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土法制化肥     
《土壤》1959,(2):25-27
在全国积肥、造肥工作现场促进会议中,各地对土化肥的制造方法作了广泛的经验交流,本刊特就作物三要素--氮、磷、钾的制造选辑了若干材料发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熊毅  陈家坊 《土壤》1958,1(3):1-2
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国各地普遍展开积肥造肥运动,对农业增产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辛坤干 《土壤》1961,4(2):24-2
江西永新县为了开辟肥源和加速群众性积肥造肥运动,根据永新山多特点,提出"向山要肥、山肥下田"的口号,发动群众割芦萁、茅草大造沤肥,在全县掀起了大积大沤的群众性运动。  相似文献   

4.
承德专区丰宁县大阁人民公社南辛营大队在公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红壮元大粪专业队孙喜同志在去冬开展以粪便无害化处理的卫生积肥运动中,创造了一种火塔式造肥方法。  相似文献   

5.
雷均祥  潘崧生 《土壤》1959,(7):24-24
田头堆粪坑肥是我国南方各地很久就有的一种为农民群众喜用、容易做、肥效高的积肥制肥方法,尤其是人少田多采取广种薄收的山区人民,利用农间时间就田堆制土杂肥,是解决肥料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了解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同等施肥水平下,按一定比例加入有机肥后对黄瓜及玉米的产量、品质以及对土壤养分结构的影响。在春芽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常规化肥与有机测土配方肥的肥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只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化肥(有机测土配方肥)可使黄瓜增产6.7%,玉米分别增产5.04%和6.37%,两者土壤有机质平均提升0.28%,投入产出比平均提高39.0%,化肥用量减少40.0%。  相似文献   

7.
配施有机肥对潜育化水稻土的培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潜育化水稻土的培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潜育化低产水稻土产量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连续2季施用有机肥后,潜育化水稻土产量显著提高,以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的产量最高。添加有机肥降低了潜育化水稻土耕层土壤p H值。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的有机质提高明显,比NPK处理提高了15.22%;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配施猪粪处理的潜育化水稻土全氮含量比单施化肥处理提高4.19%;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单施化肥处理的潜育化水稻土有效磷含量提高最多,比NPK处理提高了4.92%;相比于NPK处理,早稻配施紫云英,晚稻单施化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比两季均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13.2%。因此,潜育化水稻土适当配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水稻产量,可以作为培肥改良潜育化水稻土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卢增兰 《土壤》1986,18(4):211-214
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施用的土粪,土占50—90%,有机质及全氮含量一般在2%及0.15%以下,质量很差,而积肥、施肥耗用劳力却占总劳力的40—7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土粪为粪草堆肥或施用纯粪,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各地为实现今年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为解决高额丰产中的肥料问题,正在千方百计的开辟肥源,猛攻肥料关。这里特再发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研究所土化系关于"广东若干土化肥制法及肥分含量分析"一文,以供各地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对京郊的海甸、朝阳、周口店、昌平、通州、顺义等区的一些人民分社的土化肥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潮土和旱地红壤的原土复合量 ,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红壤性水稻土耕层的原土复合量 ,单施化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的原土复合量影响不大 ;长期施肥降低 3种土壤的原土复合度 ,但提高了土壤的增值复合量和增值复合度。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的增值复合量高于施化肥的土壤 ,但其增值复合度却低于施化肥的土壤。长期施肥还影响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粒径分级 ,施肥一般都可提高土壤中粘粒级和粉砂级复合体含量 ,降低细砂级复合体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 3种土壤中的G0、G1和G2等 3组复合体含量 ,并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促使G0和G1组复合体向水稳性强的G2组复合体转化。  相似文献   

