增值区范围分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科学合理的耕地规划方法,以河南省兰考县为例,从影响耕地规划的适宜性、限制性及竞争性3个方面对土地适宜性进行分析,并运用CA(cellular automata)模拟系统,模拟2020年兰考县指标控制下的耕地规划情况。结果表明,兰考县2020年耕地面积为76 411.32 hm~2,其中因城镇发展导致耕地面积减少226.44 hm~2,村庄、内陆滩涂及果园等其他土地转化为耕地的面积为8 227.13 hm~2。结合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比发现,质量上模拟规划的耕地高于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空间分布上同时避开城镇发展、生态保护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稳定性。该研究为管理者制定耕地规划提供重要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在新增其他用地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针对城市边缘带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农用地大量减少的矛盾,构建了土地自然生产潜力评价系统和土地发展压力评价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为例,评价了城市边缘带土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和发展压力,划分了9大耕地适宜性分区,探讨其评价结果在新增建设用地时空配置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王辛庄镇60%以上的土地都具有较强的耕地适宜性,约50%的土地都承载着较大的发展压力,不同的规划目标导向下具有不同的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时空顺序。该适宜性评价方法为城市边缘带新增建设用地的配置提供了明晰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