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山地区烤烟合理套种作物及其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文山地区烤烟合理的套种作物及其适宜的套种时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套种黑麦草、白萝卜、苜蓿3种作物的两个不同的套种时间对烤烟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烤烟单作相比,移栽后30d和45d套种苜蓿处理易造成烟株疯长、烟叶物理特性大小与优质烟标准相差较大、糖碱比偏低等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产值低等问题。移栽后30d和45d套种黑麦草和白萝卜两种非豆科作物均能改善烟叶的品质,但相同的套种时间条件下,黑麦草对于烟叶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更大。与烤烟单作相比,黑麦草与白萝卜套种时间处理增加了成熟初期有效叶片数1~2.8片,显著降低了烟草花叶病(相对防效36.55%~60.99%)和赤星病(相对防效28.2%~46.72%)的发生,使各部位烟叶的物理性状更趋近优质烟标准,各部位烟叶中淀粉、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更趋于合理,显著降低了上部叶总氮、烟碱含量,提高了各部位糖碱比,较显著的提高了下部叶钾含量和钾氯比,对于烟叶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使烟叶的产值提高了2.74%~5.58%,中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25%。以烤烟移栽后30d套种黑麦草或45d套种白萝卜效果更佳。本研究为烟农实行烟地套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非豆科作物套种时间对减少烤烟后期氮素吸收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田间原位培养和室内好气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籽粒苋、黑麦草两种非豆科作物不同套种时间降低烤烟生长后期土壤氮素矿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籽粒苋、黑麦草两种非豆科作物与烤烟进行合理套种时,能参与竞争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田间试验条件下,烤烟移栽后35、49 d套种籽粒苋,49 d套种黑麦草,移栽后105 d氮素矿化分别减少了65.81%、54.57%和65.90%,与对照形成显著差异;室内培养条件下,烤烟移栽后49 d套种籽粒苋,移栽后49~77 d时显著降低了培养矿化量,有助于减少烤烟后期的氮素吸收。表明套种籽粒苋和黑麦草均对吸收植烟土壤过剩养分有一定的作用,以烤烟移栽后49 d套种黑麦草或籽粒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籽粒苋-烟草间作对烟叶部分矿质元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廷轩  马国瑞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38-140,143
采用大容积土培盆栽方法,研究了籽粒苋与烟草间作对烟叶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烟叶磷的含量比单作降低了21.25%,而氮、钾和硫分别比单作增加了20.23%,63.86%和13.71%,间作烟叶中钾的含量分别是氮、硫的3.16倍和4.66倍;间作烟叶除铜的含量与单作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微量元素含量与单作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间作烟叶钼和铁的含量较单作分别增加了49.29%和27.39%;间作烟叶的灰分含量也较单作高7.83%;间作烟叶中砷和铬的含量较单作分别降低了15.65%和12.75%,而镉和铅含量则分别升高了8.73%和13.97%;间作烟叶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单作的1.44倍和1.23倍,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较单作烟草分别增加了12.64%,27.91%,37.50%,30.51%。  相似文献   

4.
轮间作系统对烤烟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选择贵州省黔南烟区有代表性的植烟土壤,采用烤烟单作和间作(烤烟∥红薯和烤烟∥花生),并在同一地块上实施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的新型种植系统,连续6年研究了该系统对烟叶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系统单位面积烟叶产量和产值连续六年显著高于烤烟单作,产量和产值平均提高11.3%和20.4%,作物总产值显著提高,并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约11.0%,烟叶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系统种植6年后对土壤全量养分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改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适时保证养分供应,与烤烟单作系统相比,更能保持适宜的土壤有效养分比例,促进烤烟均衡吸收养分。因此,年内间作,年间就地轮作系统有利于减轻烤烟连作障碍,是值得推广的新型烤烟种植系统。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根系对土壤的固持作用可以减轻坡耕地土壤的养分流失,测定农作物根系对径流中养分流失的影响可以从侧面评价不同作物的水土保持作用。选取云南主要农作物玉米、马铃薯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生育期内坡耕地的产流次数、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径流中养分流失量以及通过采用剪切箱,在农作物生育期对玉米、马铃薯单作与间作等3种种植模式下的作物根系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常规管理条件下,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模式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玉米马铃薯间作产流次数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减少4次和2次;在开花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径流量分别减少了20.49%,27.15%;成熟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土壤流失量分别减少了49.67%,40.31%;在成熟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径流携带总磷养分流失最少,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分别减少了78.06%,73.98%。成熟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达到显著水平(P0.05),间作处理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根长分别增加了80.06%,73.54%。在全生育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径流中总氮养分流失量分别达到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间作种植模式下农作物根系较单作更发达,更有利于控制径流中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6.
