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水稻对氟的吸收规律及硫酸铝存在对水稻吸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氟处理下, 施氟量与水稻植株含氟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说明水稻对氟存在奢侈吸收。随着水稻的生长, 其对氟的吸收达到平衡, 吸氟量逐渐减少, 植株体内氟含量呈下降趋势。各施氟水平下, 水稻植株的生长无明显差异, 但分蘖数却随施氟量的增加呈极显著降低趋势。铝?氟交互条件下, 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含氟量顺序为稻壳>米>根>茎叶, 这可能与植物的吸氟部位和氟的吸收形态有关。植株体内氟含量随生长时间的延长也呈下降趋势, 施硫酸铝处理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水稻植株各部位的含氟量, 但同一处理在不同时间取样, 降氟效果有较大差别。氟、铝处于何种比例和作用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降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氟病流行区不同土壤类型氟含量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有 《农业环境保护》1997,16(3):129-130
对九个土壤类型土壤全氟及水浸氟含量的研究表明:棕壤、粗骨土自然土壤的全氟含量较高,但可给态氟的输出能力较弱。土壤的水浸氟含量以碱性土〉微碱性土〉中性土〉酸性土。潮土中,土壤的水浸氟含量随粘粒及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研究结果表明:氟斑牙患者体内氟含量高于正常人体;同年龄组男性发氟含量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人发氟含量也不断增加;发中钙含量女性略高于男性;和正常人体相比,氟斑牙患者发Cu,发Fe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理环境土壤中氟元素迁移致病的途径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性氟病是由于长期馀用当地的高氟水或摄入含量较高的食物及落后的生活习惯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氟中毒病,通过对各种病源的实际调查和实验分析得知,发病地区的饮用水和粮食中氟的含量均与土壤中的电化学性质有关。本文以四川开县和大庆地区的地理环境为例,探讨了土壤中氟元素迁移致病的途径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土壤氟是食物和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研究土壤氟的化学组成和分布特征对了解地氟病病源和保障食品安全及地下水水质有指导意义。以焦作市某排氟工厂周围典型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碱熔法和连续分级提取方法研究了人为污染环境下土壤剖面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典型土壤剖面中全氟含量远高于全国土壤平均值(440 mg kg-1),土壤氟轻(偏中)度污染,且氟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各赋存形态氟按含量大小呈残余态>有机束缚态>水溶态>可交换态>铁锰结合态规律,研究区土壤水溶态氟、水溶态氟与总氟的比值(1.62%)均偏高,对浅层地下水具有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地热水开发利用及地热尾水排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氟污染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国内许多地热井点地热水中氟含量偏高,一般在0.5-17mg/l之间,最高可达40mg/l(国家饮水水质氟含量标准为1.0mg/l);利用地热水养鱼,当地热水中氟含量高于1.0mg/l时,鱼体内氟化物含量高于2.0mg/kg,超过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要求;地热水灌溉能引起土壤氟含量增高,但高氟土壤对农作物品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广东韩江三角洲南部农业土壤氟含量状况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经济发达的韩江三角洲南部地区115个农业土壤样品中氟化物的分析测试,初步摸清了该地区农业土壤氟含量状况。结果显示,46%土壤样品氟含量超过国家平均水平,土壤氟最高含量可达983mgkg-1,而最低仅为125mgkg-1,相差近8倍,各区(县)土壤氟含量分布不均匀。研究区内土壤高氟含量的形成与当地的三角洲冲积形成过程有直接关系,后期人类活动造成的氟污染也对该区域土壤高氟含量有一定的贡献。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地地方性氟病与土壤高氟含量存在直接联系。文中还对研究区土壤氟含量与国内部分地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测定分析了杭嘉湖地区400余份水稻土土样中氟(全氟、交换态氟和水溶态氟)的含量,对该地区水稻土中氟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基准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土中的全氟与可交换态氟含量均呈正态分布。水溶态氟的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在5种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中,河相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全氟含量最高,算术平均值为333.1mgkg^-1;海相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次之,为324.3mgkg^-1;黄壤和红壤性坡残积物最低,为245.4mgkg^-1。海相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水溶态氟和可交换态氟含量最高,分别为1.55mgkg^-1和4.03mgkg^-1。不同类型的水稻土(渗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和淹育性水稻土)剖面中耕作层的全氟含量均高于亚耕层,而剖面中水溶性氟的分布规律则相反。初步确定杭嘉湖地区水稻土中氟的环境质量评价基准建议值全氟为413.9mgkg^-1,水溶态氟为2.54mgkg^-1。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设置茶园土壤单施不同水平及形态的氮肥以及配施不同水平氮、磷、钾肥料处理,根据各处理施肥后土壤中的肥料浓度向土壤中添加相应肥料溶液,测定不同时间段后土壤溶液的pH值和氟含量,分析氮肥水平和形态,氮、磷、钾配施对茶园土壤溶液中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施氮肥条件下,施用铵态氮和硝态氮增加了土壤溶液中氟含量,酰胺态氮则降低了土壤溶液中氟含量,且三者对氟含量的增加或降低作用均随施肥时间和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施肥后48 h土壤溶液中氟含量与土壤溶液pH值呈负相关(r=-0.658~(**)),氮肥形态通过影响土壤溶液pH进而影响土壤溶液氟含量。