12.
闵友信 《土壤》1961,4(6):25-26
猪多、肥多,肥多、粮多。坚决贯彻党的大力发展养猪积肥的指示,这是解决我国肥料的重要途径。随着养猪积肥运动的发展,猪粪的研究亦已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化肥施用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施用化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但长期施用化肥对稻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影响的认识不清晰。依托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稻田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系统研究了不施肥、仅施N肥、施NP肥和施NPK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和SOC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可以提高水稻土SOC含量,而且平衡施肥处理(施NPK肥)的SOC含量处于相对最高水平;SOC含量的变化与每年水稻根茬残留量显著相关。因此,长期施用化肥对SOC含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产量效益,合理施肥获得高产的同时也会增加SOC含量。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农业生产大跃进形势下,广大农民正以千军万马之势在为普遍高产准备更充沛的肥料。化肥工厂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建立起来,农家积肥的花样也在日日翻新。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探索》2012,(10):39-40
1肥害肥害是因肥料施用不当对蔬菜秧苗造成的危害。肥害初期表现从下部叶片开始,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严重时早晚也难恢复,其发生原因是配制营养土时掺入过量化肥或未熟的畜禽粪,造成土壤水分渗透压力过大,根系吸水困难而"烧苗"。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在配制营养土时要使用搓碎过筛、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严格按技术要求配比,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大力发展养猪积肥的号召下,养猪积肥运动在我国已掀起了高潮,因而猪圈肥的数量已有很大的增加,在农业增产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许绣云  姚贤良 《土壤》1988,20(4):169-174
本文研究了有机肥料对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排水良好的望城试区,施用稻草肥并配施适量化肥处理区与单施化肥区相比,前者的土壤粗微团聚体含量有所增加;土壤分散度有所下降;2-7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和充气孔隙度有所增多,而且低吸力时的土壤持水量也明显增大。在有机质含量较高而排水又不良的双峰试区,施用稻草肥并不能引起土壤上述各物理参数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定位培肥试验对不同培肥方式下黑土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细菌、富营养菌和寡营养菌的数量,且农肥处理优于化肥处理,单施化肥处理土壤的富营养菌数量苗期最高,而农肥处理和农肥化肥等量处理为先升高后降低,至鼓粒期土壤中的富营养菌数量降至最低。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的含量高于对照,农肥处理和农肥化肥等量处理的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高于单施化肥处理。不同培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脲酶的活性,施肥处理土壤脲酶的活性的变化范围为79.56~139.90mg/100g土,农肥低量和农肥高量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对照,农肥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含量始终是最高的,平均为0.41ml KMnO4/g干土,农肥化肥等量处理、化肥低量处理和化肥高量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过氧化氢酶含量平均为0.37ml KMnO4/g干土。因此,施用农肥是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退化土壤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实现化肥零增长的有效途径,在重庆一涛蔬菜种植场(重庆市永川区红炉镇万胜村江家坝村民小组)探讨有机肥推广的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甘蓝施有机测土配方肥能增产75 kg/667 m2,增收765元/667 m2,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p H值增加0.1;降低土壤容重,容重平均降低0.03 g/cm3;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平均增加0.6 g/kg;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667 m2减施化肥41.5kg,减少化肥用量51.9%。由此可见,有机测土配方肥能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不同施肥量要求和实现水平气送式集中排肥器定量变量排肥,该文设计了一种颗粒化肥螺旋组合式集中供肥装置。阐述了颗粒化肥螺旋组合式集中供肥装置的工作原理,基于颗粒化肥的机械物理特性和施肥量要求,提出了倾斜螺旋状型孔结构,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构建了颗粒化肥组合体在肥料充填区和投肥区的力学模型。应用台架试验研究了螺旋式排肥轮数量和转速对供肥速率及供肥稳定性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倾斜螺旋状型孔结构有利于充肥和排肥;螺旋式排肥轮数量和转速分别为1~4个和10~40 r/min条件下,供肥速率随螺旋式排肥轮数量与转速增加而增加,供肥速率范围为912.67~13 164.26 g/min。螺旋组合式集中供肥装置能适应不同机械物理特性参数的颗粒化肥,3种颗粒化肥的供肥速率之间的差值低于5%。构建了螺旋式排肥轮数量和转速与供肥速率的回归预测模型,在目标施肥量150~750 kg/hm2和拖拉机前进速度2.52~5.88 km/h条件下,供肥速率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偏差在3%以内,供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1.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颗粒化肥实际施用量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为3.54%。该研究提出的倾斜螺旋状型孔和组合排肥轮结构可满足农业生产的变量、定量集中供肥要求,可为颗粒化肥水平气送式集中排肥器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