绿肥还田对烟田土壤培肥和烤烟产量品质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6~2007年连续两年采用烤烟-绿肥轮作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方法,研究绿肥还田对土壤培肥和烤烟产量、品质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绿肥还田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钾养分含量。土壤速效磷以油菜区黑麦草区CK;土壤速效钾以黑麦草区油菜区CK。绿肥还田显著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黑麦草区、油菜区分别比对照烟叶增产13.7%、16.4%,上、中等烟叶比例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根系对土壤的固持作用可以减轻坡耕地土壤的养分流失,测定农作物根系对径流中养分流失的影响可以从侧面评价不同作物的水土保持作用。选取云南主要农作物玉米、马铃薯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生育期内坡耕地的产流次数、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径流中养分流失量以及通过采用剪切箱,在农作物生育期对玉米、马铃薯单作与间作等3种种植模式下的作物根系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常规管理条件下,与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模式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玉米马铃薯间作产流次数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分别减少4次和2次;在开花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径流量分别减少了20.49%,27.15%;成熟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土壤流失量分别减少了49.67%,40.31%;在成熟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径流携带总磷养分流失最少,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分别减少了78.06%,73.98%。成熟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达到显著水平(P0.05),间作处理较马铃薯单作、玉米单作处理根长分别增加了80.06%,73.54%。在全生育期,玉米马铃薯间作处理的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与径流中总氮养分流失量分别达到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间作种植模式下农作物根系较单作更发达,更有利于控制径流中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与常规施肥对烟草生长及镉污染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复合肥、有机肥施用对Cd污染土壤上烟草生物量、烟叶抗氧化酶活性、Cd含量、根际土壤pH、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与常规肥料配施能显著提高烟草各部位生物量及烟叶抗氧化酶活性,促进烟株的生长;5种处理烟株对Cd的转运能力表现为茎/根叶/根,烟叶Cd含量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烟株Cd含量表现为烟叶茎根;生物炭对上部叶Cd含量的削减效应低于有机肥,对根系Cd含量的削减效应高于有机肥,生物炭与复合肥、有机肥配施烟草各部位Cd含量下降最明显;施加生物炭能显著提高烟草根际土壤pH,而复合肥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pH;生物炭、有机肥能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有效态Cd含量与根际pH呈极显著负相关。另外,生物炭与有机肥、复合肥配施能更好地提高烟叶抗氧化酶活性,增强烟株的抗逆性,从而减少烟草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烤烟间作草木樨对烟叶养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烤烟与草木樨间作条件下对烟叶养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与单作相比较,间作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上部、中部和下部烟叶的含氮量,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的磷含量;提高了上部和下部烟叶的含钾量,但烟叶的N、P、K含量变化差异均不显著.烟叶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减产的同时提高了中上等烟的比例,显著减少下等烟比例,提高了烟叶产值,增加了经济收入;原烟的总糖、还原糖的含量及糖碱比分别提高了5.38、5.30和1.80个百分点,烟叶的总氮和烟碱含量分别降低了0.11和0.86个百分点.间作能协调平衡原烟化学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和提高烟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0.
种植方式对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产量 ,干物质积累动态和养分吸收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的养分吸收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描述。套种玉米养分吸收最大速率低于单作玉米 ,养分吸收最大速率出现日期比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日期早。套种玉米生长前期养分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低于单作玉米 ,生长后期套种玉米氮素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玉米 ,而磷素利用效率相反。套种玉米养分吸收滞后于单作玉米 ,是套种玉米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福建菜田氮磷积累状况及其淋失潜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通过采集460个福建菜田代表性耕层土样,采用土壤测试和土柱渗漏水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菜田土壤硝态氮和Olsen P含量状况和淋失临界指标及其淋失潜力。结果表明,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为47.455.5 mg/kg,Olsen-P含量则为61.743.2 mg/kg, 其中瓜果类蔬菜种植地土壤硝态氮和Olsen-P含量明显高于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种植地。 应用双速率转折点建模法,得到氮、 磷淋失临界指标X0分别为土壤硝态氮76.3 mg/kg和Olsen-P 42.8 mg/kg。 淋失临界值相当于或略高于满足蔬菜营养的农学指标。当土壤硝态氮或Olsen-P含量低于X0时,随着其含量增加,渗漏水硝态氮或总磷浓度以线性方式缓慢增加,反之,则以非线性形式急剧增大。土壤硝态氮和Olsen-P含量高于其X0的土样数分别占17.9%和81.3%, 表明这些样点具有较高的氮、 磷淋失潜力,是氮、 磷污染控制的关键地块。 瓜果类菜田土壤硝态氮和Olsen-P含量高于其X0的土样数分别占到32.3%和96.3%,淋失潜力明显高于叶菜类和根茎类菜田,是氮、 磷污染控制的优先区域。  相似文献   

12.