(2)氮、磷、钾配施时,随着施肥时间的增加,土壤溶液中氟含量增加,不同处理的差异显著性则降低;相同磷、钾水平下,土壤溶液中氟含量随氮肥(硫酸铵)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肥可显著降低土壤溶液中氟含量,钾肥可以增加土壤溶液中氟含量,同样施氮条件下,土壤溶液中氟含量的大小基本为N+KN+P+KNN+P;施肥后48 h土壤溶液中氟含量与氮水平高度正相关(P0.01),与土壤溶液pH值高度负相关(P0.01),氮、磷、钾配施茶园土壤溶液中氟含量主要受氮肥水平和土壤溶液pH的影响。可见,在茶园中施用适量的酰胺态氮,或者配施磷或磷钾,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提升土壤pH值,进而降低土壤溶液氟含量,为合理施肥,降低茶园土壤有效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金华氟污染严重,又是茶叶产地,其茶氟值得关注。调查分析表明,金华现有绿茶的茶氟含量偏高,地氟病病区居民的氟摄入量偏高,平均日摄入量可达4.77 mg。茶氟摄入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氟的土壤地球化学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焦有  宝德俊  尹川芬 《土壤通报》2000,31(6):251-254
介绍了土壤中氟的来源 ,氟的含量状况 ,氟的迁移、富积及分布规律和氟的反应机制、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 .认为土壤是氟环境化学体系的枢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岛地区10个典型茶园中的茶叶氟含量和土壤水溶性氟、p H、交换性酸及交换性阳离子等的测定,分析了茶叶氟含量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土壤水溶性氟和交换性酸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水溶性氟和交换性酸含量与茶叶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是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关键因素。土壤交换性H+和交换性Na+与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是影响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交换性Al3+与交换性酸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p H、交换性Ca2+、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与交换性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是土壤交换性酸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茶园土壤改良及降低茶叶氟含量的质量安全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华地区氟污染成因危害及对策(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氟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茭道-武义一线两侧,氟含量高值区呈北东风条带状展布 ,与萤 石矿带吻合,各地层氟丰度不一,矿区附近较高;该地区降水量较大,酸性红壤土,重碳酸钙型为主的水化学类型限制了高氟地表环境的形成,而盆地结构,人为污染加剧了地表水氟丰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室土柱法,在3种pH(4.0,5.5,7.5)淹灌和降雨条件下,研究了非饱和土壤中氟离子的迁移转化。结果表明:不同pH降雨、淹灌条件下,随着淋洗时间的增加,淋滤液中的可溶性氟含量逐渐增大,特别是pH5.5和pH7.5淋滤液中氟的变化规律明显。淹灌条件下淋滤液中氟含量低于降雨条件下淋滤液的氟含量。淋溶前后土壤表层的氟含量变化明显,淋滤后表层土壤表现为淋溶状态。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氟存在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土壤可溶性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施氮360 kg?hm?2(T1)、施氮720 kg?hm?2(T2)处理下茶园土壤无机氮、p H、各形态氟含量的动态变化和春、夏、秋茶树新梢一芽四叶、一芽五叶氟含量,探讨茶园施氮对土壤和茶树新梢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园施氮后短期内(20~30 d)土壤水溶态氟含量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态氟和铁锰结合态氟含量降低;长期(45~50 d)土壤水溶态氟含量的降低作用减弱,土壤交换态氟和铁锰结合态的含量增加;在试验结束时(164 d),与CK处理相比,T1处理0~20 cm土壤各形态氟含量降低,T2处理0~20 cm土壤各形态氟含量增加。2)0~20 cm茶园土壤水溶态氟、铁锰结合态氟与NH4+-N分别呈极显著负、正相关(P0.01),20~40 cm土壤水溶态氟、交换态氟与NO3?-N分别呈极显著正、负相关(P0.01)。土壤p H与土壤水溶态氟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其他3种形态氟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铁锰结合态氟与交换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水溶态氟均无显著相关性。3)春茶前后施氮可以降低春、夏、秋茶树新梢一芽四叶、一芽五叶氟含量,但未达显著水平。T1处理新梢氟含量的降低值为夏茶(25.15~27.95 mg?kg?1)秋茶(21.06~24.31 mg?kg?1)春茶(18.58~21.03 mg?kg?1),T2处理的降低值为秋茶(18.64~22.34 mg?kg?1)夏茶(7.79~14.14 mg?kg?1)春茶(3.52~7.30 mg?kg?1)。春、夏、秋茶树新梢氟含量主要受0~20 cm土壤无机氮和20~40 cm土壤p H的影响。因此推测施氮通过影响茶树根系氟的吸收和氟在叶片中的累积过程调控茶树新梢氟含量,该研究成果为合理利用施氮技术降低茶园土壤和茶树新梢氟含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壤作为氟的环境化学体系枢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的氟污染不仅会对人类造成直接的危害,还会因水源、动植物的富集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氟污染是目前环境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是高氟地区分布广泛的国家,地方性氟中毒的研究表明饮用水是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氟中毒的发病率与饮用水含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已有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现有的土壤氟污染修复技术主要有植物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和化学淋洗修复技术等。