控释氮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不同品种及不同用量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从养分释放、包膜特性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控释氮肥能显著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与同期追施等氮量尿素相比,施用控释氮肥可使大白菜产量提高8.2%~16.8%;莲座末期功能叶和收获期球叶NO-3-N含量分别降低14.3%~39.9%和12.1%~21.4%,收获期球叶Vc含量平均提高24.8%。控释氮肥用量减半后,大白菜产量及叶片NO3--N与Vc含量都未受到显著影响。研究证实,由于控释氮肥中的氮素是缓慢地释放出来,在大白菜生育前期施用,仍能较充分满足生育中后期株体对氮素的需求,控释期不同的两个氮肥品种混合施用较单一施用的效果更好。不同控释氮肥品种氮素释放特征的差异与肥料包膜的厚度、膜断面及表面孔隙状况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不同铵硝配比对弱光下白菜氮素吸收及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色遮阳网覆盖模仿弱光环境, 使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20%左右, 以自然光照为对照, 采用精确控制水培溶液氮素营养, 研究NH4+-N/NO3--N 比例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 对弱光下白菜氮代谢及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弱光下, 白菜的鲜重及叶片总氮量以NH4+-N/NO3--N 比为25/75 时最大, NH4+-N/NO3--N 比为100/0 时最低。随弱光处理的进行, 白菜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但NH4+-N/NO3--N 比为25/75 时, 可维持叶片内较高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试验表明, NH4+-N/NO3--N 比25/75 是白菜在弱光下生长的较适宜氮素形态配比。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土壤剖面矿质态氮的含量、累积及其分布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了西安郊区和杨凌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生长期间及收获后土壤剖面矿质态氮(铵态氮及硝态氮)的含量,分析了不同形态氮素在土壤剖面的累积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番茄的生长,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降低的幅度因土壤层次不同而异;土壤剖面铵态氮以3月份含量最高,11月份与5月份相近。番茄收获后土壤剖面残留矿质氮以硝态氮为主,约占土壤剖面矿质氮的比例为80%~90%;残留的铵态氮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相对较为一致。蔬菜生长期间及收获时日光温室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均表现出在土壤表层相对累积现象,且温室土壤剖面硝态氮的残留量仍高于露地及高产农田。为减少硝态氮淋失带来的环境问题,除合理施用氮肥外,如何减少日光温室蔬菜作物收获后残留硝态氮的淋溶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太湖流域水网地区农田土壤氮素通过地表径流与耕层渗漏的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浙江省嘉兴市、上海市的松江县和青浦县,选择稻田、种植年限短的菜地、种植年限长的菜地3种类型农田,采用原位模拟降雨,研究渗漏与地表径流方式下的农田氮素流失量、流失形态特征,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对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农田在地表径流方式下农田总氮流失量差异不显著;渗漏方式下种植年限长的菜地和种植年限短的菜地总氮流失量差异也不显著。渗漏方式下总氮流失量显著高于地表径流方式。农田0—5、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为31.24~72.9和33.21~71.1 mg/kg时,与渗漏液硝态氮、水溶性总氮、总氮的流失量、流失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To reduce the nitrate leaching risk after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harvest and improve nitrogen fertilizer-use efficiency, a potato-cabbag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DCS) was established at Hetao, North China, an arid area with irrigated land. 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planting early-maturing potato cultivar under plastic mulch shortened its growth period by 14 d and allowed a second crop of cabbage to scavenge the soil residual NO 3 -N to a depth of 160 cm, substantially reducing the risk of nitrate leaching into groundwater. The yearly total N uptake in DCS was about 110 kg ha 1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cropping system (CCS), i.e., mono potato planting. This accounted for apparent nitrogen recovery (ANR) improvement of 16.90%- 26.57% in the DCS as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CCS for both years. As a result, the soil residual NO 3 -N in the 0-160 cm soil profile in the DC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CS. The solar energy-use efficiency and soil-use efficiency were also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with DC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不同形态的氮素营养影响着烤烟的一些有机成分的含量和产量,本文对烤烟适宜的氮素形态以及比例进行研究,以期为南雄地区烤烟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粤烟98为研究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硝态氮和铵态氮配比,两个形态的配比设5个处理, 1)100%硝态氮(N1); 2)70%硝态氮+30%铵态氮(N2); 3)50%铵态氮+50%硝态氮(N3); 4)70%铵态氮+30%硝态氮(N4); 5)100%铵态氮(N5)。