目前土壤氟的研究还存在部分地区土壤氟污染的来源、土壤微生物与土壤中氟化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因此,对土壤氟污染与修复方法的研究十分必要。论文参考大量的国内外有关氟污染的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土壤氟污染的现状、土壤氟污染修复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比较了各种土壤氟污染修复方法的优势和缺陷,并探究在实际修复应用中的可行性,指出了今后土壤氟污染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西部氟病区苏打盐碱土氟的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吉林省西部氟病流行区农田土壤的氟形态及其分布特征,采用连续浸提法,对该区域内45个表层土壤和6个剖面土壤的氟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全氟含量变化范围为200~450 mg/kg,平均值为266.17 mg/kg,低于全国土壤氟背景值和对照黑土,但是其生物有效性强,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平均含量分别为13.73、8.49 mg/kg,均高于对照黑土。土壤剖面中,残余态氟和全氟含量呈40~60 cm0~20 cm20~40 cm;铁锰结合态氟分布较均匀;其他形态氟则随着土层加深呈降低趋势。交换态氟与其他形态氟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各形态氟相互转换的过渡形式。pH与水溶态氟、有机束缚态氟、铁锰结合态氟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态氟呈极显著负相关;碳酸钙、CEC分别与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呈极显著正相关;另外,有效磷与交换态氟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水溶态氟、铁锰结合态氟和有机束缚态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游离氧化铁和游离氧化铝分别与交换态氟和铁锰结合态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降低苏打盐碱土pH是降低氟生物有效性的首选方法。通过对以上土壤参数进行分析,为今后降低该区域土壤中氟的生物有效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为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氟浓度处理(0.1、 0.2、 0.3 mmol/L F)对茶苗(平阳特早)干物质量、 相对生长量、 叶片营养元素含量、 酚类物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浓度的增加,茶苗的干物质积累和相对生长率显著降低。氟处理显著增加了茶苗叶片总磷和氟的含量,显著降低了总氮与碳酸氢根的含量,但对叶片氯离子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氟浓度的增加,叶片钾、 镁、 铁、 锌的含量显著降低,而钙含量显著增加。对茶叶儿茶素类物质而言,氟处理显著降低了茶苗叶片四种儿茶素(EGC、 EC、 EGCG、 ECG)和茶氨酸、 咖啡碱的含量。此外, 0.1 mmol/L F处理降低了茶苗叶片中醛、 醇、 酯和芳香类物质含量,而0.2 mmol/L F和0.3 mmol/L F处理增加了茶苗叶片主要的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铝、氟及其交互作用对白茶和智仁早茶根际土壤酶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单独施铝处理中,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受到抑制,其它土壤酶活性均随铝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Al浓度高达400mg/kg时,对酶呈现出抑制作用,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单独氟处理下,磷酸酶、尿酸酶活性变化不大,随着氟浓度的升高,除多酚氧化酶活性受抑制外,其余的酶活性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当F浓度高达120 mg/kg时,对酶产生抑制作用,总体上氟的影响不如铝显著;铝、氟复合处理条件下,铝与氟之间联合作用对脲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尿酸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的交互效应,其作用方式因铝、氟处理浓度组合、酶及茶树品种的不同而不同。研究还发现,铝、氟对茶树根际土壤酶的交互效应与铝氟浓度的比值有密切关系,且不同的酶活性达最高时的铝氟比值基本相同,表明在茶树体内代谢中铝、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根际土壤酶活性在两个茶树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基因型差异,尤其以酸性磷酸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最为显著,总体上白茶根际土壤酶对铝、氟及其交互作用较智仁早茶更敏感,两茶树品种之间土壤酶活性的差异与茶树根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污灌土壤中氟及硫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乌鲁木齐雅马里克山的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和分步提取法对土壤氟和硫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水质及外源对土壤氟和硫各形态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氟主要以残渣态为主,占全氟含量99.5%以上.各形态氟呈残余态氟>有机束缚态氟>水溶态氟>可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的趋势.不同水质浇灌后,土壤硫主要以有机硫为主,占71.5%~81.2%.并且呈现有机硫>盐酸可溶性硫>水溶性硫>吸附性硫的趋势.外源物质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对土壤中氟和硫各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氟和硫各形态之间以及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全氟与残余态氟极显著相关.土壤全硫与有机硫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土壤pH值、有机质和CaCO3含量是影响土壤中氟及硫赋存形态的主要土壤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