研究了五种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下烤烟农艺性状、 产质量、 主要化学成分的表现。【结果】硝态氮比例高能够促进烤烟前期早发快长,但在生育后期,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比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对中上等及上等烟比例的差异性影响显著,其中,以50%铵态氮+50%硝态氮配比效果最好,比例达到了0.88和0.55; 从化学成分变化看,烤后叶片中总糖、 还原糖、 淀粉、 糖碱比、 钾离子、 果糖、 蔗糖及麦芽糖与硝态氮比例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全氮、 烟碱、 氮碱比、 降烟碱、 假木贼碱及新烟碱的含量与与其成极显著负相关。对烤烟烤后烟叶化学质量量化综合评价发现,50%铵态氮+50%硝态氮分值最高为97.8,100%硝态氮分值最低为82.5。【结论】在施氮水平为150 kg/hm2的条件下50%铵态氮+50%硝态氮的配比对于提高广东南雄烟区紫色土上烟叶产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i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on potato growth depend on the plant growth stage. Plants from different potato cultivar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forms of nitrogen before tuber initiation and after tuber formation. A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was used to prev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monium (NH4+) to nitrate (NO3?). Plant growth, tuber formation, leaf area,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tuber yield were assessed. The results obtained over 2 years indicate that plants treated with NO3-nitrogen (N) before or at tuber initiation produced more tubers per plant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NH4-N. However, plants treated with NH4-N develop tubers earlier. Additionally, after tuber formation, plants treated with NH4-N had better shoot growth than plants treated with NO3-N. A larger leaf area with higher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resulted in greater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higher tuber yield at harvest for plants treated with NH4-N.  相似文献   

19.
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地表水不同形态氮含量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天人合一的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利用模式,揭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氮素时空变化规律,明确土地利用对氮浓度的影响,为哈尼梯田的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元阳县全福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Kriging空间插值法分析了该系统地表水氮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除NO_3~--N浓度在夏季和冬季呈强变异外,其他N浓度在不同季节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0%,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2)梯田中下部TN、NO_3~--N和NH_4~+-N浓度变幅都较大,分别为0.103~0.849,0.010~0.143,0.052~0.446mg/L,森林地表水中TN、NO_3~--N和NH_4~+-N浓度的变幅都相对较小,分别为0.108~0.471,0.003~0.102,0.058~0.164mg/L。(3)TN、NO_3~--N和NH_4~+-N各季节的块金系数均小于50%,各季节均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TN、NO_3~--N和NH_4~+-N各季节的变程均在1 000m以内,表明各指标各个季节分别在不同尺度范围内分布连续,存在空间自相关性。(4)通过Kriging插值法得知,不同季节TN、NO_3~--N,NH_4~+-N地表水浓度从整体上为村庄梯田河流森林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蔬菜灌溉水肥渗漏问题,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番茄膜下沟灌灌水量与土壤硝态氮的根层外渗漏关系,分析了灌水量与不同根层土壤硝态氮的淋溶和保蓄特征,结果表明:灌溉不施肥条件下灌水量与土壤硝态氮淋溶量和淋溶率、灌溉施肥条件下灌水量与土壤施入硝态氮的保蓄率和渗漏率均呈直线关系;灌溉均会引起浅根层(0—20 cm)硝态氮淋溶,灌溉施肥条件下7.5~15 mm灌水量范围硝态氮积累有一个峰值,而22.5~45 mm范围则有两个峰值;灌水量在7.5~15mm之间,灌溉不施肥条件下根层土壤硝态氮淋溶率为0,灌溉施肥条件下土壤硝态氮渗漏率为0~5.19%;灌水量在22.5~45 mm之间,灌溉不施肥土壤硝态氮淋溶率为5.38%~19.08%,灌溉施肥条件下根层土壤硝态氮渗漏率为21.91%~61.96%。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沟灌能减少肥料淋溶与渗漏的节水灌水量为1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